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7200000004

第4章 绿叶的荣誉

播种了爱,却从未想到收获

她,北京市红十字朝阳医院外科护士长、主管护理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司堃范。

那两鬓银丝,原来黑如墨染,是岁月的流水冲刷成洁白的。她也有过青春妙龄,那时候真年轻,只有十八岁,苗条的身姿,娟秀的面庞,白皙的肤色,两汪秋水一样的眼睛。洁白的罩衫使她亭亭玉立,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玉簪或是百合,轻轻地,轻轻地,迈着悄无声音的脚步,一缕暗香飘进了病房。她那时就已经是护士了——天津“中央医院”的实习护士;但其实她还是学生——“河北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白罩衫短袖外边露出的校服灰袖标志着这一特殊身份。护士,不是毕业以后再实习,而是在实践中学习。刚刚学了三个月的基础护理知识,她就走进了病房,当一个护士使用了。

她的第一个病人是个危在旦夕的肺结核患者。脸瘦得像一具骷髅,一动不动,两只大大的眼睛像已经死了的鱼,直愣愣地盯着她,那脸上,还残留着咯出的血迹。她仿佛站在地狱的门外,感到一阵恐惧,毛骨悚然。这个十八岁的少女还从来没有见过死人,虽然,她四岁上死了父亲,九岁上又死了母亲,但是姐姐怕她幼小的心灵经不住死的刺激,没有让她看到父母的遗体。而现在,一个非亲非故的“死人”呈现在她的面前,还要她动手去摸,去擦,去……她害怕了。不,这不是太平间,而是病房;那个人没有死,他还活着。只要病人一息尚存,不管是大夫还是护士就没有后退的权利。她自己给自己壮胆,上前掀开了病人的被子,一股血腥气味扑鼻而来,一副骨瘦如柴的躯体呈现在她的面前。她努力回想着三个月来学习的功课,思考着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这还用问吗?她给病人洗脸,把那张骷髅一样的脸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污垢和血迹。她给病人做口腔护理,把自己的纤纤秀指伸进那死人般的嘴里,擦呀擦呀,六面都擦到。人的嘴,像一座洞府,一个房间,有六个面,都是护士打扫的范围。她给病人擦身,那每一块嶙峋的骨头都要触到,硌着她柔嫩的手掌,她觉得这双手在伸到棺材里摸索。她给病人换下血污的衣服、床单,换上一尘不染的新装。她把便盆伸到病人的胯下,给他接小便,尿液溅到她的手上,啊,这是十八岁少女的手,花瓣儿一样的手!她的脸红了。这位卧病在床的青年,他家里还有母亲吗?还有姐妹吗?即便是有,她们也未必能这么做吧?然而,这位素不相识的少女却做了。

他果然没有死,在死神面前挺过来了,病情渐渐有了好转。他能说话了,告诉她:他是清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考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这里凝聚着他一生的追求与理想,可是没有想到刚刚上了两年就倒下了,在他严重咯血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或者说,他已经是个“死人”了,可是,她,把他从坟墓中唤醒了。

这话说得太过分了吧?一个小护士没有这么大的神通,抢救你的,是大夫,是医疗技术,是药物啊!

不,小护士过于低估自己的力量了,她没有把自己的无数琐碎繁杂、平淡无奇的劳动计算在内,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健康的人对另一个“人”、一个垂死的人的感召力计算在内。她大概没有读过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不知道一个由于饥饿、劳累、孤独而即将死去的人,面临着狼的挑战是怎样不可思议地获胜的,那是生的欲望,是人的勇气,是爱的力量!她不知道,完全不知道自己输出了力量,输出了爱!

三个月过去了,他完全恢复了健康,那一具垂死的“骷髅”重新变成了一个生龙活虎、英俊潇洒的青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用不了二十年,再造生命只用了三个月。

他该出院了。

他望着她,真诚地望着她,一双眼睛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哀伤:我多么愿意继续做你的病人!

愿意做病人?这真是天大的傻瓜!别说梦话了,走吧,你已经是个健康人了,医院的位子是给病人准备的!

他走了。临走之前,他胆怯地伸出手来,想握一握那双拯救了他的生命的手。小护士没有伸出手,十八岁少女的手,是不肯轻易让人握的!清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默默地走了,回去上三年级去了,而护士学校的一年级新生还留在这里,继续实习,内科之后又到小儿科、妇产科……一路留下悄无声息的足迹。

也许,他后来又来到这里,看望她,寻找她,却没有找到她的踪影。她也走了,当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她参加了天津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冒着1950年冬季的狂风暴雪,出发了。戴着皮帽子,穿着棉军装、大皮靴,像一名战士,唱着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她没有跨过鸭绿江,每一名战士都有自己的岗位,她的岗位在后方医院。年轻的姑娘,不要以为你远离战场。战场就在你的身旁!什么是战争?战争,不仅是血与火的燃烧,还是善与恶的搏斗、爱与恨的交织、生与死的较量!

也许有不少经她护理过的战士像那个从病房重返教室的大学生一样,此后的多少年一直在打听她的下落,寻找她的踪迹,而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却没有认出早已失去孩子气的她来,他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也有人认出了她,在火车上,公共汽车上,人行道上,她经常听到亲切的呼唤:“喔哟,这不是老护士长吗?我这条命,要不是……”接着便是一片感激和赞颂之词,甚至还拉着她的手,一定要她到家里去做客。这都是完全真诚的、发自肺腑的。而她,却报以歉意的微笑,她叫不出这些人的姓名,甚至记不清他们的面庞,虽然,她曾经那么贴近地和他们相处,替他们喂药、喂饭、翻身、擦澡、洗头、剪指甲,她曾经那么长久地和他们相处,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

可是,那些姓名不详的人却永远记得她,因为,他们和她的相识常常是在生死关头。

人们称她为“命运女神”。

她确实曾经和同伴们一起,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可她不是“命运女神”,只是向生命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一片小小的绿叶。

她的命运,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在她年过半百、两鬓斑内之后,还常常碰到这样的问话:“您是哪科的大夫?”

她谦和地笑笑说:“我是个护士。”

于是,问话的人表情变得惊讶,并且深深地表示惋惜:“护士?您当了一辈子的护士?当初怎么想起走了这条道儿呢?”

对这个问题,她自己也觉得难以回答,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在偶然中决定的。

1940年,她十岁。由于父母双亡,她离开了故乡河北省武安县,跟着一个叔伯姐姐来到北平,进了可以寄宿的一家小学。1945年之后又借住在一位叔伯哥哥家,走读上中学。那时候,无论是她的监护人还是她自己,都还没有想到她将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某一天,她去位于崇文门北侧的“德国医院”(即后来的北京医院)看望因病住院的姑母。走进病房,她立即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看到了一片圣洁的白色:白色的床铺,白色的墙壁,白色的顶棚,白色的吊灯,白色的人——一位年轻的女护士,头戴白帽,身穿白衣,手持白瓷盘,迈着轻盈的步伐,飘然而来,给病人吃药,给病人打针,那双像花瓣儿一样柔嫩的手,灵巧地操作着晶莹的注射器,把生命之水注人被病魔煎熬的肌体……

她着迷了,忘记了自己是来看望姑母的,眼睛只盯着那个白衣天使。白衣天使走了,轻盈地走了,微微飘动的白罩衫下摆,勾住了她的魂魄。小姑娘终生要走的路,竟然在这时注定了。

她认定了:这是最崇高的职业。

不久,她怀着虔诚的心报考了河北医学院附设高级护校。招生简章上说招收高中毕业生,而她,刚刚初中毕业,只好以天晓得的“同等学力”报考。发榜的时候,她的眼睛惊惶而又执著地在一大片名字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三个字,从头至尾地找,每移动一寸就听到自己“咚”的一声心跳。命运真会捉弄人,她的名字排在临近末尾的地方,害得她好找,要是倒过来看就好了!命运真会成全人,她想要的,竟然得到了,她如愿以偿!

……

教学实习考验着她的耐性,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考验着她的坚贞。

战场!后方医院也是战场!她亲眼看见这些最可爱的人怎样被战争击碎了撤下来,又看着他们重新燃起生命之火后又怎样冲上去。“冲啊!”一声高呼,千万人响应,冲在前头的都是共产党员!她的灵魂被强烈地震撼了,拿起了笔,在记录病案的纸上写下了人党申请书。

可爱的姑娘,天真的小护士,她毕竟太年轻了,不懂得做一个共产党员需要怎样的条件。她应该知道,她在十岁那年就离开了的、父母双亡的出生之地是一个地主家庭;应该知道,她在北京借住的那位叔伯哥哥是伪“国大代表”。她更应该知道,这些,在她面前的道路上是多么巨大的障碍,丝毫也不亚于敌人的碉堡、地雷、铁丝网!

伤病员们在即将离去的马车旁失声痛哭,向她献上自己的照片和滚烫的话语。马车的车轮滚动了,她走了。她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却没有成为党的一员。

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结束,她的同班同学都已经结束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而她还要继续留下来补习被战争耽误的功课,然后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她没有想这些,只想献出自己的一切。毕业之后的头一年就赶上国家发行公债,每月工资仅有三十八元的她竟然买了二百元,与高薪的院长相等!人们无法理解,不知道她这样孤注一掷,以后将如何餬口?她的回答却令人目瞪口呆:“只当我还没毕业,还是每月十五元的助学金。现在每月扣去买公债的二十元,剩下的比助学金还多呢!”

1959年,她调进刚刚成立的北京朝阳医院。“朝阳”,一个吉利的名字!在这里,她白皙的面庞染满了朝露,党组织接纳了这个苦苦追随了九年的女儿。九年,虽九死而未悔!

其实,这不过是刚刚开始,以后的道路上还会有荆棘,命运绝不会以任何理由来偏袒她。

十年动乱突然来临,她的外科护士长职务未经任何手续就被撤销了,靠边站了。这时候,一切规章制度都取消了,病房里成了大栅栏,成了旅馆,探视的人随便出入,陪住的家属超过了病人的数量,到处是铺盖卷儿,到处是饭锅、碗筷,病床上爬着虱子,暖气片上烤着衣服、毛线,工作人员的洗手池中也倒进了便溺和黏痰。乱嚷嚷的声音盖过了一切,大夫用听诊器竟然听不到病人的肠鸣。无知的陪住家属私自将颅骨牵引重锤摘除,几乎使病人丧命。药由病人自己拿着,一个糊涂老太太将一天的药一口吞下,而忘性大的人却直至死后还在抽屉里丢着一大堆药片。“送药到口”废除了,“三查七对”取消了,什么阴错阳差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一点儿也不新鲜了。那位呼吸衰竭的病人正在抢救,大夫明明命令注射洛贝林,而打进去的却是杜冷丁,微弱的呼吸立即被掐断了。这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靠边站的老护士长愤怒得发抖,但她没有权利管任何人,只能管她自己,默默地完成一名真正的护士所应该做的一切,像小学生描红模子那样认真,一撇一捺,连铺床这个做了成千上万次的动作也一丝不苟。

那一天,门诊来了个一上楼就大呼“救命”的老头儿,迎面碰上了被革职的老护士长。

“大爷,您什么病?”

“救救命吧,我十几天没解手了,拉不出来,快把我憋死了!”

老护士长明白了:这病找大夫没用,找我正合适。“您这儿来!”她拉着老头儿进了男厕所,硬是用手给他抠出了半盆干球儿。

老头儿给她跪下了,磕着响头,感谢救命之恩。可是他哪儿知道,救命恩人的处境啊……

乱到了极点,再想大治,已是积重难返。免去的“长”字再添上的时候,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着手收拾那一摊乱麻。

早晨,她走进病房,向当班的实习护校学生询问:“全病房病人的脸都洗了吗?重病人的口腔护理都做过了吗?”

实习的护校学生随口答道:“都做过了。”

老护士长抑制住内心的气愤,用温和的语气问:“XX床是夜间入院的新病人,他的床底下连脸盆都没有,你是怎么给他洗的脸呢?XX床病人正在做胃肠减压,是家属给他擦了一下嘴,这也算做过口腔护理吗?马上补做!”

中午,她在院子里叫住了配膳员:“XX床是个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应该吃流食!”

配膳员挥舞着球拍说:“中午忘了,下午三点再说吧!”

老护士长严厉地责问她:“你中午大概吃得挺饱吧?饿着肚子能打羽毛球吗?”

配膳员脸红了,收起球拍向营养部走去。

一天,大夫将一位脚外伤的病人带到手术室,吩咐马上手术。老护士长说:“这种手术需要做腰麻,可是病人饭后还不到一小时,不能做!”

大夫火了:“你多大岁数了?什么时候才退休?管的事可真不老少啊!”

老护士长笑着对他说:“我是老了,但不管什么时候退休,干一天就要管一天!”

是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干到哪一天,命运对每个人都是保密的。她只知道干,干得好些,干得多些。《圣经》上说,上帝用六天的时间造就万物,第七天休息。可是,老护士长呢?

全人类都有星期天,而她却没有

星期天。

她在病房里,小心翼翼地撬开一位食道癌病人的嘴,把吸痰管插进去,吸出深部的浓痰。病人因术后伤口感染而形成脓胸,高烧,体力衰竭,没有力量自己咳出痰来,而家属又不同意气管切开,老护士长从昨天就采取了这个办法,今天——星期日继续进行。因为她在下班的时候看到了病人家属充满期望的目光,那目光命令她忘记星期天是个休息的日子。

星期天。

一位昨夜收住院的被马踏伤肝破裂的病人突然抽搐,血压低,脑缺氧,马上投人了紧张的抢救,输血800CC,血压仍然不升,大夫决定再次手术,可是,血库中的B型血已所剩无几。血!人的身体不可须臾离开的血,维持生命的血!老护士长在几个小时的抢救中已累得精疲力尽,这时却陡然来了精神,决定亲自远征西郊的输血站借血。……一个小时以后,血输进了病人饥渴的血管,生命保住了。

又是一个星期天。

普外病房收进一个患败血症的小男孩,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抽搐不止。孩子的父母巳是四十多岁的人,在独生儿子身边哭得死去活来:“大夫,救救他!一定要救活他!求你们啦!”不用哀求,病人本身就在命令他们这样做!医护人员的心比你们还急!

……抢救成功了,病情稳定了,老护士长头昏眼花地离开了病房。她实在坚持不了啦,让她回家吧,这个本来属于她的星期天,留给她半天吧,护士也是人,也需要吃饭、休息,就是一部机器也需要上油啊!

中午,她刚刚踏进了自己的家门,猛然想起那个孩子还一直没排尿。不行,如果引起尿中毒……她不敢再想下去了,马上折身返回医院。当然,病房里还有大夫,还有其他护士,但她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呢?我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吗?

……终于,孩子有了尿,老护士长像听到了丁东的泉水声,脸上绽开了笑容。

……

无需再回顾这无数个连“上帝”也休息的日子,也无需再记录这些平凡而又平凡的琐事了,我们的老护士长所走过的道路上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脚印,这脚印轻轻的,浅浅的,淡淡的,一阵风吹过就会被掩埋,微不足道。然而,她还是这样走着,走着。她沿着这条路走了三十五年,却来不及驻足小憩回顾一下,只顾走,连旁观的人也觉得奇怪了,“您怎么到了这岁数,还没熬成个大夫?”有人问她。她只是笑笑。她难道在“熬”吗?她的一生中,曾经有好多次机会,可以让她离开护士的行列而跻身大夫之中,但是她都不为所动。不是她目光短浅,不求上进,不是她医术不精,望而却步。都不是。也许正因为全社会包括某些护士在内都有一种“护士低人一等”的意识,她才非做护士不可。护士,大夫的眼睛和左右手;护士,大夫和病人之间的纽带;护士,兼有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双重身份。一个人,当他还怀在母亲的腹中尚未来到世间时,是护士首先搀扶着他的母亲走上产床,在他百年之后、寿终正寝,是护士为他擦净遗体,送进太平间。这中间,不要说还有七灾八难、跌打损伤,什么时候能离开护士呢?

护士,不是红花,而是绿叶,平平常常的一片绿叶。和参天大树相比,和灿烂鲜花相比,她实在逊色多了,没有多彩的花瓣,没有扑鼻的清香,没有成群的蜂蝶围着她转,甚至连匆匆一瞥都不给她。然而,没有绿叶,鲜花就枯萎了,大树就凋零了,生命就完结了。

她甘愿做绿叶,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她从来没有想到做英雄,也不大可能成为英雄。因为,英雄必须有英雄的业绩、显赫的战功,而她没有。

不,不对,有时恰恰是不想当英雄的人成了英雄,不想夺金牌的人得到了金牌,生活中偶然出现这样奇特的情节,使人们觉得出乎意外,细细想来又在意料之中。

1985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隆重授予她一枚金光闪闪的“南丁格尔”奖章。

奖章以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命名,授予各国最优秀的红十字护士、助理护士和护理工作组织者,表彰他们在平时和战时的卓越成就和献身精神,这是全世界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请注意,这是国际最高荣誉,它标志着获得者已经在自己跋涉的道路上攀登到光辉的顶峰;

请注意,这是只授予护士的荣誉,除此以外的任何人,哪怕是最夺目的红花、最杰出的英雄也不能分其一杯羹!

我们为这绿叶的荣誉而骄傲!我们向颁发这枚奖章的组织者、向已故的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致敬!

迄今为止,已有四枚奖章被中国人获得,其中之一,就是她——我们的老护士长。

她走上领奖台,接受了属于她也属于祖国的荣誉。此时此刻,她想些什么呢?她心跳得厉害,想到了在她周围的一片片绿叶——她的姐妹们。她们和她一样,在没有鲜花的道路上跋涉,和她一样,默默地纺织生命之线。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们,而现在,她却一个人来了,看不到姐妹们,她感到惶惑。她甚至在接受荣誉的时候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可惜,奖章只有一枚

她老了,祖国把她请上领奖台,领取了金子铸成的荣誉。她没有见过淘金人,也不懂得炼金术,但她知道世界上什么地方有金矿,她知道金子为什么闪闪发光,入火不化、遇水不锈,她知道金子是怎么炼成的。

她突然想起了她的老护士长,那是一个炼金人。

那时候,她在老护士长手下还是一片小小的绿叶,甚至是绿芽儿。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病房里突然送进一个气管内混进异物的三岁顽童,一粒瓜子堵住了他的呼吸必经之途,面色青紫,奄奄一息。抢救!一分钟也不能迟缓!她奉命以极快的速度准备好了取异物的器械,然而,在手术台上打开器械盒,却没有摄取瓜子的钳子!她当时急得直想哭!千钧一发之际,老护士长指挥若定,命令别的护士拿来备用器械,瓜子取出来了!

她想起了和她配合默契的大夫,那是一位女大夫,和所有的女人一样的女人,在台上做着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手术时,腹中还怀着自己的婴儿。手术结束了,病人转危为安了,女大夫却累瘫了,一腔热血和腹中的婴儿一起涌流出来……她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了病人的生命!

她想起了她身边的一群小姐妹,确切地说,论年龄可以当她的孩子。这些小年轻,都是富金矿床!她们从护校毕业才几年?刚刚走上护士岗位,已经显露出了才华。她,竟然在大夫都没觉察的情况下,根据护理观察断定病人有肋骨骨折,避免了意外;她,值一个夜班被病人呼叫达八十次之多却始终面带笑容;她,根据病人的症状,主动开放静脉点滴并配好的血,把手术准备工作抢在了命令到达之前;她,心灵手巧,绘制的图表获得了全市第一名;她,胆大心细,夺得了青年护士技术表演赛第二名……

红花,绿叶,在她眼前晃动,织成一片光彩照人的锦缎,组成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红花也有凋谢的时候。

绿叶也有飘落的时候。

她老了,这片老叶已经在深秋天气开始变黄了,她需要那些嫩芽、新叶来接替她,为了这株大树,这片森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绿叶,并不是所有的绿叶都喜爱绿叶。

并不是阳光、空气和水分已经毫不吝啬地给予了绿叶。

不要勉强不愿做绿叶的人去做绿叶,但是,决不容许任何人歧视、玷污圣洁的绿叶。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绿叶,就像不能没有生命一样,掐断绿叶,就等于切断了生命。

愿绿叶铺满大地,愿世人爱惜绿叶!

她想。

(发表于1986年第3期《中国妇女》)

同类推荐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是作者闲时心得随笔,内容涉及社会风云变化、生活喜怒哀乐、对爱得追寻与渴望、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喟叹等等,借不同体裁、不同人物之眼,传递出“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健康心态。
  •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卡波蒂作品)

    肖像与观察:卡波蒂随笔(卡波蒂作品)

    《肖像与观察》收录了卡波蒂的一生中在他心中留下烙印的各色人物,从星光灿烂的好莱坞明星到冷血变态的连环杀手,一幅幅肖像亦真亦幻,栩栩如生。卡波蒂后半生整日出入于上流社会,鲜衣怒马,日日笙歌,但他却有着一颗极度细腻敏感的心灵和一支同样的细腻的笔触。那些如旋转木马般从他眼前闪过的各路名流——玛丽莲梦露、葛丽泰嘉宝、卓别林——拨奏出的是一个个触动心弦的精妙音符,你会诧异于他们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无意的话语能够触发这样的情感湍流。而另一部堪称《冷血》姊妹篇的非虚构犯罪小说《手刻棺材》呈现出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又充满魅力的恶棍,读者很难分清这个形象有多少是真实的血肉,有多少是卡波蒂心中最黑暗的梦魇。
热门推荐
  • 天生残魂

    天生残魂

    三魂七魄,立命之本。石宕天生神力,却天生残魂。为了修炼,只能改走换形一道。殊不知,地球上最后一条五爪真龙飞升失败,一缕龙魂附体.....修炼之路,好像变得简单了
  • 凰舞:妖孽娇女要翻天

    凰舞:妖孽娇女要翻天

    某女:睡个觉都能穿越,老天你这是要玩死我吗?作者:我不会告诉你我是故意的。某女:(咬牙)作者:(无视……)
  • 无敌之王

    无敌之王

    【免费爽文】穿越了,还自带一个无敌空间,楚云想不牛逼都难。混沌拳圣,御兽天尊,造化丹帝……无数神级职业,等着他来挑选。从此,天才如浮云,一拳打成狗,美女似白菜,一棵怎么够?咱的目标是:天下无敌,没有鸭梨!读者交流群:516289124
  • 君笙拂兮

    君笙拂兮

    她生来就听别人说她是奸臣的女儿,但她一直不相信。他被人陷害私自贩卖宫内宝物,被判死刑,临死前,他把她卖到了一个大户人家,为期三年,三年后,她代莫府三小姐嫁给了个废材王爷。“段无笙,孩子还在这呢”。怀里的女子轻轻说到。“怕什么,他又不是第一次见了。”小包子急忙捂住眼,“爹爹和娘亲要做羞羞的事了,快闭眼……”
  • 帝女策与君欢

    帝女策与君欢

    她是现代医学界的天才却穿越成为了亡国公主。为了报仇深入敌国成为侯府小姐。他是轩辕战神,是受人崇拜与尊敬的战神,接近她只是为了利用她。当天下风云四起,她和他该何去何从,他和她之间的恩怨该如何解决。天下风云起,四国变。与君欢,何时才能与君一世长安!
  • 穿越之苏堇终极

    穿越之苏堇终极

    苏堇,她是现代普通的高中生,还是一个孤儿,除了她从小就连的跆拳道,有的只剩下属于她的某种特殊技能。丁小雨,他是雨龙唯一的儿子,他拥有八千点的战力指数,如果有了阿瑞斯之手,他便可突破万点。而在平常,他只是个普通的男孩子。不同的时空,因为那一条线紧紧地牵在一起,突破时空……
  • 道修魔法

    道修魔法

    沐青是太极门弟子,天赋异禀的他只用了四十余年就修得正果,正欲飞升成仙之时,却遭遇了罕见的黑色天雷劫,天雷威力之大,竟击碎空间,将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仙法,没有真气,只有魔法和剑术,一个丝毫不懂魔法的人,要如何在这里生存?然而就是这个不懂魔法的人,却掀起了一场始无前例的魔法革命,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魔法观念。让我们和沐青一起,开启一段崭新的魔法之旅!
  • 黑道教父的独宠

    黑道教父的独宠

    冷傲之,黑道第一女杀手,冷心冷情,见多了男人的她从不谈情。可自从遇见这两个黑道豪门大佬,她的一切都被颠覆了。两个同样暗黑的男人,一个狠情一个深情,却都执著于她,纠缠伤害之后究竟要如何才能放手?
  • 海蒂小公主绿山墙的安妮

    海蒂小公主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女孩成长故事。《小公主》讲述了富家女孩萨拉在一夜之间变成小孤女,在女校长伪善、恶毒的怜悯中艰难度日,然而她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小孤女安妮被人领养后,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的故事。
  • 北宋京华

    北宋京华

    大观时,汴梁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转眼即是靖康,铁蹄踏过,蓦然回首,那个汴梁依旧否?让我们随着朱雀门外那个叫柳邕的少年郎,一同去体会北宋东京的故事吧。新人新书,拒绝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