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44800000017

第17章 人类的行动(4)

无论在什么地方卡什么时候都不要乱扔垃圾,应该把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分开。

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害物。可回收物里的剩菜剩饭、菜叶菜梆、瓜果皮核可用于堆肥;牙膏皮、铅皮、铜铁、罐头盒、易拉罐、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塑料袋、纸盒、广告纸、包装纸、报纸等都可再加工;而有害物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油漆、废药品等不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应该收集起来专门处理。

当然,除了垃圾分类外,还应该向亲友、同事宣传环保知识。

如果家中养花,可以把厨房里的菜叶、果皮等制成肥料。利用厨房垃圾制作堆肥,其实不太难,也不一定会臭气冲天,可以用一般的塑料桶,把底部打一个洞,做成简易的有机堆肥桶,在桶底铺上六七厘米厚的土(不能用黏土),再把果皮、菜叶、骨头、剩饭等物的水分沥干后,平铺在桶里,上面再铺土压实,避免臭味逸出,就这样层层叠放,最后再铺一层七八厘米厚的土。

要注意的是,堆肥桶一定要加盖,并用重物把盖子压紧,不让空气进入,才能把肥料“闷熟”。此外,堆肥桶底部流出来的液体是最佳肥料,可以用于养花、种菜。在堆肥桶底部安装口径适当的水管,接上瓶子就可以轻松承接渗出物,也可以避免臭味散出。

要让有机堆肥更加“营养均衡”,可以把一些鱼鳞、虾壳、鱼肚等煮熟后,沥干水分加在其中,或加入做豆浆剩的豆渣,以增加堆肥中的蛋白质。

在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方面,办公室里也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凡是纸袋、信封,可视情况重复使用。例如,用过的纸袋可以作为公文存档用,就不会浪费新的纸袋了。

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例如,自己带饭盒、筷子、勺,不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等。

凡是办公室所使用的纸张文具,尽量选购再生纸制品,如,笔记本、信纸、打印纸、复印纸等,至于笔则尽量使用可换笔芯的自动铅笔、圆珠笔或钢笔,以免制造更多的垃圾量。

在办公室也可以进行垃圾分类。在办公室里准备几个垃圾桶,将纸张、塑料和其他垃圾分开。

十八、无污染旅游

当你去郊外游玩或者旅游景点旅游时,要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量。用过的食品、饮料包装、果皮以及吃剩的饭菜等,不要乱扔,以免污染、破坏自然环境。总之,在你游玩过的地方,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是现代人的文明旅游。

善待地球

在茫茫太空里,有一颗爱的行星,她养育着所有的生命,她就是地球母亲,如今她已伤痕累累,银河中传来她痛苦的呻吟。现在,我们的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我们作为她的儿女,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市西北郊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它之所以取名为地球村,就是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可供繁衍生息的村庄,每个地球村民都必须善待地球,这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不然,人类就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村庄。正因为这样,地球村的叔叔阿姨们在做着许多的对环境有利的事情。他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也称为“5R”生活方式: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为了宣传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成为广大公民的日常行为,他们制作电视片,每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的《环保时刻》就是他们制作的。他们还编写书籍,出版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告诉人们善待地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很多事情。

当然,他们一直和垃圾分类有着不解之缘。从地球村成立伊始,他们就开始了一场持久的垃圾战役。从1996年春起,他们一直把传播Recycle(回收利用)观念,推动垃圾分类系统的建立,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这些年来,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他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与宣传教育。1996年4月间,他们组织志愿者对北京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20多天的跟踪调查,对现有的垃圾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走访和咨询了有关的专家20余人,写出了调查报告。1996年6月6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由地球村撰写的整版环保专号“跟着垃圾走一圈儿”。随后在诸多报刊由地球村主办的专栏里发表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的文章,1996年在《中国青年》第11期环保专号上发表《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宣言》和《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守则》,倡导垃圾分类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为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独立制作的专栏《环保时刻》和《绿色文明与中国》中宣传垃圾分类,并引起其他媒体对垃圾分类的广泛关注,如配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万家灯火》栏目、北京电视台《每日观察》等栏目以及《光明日报》等20余家报刊的采访,传播垃圾分类的观念。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讲演以及在“消费者日”和“科技周”的街头咨询等活动,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基本知识。在1997年6月5日还与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女记者与环保论坛”,并向全国新闻界发出了《向垃圾公害宣战》的倡议书。

他们还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他们通过具体的宣传、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居委会建立起垃圾分类试点,帮助居委会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动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后来又协助北京市宣武区环卫局在宣武区建功南里实施垃圾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色社区的试点。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废电池的回收。

他们帮助一些中小学和大学在校园设置分类垃圾箱,进行垃圾分类。1997年4月22日,他们与北京7所大学组织了以绿色回收为主题的活动,设置了一些垃圾分类箱和宣传板,请路人把自己的垃圾带出来分类自己投放。他们还曾用生物垃圾制成的肥料种植蔬菜。

为了让垃圾能够变废为宝,他们想尽办法,疏通回收再生渠道。他们曾联系光彩技术公司到试点学校、居民区定期拉走废塑料;联系企业处理废电池等。他们还联系光彩技术公司为6所高校、3所中学和2所小学捐赠了80多个三色分类垃圾桶,使三色垃圾桶进入了中国的校园里。

他们不仅仅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而且积极向政府建议,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1997年春,他们向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送交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人大、政协两会都给予了积极反馈,并将提案转发至有关部委。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专门召见了地球村的负责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1999年1月,他们又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回收处理废电池的提案》。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地球村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种种努力,并不是都取得了成功,但他们没有气馁,他们仍在孜孜以求地寻求适合的途径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绿色社区。绿色社区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承载体,它超出了垃圾分类的范围,在更全面的意义上建立了公民参与环保的机制。公民只有提高环保意识,更全面地参与环保,才能自觉地把垃圾分类变成日常的行为。

地球村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支持。许多人都在力所能及地默默无闻地为环保添砖加瓦。这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的作为是那样感人。

这里有一个外号叫“100年不烂”的老奶奶的故事。这位老奶奶名字叫张志新,她是全国总工会的离休于部,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一辈子热心于公益事业。她看到北京市街道上到处飘着一些塑料袋,有碍首都形象,便开始捡拾塑料袋,并把它们放到垃圾箱里。后来她听一位环保专家说,这些塑料袋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很难分解。就是埋到地里,100年也烂不掉;如果埋在农田里,对农作物危害也很大,牲畜误吃了残存的塑料薄膜,也会得病,甚至死亡。她问环保专家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专家告诉她:一种方法就是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另一种办法就是把废旧塑料收集起来,送到炼油厂去炼油。

张奶奶听了这位专家的一番话,心里非常高兴。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用或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她每次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都是自己带着篮子和提包。卖菜的人给她用塑料袋装菜,她马上制止对方说它:“别,别!我可不要你的塑料袋。你知道吗?这东西埋到地里100年都不会烂!”因为她每次都对卖菜的人这样说,所以人们慢慢就都认识她了,也都知道她从不要塑料袋包装,只要她一开口,卖菜的人就抢先说:“这塑料袋‘100年不烂’!”以后,卖菜的人一看到她就说“‘100年不烂’的老太太又来了”。从此,她便有了这个并不太雅致的外号。

这位老奶奶的第二个实际行动就是,天天收集废塑料袋子。她每天把这些废塑料袋搜集起来,捆在一起,找地方存放。有人不理解地说:“这位老太太离休以后有吃有喝,钱也够花的,可她不在家里享清福,偏要跑出来捡破烂。”开始,家里的人也想不通,都常劝她说:“政府都没人管这些事,你一个老太太操这份心干什么。”老奶奶说:“这叫保护环境,保护北京的市容!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我只是先从自己做起罢了。”在她的影响下,家里人慢慢也都支持她的这项工作了。她女儿每周都把在自己住处收集起来的一大包废塑料带给妈妈;她的侄子住在清河,也经常把附近的废塑料制品收集起来送给姑姑。

她收集的废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原来的地方已经放不下了。于是,她东奔西走,四处联系,终于找到了顺义县的一家炼油厂,并且找到了一家民营运送废塑料制品的公司,定期将她收集起来的废塑料运往炼油厂。她还特地跑到炼油厂了解利用废塑料炼油的全过程,并带回来一大瓶炼好的油,拿到学校进行宣传。但她最初怎么也不曾想到,那家运送废塑料的民营公司后来资金发生了困难。她便和女儿一起,慷慨地从自家并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了2000元钱,帮助这家民营公司。她说:“大家伙回收废塑料的积极性可高啦!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也要继续干下去!”现在,又一家企业——北京舒乐鹏远移动垃圾箱有限公司在帮助张奶奶运送废塑料。

上面讲了地球村和张奶奶的故事,他们都正在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尽一份力。但是,垃圾分类以及整个环境保护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做的事,不只是某个组织、某个个人应该做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义务和责任。像张奶奶那样,我们都做垃圾分类、回收以及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生活来参与环保,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只要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善待地球,善待自己。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明星的闪耀光辉

    明星的闪耀光辉

    她,是富豪千金,从小被宠惯了,因为父亲的安排,她被安排加入“世界”明星训练营,经过艰难的训练,即便是破产,她也能成为闪耀之星。
  • 养只丧尸去种田

    养只丧尸去种田

    本书又名《有只老牛总想吃嫩草》那天,陆秋做了一个梦。梦里,情至浓时,叫了她一声姐姐。她便知道,有些人,要么孤独终老,要么只能娶她! 推荐我哒另一本文《朕是大佬朕怕谁》
  • 世洄游戏了一

    世洄游戏了一

    一瞬间的伤痛,而是在岁月中无意间感受的悲伤与无助。与其为不可预见的未来而苦苦追寻,不如偶尔停下脚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久而久之,你所得到的,远比你所追求的要多
  • 现代创业志

    现代创业志

    看了太多重生创业的,就没什么写未来的。过去总结够了也要向前走啊,这个时代被人誉为钱最难赚的时代,但是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时代。5g时代我来了……
  • 小姐姐说她不想带娃

    小姐姐说她不想带娃

    片段一:“公子可有女朋友?”苏瑾阳殷勤的问着一位长得好看的小哥哥。“姑娘,‘女朋友’为何物?”少年不解。苏瑾阳:害,忘记古代没有女朋友这一说了。“就是,你有没有心仪的女子啊?”苏瑾阳眨着卡姿兰大眼睛,再问。那公子脸上逐渐染上一层粉红色,正欲答,谁知,一个童子从苏瑾阳身后钻了出来,揪着她的袖子,“娘亲,你要给阿瑜找后爹吗?”童子痛心疾首问道。那公子瞬间脸色变得很难看。而苏瑾阳脸都黑了,能滴墨的那种,(???皿??)?而这还没完…“娘亲,阿瑜有爹爹的,他只是,只是…”在闭关而已。一下子那名公子就用一种斥责的眼神看着苏瑾阳,仿佛在问:没想到你长得是个人样,干的这是人事吗?麻烦姑娘做个人吧!孩子都这么大了,也该收心了。“姑娘,在下还有事,就不奉陪了。”苏瑾阳眼睁睁看着美男从自己面前走过啊!白瑜突然感觉到一道冷冷的视线在自己头上,果不其然,“白瑜!你给老娘等着!!”白瑜:爹爹,我把娘亲给你抓住了,你怎么还不来啊?再不来你儿子就…你就没儿子了!…苏瑾阳发誓:如果再来一次,她一定!一定不对素未谋面的小兔崽子说“看你妈啊看?!”
  • 夏奈尔的智慧

    夏奈尔的智慧

    可可·夏奈尔是著名的时尚女王,20世纪最重要的服装设计师,永久性创造了妇女时尚的新纪元,著名品牌“夏奈尔5号”香水的开创者,在欧美,拥有典雅的夏奈尔时装,不仅曾是很多上班族女性的首选,也是总统夫人和明星名媛们的追求。
  • 超级仙医

    超级仙医

    他,是雍城大学校医院的菜鸟校医,刚刚毕业踏入社会;他,是医术精湛、活人无数的仙医,中西医,无所不精;两个反差极大的身份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被老妈逼着相亲的女医生;洋溢着知性美的女董事长;青春靓丽,活力十足的女大学生;还有那些个女徒弟……一个又一个的美女,围绕在他的身边,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来。
  • 陨落异世之绝世红莲

    陨落异世之绝世红莲

    本是仙界并蒂仙莲,无意落入凡间。杨瑾萱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日礼物是......穿越?!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没想到粑粑麻麻还都玩起了失踪,和自己一起穿越的双生姐姐也失散了.....身边还有个貌似是杀害前身的大长老......不过自己这身体倒是蛮强悍滴天啦撸,怎么办?当然是,努力修炼,报仇,找回亲人。他甘愿做那红花下的绿叶,帮助她,与她并肩作战,为她遮风挡雨。他们走过金国的紫云沙漠,也探险过木国的恶魔森林;他们在水国接受过爱情的考验,也在火国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穿过土国的地底迷宫,进过蝙蝠岛禁地的时空镜。这世间最美的风景,是有你在我身边。另,还有几对逗比CP出没。他们是负责搞笑的谢谢~敬请期待哦!
  • 痴情总裁的枕边新娘

    痴情总裁的枕边新娘

    他是沈氏集团的总裁继承人,强势,英俊,而多情。她是被遗落的千金,贫苦,倔强,身世如谜。当他和她相遇,他们同床一宿,从此谁是谁的谁?
  •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

    本书描写了几个优秀的都市离婚女性寻寻觅觅却很难再找到自己感情归宿的故事。裘山山想通过这一在现代都市中很普遍的现象,反映两性之间沟通的困难,希望女性实现人格上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