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8500000017

第17章 做人要有道德

中国文化认为,人是由宇宙天地而生的,所以,做人之道源自于天地之道。儒学认为,道德是人性的体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道德的根源在“天”。天道反映于人类社会,便是礼;反映于个体,就是德。

先秦时期,以孟子“五伦十教”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清末民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儒学的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德目众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忠、孝、节、勇、廉、耻、直等。

“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义”是指人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礼”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规范,如礼治、礼法、礼义、礼仪、礼节、礼貌等。“智”指人的聪明才智和学识。“信”指诚实而有信用的品质。“忠”是指做事尽心尽力。“孝”指子女对父母和先祖的道德行为。“勇”指行善的胆气魄力,不惧怕恶势力与困难,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廉”是为官的道德品质,指有操守、不苟取。“耻”指人的羞愧之心。“直”指正直无私,实事求是,“是谓是、非谓非”,不加曲饰。

儒学设计的理想人格,即是道德完善的人,可以成为世人所效法的楷模。儒学的理想人格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君子、大人、圣人等等。他们都是人生的典范,反映了儒学的道德追求。

在儒家学说中,伦理与道德尽管关系密切,却意义不同。伦理讲的是外在的人际关系秩序,即所谓“伦者,序也”,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是一种内在于人的心理自觉,即所谓“为仁由己”。如“三纲”“五伦”等是伦理,仁、义、孝、悌、忠、信等是道德。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一)道德溯源

“道”与“德”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两个词汇,在中国文化里,原始意义的“道”“德”是分开来讲的。“道”即“路”,“德”为“得”。“德”字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只眼睛在看路。路就是道,也叫“道路”,意思是说,“德”就是从“道”那里得到的东西。古人认为,道乃“万物之所由”,可见,道是能够让“德”有所得的东西。换言之,道德就是得道,没有道,也就无所谓德。所以,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道德经》)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

儒学认为,道之本原在天,天道最根本的是阴阳之道。《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汉儒董仲舒说:“道之大本出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汉书·董仲舒传》)孔子曰:“天生德于予”,就是说道德的根源在“天”。而“德”是个体对道的获取,在儒学看来,“德”者,得其性也。性者,得于天也,行天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因此,“德”往往跟“性”连用,称为“德性”。

可见,儒学的道德讲的是人道、人德(不同于道家的道德讲的是天道、天德),这样的道德主要是指人们的一种德性和品质,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德”字的解释:“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意即“德”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宋儒朱熹也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论语集注·述而》)这样,“德”实际上就被理解为天道自然为君子得之于内心的“品质”或“自我觉性”。

儒学认为,“德”者,得也,得其性也,性者,得于天也,行天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因此,德往往跟“性”连用,称为“德性”。

(二)天人合德

中国文化认为,人是由宇宙天地而生的。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即处在与天地并列为三,号称为“三才”之一的位置。人虽然是自然界中的一物,却又有不同于万物的特质,这就是:人为“天地之心”(即人能感悟自然目的性之所在),具“天地之德”(是天地之间道德的体现),“阴阳之交”(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鬼神之会”(是形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五行之端”(即万物悉由五行而生,而人最得五行之秀气)。正是因为人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人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类。即所谓“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参见《礼记·礼运》)

儒学认为,既然人是由天地而生的,所以,做人之道即源自于天地之道。在儒学看来,天地有生生之德,天地有日新之德。“生生之德”与“日新之德”均产生于天地变化之中。天地还有覆载之德,有大公无私之德。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天地至诚无息,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这就是天地的法则(参见《中庸·第二十六章》)。人类、万物均生于天地,长于天地,用于天地。大地是生命之母,天空是有情之父,所有生命都有赖天覆地载,才得以生存与生长。

《周易》中八卦的三爻、六十四卦的六爻均把人的位置置于天地之间,由此建立了“天如何,人如何;地如何,人如何”的人生坐标。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格言就源于《周易》六十四卦的前两卦。“自强不息”是源于天道,“厚德载物”是源于地道。天德至健,恒动不息;地德至顺,厚载多藏。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理应感谢天地覆我、载我、容我、爱我、生我、长我,赐予我们的一切,更应该效法天地之德,为天地立心,行做人之道。所以,《周易·乾·文言》要求,“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即“大人”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可见,是人(无论是君子还是大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这是《周易》提出的要求。

(三)何谓做人之德

儒学认为,道德是人性的体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德性。何谓“德性”?即人的道德属性,也是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德”之“得”绝非自我利益之得,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得”。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人之德性的彰显和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

儒学的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德目众多。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智、勇并举,以“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义、廉、耻”为具体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根本。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孝悌忠信”“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和“仁、义、礼、智”的道德序列。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把儒学的道德原则从古代众多的德目中概括为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也称为“五常”。

唐代韩愈则把儒学道德归纳为“仁义”二字。认为儒学提倡的“德”,是仁爱精神在行为上的表现。一个人的行为,如果符合儒学的仁爱精神,就是个有道德的人。德的标准是“中庸之道”,也就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凡事都应当做得恰到好处,不能做得不够,也不能做过了头。中庸之道,就是“适宜”“合适”,就是“义”。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加上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即礼、义、廉、耻,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

到了近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八德”,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将“忠”,也就是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放在首位,表明民族和国家观念,高于家族的观念,既是对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继承,也适应了现代“国家至上”的价值观。

儒学道德思想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十教”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千年之后,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又过近千年,清末民国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媳妇她喜欢纸片人

    媳妇她喜欢纸片人

    “符总,据说您的未婚妻前段时间亲自设计了一个戒指,并且花大价钱把它给做了出来,请问是想作为你们的结婚戒指吗?”符烁翊得意地扬起了头,正准备秀一把恩爱的时候,另一个记者突然出现。“独家消息,盛小姐把戒指送给了一个游戏人物。”“什么?!”记者和符烁翊同时感到惊讶。“符总我先走一步了,我们下次见!”符烁翊站在原地咬牙。这丫头,又喜欢上谁了?
  • 黑账

    黑账

    当下五花八门的会计手段充斥着企业的财务报告,其做法亦正亦邪,信息亦真亦幻,将报表数据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果能看清楚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好地做到价值投资;本书通过挖掘黑账背后的深层次动机,揭开黑账的假面具,向投资者指明识别黑账的途径和方法,并选取经典案例进行审视、梳理和解读,让你对黑账有整体的、全面的把握和认识,最后提出了治理和防范黑账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企业有所启发和借鉴。
  • 狂龙天卫

    狂龙天卫

    辰云是部队最强兵王,奉命看守要犯,一次英雄救美,让他踏上了保护美女,为兄弟复仇的都市之路。
  • 九道天则

    九道天则

    大道三千,以九为基,金木水火土为五行,阴阳演化,时空交错,有九人阴差阳错之下得九道法则。
  • 哑巴新娘

    哑巴新娘

    她愿替孪生姐姐出嫁,成为恶魔的哑妻,饱受蚀骨羞辱和背叛!“连看你我都嫌脏!”凌虐后,他再次摔门而去!但自那天起,他却诡异地对她百般宠溺?可当她甘愿奉送身心时,他竟将她残忍地推进手术室,亲手扼杀亲子!她绝望站着崖边,突然,一双“援手”好心地将她送进了茫茫的大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弃妃女帝

    重生之弃妃女帝

    建安二十六年,梁亡楚兴,新帝楚桓破城之夜,梁帝及其幼女梁清安都自杀殉国,梁清安魂魄徘徊不去,化为厉鬼,被楚桓派高僧收服,二十五年后,梁清安魂魄终入地府,她以魂飞魄散、永不轮回的代价,重回自尽那一年。从前朝公主,到新朝弃妃,再到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一步步,她走得惊心动魄,蓦然回首,谁又在她身后?
  • 向上的阶梯

    向上的阶梯

    人生如同爬阶梯,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被恶梦吓明白的贾栋材还算幸运,他虽要笑对很多屁股,但他能用屁股对着更多的笑脸。
  • 穿越之邪恶王子霸道死了

    穿越之邪恶王子霸道死了

    “救命!啊啊啊啊啊!!!!!!”紫幽婼美的声音越来越小,“好痛,该死的都给本千金去死,谁在树那挖了一个洞,气死我了!”紫幽婼美抱怨道“这是哪?我我这是在哪?难道我真的像小说了穿越了吗?可是我没在小说里啊!”紫幽婼美疑惑的说道~~~~~~~~~~~~“你长得真美,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漂亮,过来我抱”他冷冰冰地说道,眼睛直盯盯的看着他面前美丽的人儿,这是他从来没见过的人,长长的紫色头发,婷婷的鼻梁,因为害怕睁的大大的眼睛,眼睛里面有泪水,更加显得她紫色的眼睛美丽,小小的樱桃嘴此时张的大大的,她的皮肤也很好,白白净净的就像一块玉似得,身材······
  • 元神

    元神

    既然注定不能做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那么就做个俯视众生的大魔头吧!…………新人一枚,求各方老大广施援助之手,完成我大魔头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