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9100000009

第9章 写作篇(1)

在完成了大的构思之后,我们需要对写作技巧和写作原则进行深入的发掘。

从我们读小学开始,我们对语文的学习始终采取的是仿写的方式。没有任何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句子是好句子;什么样的段落是好段落;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也许老师自己能够分辨,但她却无法告诉同学们分辨的原则,仿佛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说不清楚似的。这样的托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期危害到我们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几乎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世界上的一切,只要它有好坏区分,就有分辨好坏的原则。写作同样如此。本篇将从句、句组、段的基本结构出发,给出它们各自的组成原则,并解释其原理,以便使同学们瞬间领悟,并掌握其写作的关键技巧,达到快速提高作文成绩的目的。

单句的写作

这里的单句是单一句子的意思,不仅包含简单句,还包括复合句、复杂句、并列句等。

单句是我们每一个语言使用者人人能写、人人会写的基本句子,是组成我们有效语言的基本单位。可以说,只要你一张嘴说出来的,和一提笔写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称作单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单句。

既然单句是人人都会的一件事,我们也不用去煞有介事地钻这个牛角尖。那些精雕细刻地推敲某个字,绞尽脑汁地编织复杂华丽的长句子,应该是诗人和法律专家等文字“发烧友”的工作,在学生这个阶段还是不赞成过多的追求,说清楚即可。

此刻,我们只强调跟我们平时阅读和作文有关的、关于单句几个问题,以提醒大家留意。

第一是我国目前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存在较大和较多的缺口,而许多人并不自知,这需要有人来重新研究并重新认识新的基本的理论。特别是在语法的研究上,汉语的研究还很弱浅,并不是像某些专家所说的那样深刻。

如,“衣服洗好了”是一句很常见的句子,可能每个人都说过,可是我们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它的语法结构。不少的语法书认为它是一句简单的、标准的主谓结构句,认为“衣服”是主语。这是不对的。很简单,因为,“衣服”自己不能产生动作,它不能做动作的主体,它没有担当某些动词主体的资格。如果它是主语的话,是否可以将其扩充成“衣服洗好了地板”或“衣服洗好了碗”之类的主谓宾结构句呢?显然不能!反之,如果我们将其理解成被动态的话就容易明白了:“衣服洗好了”等于“衣服被__洗好了”。可见这应该是一句省略了主语的被动式句子。

同样,复合句和复杂句的划分在当前的汉语语法书中也存在较大的不妥。复合句中的两个主语有明显的主从关系,一个句子从属于另一个句子,是大包小的关系,类似英语中的从句。而复杂句中的主语却是并列的、同等的关系,与复合句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我们汉语语法却将复杂句简称为复句,而复合句却被有的语法书划分为单句,这样的划分跟英语语法中的划分相比,显得十分轻率。但在目前,我们对这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类似这样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这里就不再更多举例,大家在看书时,在做类似的练习时也没有必要去追根问底,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是,同样意义的一句话,我们觉得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可以倒装,也可以是被动句,好像没有任何关系,并不需要去区分哪种更好,其实不然,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

同样意义,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从语法角度上到底应该怎样去判断哪一种写法更好呢?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是采用“是”动词的判断句结构好呢,还是选择非判断句的主、谓、宾结构好。

“空气能产生浮力”是主谓宾结构的非判断句;“空气是能产生浮力的”是系表结构的判断句,两者的表达哪一句更优呢?我们说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更优,因为它显得更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任何一个语言体系中,通常都有这样的一个概念:谁能掌握的动词最多,最丰富,谁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想到最准确的动词,谁的语言运用水平就最高。这说明动词的运用是我们考量作者语言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我们在说“空气能产生浮力”这句话的时候能够很快地选择“产生”这个动词来作为关键词并表达完整的意思,说明了我们完全掌握了“产生”这一词的特性。而后一句则先用了最最常见的“是”动词,并把关键词转换了词性放在了句子的末端,在动词的选择上出现了单调和迟疑。两者相比较,后一句中动词的运用显然不如前一句熟练,自然就不如前一句显得更有文化。

还有就是“把”字句,这是我国国人频繁使用的一种句式,就是先通过“把”字把宾语提前,有意识地延缓动词的出现时间,以便于我们大脑搜索合适的动词。这样的做法,从表达上看不会有任何的差错,唯一可以被评判的就是水平的高低了。但我们汉语似乎已经习惯不去追求。。

设想:某人的一篇文章中,每一句话的动词都是“是”,或者统统先“把”了一切,动词都被这种做法变性了或者延迟了,这样出来的文章怎么可能谈及优美呢?

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样的语法问题往往不知不觉地存在我们的心里多年,时常出现类似的毛病而不自知。如果我们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尽量克服它,那么我国的汉语文化的发展仍将面临原地踏步的局面,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第三个问题跟我们的高考有关,就是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虽然教学大纲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没有要求严格区分,但它们出现的位置还是需要讲究的。这可以考察你对形容词、副词以及相关用法等知识的掌握。能不用错的请尽量不要用错。如果你的文章到处都出现三助词不分的情况,你觉得评卷老师的感觉会好么?“苦苦地追寻”是副词修饰动词的结构,后可接宾语,此时用“地”;“苦苦的追寻”是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后不能接宾语,此时用“的”。我们需要对每一句话认真:是形容词的位置请用“的”;是副词的位置请用“地”;是补语的位置请用“得”。某些地方可以通用,但并不表示任何地方都可以通用。好的文化产生于好的习惯。我们没理由放弃对自己的要求。

好句子一定有它好的理由!

说完这几点,我们顺便找一句优美的句子来放松一下自己,欣赏一下文字大师是怎样追求文字的最美化的。

“她脸庞的光辉,可使群星羞愧,就像阳光可使灯光失色一般。她的眼眸从天空穿过大气流泻出光亮,鸟儿们会以为夜已尽而开始歌唱。看!她手托香腮的模样,我愿化为她的手套,那样便可轻抚她的脸庞。”——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如果你能制造长句,如果你能找到准确的动词,加上你丰富的联想,你未尝不能做中国的莎士比亚!

至于拗口的句子是不是优美,相信你自己能够完成评价了!

句组的写作

由单句组合形成段落,其间可能需要几句至十几句的单句,这些单句之间,有的是说明同一件事物的;有的则不是。但现在的我们并不知道需要多少个单句更适合构成段落。我们在句子与段落两者之间似乎存在一个概念的缺失。

句组是句子组合的简称,它是一个新的概念,是单句发挥其作用的最为关键的形式。句组所表示的是有相同目的的几个句子,通过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起的组合。目前的语法书中也有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叫做句群,它也是指很多句子的组合。但句群没有强调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点,它们是不同的。

任何文字语言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在平时的说话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往往都会几句话一组,几句话一组地将句子说出来,以便让听我们说话的人能够更容易明白,而不是一个意思只用一句。如果我们认真地观察每一个说话者,他们都会不知不觉地将一些话有目的地组合起来,增强话语的说服力。既要把每件事说清楚,又不能翻来覆去说个不停,那到底应该怎样说?说多少句才最合适呢?还是让生活来告诉我们吧!

刚上学的小孩可能就会这样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她说我上课认真,越来越听话了。”非常简单的句子,非常完美的句子组合。它出自于一个并没有学过语法的小孩之口。

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他的说话。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实实在在的单句(或从句),这一点可以从其中的动词数目得出来。这三句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个:那就是“他”受到了表扬。按照通常的想法,要告诉别人自己得了表扬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了,但他说了三句,为什么要说三句呢?是啰唆么?显然不是!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第一句“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是小孩他说话的目的,他要告诉他妈妈他自己的一件开心事,目的性很强,也很完整。他妈妈想必不会听不懂。但小孩觉得不够,觉得还没有表达出细节,于是他用了第二句进行补充:“她说我上课认真”。目的就是进一步解释获得表扬的原因,并消除“妈妈”可能存在的疑虑,表明确有此事,不是凭空捏造的。但这还不够。小孩很机灵地用了一句表达老师的内心印象的感受句——“越来越听话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表示已经有“人”很满意“我”的表现了,并不是我自己吹牛。“我”现在问:你呢?

看出这三句话的科学性没有?什么叫作“简洁”,什么叫作“啰唆”,我们应当建立自己正确的观点。这样的三句话毫无多余的成分,每句话都很有必要,去除其中的任何一句,含义都将被折扣,这对说话者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在“简洁”与“详细”之间,这样的句子组合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既形象又不拖沓。我们很愿意听到或者读到这样的句子(句组)。

如果您觉得这样的分析太似替人圆场的话,我再举几个例子来证明它。这样的组合句可以说遍地都是。

(资料18)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佚名《美丽的小兴安岭》)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丰子恺《白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老舍《猫》)

多么美的景象!它不是电影或照片,它只是黑白的文字,但它却显示了十分清晰的画面景象。是什么让文字具备如此巨大的感染力?是巧妙的句子组合!可以说,一组合理的三句话的组合是任何语言使用者的运用精髓。它太重要了!

找不到一句废话,也不觉得干涩无趣,真正是加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让人兴奋并叫好。您看出来了么?这些出自文学名家的绝佳的形象描写手法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分为类似三个单句的组合?如果您能学会这样的表达技巧,且不费力的话,相信您也能够轻轻松松地写出优美而形象文章而不会感觉任何痛苦。您希望你能掌握这样的一门技巧么?让我们开始下面的学习吧!

标准的句组可以被分为三句。有的三句话都用句号分隔,容易看出;有的三句之间可能是逗号,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省略了某些结构部分,需要进行补充才容易明白。

为了方便讲解,我们竖向排列上面的例句。

(资料19)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直接句

(它们)几百里连成一片,

补充句

(这景象)就像绿色的海洋。

感受句

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

直接句

她说我上课认真,

补充句

(她认为我)越来越听话了。

感受句

这两个句组中的第一句都直接说出了最关键的话,让人一听就知道出言者说的是什么,十分清楚。我们称其为“直接句”。很多段落或句群中的关键句都属于直接句。

为了达到更加形象的目的,对直接句进行补充说明的句子,我们称其为“补充句”。补充句一般是进一步说明直接句为什么的原因或怎么样的现象,除了用补充句对直接句进行补充之外,利用自己或他人发表对直接句的感受,以达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的句子,我们称其为“感受句”。

结合例子再继续分析:

(资料20)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直接句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补充句

(它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

感受句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直接句

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

补充句

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感受句

除了描写人物与情景之外,任何话题,包括在议论文或说明文中都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如果你将该结构用于别的课目——政治、历史、语文阅读等回答问题的详细叙述上,你可以顿时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资料21)

爱尔兰在12日进行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

直接句

选民以86.24万票比75.25万票的投票结果否决《里斯本条约》。

补充句

从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再次陷入困境。

感受句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

直接句

但是垄断不可能消灭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

补充句

使竞争更加激烈。

感受句

顺便提示大家一个小秘密:如果你在回答历史或政治等科目类似的问答题的时候,出现了不知道怎样回答,或不知道回答多与少的时候,你可以用此方法检查是否每个问题的三方面都说全面了。如果都不缺少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缺少了某一部分,那就赶快进去补充,以免丢分。这一方法将为你带来极大的实用和方便,可以被称作“万能诀窍”。

回到我们的主题。对于写进文章里的句子,即使是最单一、最单调的东西,我们都有办法对它进行至少三句话以上的详细描述。这不仅是“可以”,而且是需要“尽力做到”,要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包括你的说话,它会带给你极大的好处。

我们再举几个实例进行说明。

我们来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现在需要描写一张白纸。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去运用三句句组的方式实现这一描写。

第一句是直接句,我们不妨这样写道:“下午的自习课上,老师安排课代表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白纸。”

第二句需要对第一句进行说明或者补充,于是说:“比平时图画课上用来画画的纸还要大些。”

写完两句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你的感觉和感受:“我很纳闷。”

连起来是这样的:

“下午的自习课上,老师安排课代表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白纸,比平时图画课上用来画画的纸还要大些。我很纳闷。”

不能说这句话很平淡吧?完全能都让读者体会到你的感受,这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巧。

同类推荐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关于作者童年的回忆。《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祖籍台湾,童年、少年、青年却是在北京度过的,本书即是以她七到十三岁的北京城南生活为背景写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主体部分五个故事,既独立又具连贯性,通过小主人公英子的观察、叙述,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她温暖的小世界后面,错综复杂悲惨的大世界,表现了平民的坎坷命运,展示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本书是作者缅怀老北京的诸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部,浓浓的相思、淡淡的哀愁充塞于字里行间。它在198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成为“中国风格”“散文电影”的典范,并获多种大奖。
  • 家长的革命

    家长的革命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这是一本孩子最期待家长读的书,社会最希望家庭读的书。著名教育专家崔宇倾情写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赵忠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清华、北师大等十几所名校教授、博士联袂推荐。
  • 三思两言实录

    三思两言实录

    本书作者对高校办学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一个应用型工科学院管理者的视角,展示了以实学思维办学科、办文化的思路历程,总结出在贫穷贫乏中突围发展的办学实践经验。由于目前关于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的书比较少,本书可以为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本书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严峻现实,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提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分析各类职业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要求,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本书突出实用,针对性强,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青年就业的培训教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傲慢与偏见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傲慢与偏见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晴雨令

    晴雨令

    当醒来发现自己的尸体就在面前,自己还得亲手埋葬自己。所以她占了谁的身体?为何这身体使出来的法力怪怪的?且看少女如何逆天转命走通途。
  • 坑书奇缘

    坑书奇缘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自己挖的坑,总有一天,还是要轮到自己来填的……我是说真的,真的!诚挚填坑,良心之作。{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就是全知全能的创世神,而且你发现这还是真事,你该怎么办?(不要怕,精神病院没丢病人!)}(本书有着成为小说史上第一百科长篇的潜能,五千万?不,破亿………)【相信我,不是骇人听闻。】
  •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他是历史书上的暴君,在这里却不是。这里是与历史书上描写的完全不同的“景色”。更不同的是什么呢?看了你就知道了……
  • 变态儿子天才妈咪

    变态儿子天才妈咪

    三年前的萧情,三年后的白墨宸,本是敌人的(她)他们爱上了对方,坠入了恋情之河,永远不能逃脱...三年前——”对不起...小熙...”黑发男子深深低下了头“为什么?萧情...”女子神情落寞三年后——“女人!你是第一个敢这样和我说话的人!”栗紫色发男子危险的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女人“是吗?那我可真是深感荣幸啊!白大少!”面前的女人倾城一笑——————————————“女人!嫁给我!我宠你!”栗紫色发男子的话语非常霸道“想让我嫁给你?凭你本事!”女人明媚一笑但是突然出现的萧情打破了这原本美好的一切纳兰珞熙!告诉我你的选择!
  • 多想再拥抱你一次

    多想再拥抱你一次

    你是否因为一个人爱过一座城,是否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改变了原本的你。听起来或许很傻,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未遇到过你……
  • 穿越的那些事儿

    穿越的那些事儿

    一口泡面断送了卿卿性命,这已经是够悲惨的事了。瞬间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以为自己女屌丝逆袭,结果仍然没有摆脱屌丝命运。当得知是个一妻多夫的时代心里笑翻了天,以为自己翻身做主人了,哪知这是一个女人养男人,还要包干所有家务的地方,且行且珍惜,看这个来自21世纪的女屌丝是否真的逆袭成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侦探天王

    侦探天王

    14岁我出道的时候,千缘市有76家侦探社,短短一年之后只剩下7家,其中6家还都是我开出去的分社。17岁我退居幕后,做起了侦探顾问,市里的侦探社一下子涨到100多家,并且每一家生意都很好。千缘市里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也没有我不知道的秘密。我不是夏洛克,也不是福尔摩斯。我叫夏福,是要成为侦探之王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女配打脸人生

    快穿之女配打脸人生

    岳宣身为帝国第一女将军,却是一个人见人怕的刺头,终于被系统忽悠去了一个个小世界平复女配们怨气……开始日常打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