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12300000002

第2章 豁达大度,淡泊超然

豁达大度的人,荣辱不惊,得失超然。他们善用通达的心态面对无常的世事,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懂得遵循顺其自然的规律。人总有许多欲望,也总有许多不满足。惟有看透世事、看通人生的人,才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从而以平和自然的心态达观处世。

人生无坦途,世事也常变。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幸福与快乐,当以豁达大度的心态看待成败得失。

淡泊人生,生命的至高境界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从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平静中体验欢乐,在恬淡中充实自己。

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要不然,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拥有淡泊的人生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超然物外,超越自我。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的心态。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意是说,人要远离名利,恬淡寡欲,保持一种宁静自然的心态,不追求虚妄之事,修养品行。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好境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看不破名利二字,就会受到终身的羁绊。名利就像是一副枷锁,束缚了人的本真,抑制了对理想的追求。

淡泊明志,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这是古今许多人一生所求的境界。今天的我们,都应当甩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不以人生中的进退与成败或喜或悲,待人接物豁然达观,不为俗世所滋扰。

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成就感的诱惑始终存在,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的痛苦,让我们身心俱疲。这时,我们就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一切诱惑,在淡泊中升华精神,在宁静中享受人生。

淡泊名利,是相对于贪婪而言的,是人生追求更高层次的一种态度。在有了生存基础以后,人们的所求所为便有了许多的选择和不同。你可以求名,作个名人;你可以求利,作个富翁;你可以追求艺术,寻求艺术的境界和快乐;你也可以淡泊名利,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本源。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守住一份简朴,不再显山露水;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又不期待未来的心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就在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中。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

古代有一个王国,国王刚刚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经常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做好了决定就颁布诏书,民间若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若木,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宾蒂,善射术;中等个的叫天定,善于谋略。国王择日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臣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

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若木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宾蒂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天定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不过还是一一满足了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天定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地牧牛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木和宾蒂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国王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做人之道:淡泊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真正的淡泊,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多少高雅君子、哲人名士,终其一生,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擘。

是啊,只有心境平和,心态平常,心绪平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

人生本来极短,像流星划过天空一样。赤条条来,又将赤条条去,这么短暂的人生,何必为世间物所累?

在生活中放下思想包袱,不必为已经找不回来的东西徒劳,更不要为它心累。换句话说,千万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堆积在心里,让我们给心灵做个大扫除,把沉重的东西统统丢掉,轻装上阵,用轻松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然而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悠悠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淡泊,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和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这或许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能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淡泊人生,生命难得恬淡,难得从容。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人的一生中兴衰荣辱,得失进退,谁也不能掌控,唯有保持一份淡泊的心胸,才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伤害。

拥有一份淡泊的心境,不是做现实主义的逃避者,而是在充实有意义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人生在世,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有进有退,有荣有辱,有升有降,有高潮,也有低谷。如果我们认识到平淡是真的道理,那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会保持心理平衡,作出明智的选择。

做人之道:做人要几分淡泊,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淡泊为人,才活得自我,才把自己的本色演绎得精彩。

人生短暂,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转瞬即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禅机,便会豁然开朗。

平淡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和成功给予的那份慰藉,谱写出生命中最璀璨辉煌的乐章。

豁达做人,人生不必追求完美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存在于理想之中,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闷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这样可能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其实,人生太多的遗憾是由于人们过分的追求造成的。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它和虫子们聊天,充分感受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寻找着——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这个哲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正视放弃,拒绝完美,我们的生活才开始完整。

人在非常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意,而不去想既有的得意。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再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人生最大的得意与失意,都是不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须交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又还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人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永远无法做到完美。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没有人会从不犯错。所以,每一个人都不能要求自己做一个完人,何况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失意。很多人期望自己的人生完美无缺,而始终无法满足的事实,只能更加触痛自己的心。

生活中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即使有,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永远无法体会在人生得失中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幸福感受,他永远无法体会放弃给自己带来的人生喜悦。

一个勇于放弃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坚强地面对失去的痛苦,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他也必能获得未来的成功。

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他就试图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人们往往因为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人是不可能有完美的,但总有人还在努力地找寻完美。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可能输掉比赛,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刻。我们的人生目标应是让自己更加达观地面对生活,在拒绝完美中享受已经得到的快乐。

顺其自然,保持一种超然心态

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只要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人生就会充满了快乐。

处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很难做到心如止水。尤其是攀比之心,嫉妒之心,更如同两根棍子,在人们的心中搅动,这时就更难让心绪得以安宁。

其实,再美好的事物,结果都是一样的——或好或坏、或高或低、或美或丑、或大或小,感觉上没有什么差别,不同的是它的过程,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惬意,那才是幸福愉快的。这个过程就是境遇,一种无法抵抗的客观现实,你只能顺其自然而为。

佛禅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不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跺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点头:“随喜!”

其实,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也许会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顺其自然并非是消极的等待,顺其自然并非是听从命运的摆布。顺其自然其实是寻求生命的平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谁的生活就美好,谁的生命就有质量。

不如让很多事顺其自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晴朗,思想负担也会减轻许多。

世事通达,生活得潇洒自如

人性中的弱点,是好荣而恶辱,人人都想追求荣誉,人人都避免受辱。但正确的荣辱观当是:荣辱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道德的高下;富贵不为荣,贫贱不为辱;以有德为荣,以无德为辱。君子应该得到富贵荣华,但富贵荣华不是一个人所以成为君子的条件;小人应该处于贫贱,但贫贱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是小人的依据。所以,求荣避辱,应该在道德修养上努力,而不是一心去追求富贵。

世事通达的人,在荣辱问题上,能够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如此这般,便能做到活得潇洒自如,顺其自然。所以,当一个人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恭维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

世间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过去,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有一种人,肯于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欲望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也有一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他活着就不让别人过得好。这些人是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了。岂不知,危险与灾祸也会因此而降临。

达观之人,得到了荣誉宠禄也不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耿耿于怀,忧愁哀伤。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的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以牺牲性命来表现伟大的人生和高尚的人格,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的人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众所周知的《红岩》中的华子良,装疯卖傻那么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凡夫俗子望尘莫及。

做达观之人,须世事通达。只有世事通达,荣辱不计,才能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看清纷繁的世界,才能活得光彩清白,活得潇洒自如。

乐观豁达,凡事都要看开一点

生活不是开心果,总会充满了烦恼,甚至不幸。然而一个豁达之人,即使到了告别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也会用微笑与快乐为生命送行。

两个水手因为船只失事而流落到一个荒岛。

甲水手一上岸就愁眉苦脸,担心荒岛上没有充饥之物,没有落脚之处。乙水手却一上岸就为自己将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欢呼。

两个人在荒岛上找到一个山洞,乙水手为今晚有地方可以睡一个好觉而庆幸,甲水手却担心洞里面是否有怪兽。乙水手安然入睡,甲水手辗转难眠,不知道明天怎么度过。

上帝可怜两个水手,竟然让他们在荒岛上意外地发现一袋粮食。乙水手高兴得手舞足蹈,而甲水手担心怎么把生米煮成熟饭,煮出来的饭是否咽得下。

岛上没有淡水,他们不得不喝海水。乙水手说:“喝淡水喝惯了,喝喝海水换换口味。”而甲水手极不情愿地把海水咽下。

每吃完一顿饭,乙水手总是很满足地说:“又过了一天。”而甲水手总是叹气:“唉,假如粮食吃完了该怎么办呢?”

粮食一天一天减少,终于被他们吃完了。荒岛上还有些野果,他们采摘回来。乙水手说:“运气真好,竟然还有水果吃。”甲水手哭丧着脸说:“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上帝不要我活了,竟然要吃这样的野果。”

终于野果也吃完了,他们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吃的东西了,只好挨饿。为了保持力气,他们只好躺在洞里休息。乙水手说:“想不到我竟然什么也不用做还可以睡觉。”甲水手绝望地说:“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最后一刻,他们都坚持不住了。乙水手说:“现在终于可以抛开一切烦恼,投奔天国了。”甲水手说:“我还不想下地狱。”

乙水手死了,脸上挂着微笑。

甲水手死了,脸上充满悲伤。

同样的结局,不一样的人生。既然结局无法改变,何不快乐地面对人生,充分享受生命中的乐趣。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三起三落,每一次的跌落对一般人来讲,都很难忍受,但邓小平没有绝望,把它当作历练自己的一次机会。有起必有落,有落必有起,否则就不是人生。塞翁失马,并不着急找,是他不需要马吗?不是,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费尽周折也不一定找得到,得不偿失,还不如顺其自然。结果,那匹马不但跑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大群马。

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我们失去某一件东西的时候,必然会得到另外一件东西,虽然失去的很珍贵,但又有谁知道你得到的东西不比你失去的更珍贵呢?大多数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失去的已经证明它很珍贵了,得到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证明它是否珍贵。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的是耐心等待。

凡事都看开一点,这应是人生最明智的处世哲学。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坦然接受。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当不可预料的打击降临的时候,当我们无法改变悲剧命运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以快乐的心情好好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吧。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

知足常乐,快乐是生命的真谛

真正的开心,不是用钱或权换来的。有钱有权的富贵阶层,不一定人人都开心,个个都能领略生活的乐趣。

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有些穷光蛋,在变成了腰缠百万的大款后在一起喝酒,第一个感叹地说:“现在天天吃筵席,却再也尝不到过去曾感觉到的美味!”接着,第二个感叹地说:“我辛辛苦苦营造了富丽堂皇的别墅,谁曾想到爱情却悄悄离去……”第三个没等第二个说完,便感叹地说:“我购置了奔驰轿车,再也感受不到春雨抚摸脸庞带来的舒畅。”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固然可以买到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开心。当你真的拥有了财富,如果心态无法宁静下来,即使每天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美人,未必就能咀嚼到人生的真味真趣。

开心不开心同样也不能用手中的“权”来衡量。有了权,未必就能天天开心。我们常常看见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处处阿谀奉迎,事事言听计从,失去了人格,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开心。即使利用手中的权获得了一时的感官刺激,找到了一时的开心,但却给自己带来了诉不完的懊悔。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中,诗人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是枕锄打瞌睡的农夫。是的,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干能睡,从他打瞌睡的眉目里和他打呼噜的声音中,无不流露出由衷的开心。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开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知足常乐,二是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开心。法国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与否,决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有的人大富大贵,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得不痛快;有的人,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他自己却时时与快乐邂逅。

一对失去工作的年轻夫妇,在早市上摆个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这夫妻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屋子里打开收录机转悠起来。男的喜欢喂鸟,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鸟笼里依旧传出悦耳动听的啼声,阳台上的花儿依旧鲜艳夺目。他俩靠自己的努力,虽然收入不多,还乐个不停,邻居们都很惊异。他们对别人说:“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目前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没有了工作,再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丢了,那还有什么活头。”

是的,快乐是人的天性的追求,开心是生命中最顽强、最执著的律动。

净化内心,达观看待荣辱成败

每天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有愉快的,有悲伤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静的心了。诗人约瑟夫·艾迪逊曾这样说:“真正的幸事往往以苦痛、丧失和失望的面目出现;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平静,我能看到柳暗花明。”

如果我们的心境理智平和,自然会过滤掉所有对我们不利的思想和情绪,使我们不会受到影响。我们要抛开所有消极与否定的思想,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而所谓的“抛开”,也包括把消极的思想,转变为积极的思想。也就是我们要多想想愉快的事情,不要去钻牛角尖。

每当我们遭遇挫折或逆境时,平静之心,就像是一位无形的朋友默默地帮我们脱离困境。为此,无论人生面对怎样的失败和挫折,我们都要怀有一颗平静的心,要对明天充满期待,而不要过多去想昨天的遭遇。

人生之中,始终做到心境平和当然不太容易,因为总有一些不健康的消极情绪会极力扰乱我们平静的心。所以,一定要拒绝那些所有使我们感到焦虑、恐惧、愤怒、痛苦、嫉妒、贪婪以及妄想的念头,否则我们将会失去内心的平静。

把我们的愤怒和忧伤抛到脑后,把我们的嫉妒和报复还给敌人,不要让这些心灵的魔鬼再扰乱我们平静的心。除非我们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够以任何方法来打破我们的幸福与宁静。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情,无论是好还是坏,事件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事情的感受及反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所有不愉快的经验,转变成对个人及世界极有利的契机。

我们必须承受一连串的挫折、失望、打击和失败,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杜鲁门曾经是一名失败的成衣商,日后却成为美国的总统。所谓的失败和打击,大多能使我们发掘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大的快乐,更能领悟人生的真意。

我们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心情,过滤不当的情绪及思想。我们能够改造我们的内心,达成任何人想要追求的目的。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及许多使人愤怒的外在因素,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这些行为及状况的反应。

我们的心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内心惟一的主人。把所有负面的反应都阻隔在心门之外,我们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喜悦。

谁人不愿流芳百世,哪个愿遗臭万年呢?人都好荣恶辱,趋利避害。其实,人生中的富贵、贫贱、得失、荣辱皆如春风秋月,自去自来,与心全无牵挂。既然如此,人生就应当可贫可富,可贵可贱,可得可失,可荣可辱,对成败得失又何必那么在意呢?

穷达进退的变迁是人生遭遇的基本形式,人应该做到穷不易节,达不失廉;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因穷困而改变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因富贵而背离自己做人的道义。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生在世,可谓苦乐相伴,所以苦乐观也是安身立命的一个方面。君子忧不在天下,小人忧不在一身,对不同的人而言,苦乐也是截然不同的。对达观恬淡的人来说,他们辛苦劳作,不以为苦,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而那些利己者,追求外在功名利禄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乐趣的。

人应该尽量忍耐对外在功利的追求所得到的快乐的欲念,这只是一时的。所以真正懂得喜忧的人,是得意而忧,逢喜而惧。立志要苦,意趣要乐,在困难和艰险面前,保持乐观的心态。成与败相对而生,能忍败,能吃苦,才能成大业。欢乐、喜悦,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也是随着满足和安逸而来,也就自然和人的欲望相连。欲无止境,作为常人,“无欲”也许标准太高,但纵欲也绝不可取,还是知足常乐,付笑谈于成败荣辱,才能正确对待各种人生的遭遇。

达观看待人生成败,则要正确地看待金钱。当代人,许多痴迷于金钱物欲,为此甚至不惜放弃人格信仰,铤而走险。诚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金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财富的表示,是一种权力,是成功的一种象征。人们用金钱确实可以做到世俗社会的绝大部分事情,可以满足人们的很多梦想。但以平常心透彻地看清楚金钱的本质,就能够把社会的金钱与金钱的社会都看透、看穿,这要求你看重金钱,又看轻金钱。不贪、不奢、不执著,这是潇洒的自在。理智地运用、集散金钱,才能拥有很好的平常心。

现代人在金钱问题上尤其应该达观,掌握运转金钱的智慧之后,平平常常地运转它。

在发财的问题上,在金钱的问题上,很多人是有病态情结的。因为在精神上对金钱有罪恶感,有羞耻感,有各种各样的不安感。

对金钱的贪心是病,对金钱没有道理的拒绝也是病。当天下所有的东西都在流动的时候,金钱也应该流动。对于属于自己的金钱应该这样看,它们是我的,又有可能都不是我的。

当你对金钱采取一个透彻的平常心,就会不受是否拥有它而干扰,不会为得到它而极乐,不会为失去它而狂悲。

如果你现在想做一个事情,要运用金钱,就要善于把做事和运用金钱通融起来,运用得无拘无束,使得它不成为你的负担。

安贫乐道,安富也乐道,才能活得达观、自在、坦然。

同类推荐
  • 山人自有妙计

    山人自有妙计

    《博弈论》是西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把赌博与棋类竞技运用到经济、政治、军事和其他领域中来,形成了一种如何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值的行为科学。人来到这个世界后,为理想生活的拼博,为功成名就事业的拼博,为美好爱情与家庭生活的拼博,都是一种博弈。胜利与失败,全在于我们能否在关键几步棋中取得胜算。本书借助这个话题,运用这种技巧,说的是时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两难问题与人际关系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本“人生如大搏弈”之类的参考书。
  • 走向成功捷径的秘诀

    走向成功捷径的秘诀

    本书包括四章,分别为:笃学不倦乃成功之基石;浑圆玲珑乃成功之要道;礼行天下乃成功之华衣;放正心态乃成功之佐助。
  • 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

    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

    本书通过对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的研究,总结出今天我们职场生存之道,同时吸取我们职场的失败经验和教训,重新开始职业生涯的新田地。
  • 正面思考的力量

    正面思考的力量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正面思考的力量、不断练习改变思路、正面思考者的做事方式、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做一个知人善任的管理者、积极完善自我等。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逃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热门推荐
  • 背阳面阴

    背阳面阴

    山鸟,飞不动了,也就化成了山。这山一百年长绿,五百年长青,一千年养活了脚下十代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37度蜜爱:总裁以身试爱

    37度蜜爱:总裁以身试爱

    她第一次救他后,爱情的种子就悄悄埋在了他的心里。她第二次救他后,竟然被打晕拖走了?至此之后林夕觉得自己出门丢个垃圾都能碰到墨理。“老板,下次能不能不要老是让我在外面碰见你?”然后不可描述的就是墨理每晚都会出现在林夕房间。“宝贝,这里可不是外面了吧。”一场上一辈留下的阴谋,该如何化解?(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劫天邪君

    劫天邪君

    大千世界,群雄乱舞,谁能登上世界之巅?一代妖君横空出世,君临天下!
  • 恶魔学园:就是要你爱上我

    恶魔学园:就是要你爱上我

    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尹筱爱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倒追特别是倒追那个闷骚鬼夏羽诺曾问她,“你为什么喜欢我?”“我怕黑,你偏偏就是光。”陷入爱情的人,每一个都是诗人尹筱爱也问过他,“你为什么不喜欢我?”“爱一直都在,但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告诉你。”夏羽诺,我一定要追到你!
  • 大神棍

    大神棍

    看相哥是专业的,抓鬼哥是乱来的,唯一泡妞,是哥一生的事业。我在古代当神棍。
  • 我干杯,你随意姝璃篇

    我干杯,你随意姝璃篇

    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而在这一刻只剩下了:“苏堇年,我爱你。”“顾姝璃,对不起。”『素时景年,一世疏离。』
  • 禁锢影子

    禁锢影子

    一句“很久不见”就作为五年没见的开场白?凌敏很火大,但在公开场合,作为学校的理事长,她只能微笑的伸出手,同样的回一句“是的,很久不见,最近好吗”的场面话。心里还得不停的想:注意,有记者,保持仪态!没有笑意的眼底,得体的语态和神情,柳多多知道卓俊尔让凌敏有多火大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看来,有事要发生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瘦子(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瘦子(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尼克和诺拉,退休私家侦探和他有钱、聪慧、善良、对他过往私探生涯非常好奇的太太,来到纽约度假,没想到被卷入多年前的老主顾、发明家魏南特先生有关的一系列凶杀案件,而魏南特先生始终没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