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7200000004

第4章 非理性市场法则(3)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想战胜股市,首先要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的主要途径是独立思考和行动。归根到底,与股市博弈就是与自己博弈,因为股市是由无数个“自己”组成的。也就是说,投资者只有认识到自己可能会犯哪些错误,才会尽可能地保持理性思维和理性行为,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最终战胜股市。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要挑战股市心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作为一名投资学家,他深深知道,仅仅告诉某个人要怎么做是远远不够的。

就好比说,大多数人都知道要节食、多做运动、戒烟等才能提高生活品质,可是仅仅“知道”这样做还无法让他们产生“行动”。要跳出在股市中失败的心理和情绪陷阱,就必须了解一般人是怎样坠入这种心理陷阱的,然后再学习克服之道。新兴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经常出现行为认知偏差的人。他们在股票投资决策时,常常会因为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出现大量的认知、行为偏差。通俗地说,这些人炒股票可以称之为“聪明人办傻事”。

平心而论,每一位投资者的理性都是相对的、有限的,所以出现这种认知、行为偏差不足为怪。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也就是说,他们买卖股票时非常容易受股市波动的影响。

从这一点看,股市中投资者亏损比例过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中的常见愚蠢错误有以下几种:

第一,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投资行为中,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外部环境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各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也是如此。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研究最多的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非理性行为都是由投资者过度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损失。

第二,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自归因指的是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性。这样,投资者的自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其自信心并不等量地削弱。

第三,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从众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第四,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出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后者更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因此,投资者经常在坏消息下过度悲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在好消息下经常过度乐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

根据过度反应的内涵不难看出,在过度反应现象下市场上会出现以下两种等价现象:第一,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将会伴随随后的价格反方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在修正中补跌,而同时超跌的股票则会补涨;第二,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幅度越大,在以后的反向修正中其调整幅度也越大。这两点已被许多实证结果所证实。同时,也是验证过度反应是否存在的依据。

反应不足则是指投资者对新的信息了解不足,尤其是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对曾经处于困境的公司抱有成见,不能根据公司最近出现的增长对原来的赢利预期进行足够的修正,导致低估其价值,而错过大好投资机会。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它意味着在不同的市场中,专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现象获取超额利润,却并不承担额外风险。

第五,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赢利和损失时,损失比赢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研究发现,同等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等数量的赢利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放弃一项资产的厌恶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使决策者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在投资中表现为买价与卖价的不合理价差。损失厌恶还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更愿意投向稳定的债券,使其错失长期的巨大赢利机会。

第六,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大多数投资者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于“好股票”。其实,当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股票”,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现象很少单独出现,而是紧密地联系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人脑的本质功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统计计算,大脑处理视觉形象远胜于处理数字逻辑。在许多情况下,认知偏差是我们用以简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说,认知偏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证券投资中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投资者要想战胜市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能经常会犯的错误,并尽可能保持理性,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尽可能减少行为认知偏差导致的愚蠢投资决策,才能战胜市场。

巴菲特认为,对待价格波动的正确态度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者的试金石。实际上“与市场博弈”就等于与自己博弈,因为每个交易者与其他交易者共同形成了市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个独立的参与市场投机的一般或典型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比公众更加成功。

格雷厄姆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巴菲特将导师格雷厄姆的精华总结为:“合适的性格与合适的才智相结合,才会产生理性的投资行为。”巴菲特指出:“一个投资者必须既具备良好的公司分析能力,同时又必须具备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市场中肆虐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绝开来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我与市场情绪保持隔绝的努力中,我发现将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的故事牢记在心非常有用。”巴菲特还说:“如果你遵从格雷厄姆所倡导的行为与商业原则,你的投资将不会出现拙劣的结果,你的杰出绩效将取决于运用在投资的努力与智力以及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票市场所展现的愚蠢程度。市场的表现越是愚蠢,善于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胜率就越大。

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话去做,你就能够从别人的愚蠢行为中获益,否则,你自己也会干出蠢事。”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

在股市冷清之时买入,当股价上涨之后,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再加码,先试探一下,确信还能持续上涨几天时才可买进,但数量上在开始时一定要小。

——沃伦巴菲特

在那些专业人士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眼光总是透着怪异,当他们认为一只股极有发展潜力时,巴菲特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而他们认准一只“垃圾股”时,巴菲特却又大手一挥,将其揽入怀中。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巴菲特所有的财富都是从那些投资家不看好的“垃圾股”中赚来的。所以,巴菲特每次收购都会引来大量争议,其中收购富国银行就是一例。

1990年,富国银行以每股86美元上市,由于投资者担心经济不景气会蔓延到西海岸,导致对商业区和住宅区的不动产市场的大量贷款损失,而富国银行正是加州地区银行业中拥有商业不动产最多的一家,因而人们纷纷抛售,并有人清空该股,导致股价迅速下跌,股票在当年10月的卖空收益高达77%。在这种情势下,巴菲特见时机成熟,开始陆续购进该股。以后几个月间,伯克希尔公司逐渐掌握富国银行流通在外10%的股份,成为该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的介入,导致了围绕富国银行股票走势的一场争议。在巴菲特一方,其介入持股是看好该股,投入2.89亿美元,为的是它日后的成长。而另一方则看空该股,如当时美国最大的卖空者费西哈巴兄弟投机该股,是预料该股将进一步下跌。费西哈巴兄弟的达拉斯财务主管表示:“威尔法斯哥是死定了。”

同类推荐
  • 红楼商道职场学

    红楼商道职场学

    本书以《红楼梦》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为背景,告诫人们在职场中,少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少不了办公室格子间的刀光剑影,对此肯定要严阵以待,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 生活中的诡计

    生活中的诡计

    “诡计”,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狡诈的计策;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好的词汇,认为诡计都是阴谋诡计,是和暗箱操作这些词连在一起,是见不得人的。在生活中,我们究竟是否应该纵容这个词的存在呢?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诡计,生活中的诡计并不单指坏事,我们也常常需要一些小的计谋去解决生活中困难的事,这就是生活中的诡计。在古时,有兵法三十六计,在现代,我们更需要利用适当的诡计去解决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事情。诡计,对于一个人的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事业等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有一种胸怀叫感恩

    有一种胸怀叫感恩

    感恩,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本书从生命、磨难、处世、工作、家庭等方面,向读者论述了感恩的心态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辅以大量经典事例,让读者明白。
  • 爱是一切的答案

    爱是一切的答案

    作者提出十项生活的秘密,让人了解如何不再破坏自己的快乐,建立内在的自信、清明与平静的状态,并据以创造真实的自由。也许你渴望在忙碌无比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平静。也许你要追求向来缺乏的自信与自重,实现心中的梦想。也许你希望自己的情绪更稳定,得到更深的灵性发展。无论动机为何,这些秘密都能引导你,将生活的每一刻,化为无限的快乐、满足与爱。每天,你如何面对生活里的各种波折与隐忧?且让本书的十个生活秘密陪伴你找回内心的平安与自由未来,不管遭遇什么,一切的答案都是爱。
  • 开发你的潜能

    开发你的潜能

    学业、事业、人生的成功,主要靠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较高的能力水平,又是其中首要的心理素质。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怎样形成的?成功需要哪些能力?怎样开发自己走向成功必备的能力?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有关成功的心理奥秘。主要内容有:能力的探秘、开发你的观察力、开发你的记忆力、开发你的注意力、升发你的思维力、开发你的想象力、开发你的创造力、能力自我测试。本书介绍能力开发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密切结合青少年能力开发的实际需要,提供可供操作的建议以及能力自我测试的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以及心理咨询案例,帮助读者在亲切、轻松的交流中把握能力开发的心理奥秘,行文活泼,深入浅出。
热门推荐
  • 浴火重生:风云帝皇

    浴火重生:风云帝皇

    当他再次睁开双眼,命运,就紧紧与他束缚。隐居仙人破例收他为徒,三年速学神功,五年创立门派。十八岁独自闯荡江湖,兄弟多,桃花多。而后争夺江湖霸主之位,为的,只是报仇!一边是江山,一边是美人,他的抉择,究竟会是什么?
  • 轴轮记

    轴轮记

    人世间,有千百世的轮回,也有刹那间的往生,佛教定义,生命的尽头将由业力牵引进行相应的轮回转世,这是重生,但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可思议的诡异…
  • 旷海剑

    旷海剑

    十六年前,江湖因一把剑而卷入了无休止的残杀。正因此而江湖被迫重新分为四大门派。十六年后,宝剑再次回归江湖,而保管宝剑的人竟是一位少年!门派的相互争斗,无休止的残杀再现,是阴谋还是被迫的保卫······
  •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只鼠传奇

    三只鼠传奇

    鼠类的人世界,三只小老鼠超越众鼠的传奇之旅。侦探、寻宝、修炼,许愿。
  • 河魂

    河魂

    天近黄昏时,河滩变得迷迷漾漾。夕阳的光芒弱下来,呈桔红色,暖暖的;叫人沉入往事的回忆。河床里一掬清水静静地流淌。努力按捺着,只想着这河多故乡的河,母亲的河!
  • 医神女婿

    医神女婿

    一无所有入赘,被丈母娘打骂被妻子羞辱。一不小心得了天医传承苏昊决定!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这个杀手有点贪

    这个杀手有点贪

    天地灵气复苏,弱小的人类在黑暗森林中艰难地爬行,追逐黑暗中那可能从未存在的一线曙光。异族!妖魔!......人族并不孤独,无数恐怖悄然袭来!这是位面的战争,还是异种的侵蚀?!一个杀手竟在这场庞然大物之间的争斗中,掀起腥风血雨。贪婪是他的根源,让他在这个深渊中不停探索;吞噬是他的武器,将万物融于己身;生命是他的战利品,是他的肉体灵魂极尽升华!而他身上的“系统”,是恩赐?!还是祸根?!【金刚】【若水】【战魂】【气奥】【瞬步】强大的秘技,配上神秘的系统,两者的碰撞令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 恶魔也很好

    恶魔也很好

    某女垂头丧气:靠!愚人节都没人跟我告白,是真的没人爱了的节奏么?!唉。。。我的逸阳哥哥。。。。“再见了,逸阳欧巴~某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因经舅妈舅舅的双双误导爹地mother纷纷去了韩国,到了机场,某妈咪大喊:凌芭比快点!!又不是死了亲娘哭什么?!”当然我也悲催的跟去,转个学遇上个恶魔,进了个奇葩学院。我的美好青春怎么就那么悲催~~~~有时候,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 太一仙门

    太一仙门

    姜尧因家族驱逐,接过了一个没落修仙宗门的掌门之位,同时还让他迎娶心智不全的前任掌门女儿为妻。仙骨破碎的他,该如何应对这一切,如何让没落的宗门重新在弱肉强食的修仙界崛起,如何使之成为三界至强,从而笑傲三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