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59800000011

第11章 水文化——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之魂(4)

其次,南浔古镇丝商群体的形成促进了蚕丝业的发展。从相关历史资料记载来看,早在宋代,湖地已经出现蚕桑大户,有不少农户人家“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至数百箔”(南宋嘉泰《吴兴志》)。元代赵孟頫也是个蚕桑大户,除在平陆田塍种桑外,还大量利用山地种桑。(厉鹗《玉台书史·管夫人家用》)至明代,有的蚕桑大户甚至“田连阡陌,桑麻万倾”。然而,真正意义上丝商群体的形成应该在清代晚期同治和光绪年间,即活跃于南浔古镇因经营蚕丝而发家致富的、为世人瞩目的豪富阶层。至于他们的财富究竟有多少,民间说法不一,按当时南浔民间的谚语来说就是所谓的“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黄狗”。

其中被称为“四象八牛”中的12户家庭,他们的财产总值约在六千万至八千万银两。“这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因为19世纪90年代初,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南浔“四象八牛”中不少家族如刘家、张家、周家等,是从清康乾年间迁居南浔,陆续开始经营“辑里湖丝”的,并利用上海开埠口岸直接对外贸易,“辑里丝乃运沪直接与洋行”。由于南浔商人勤奋、精明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南浔辑里丝为主的中国生丝很快打开了欧洲市场,外销量不断增长。如以1843年的出口量为100,则1845年为723.8,1848年为1252,1852年为1354,1856年为3215.6,1860年为3798,其中上海的出口量自1846年后始终占据90%左右,而上海出口的生丝主要是南浔辑里丝。上海开埠后的最初四年,经湖州丝业中心南浔运上海出口的辑里丝,在上海生丝出口中平均占55%。大利所在,趋之若鹜,一批南浔丝商以上海开埠为契机,利用地缘和业缘优势,分别在南浔和上海开设丝行(栈),直接与洋商接触,开展对外贸易,由此开辟了营丝致富的道路,富豪阶层也逐渐形成。

比如被称为“四象”之一的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清乌程南浔人。由于在南浔经营“辑里丝”,开设顾丰盛丝行而发家。后在上海四马路开设顾丰盛丝号,后改顾寿泰丝号,直接与外商来往,并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

因信息灵通,又是丝通事,所以经营蚕丝得心应手,终成暴富,是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庞云鏳(1833-1889),为南浔“四象”之一,字芸皋,清乌程南浔人。15岁去镇上陈裕昌丝行当学徒,满师后已通晓蚕丝经营之道。1861年以后与人合伙在丝行埭开设丝行,并发财。拆伙后在上海泰康里独资设庞怡泰丝号,专与洋商搞出口贸易。在南浔丝行埭设庞怡泰丝行。

由于信息灵通,经营有魄力,数年后即成暴发户。再如周庆云(1864-1933),字景星,号湘舲,别号梦坡,吴兴南浔人。早岁从贾于沪上,为上海丝业公会董事,丝业界巨擘,与兄周昌大设申泰丝行于南浔丝行埭及上海集贤里,颇具声誉,后改良辑里丝为出口洋经,销国际市场。发家致富后,建有大住宅在南安弄,里人即以周申泰称之,为南浔“八牛之一”。

南浔古镇丝商群体在形成过程中,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地方蚕丝经济的发展,还成立了民间社团组织。其中丝业公所,是湖州地区首家以丝商为主建立的公所。其宗旨是收解捐税、协调和维护丝商利益,是南浔丝绸工商业者聚会的民间团体组织。清同治四年(1865)春,在南浔镇丝商庄祖授、李桂馨、吴铁江、华路等人的创导下,经清藩司蒋某的批准后成立。

可见,湖州地区蚕丝经济的发展是南浔丝商群体形成的经济基础,反之,南浔丝商群体的出现又促进了湖州蚕丝业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江南市镇水文化的直接表现

民俗,即民间风俗或习俗,指一个国家或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最基层、最本原的生活文化。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通过民俗文化的主体——人,代代传播,生生不息,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亲戚往来,儿女婚嫁,丰富多彩而又相对统一的民间行为和思维方式,无需政令法规而自觉遵行的风俗习惯,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生生不息的民俗事项,由此而形成的代代相传、共同遵守的生活模式,铸就了支撑我们华夏文明的坚固基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不是穷乡僻壤的“专利品”,也不是古老部落的“土特产”,而是遍布于任何地区、任何人群的文化现象。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作为透视社会的“广角镜”,受到民族居住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民俗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江南古镇水域广阔的自然生态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使渔业和以水稻为代表的农业以及蚕桑业十分发达,这些因素给江南古镇民俗的形成和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民俗文化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人生礼仪、生产习俗、生活民俗、岁时习俗、家族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等。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水乡古镇自古以来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以及“衣被天下”的说法,故其民俗文化也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1.茶馆文化

所谓“茶馆”,就是以茶水供应顾客的店铺,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等。我国茶馆究竟始于何时,已很难考证。有人据张载《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来推测最早应始于晋代成都,但单凭张载上述诗句作为我国茶馆出现的根据,几乎依据不足,但也有些道理,至少能说明茶摊的形式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现存关于茶馆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之于唐朝的《封氏闻见记》:

“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显然,由于唐代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所以推动了茶馆的发展。至宋代,茶馆这一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已相当兴盛了。这种茶馆,与“酒肆”、“酒坊”同样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从清末以来,对于中下层的人们来说,茶馆作为休息和社交的场所、集会的场所、交易的场所等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茶馆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茶馆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一大特色。江南市镇除了河多、桥多之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星罗棋布的茶馆,任何一个市镇上茶馆之多,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江南市镇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它既不同于乡镇,也不同于作为政治中心的县城和府城,它是人流与物流的集散中心,大量商品在这里集聚、扩散,大量信息在这里流通、传播。

它不像县城和府城那样带有某种僵化、凝固的惰性;相反,它是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四里八乡的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它是充满运动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心地,不像乡村那样带有闭塞、呆滞的惰性。基于这样的原因,茶馆就成为江南市镇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古镇人向有喝茶的风俗。喝茶者主要是男性成年人,尤以镇郊壮年、老年农民为多。他们风雨无阻,起三更坐茶馆喝早茶已成习惯。喝早茶者,往往深更半夜起身,赶几里地,摸黑进镇,喝茶、谈天说地、传播新闻轶事,了解市场行情等等,顺便把带来的农副产品卖掉。天亮时再采购一些日用品、食品等带回家去,甚为满足。除了早茶外,还有喝午茶和晚茶的,喝茶者大都为镇上居民。一些大一点的茶馆,还附设“书场”。茶客边喝茶、边听书,有的还供应茶点瓜果。茶客有说有笑,悠闲自在,其乐无穷。这种习俗,是昔日乡镇文化生活的一大景观。

茶馆是旧时市镇上一个热闹的去处,其数量之多在中国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比如笔者在走访南浔时了解到,抗战前,南浔全镇茶馆达五十多家,解放以后,茶客逐渐减少,茶馆生意也日减,但至今仍有不少居民及农民保留着喝早茶的习惯。据记载,乌镇茶馆最盛时曾达六七十家,其中,访卢阁是乌镇最有名的茶馆,据说,创始人卢仝在创建茶馆时曾在湖州得到过“茶圣”陆羽的真传。如今,访卢阁是游客必到的一处水乡景观了。其他市镇的情况也是基本相似,比如新编《盛泽镇志》关于茶馆业有这样一段记载:“盛泽茶馆业历史悠久,为数众多,民初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统计,全镇有茶馆四十六家。……茶馆业所以发达,除里人嗜茶成习,晨夕麇集茶馆外,还因为丝绸领三业的商人每日落庄后,往往孵茶馆、蹲书场(书场里设有茶馆)。茶馆又是交流商情、洽谈生意、稠农上街落脚之处,有的乡镇居民为调解纠纷而上茶馆,俗称‘吃讲茶’。”

显然,茶馆是个多功能集合体。首先,茶馆具有传递信息与商品交易的功能。据《南浔镇志》记载:“农人……每入市,则茶寮、酒肆杂坐喧闹”;“茶棚、酒肆纷纷话,纷纷尽是买与卖”。对于来自南浔周围村庄的农民来说,茶馆是生丝及农产品交易不可或缺的一环。经济学家刘大均1930年在湖州各市镇的调查所得到的印象,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各大市镇如南浔、旧馆、织里、菱湖、袁家汇、双林、乌镇,各有定班航船,直通附近各村”;“大约每晨由各乡村开船来镇,中午由镇返乡。到镇后,即步入茶馆。茧、丝、新米上市时,乡人即以此地为探听市价之所,因而经营茧丝米及其他产品之掮客,亦往往出没于其间,从事撮合,赚取佣金”。可见,它不仅是一个供人休息、饮茶、聊天的场所,而且还是商品交易和信息传播的场所。其次,茶馆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江南市镇茶馆里最为流行的娱乐形式主要的是苏州评弹(弹词、评话),俗称“说书”,因此,茶馆大多附设“书场”。新编《吴江县志》关于吴江县各市镇的茶馆书场有一个概述:“松陵、同里、盛泽、平望、震泽、芦墟七大镇,以及八斥、横扇北库、梅堰、铜罗、坛丘登小集镇上的茶馆都兼营书场。大镇书场基本上常年营业,上午卖茶,下午开书……同里镇最早的书场是泰来桥堍的龙兴书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开业,老一辈评弹演员黄异庵、曹汉昌、姚荫梅等都到场演唱过。”当然,也有诸如演唱粗俗戏曲、赌博等适合乡民口味的娱乐形式。不少史书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旁列茶肆,延江湖男女唱淫词,谓之滩簧。甚者搭台于附近僻处,演唱男女私情之事,谓之花鼓戏”;“演唱淫词小曲,名曰花鼓戏,男女观者致动邪心”;“乡镇茶坊,大半赌场”;“开设茶馆,渐起赌博,小则妨害农务,大则荡废家产”;“茶肆皆设赌具,接龙、斗虎,无肆不然”等。总之,茶馆是以市镇为中心的地域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江南古镇民俗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古镇人喝茶的方式也是比较讲究的。首先,要选用上等茶叶,品种有祁门红茶、龙井茶、苏州茉莉花茶、安吉炒青茶等,一般随茶客需要而定。其次采用宜兴紫砂壶、杯等茶具。再次用铜锡大茶壶煮溪水或自储天落水,待水开后再冲入紫砂壶,加盖片刻。不久,茶香四溢、甘冽爽口。于是大家便天南海北地叙谈、举壶、喝茶……

由于地域不同,各市镇之间的特产茶名也不尽相同。其中,熏豆茶和阿婆茶是最具特色的。

熏豆茶流行于南浔、乌镇、双林等市镇。镇人对熏豆茶有特别嗜好,自古至今,习俗不改。熏豆是一种传统小吃,每年夏秋季节,镇人将新鲜豆子从毛豆荚中剥出,加盐煮片刻,然后将豆子搁在铁筛内用木炭熏烤数小时后而成。成品碧绿生青,味鲜美,带有清香,可作日常小吃,亦可用来当小菜。春节期间,镇人喜欢用熏豆茶招待客人。做法是:熏豆若干,加几片芽茶、少许腌橘皮、炒熟黑芝麻、咸丁香萝卜干等,用开水冲泡后即成熏豆茶。该茶色、香、味俱佳。

阿婆茶,顾名思义,最早的主角是被称为“阿婆”的周庄妇女。“阿婆茶是不讲究的,其程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没有特别的仪式和规矩,也没有刻意选择的需要值得纪念的黄道吉日,一切都是平和自然的。参加聚会的中老年妇女,轮流做东,不定期聚合。她们围坐在雕花的木桌前,边聊天边做着针线活。她们脑后绾着精致光滑的发髻,秋冬时期会扎上带有素花的头巾,身着斜襟布扣褂子,脚踩自己缝制的布鞋,面容慈祥安静。木桌中间摆有四五碟不需要花费多少钞票的自制腌菜、酱瓜、酥豆之类,间或有几盘自做的橘红糕等小点心,每个阿婆前摆有一杯香茶,针线做累了或者话说多了就呷上一口。时间在轻松的氛围中流淌,话说得差不多了,精致的手工作品也出现了。虎头鞋,虎头帽、小香囊,在阿婆们喝茶聊天、飞针走线中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

这是一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家常聚会,带有温馨的家庭气氛的社交方式。累年经月的这般聚会饮茶,便深深地楔入到周庄人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

除去阿婆茶的历史和习俗,就茶本身而言,也与人们一般饮用的茶有所区别。其所用的茶叶,不是苏州当地所产的茶,而是从外地购进的徽茶。如今人们在周庄古镇还能发现明清建造的徽帮茶叶栈房,“吴庆丰”开设于清初,“程义泰”则在乾隆年间面世。

同类推荐
  • 走过高原

    走过高原

    我站在自家温暖的书房里,凝视着墙上中国地图西南角的那一片芒果状的颜色——那就是西藏,精美绝伦的雪域高原,世界第三级,地球上未被污染的一块净土,不由得浮想联翩。
  • 远行让我销魂

    远行让我销魂

    一个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就这样他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数次断粮,几乎饿死,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通过阅读《读者》卷首语,您可以看到《读者》真、善、美的阳光主题和亲切自然的人文关怀;您也可以了解《读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追求,以及在喧嚣市井中保持一方精神净土的风格。
  • 说走就走

    说走就走

    从一个拿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到行走魔都的流浪歌手,再后成为背包客,每次出发,每个决定,点子都很决绝地说走就走,她有一颗痴迷于行走的心,她背包十一年,一如既往,走遍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她说:行走,只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声音。喜欢行走,却又不止于行走,这是生活的另一种姿态。旅途不……
  • 穿越东南非洲

    穿越东南非洲

    这本书分为十站,每站都有不同的内容和风景,越到后面越精彩,真实地记载了作者在探险、穿越非洲时的所见所闻及遭遇的稀奇怪事,信息量大,现场感清晰,一步一景,生动紧凑。书稿涉猎广泛,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底层民众、自然奇观、个人历险、投资经贸等题材一一笔走龙蛇;古与今、中与外、美与丑、荣与衰一齐融铸笔端,从而使中国的读者色彩斑斓地了解、认识到一个非洲国家全景式的观瞻。另外,书稿在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迎合读者的趣味愿望、在适应大众的庸俗消费需求后,也对事件所发生的历史成因、所依赖的背景环境、所洋溢的地域风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热门推荐
  • 这个石头很魔性

    这个石头很魔性

    李平凡,就算生而不凡,可却归于平凡。可有朝一日鹏飞九天,尔等安敢比高。一颗带有魔性的石头,一个神神叨叨不靠谱的主人,一条不一样的强者之路;总而言之,有朝一日我必腾飞九天;因为这就是我李平凡心中的平凡。
  • 恶魔少爷的禁忌虐恋

    恶魔少爷的禁忌虐恋

    那晚她回来了,可他却没有来接她。在酒吧泡妞?“北亦宸!你什么意思啊?”某男坏笑,“你说我什么意思”转身把她壁咚在墙上,“喂!你别乱来,小心我告诉北妈妈,……唔……北”小甜心,慢慢掉进恶魔的陷阱吧!
  • 封印的宝可梦日常

    封印的宝可梦日常

    —远处依稀传来的潺潺的水声—“有水就可能有树果,啊!这时候要能来一颗浸过溪水的凉丝丝的甜桃果,啊我的老天啊!“原野心里想着,手上速度一点不慢,甩出了六颗精灵球,白光闪过,六只宝可梦出现在了草地上。“伊布海星星,你俩顺着水声去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常吃的那种粉色的水果,对圆圆的,找到了就回来叫我,我准备…啊!”话还没说完,鬼斯已经跑远了,原野只得对伊布和海星星挥了挥手,冲着就要消失在森林边缘的鬼斯大喊道:“你别去惹之前那只九尾啊!小心又被一顿胖揍!“看着鬼斯消失的方向,原野嘀咕着:“九尾啊你可千万要再胖揍他一顿给他长长记性。“不用看都知道,那边草里叶子微微起伏的,是睡着了的走路草。“虽说草系宝可梦喜欢太阳,但一见阳光就睡翻的走路草,还真没几只,嘿嘿嘿~“原野想着,看向了趴在走路草旁边的尼多朗。原野知道,那小子看着是睡着了,其实清醒着呢,有他在,睡翻了的走路草安全着呢。至于铁甲贝,吃的在哪,铁甲贝就在哪。这不,守着原野的背包,两片贝壳一开一合,嘎嘎作响,仿佛在说:“干哈呢,饭呢,快点儿的。”低头,看了看手心的藏山纹,原野感叹道:“又是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
  • 机能实验教程

    机能实验教程

    本教材主要涵盖了机能学科实验总论、生理学实验(基础训练、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及三机能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三个方面的内容。
  • 炼灭之殇

    炼灭之殇

    一个个美丽的世界悄然打开,走出一个个种族。“精灵的和平只对同族,异族,只配沦为我等玩物。”“渺小的爬虫们,为何打扰泰坦先民的沉睡,你们将付出血的代价!”“狡猾的家伙们,交出你们的炼金术,否则,我地精一族必将让你们没有生存之所,嘿嘿……”“卑微的下等者,臣服于我族,赐予你永恒!”挣扎,曾经人类的家园沦为战场,人类将何去何从,就连曾经引以为傲的炼金都沦为笑谈。“这个世界,如此美丽,真是让我等食欲大开。”未知的种族从虚空旅行中降临。“李林,你只有活下去,才能看见希望。”人类最强者如是说。【只为写书而写书,无论成绩如何,我会做完我想做的事】
  • 冥河之子

    冥河之子

    在远古的时代,冥王掌控生死轮回,六界最高秩序。十万年前,神魔双帝贪图永生,谋害冥王,入侵幽冥,并将冥界的母亲之河冥河击碎,下落不明。此后,生死轮回秩序惨遭破坏,六界动荡,生灵涂炭。万古常做伴,长天与冥河。大道执掌心,众神皆尘埃。
  • 金隅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 宁做祸害不为后

    宁做祸害不为后

    21世纪的灵秀女子洛离,因为母亲生她时难产而死,三岁生日时,父亲帮她买苹果时出车祸而死,而且靠近她的人总是灾难不断,从此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得了个“祸害”的称号。洛离十九岁那年考上了某大学的中文系,在去大学的路上,火车出轨,给一车的人带来霉运后,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朝代——天应王朝。在天应王朝,洛离结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也被卷入了一场宫廷纠纷内。遭人陷害而流落人间的太子,俊美无双,风华绝代的二皇子,还有有些老谋深算的天下首富之庄——慕容山庄的庄主,一个个优秀的男子出现在了她的身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韩笙黎

    韩笙黎

    讲述了一个女学生从幼师考上大学的逆袭之路,此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
  •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我写的第一本书,多多指教,有需改动的地方请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