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8800000028

第28章 师恩永难忘

每次有机会回上海,俞鉴总忘不了去探望师傅。

第一次去看师傅,是在1956年,俞鉴随总政实验京剧团到福建慰问海军。演出结束后,她利用几天假期,先回青坛村老家看望双亲。家里已分到了土地和房子(村里最好的住宅,原先是地主家的二层楼房,有粗大的柱子,还有个小院)。

看见父母和家人生活得不错,俞鉴放心了。平时她也不时寄些钱回去,资助他们。

离开老家,俞鉴顺路来到上海。她是特地来看望师傅、师母的。

当年的小凤,如今已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艺战士。

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师傅、师母,一种沧桑之感从俞鉴心中油然升起。不知师傅、师母这些年来身体可好,生活得怎样?这些都是她时时牵挂的。

俞鉴花五块钱叫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当时的出租车),直奔马当路而去。

汽车一进弄堂,后面就跟上了一群围观的百姓。车径直开到师傅家住的四十四号门口,俞鉴下车叫门,开门的正是师傅。

认出是她,师傅惊叫起来:“这不是小凤吗?快,进来、进来!”

师傅这一叫,弄堂里当年的邻居都围拢过来。几个孩子好奇地喊着:“解放军,解放军!”几位妇女定睛一看,认出是她,喊道:“小凤回来了,小凤回来了!”见俞鉴身穿列宁式军装,头戴神气的军帽,这些当年的邻居还以为她当上了解放军的“大官”。

师傅惊喜地问:“小凤,今儿个你怎么到我这儿来了?”她仍按小时候的习惯称呼师傅:“三叔,我来看看您。我们三天后在上海集合,趁这点儿时间先来看看您和三婶儿。”

师傅高兴地问长问短。这边说着话,那边师母问她父母身体可好,她说:“好着呢,来您这儿之前已经去看过二老了。”师傅对师母说:“你忙什么!等我们俩说完话,你再跟她说!”

见到师傅和师母,俞鉴心里特别高兴,特别温暖。她告诉师傅,福建的演出已经结束,过几天还要在上海演出,慰问海军。

俞鉴事先在弄堂口的水果店里买了一只特大号的蛋糕,还有苹果、梨等水果。看见这些礼物,师傅和师母都说:“你花这钱干吗呀?都是自家人!”

师傅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儿子叫王关根,当时是上海京剧院青年京剧团的武生演员,俞鉴在师傅家学艺时他还没有出生。这以前一次俞鉴到石家庄演出,曾收到关根的一封信,信中称她为“师姐”,并写道:“我听我爸说您在我家住了七八年。听说你在石家庄演戏,我就给您写了这封信。我爸总向我们夸您练功刻苦,学戏认真,用功、听话,还说观众特别爱看您的戏。”

看了这封信,俞鉴给关根回了一封信,鼓励他好好学习,还想送他一件纪念品。送什么好呢?那时提倡学文化,干脆买支钢笔吧。她买了一支金星钢笔,缝了个小包裹,给这位小师弟寄到了上海。关根收到钢笔,又给她回了一封信,说:“要您破费花钱买钢笔给我,谢谢您对我的鼓励。”又说:“我爸妈很想您……”当时俞鉴正在乡下演出,抽不出时间去看师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师徒相见,话短情长。

这次来上海前,还有一段小插曲。出发前,俞鉴告诉石天团长说她要去上海看望老师。石天说:“如果你的老师王其昌愿意到我们总政京剧团教学,我们请他来。”她问:“每月给师傅多少包银?”石天说:“我还没请示呢,先暂定一百吧。”俞鉴见到师傅后,把这事告诉了他。下面是师徒俩的对话:

“你(每月)挣多少?”

“我是六级。”

“六级多少钱?”

“一百六。”

“那给我定的包银是多少?”

“一百。”

“一百?我的徒弟都一百六,我才一百?不让人笑话吗?我不去!”

俞鉴心里明白,其实石天团长只是顺口一说,若师傅真正来到总政教学,上级领导一定会根据他的资历和水平,为他定出相应的级别;师傅的“包银”,也一定不会低于她这个徒弟的。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1971年,宁夏京剧团招收了一批新学员,俞鉴是学员队负责人之一。冬天休假,她带着孩子们到北京去长见识,碰到好戏顺便学习学习。来到北京,听说上海青年京剧团带着一出新戏《战海浪》进京演出,引起了轰动。俞鉴便和李维坤老师商量去看这出戏。经打听,得知该团在颐和园一带演出,他们赶到了那里。在剧场门口,她问维坤:“你看看演员表里有没有认识的人?如果有,咱们打进去学戏。”维坤看过名单,说:“认识个师兄弟,我去问问。”

通过熟人,他俩进去看了戏。戏很精彩,俞鉴高兴地对维坤说:“咱们把这出拿下来,带回去让学员队演。”俞鉴又向维坤的师兄弟打听王关根来了没有,回答说来了,她请人把关根叫出来——他俩以前从未见过面。

见到俞鉴,关根高兴地说:“同事说外边‘小王其昌’找我,我一听就知道是您来了。师姐,想不到咱俩在北京见面了!”

俞鉴说:“你们的戏真好,演得也好!”说着,她从身上摸出六十块钱:“师姐没有别的东西给你,这点钱你拿上,自己想买点儿什么就去买吧。”关根推说不要。俞鉴说:“师姐给你的钱你一定得要!非拿着不可!就算是师姐给你的见面礼吧。”

回去后,关根把这两件事告诉了他父亲,师傅特别高兴,说她这个徒弟有良心、没忘本。以后她再到上海看师傅,师傅总提起这两件事:“你又给关根寄钢笔,又给关根钱花……”提起自己的侄儿宝宝和另一个徒弟,师傅说:“我这几个徒弟里,数这俩最没良心。这你知道,你来的时候就跟宝宝一起练功,我在他身上花的心血那么多,他最后竟连我这个叔叔也不认了……”

第二次到上海看师傅,是在“文革”后期,团里派出一个小组到上海学习《盘石湾》这出戏,俞鉴利用学戏的间隙去看师傅。这次她是和“亲家”高韵声一起去的。

来到师傅家,她先向师傅介绍高韵声,说他是高庆奎的小儿子。

师傅一听高庆奎的名字,高兴极了,说:“原来你是高庆奎的公子啊!我学的就是高派。当初你们老爷子在上海这个红啊!《逍遥津》里的皇上,一个倒板儿起码唱一刻钟,亮相那个漂亮啊!”又学高庆奎在《赵匡胤》里唱“桃花宫”的那段二六、捋胡子亮相的动作,“高内卿发火为哪宗……”师傅连比划带唱,还当着韵声的面来了个身段儿。

俞鉴告诉师傅:“我们两家是亲家。”师傅一听更高兴了,连声说:“好!好!”

1984年,宁夏京剧团在江西、湖北等地演出之后,上海是最后一站。

这次俞鉴想起给师傅带点儿宁夏的特产,她买了二斤驼毛。到上海后,又自己掏钱买了八张戏票,到家中请师傅、师母和亲友一起去看她主演的《陆文龙》。没想到师傅看后不满意,说没有老的好(老戏叫《八大锤》)。她演的《陆文龙》是戏剧改革后的新版本,与传统老戏区别很大。可是,宁夏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干部看后却一致反映说:这个《陆文龙》太好了,特别感人!俞鉴知道师傅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新版将旧版中的双枪、腿功等武功技艺都改掉了。

在上海共舞台演完首场,一位摄影记者到后台采访俞鉴,拍完照片,俞鉴告诉他:“我的老师就在上海。”记者问:“你老师家住哪里?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他吧。”俞鉴便带着这位记者一起来到师傅家。

在家门口,师傅指着前弄堂,又指着俞鉴,对记者说:“当年她就在这十字路口翻旋子。”又指指过街楼,说:“在这儿练跟头,还有个垃圾箱,当桌子使唤。当初练功就是这么简单,就在这水门汀地(即水泥地)上练。”

俞鉴顺着师傅的手望过去,垃圾箱已经没有了。她在前胡同里连翻了几个虎跳,走了一排翻身,回想起当年练功的情景,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沧桑。

这是俞鉴最后一次和师傅见面。回来以后没几年,一次,俞鉴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唁电,告知了师傅病逝的消息,享年八十四岁。俞鉴立刻让老伴儿发去了唁电。

听到师傅去世的消息,俞鉴心中很难过,想起师傅自幼对自己的培养,她觉得他对自己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追思如潮。可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刻,俞鉴的记忆深处涌起的既不是师傅口传亲授的武生技艺,也不是与师傅朝夕相处的那十年时光,却偏偏是师傅对她讲过的很小的一件事情。

有一次师傅告诉她,他患了严重的痔疮,每次大便都流血,十分痛苦。大女儿请来一位大夫到家里给他做手术,可他不愿当众暴露自己的身体。大女儿就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起按住老爸的手脚,强行让医生给他做了手术,治好了痔疮。

讲完这件事,师傅说:“哎呀,你这大妹妹厉害呀!硬是把我按着开刀,治好了病。”她明白,师傅能给她讲这件事,是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俞鉴心中,也早已将师傅王其昌当作了自己的又一个父亲。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普通的农奴家庭。作为一代格鲁派教宗的他,父亲与母亲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笃信宁玛派。宁玛派僧可以恋爱结婚,不认为爱情与信仰有什么冲突,而格鲁派主张禁欲。仓央嘉措十五岁才坐床,他在宁玛派文化氛围中长大,受俗世欲望的熏染,情爱对他来说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生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 宋教仁自述(上下)

    宋教仁自述(上下)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 炼金术,原来金融可以这样玩

    炼金术,原来金融可以这样玩

    他被人们称为金融大鳄,他能够左右世界经济的发展。他有一双发现经济泡沫的火眼金睛,他有一颗扫荡股市的冷酷之心。他是世界套头交易领域的奠基者,他让无数人倾家荡产,也让无数人一夜暴富。他曾一夜赚了4000万美金,也曾一天损失2个亿。他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让华尔街的同行望尘莫及。他敢于挑战英国政府,但是他却害怕在美国本土打一场官司……他一边无孔不入地疯狂收揽财富,一边又大把大把地向慈善机构慷慨解囊。他被英国人称作“夏洛克”,但他在东欧和苏联却被人们称作“金融界天使”,因此,他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就是——乔治·索罗斯。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用最理性的思维解读人物,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用最睿智的目光扫描历史。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一路走来,道破成功的法则。他跌跌撞撞,成为乱世的赢家。他从默默无闻,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治军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战场谋略,恰如职场攻略。读懂他的人生,也就读懂了三国。读懂了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且看"织席贩履小儿"如何咸鱼翻身,一路坐到蜀汉皇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夫人,养我吧

    夫人,养我吧

    要问安以北一生最可悲的时候就是逛街的时候看到男朋友出轨……最备受侮辱的时候就是被一个商人威胁说捏死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最可怜的就是十八岁成人礼父母从亲戚家回来的时候出了事故……要说最牛逼的嘛,详看书中分解……
  • 绝情出鞘

    绝情出鞘

    剑逆苍天,血染轩辕。剑未出鞘,却已伤人。杀人无形,伤人千里。剑若出鞘,山河变色,可惊天地,能泣鬼神。使此剑者必绝情无义,注定受尽永世之孤,故此剑名唤绝情,绝情人,绝情剑!
  •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只为今生相遇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只为今生相遇

    袁湘琴在新生会上看到江直树的第一眼,就被他穿着校服致辞的样子给迷住了,就那么喜欢上了。芦苇微微在游戏里第一次遇见一笑奈何,就爱上了他站在树下白衣飘飘的模样。郑微去找老张借碟片的时候,看到男生宿舍那个惊艳的模型就对陈孝正产生了好奇……而我在大理寺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就对你有了别样的感情却不自知……年少的我们,都错把心软当作温柔,却不知,有时候这种模棱两可、无法确定、犹豫不决、坚定不了的心境才是最伤人的,因为它会一次次给人希望,又会一次次将人推入绝望……同样的错误犯一次就够了,同样的伤害一次就够了,同样的真心碎过一次就够了,而你却反反复复的把它狠狠的踩在尘埃里……
  • 盛夏的星空:有你足矣

    盛夏的星空:有你足矣

    七年的离别,回来之后,感情会就此变淡,还是愈来愈浓。你真的相信这世上有纯爱么?其实16-18岁爱上的那个人,你真的可以记住一辈子。高中的纯爱,会烙印你的一生。疼是蚀骨的疼。这段爱恋肯定是放在心底的最深处。他是冰山,外冷内热,请不要嫌弃她是一个很执拗的人,偏执症晚期
  • 僵尸时代

    僵尸时代

    僵尸降临黑夜,少年如何前进。这是僵尸的时代,不一样的僵尸,东方之吸血鬼,一起进击吧。
  • 我的机器人有情

    我的机器人有情

    星际3849年,这是一个新的时间。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很高,但地球的能源枯竭也很严重。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下一个星球,下一个,供他们贪婪发展的星球。你好,我是机器人0301型,可以和我一起去冒险吗?尽管,故事的结局终是悲伤。
  • 陵如雪

    陵如雪

    异世情缘,我真的再也见不到你了吗?就因我们的身份,竟还不可远走高飞了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都忘记了吗?苏雪,我陵如镜才是真正爱你的人啊!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去那个未知的地方,你难道不知道我爱你,你难道不知道我担心你吗?
  • 红颜册:峨眉纪事

    红颜册:峨眉纪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江湖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万武盟盟主南宫万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围攻。南宫府上下三十七口人,除南宫万年仅六岁的独女南宫锦绣下落不明外,其余无一幸免。”“这南宫万到底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竟招致灭门之祸?”“嗨,哪里是得罪了什么人。听说是因为南宫万寻得千年至宝血菩提,引的有心人觊觎。”“啧啧啧,这血菩提可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食之可得百年功力。怪不得会招此大祸。”“那这血菩提落到何人之手?”“据说同那南宫锦绣一同消失了。”……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九:心态影响智慧(上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九:心态影响智慧(上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