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54100000003

第3章 人口地理学(1)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的关系,是人文地理学中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近年来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以及人口学等关注人口问题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但研究人口现象的空间变化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人口的重点。人口地理学与人口学的关系如同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人口地理学着眼于人口现象的空间方面,人口学则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研究人口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更多地偏重人口统计,考察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人口地理学要借助于人口学的基本理论、数据和方法,具有地理学和人口学之间边缘学科的性质。

虽然中国从《汉书·地理志》开始,历代积累了大量人口资料,其他国家也做了许多这方面工作,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提出人口增长快于食物增长的重要观点,对人口科学研究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最初的人口地理研究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鲍曼1921年分析了中欧人口的区域差异,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1922年研究了瑞典人口分布及制图问题。同期,赫特纳和维达尔-白兰士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和著作中也很重视人口分布的统计分析和人口现象的描述。1926年,中国的竺可桢发表了对江苏、浙江省人口密度研究的论文。但这一时期尚未把人口本身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把它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1931年美国地理学家杰弗逊对世界城市人口分布的比较分析,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研究。几年之后,中国的胡焕庸提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差异的重要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地理学发展很快,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理学家不仅对各国各地区的人口地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也对人口地理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法国的博热-加涅埃、英国的克拉克、美国的齐林斯基和特里瓦撒等人的著作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特里瓦撒1953年阐明人口地理学的性质和范畴。齐林斯基1966年则指出人口地理学可分为3个方面:①描述人口数量和特性的地理位置;②解释人口数量和特性的空间表现形态;③人口现象的地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人口地理学家特别关注人口的重新分布和政府的人口政策,对城市化过程也作了大量研究,还探讨了国际人口迁移趋势以及国际移民计划。前苏联地理学家则把人口地理学纳入经济地理学的范畴,研究范围还包括城乡聚落地理、历史人口地理、人种地理学以及劳动力资源地理。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地理学同人口学一样获得迅速发展,研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研究内容及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分布。通过统计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制作人口地图,找出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政策方面来探讨其原因,同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主次,来揭示各国各地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差异。②人口变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动是通过人口自身繁育和死亡的自然变动以及迁移的机械变动而实现的。统计和分析一个地区居民的婚姻、出生、疾病、死亡、年龄性别构成和迁出迁入等现象,可以掌握该地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研究人口自然增长,需要考虑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以及心理的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各国的人口政策也对人口增长有深刻的影响。此外,还要比较和研究各国各地区人口增长的模式,寻找先进的人口增长模式。③人口迁移。地理学对移民的研究,包括国际移民、城市和乡村间的移民、城市之间的移民以及季节性和昼夜间的人口移动。估计移民的总流动量和净流动量,观察移民方向、距离和流动强度,建立区域间人口移动的模式,分析移民的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心理多方面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④人口构成。除研究年龄、性别和人种的自然构成外,还包括民族、职业行业、阶级、宗教、文化程度等社会构成。研究各国各地区总人口的各种构成的地域特征,有助于深入揭示人口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分析其原因和结果,预测构成变化发展的动向。⑤劳动力资源地理。劳动适龄人口是社会实现生产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资源。对各地区各部门劳动力利用的程度、利用潜力和利用效果作出分析评价,为解决地区间和部门间劳动力的合理调配以及生产布局提供依据。近年出现的劳动力资源地理,已成为人口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⑥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下,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要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相适应,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一国或一地区存在一定的人口承载能力。分析计算在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一国或一地区的适度人口,包括最大人口和合理人口,也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课题。⑦人口区划。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人口区域的划分,也是人口地理学的新课题。这一研究在中国很受重视,有利于制订人口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计划生育和预测人口。⑧人口地图。编制人口地图是研究人口地理学的必要手段,将人口空间分布的现象表示在地图上,了解各地区人口现象的空间差异,揭示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此外,人口与聚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聚落的分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口分布的具体化。研究聚落地理学有助于对人口地理分布的深入了解。现代的城市化引起了城乡人口构成的巨大变化。因此,研究城市化过程,人口的地理分布与城镇布局的关系,不同类型城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城乡之间人口移动以及人口政策对城市人口变动的影响等,都是人口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共同关心的课题。城市内部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人口的职业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的研究,还有城市居民每日往返流动的规律性等,也是人口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相互交叉的内容。

人口地理学在人口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基本上借助于人口统计学和经济地理学。由于人口空间现象依存于经济空间现象,人口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如经济地理学广泛和有效。人口地理学对于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不如人口学的作用更为直接和广泛。因此,人口地理学研究存在局限性。

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人口理论的一个概念。适度人口论出现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形成。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首先使用“适度人口”这一术语,“适度人口论”则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创立。作为一种人口经济理论,它在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口学家索维所著《人口通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适度人口的思想,成为战后适度人口论的代表。

以坎南为代表的早期适度人口论者认为,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二者之间必有一个最合适的人口数量。在任何一段时间里,假定资源、资金、技术等条件不变,一国的适度人口是使人均产量或人均收益最大的人口数,与这个人口数相对应的人均产量或收益最大的点称为“最大收益点”。人口增长在未达到“最大收益点”之前是人口不足,超过“最大收益点”之后则是人口过剩。索维提出了衡量适度人口的指标的设想,诸如个人福利、增加财富、就业、实力、健康长寿、文化知识、福利总和、寿命总和、居民人数等等,但着重考察的是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经济适度人口指与人均产量(生活水平)最高点(即总财富增加最多、边际生产率最高时)相对应的人口数;实力适度人口指在一定的疆域内保证最大实力的人口数。由于政府往往为了达到政治和军事目的而需要增加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永远大于经济适度人口。索维注意技术等经济增长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认为从总的长期情况来看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适度人口,提出了“适度增长”的概念,从而把早期的静态适度人口论发展为动态适度人口论。

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确立过适度人口,“适度人口”只是一种概念。由于适度人口难以精确量度,适度人口论者又往往抛开社会经济制度考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受到许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的批评。不过,这一概念对说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也使用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这一术语,但与适度人口论的概念不完全一致。主要是面对中国人口过多,而且还在增长的现实,考虑食物资源、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拥有量和良性生态循环,联系技术进步,探讨远期(例如100年后)全国究竟能养育多少人口,借以制定长期人口目标,优化人口规划。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分布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静态分布,指某一时点人口在一定空间的集聚状况;二是动态分布,指某一时段人口在一定空间的集聚状况,即人口迁移和定居的过程。人口静态分布是人口动态分布的结果,人口动态分布则是一定时期内人口静态分布变化的过程,必须通过比较该时期的起点和终点的人口静态分布才能显示出来。人口分布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通常用人口密度作为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1987年7月11日,全世界人口已达50亿,但分布极不平衡。有些地区人口多、分布密,如中国东南部、日本、印度河中下游、爪哇岛、西欧及尼罗河下游等;有些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南美洲中部等地区则人口少,分布稀疏。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各地区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造成的。

(1)亚洲人口分布概况。有人定居的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1986年全洲人口29.76亿(包括前苏联在亚洲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22%。其中,包括中国的东南部、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各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印度半岛各国的亚洲东南部面积为127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亚洲面积的28.65%,但人口却有27.24亿,占亚洲总人口的91.53%;而亚洲西北部面积占全亚洲面积的71.35%,人口只有2.52亿,仅占全亚洲总人口的8.47%。亚洲东南部受海洋气候和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农业集约化程度和产量较高,而且亚洲东部海运方便、工业发达、大都市和大港口较多,因此人口稠密。亚洲西北部则大多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纬地区属寒温带针叶林、冻原乃至极地荒漠带。亚洲国家中,中国人口10.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口7.85亿,仅次于中国;印度尼西亚人口居世界第5位。日本面积仅37.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达1.22亿,人口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22人。日本的高密度的人口靠发达的经济支持。孟加拉国人口1.04亿,面积14.27万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29人。而孟加拉国经济以农业为主,靠农业维持这样高的人口密度,是全世界所少有的。

(2)欧洲人口分布概况。全洲普遍受海洋气候影响,并且没有像亚洲那样的大高原、荒漠。1986年欧洲总人口为4.93亿(不包括前苏联的亚洲部分),占世界总人口的10%,而欧洲面积约616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4.2%,人口平均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80人,是各洲中人口平均密度最高的。欧洲各部分人口分布也是不同的。欧洲北部人口比较稀少,如挪威、瑞典、芬兰3国总面积达1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50万,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5.68人;而西欧英、法、比、荷、原联邦德国5国,总面积11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71亿,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68人。

(3)美洲人口分布概况。1986年北美洲共有人口2.6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39%;拉丁美洲共有人口4.19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48%。美国人口2.41亿,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前苏联。但美国面积936.3万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仅每平方公里25.74人。美国以西经100°为界,把全国分为东西两部,西部除太平洋沿岸人口较多外,其余部分山地较多,气候又比较干燥,人口平均密度在每平方公里5人以下,东部平原宽广,降水量也比较充足,工农业都很发达,聚居着全国80%以上的人口。加拿大陆地面积略大于中国陆地面积,全国人口仅2560万,大多居住在南部边境地区。拉丁美洲人口多聚居于东北沿海与东南沿海,西岸人口较少,内陆更少。

(4)非洲人口分布概况。1986年人口总数5.8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79%。全洲人口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9.30人。非洲各部分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全洲仅西北沿地中海岸、西部沿几内亚湾和东南部印度洋沿岸一带,人口分布较密。埃及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几乎全部位于非洲干旱地区内,全国5050万人口中有97%居住在尼罗河两岸仅占全国面积3%的土地上。非洲的撒哈拉荒漠地区以及热带雨林地区人口更为稀少。

(5)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人口分布概况。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其中澳大利亚面积768.2万平方公里,1986年人口1580万。全境中部和西部大多为荒漠,除有水源的个别地区外,荒无人烟;东南部近海一带乡村人口平均密度仅每平方公里5人左右。城市人口占澳大利亚人口的86%,比美国、加拿大的城市人口比重还高,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

到2005年为止,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9个,分别为:中国12.86亿,印度10.49亿,俄罗斯1.44亿,美国2.91亿,印度尼西亚2.34亿,巴西1.82亿,日本1.27亿,孟加拉1.38亿,巴基斯坦1.51亿,墨西哥1.04亿,尼日利亚1.33亿。

人口分布趋势

同类推荐
  • 行星(科学探究丛书)

    行星(科学探究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科学伴你行——奇妙的科学仪器

    科学伴你行——奇妙的科学仪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物理学仪器、天文地理仪器、电子仪器设备、计算仪器设备、人工智能。
  • 愤怒的地球

    愤怒的地球

    《愤怒的地球》一书将带领广大青少年一起跟着逼真的描述,真实的画面,去真心感受血淋淋的灾难。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带着刻骨铭心的伤痛一起追溯历史的记忆,回顾发生过的惨烈的往事,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感人故事。本书以精炼的篇幅、准确的文字,从真实的角度向广大青少年阐述了灾难的起源、发展以及危害过程。本书运用了简单易懂、生动详细的科普知识,同时还配有多幅灾难发生时的现场图片加以描述、记录,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更好地认识、了解自然灾难带来的伤痛,并以期给世人留下警策。
  • 地球消失记——流失的地球能源

    地球消失记——流失的地球能源

    本书以环保为目的,讲述地球能源因为人类的无计划使用而一点点减少,让小读者明白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再恰到好处地表现人们在面对能源危机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努力后的效果,给人以光明、希望,让青少年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枪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枪

    本书引导青少年在对枪械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对枪的本质和基础知识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超少年密码之蓝眸幻影

    超少年密码之蓝眸幻影

    一年前发生的暴动是否已经平息?夏常安的突然出现又预示着什么?这又将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角逐。然而故事的尽头却是一个新开头。这是一篇很正经的同人原创续集。不喜勿入低智勿入文笔渣请轻喷。欢迎关注作者微博——@俯视星尘
  • 王爷的腹黑王妃

    王爷的腹黑王妃

    他,骁勇善战,是定国王府的骄傲,却在一场战役中失去了亲爱的父王和哥哥.她,一个文武双全的现代女,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成为了尚书府的不受宠的嫡女。在一次被追杀的途中,他们有了第一次的邂逅。。。
  • 校园逐梦

    校园逐梦

    一个烈士遗孤,在一对乡村教师的抚养下成长,成长为一个俊美、有才华的青年。支边到山区任教,遭受到嫉妒的陷害,在艰难中经受重重磨练,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获得了学生的敬爱。经过了曲折的爱情之路,最终收获了爱情,也找回了亲情。
  • 完美的游戏人生

    完美的游戏人生

    穿越众多耳熟能详的3a游戏世界中,儿时那满满回忆的童年游戏中,体验一场不一样的人生。【古墓丽影】【GTA】【刺客信条】【重装机兵】【三国演义之吞食天地】等等.....现实中,不想在如此麻木的当一个程序员,他打算开办自己的游戏公司。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首席爹地找上门

    首席爹地找上门

    一场蓄意已久的陷害让苏沐鬼门关走了一遭,被人救下的她病床上任人宰割……五年后她携双胎强势回归打的渣父措手不及,只是不曾想孩子他爸不好惹。男人堵住路,“继续跑,嗯?”苏沐后退,“这位先生是不是误会了,我们真不熟。”“不熟?他们呢?怎么来的?”男人指着墙角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双胎冷笑。“大水河里捡来的。”看热闹的二宝立马捂住嘴,不,他们不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终极一班6汪大东回归

    终极一班6汪大东回归

    蓝斯洛大战魔化小虎,在小童的劝说下恢复过来
  • 火影之女装

    火影之女装

    女装大佬没人权吗?还有我早就说过了,我不是女装大佬。我只是可以随便切换男生和女生而已~女装大佬什么的,你们落伍了!主角的名字会在最后一张解开,在那之前一直用代号称呼主角的真名会在最后一张公布哦,主角可以切换男生和女生,但是他是有两个灵魂操控的,只不过身份是一个人而已。
  • 废柴香妃

    废柴香妃

    她一出生,便满身香气,订婚太子,奈何三岁便遭人暗算,丹田被毁,注定不能练气修法。在这武道为尊的世界被称为废材,受尽白眼凌辱。他阳间为王,冥界为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注定这一生要被这一小女完虐。爱恨情仇,血雨腥风!看废材少女如何横行大陆,笑傲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