登陆注册
44664900000151

第151章 大善之家

京师九门屯,谁都知道,沈老爷是个非常吃得开的人。

沈老爷不是官老爷。

沈老爷是个商老爷。一个十分成功的商老爷。

沈老爷的生意很多。衣、食、住、行、钱、粮、兵,沈老爷每一样都做,而且每一样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沈老爷做生意,有个原则。沈老爷做生意的原则是,生意可以做,但不可以做得太深。赚钱可以,但是不可以赚得太多。不可以赚得多到同行都没有钱赚。尤其不可以赚得多到给沈家和自己带来危险。

沈老爷知道,衣、食、住、行、钱、粮、兵这七样,每一样都是民之根本,每一样都是国之根本。生意若是做得太深了,钱若是赚得太多了,就有可能因为一己之动而影响民本,甚至是影响到国本。

生意若是做成这样了,那么,生意做得越深,赚钱赚得越多,沈家便会越危险。因为,没有哪一个君王,或者哪一个朝廷,希望看到一位商人将生意做到这种程度。

所以,沈老爷做这七样生意,只是做其中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沈老爷做的,都是这七样东西之中的极奢品。

衣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布料。衣料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食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食材。食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住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建材。建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行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车材。车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这四样生意,沈老爷不仅用最好最贵的材料,也用最熟练、最老道、最有天赋、最有经验的师傅。这样的材料,这样的师傅,保证了沈老爷做出来的衣、食、住、行之物,又好又贵。

钱的生意,沈老爷只做古钱。古钱不仅要真,而且年代一定要够久。够真,够久,才能够雅。古钱之物,越雅,价钱便越高,利润便越丰厚。

粮的生意,沈老爷只做精粮。精粮的品质不仅要高,而且产地一定要非常稀少。质高,物稀,这样的精粮,不仅吃起来可口,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兵的生意,沈老爷只做饰兵。饰兵不一定要好用,但一定要足够华美。京师之中那些个连剑该怎么拿都没摸透的翩翩贵公子,若是不在腰间悬一柄沈老爷家做的饰剑,都不好意思跟朋友一起出门。

沈老爷做的这些东西,价格虽然高得吓人,但生意更是好得吓人。因为,京师之中,从来就不缺大富大贵之人。大富大贵之人,从来就不缺大把大把的银子。

大富大贵之人缺的,是能够彰显他们的大富或大贵的东西。而沈老爷做的这些东西,正好符合了他们的需求。

所以,沈老爷家做的东西,虽然极贵,但那些富贵之家却趋之若鹜。

常年做这些富贵之家的生意,常年与达官贵人打交道,沈老爷自然就吃得开了。

不过,沈老爷知道,仅仅只是在达官贵人之中吃得开,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吃得开,甚至可以说是吃不开。

因为,沈老爷想要的,不只是沈家一代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的富足与安宁。

沈老爷希望,沈家的富足与安宁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哪怕不能传个千秋万代,至少也得传上个十代八代。

沈老爷好读经史。所以,沈老爷知道,若是想要将沈家的富足与安宁至少传上个十代八代,沈家便得在平民百姓之中也吃得开。而且必须在平民百姓之中吃得开。

民,才是本。

达官贵人,帝王将相,一茬一茬地来,一茬一茬地走,一茬一茬地起,一茬一茬地倒。唯有万民,如一永在。

万民不动时,卑微如草。万民动时,便是天,也能掀得翻。

沈老爷熟读经史,自然明白,历朝历代,万民动时,最先倒霉的是哪些人。沈家,绝对不能成为那些人之中的一个。

所以,沈老爷行善。

沈老爷在沈家先祖传下来的家规之中增加的一条铁律是,日行一善。

沈家,每日至少必行一善。

从沈老爷将这条铁律写进沈家家规至今,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近二十个年头里,沈家做的善事,没有十万件,至少也有八万件。

毫不夸张地说,京师九门屯这一片的所有老百姓,没有哪一家是没有受过沈家所行的善的。京师九门屯这一块地方,路之所以更平,桥之所以更稳,水之所以更清,树之所以更密,是因为其中至少有一大半儿的钱,是沈家出的。

而且,沈老爷行善,也有一些原则。沈老爷行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大灾之年施施粥,更不是随随便便地朝那些穷苦人家家里扔上一包银子。

沈老爷行善,第一个原则是,不能让受善之人感到难堪。

扔一包银子固然省事,但极容易伤到受善之人的自尊心。若是伤了受善之人的自尊心,在沈老爷看来,行善,尤恶于行恶。

所以,沈老爷行善很有讲究。

比方说,沈老爷的一个善举便是,在九门屯最有名的回春堂之中,每天会有十个到此就诊的病人的诊金和药费会自动记到沈家的账上。

富贵人家,即使家中有人生病,也极少有让病人带着病体前来回春堂的。所以,沈老爷的这一项善举,受惠的基本都是贫苦人家。

只这一项,沈家不仅解了许多身患疾病的老百姓的急难,又免去了面对面施恩于人的尴尬。

再比方说,九门屯的那条河上要修建一座新桥了。沈老爷除了捐献银子,还主动担下了为力工们管饭的事儿。

沈家每餐给力工们送去的饭菜,不仅油水多,味道好,而且分量足。足到那些力工们即使放开了肚皮吃也不可能吃得完。足到每一个力工在吃得打着饱嗝儿之余,还能本着粒粒皆辛苦的原则,让自家的娃来拿一些回家去。

沈老爷行善的另一个原则是,该沈家行的善,沈家行。不该沈家行的善,沈家绝对不行。

善无大小,善自然也无该行不可该行之分。但沈老爷坚持,有些善,沈家不能行。或者说,有些善,沈家不能自己行,也不能行得太大。

比方说,前年闹白灾时,即使是京师之地,也是饿殍遍地。

京师之中,但凡是有些恻隐之心的富贵之家,几乎都搭起了粥棚,施粥救民。

沈家也搭了。沈家不仅搭了粥棚,还搭了一些供灾民避寒的棚子。

顺天府自然也搭了。而且,在所有施粥的粥棚之中,顺天府的粥棚无疑是最多的,也是最大的。顺天府施的粥之中,米也是最多的。

一场白灾下来,顺天府尹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诘难,反而因为救灾有力,大受朝廷的褒奖。

顺天府不仅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大灾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灾民一边喝着热热乎乎、粘粘稠稠的白粥,一边求神拜佛地让满天神佛都保佑顺天府尹这个青天大老爷。

只有顺天府尹才知道,白灾来临之前,顺天府的府库之中,早已没有了多少存粮。也只有顺天府尹知道,在白灾来临之前,沈老爷曾亲自进了他的书房,将一大沓善款亲手捐献给了他。

沈老爷如此乐善好施,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自然都记住了沈老爷的好。沈家偶尔需要办个什么事,这一片儿的老百姓都会主动上门,前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帮一把手。

不仅是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即使九门屯这一片儿的狗,也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

沈老爷偶尔在九门屯这一片儿溜达一圈,老百姓家里那些见人就汪汪叫的看家狗,见了沈老爷,也是不哼不哈,摇头摆尾。

能让老百姓感念至此,甚至是让老百姓家的狗都如此,沈家在老百姓心中,自然也能称得上一个吃得开了。

沈家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善邻里,官府自然也不能视而不见。沈家因为行善而从顺天府和京中大员那里得来的褒奖题字,早已是挂得大厅之中满满当当。就连沈家的大门正上方,也有一副大大的匾额。匾额之上,裱的是“大善之家”四个羡煞人的大字。

这四个大字,乃是出自当朝宰辅杜文渊之手。

据小道消息说,杜文渊为沈家写的,本来不是这四个字。杜文渊最先写的,本来是“至善之家”这四个字。只是,因为这个“至”字太过张扬,所以杜文渊才将其改成了“大”字。

更有消息说,杜丞相之所以不敢用“至”字,是因为沈老爷的善举早已传进宫中。当今天子,似已早有为沈家御赐金笔的打算。杜丞相留下的这个“至”字,便是为当今天子所留。因为,只有九五至尊,才可以赐下这个“至”字。

有了这样的成功,有了这样的吃得开,有了这样的声名,沈老爷的心里,按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值得闹心的事儿了。

只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些烦心的事儿。

沈家,也有难念的经。沈老爷心里,也有烦心的事儿。

沈老爷烦心的,是他的小儿子。

同类推荐
  • 靖难英雄记

    靖难英雄记

    千百年前,大将白起攻城略地,搜罗了很多金银财宝,秘密就藏在将军令之中。自他被秦王杀死后,将军令下落不明,一直以来,传说纷纭。时值明朝建文年间,传言将军令重现江湖,一时之间,江湖掀起腥风血雨。建文帝大力削藩,朱棣为求自保,网络江湖侠客,为其效命。加之朝中奸佞作祟,朱棣打起清君侧的名号,以靖国难。本书以“靖难之役”为历史背景,故名《靖难英雄记》。
  • 岁往

    岁往

    在该努力的年纪遇到喜欢的人,是懦弱的恶错过,还是不顾一切的去爱一次?等到我们明白这一切时,无论当初是怎么样的选择,心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吧?将这一腔孤勇献给在青春里同样迷茫,或已经迷茫过的我们,愿岁月安好,我们一同向前。
  • 武道小时代

    武道小时代

    江湖已经不是那个熟悉的江湖,大侠还会是原来的那个大侠吗?
  • 半月当空

    半月当空

    有人高喝:“我为天下诛此贼!”而后血洒疆场;有人冷哼:“非我怕死,实不能死!”杀尽最后一人力竭而亡;有人戏笑:“我可十步杀百人。”此去百步千步,再无回头路;有人微笑低吟:“不惜少年青丝首,惟愿马革裹尸还。”心念再辅国一日太平;有人轻声呢喃:“你别怕,还有我。”泪水满霓裳,良人再不归;还有一人淡淡道:“哪怕世人皆言我一腔孤勇,虽千万人吾往矣!”大漠之中,有人背负石碑,不留一言,面北而死;朝堂之上,有人向死而生,慷慨激昂,国士无双;昆仑山巅,有人风华绝代,为一人与天下为敌,九死不悔;大明关外,十余名绝世高手尽弃前嫌,舍身取义,携手护国。巍巍大明,面前是广袤无垠的大漠,背后是暗潮汹涌的江湖!一个孤儿,面对这世间至重的家国忠义、至深的兄弟义气、至情的爱恨离别,演绎出江湖儿女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用武侠的故事,讲述一个有血有肉有笑也有泪的大明!
  • 信陵君之侠客行

    信陵君之侠客行

    作者前言:侠客行·赵客缦胡缨作者:李白(唐代)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先借李太白这首大气潇洒的诗开个场,相信有人朋友也喜欢这首诗,为何选择这首诗开场因为本书的主人公就是诗里提到的一位历史人物,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也可以说是战国四公子之首,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名垂青史被后人歌颂敬仰。时势造英雄。言归正传战国时期是我华夏大乱的一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达到鼎盛的一个重要时期,此后在文化这块不管哪朝哪代跟这个时期相比都只有追逐没有超越。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信陵君的故事。此作乃一武侠之作,主止有侠之大者的爱国情操,荡气回肠的武侠世界,是非难辩的政治博弈,英雄儿女的情感世界,希望各位看官能喜欢,吾乃一介女流初探网络写作,只望能博得诸君一赞便欣喜非常。
热门推荐
  • 流光浅忆

    流光浅忆

    终究,我爱的是你。————by莫雯雯,冷熙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心仪意之我的神秘的他

    一心仪意之我的神秘的他

    为追查毒品线索,十八岁的桀骜少年林正善被组织选中进入星启娱乐做卧底。原本只是为了方便监视目标人物,却没想到在一次节目中意外走红,瞬间挤入当红小生的行列。为选定剧本演员,小说剧作家穆有枝“假公济私”的接近偶像韩在意,但她却发现,原本以为只是个努力追梦的偶像,周围却充满着神秘。而更没想到的是,这神秘之中危险暗藏。原本以为是一次简单合作前的贴身了解,却变成了差点丢掉性命的赌局。卧底杀手正义毒品在这看似只为了钱而尔虞我诈的娱乐圈,究竟掩藏着多少难以置信的阴谋。而各怀目的,各自背负使命的他们,究竟是否能够等到坦诚相待的那一天?
  • 问情之一念为魔

    问情之一念为魔

    “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无论如何,忘川河旁,三生石上,会刻下我对你的思念。但……”她望着她,顿了顿,“倘若你不来呢。”他掠过她额间的一缕发丝,浅浅一笑:“怎么会呢?就算是我跳下去还活着,我也死了去找你。”他和她,前世鸳盟。他踏上了修仙路,她堕入了魔道途。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宿命,可否守得云开见月明?魔,是仙与妖的结合之物,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但据传说,这世间是没有魔的,一方面是因为仙与妖这跨种族的远缘杂交,很难孕育出生命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代的魔种,都会在仙佛两界的夹击下胎死腹中……这是一个关乎神魔与爱情的故事……
  • 灵兽之神

    灵兽之神

    在弱肉强食的灵兽大地,一个平凡的孩子觉醒出了举世无双的兽神之魂,他将打破这片大地原有的宁静
  •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唐朝始于李渊618年建唐,止于天祐四年梁王朱温篡位,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而都有着惊人的发展,鼎盛时期连中亚的沙漠地带都受其支配,中华民族步入了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美德以及他的言行。
  • 妖孽有毒:悍妃的美蛇王

    妖孽有毒:悍妃的美蛇王

    醉酒穿越,云朵朵砸中了山洞中闭关的妖孽美男,并趁其毫无反抗之力将其强占,事后还不卑不亢地说:“昨晚的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美男挑眉冷笑,“这可由不得你说了算。”一朝得知他尊贵的身份,云朵朵欲逃无路,反被身体常年冰凉的他用来取暖……到后来,她更是悲催地发现,自己惹上的不仅是个腹黑货,更是只有毒的冷血动物!灵珠之争,大祭司的预言,隐藏的势力……暗流涌动的蛇界,会因云朵朵这个异类的到来,掀起怎样惊天的波澜?她又能否成功逆袭??
  • 揭竿起义

    揭竿起义

    一群地球人到达了异界,一名拥有地球人血脉的孤儿,一群被奴役的凡人是如何可以揭竿起义战胜修真者。
  • 乱始世界

    乱始世界

    乱始世界,不知何时开始,亦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是等待毁灭,还是恢复曾未有过的和平。。。
  • 魔道启蒙宗师

    魔道启蒙宗师

    这世界本没有魔,是你们让我成了魔。日后我行魔道之事,做魔道之法,皆怪不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