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21700000028

第28章 走进新生活(4)

种茶树需要耐心,也很辛苦。从山下上来一次不容易,可这里一来是他熟悉的地方,二来山下那点子稻田反正也花不了多少功夫,他也没地方可去,不如就上山来管理茶园,所以上山以后很安心,反而有了一种难得的乐趣。

他记得第一次采摘茶叶的时候,自己手忙脚乱,忙了半天也没采下多少。这一方面固然是技术生疏,同时心情激动也是一个原因。倒是妻子孩子他们手脚利落,采茶动作快,不一会儿就摘了满篓。他们欢呼着捧给他看,脸上的笑容因汗水的浸润而愈显明灿。新生的茶叶翠绿翠绿的,在阳光下透着琥珀才有的亮色;山风中飘荡着芳香的气息,让他有一种陶醉的感觉。采下的茶叶到加工点销售时,卖得不错。加工点说他的茶叶质量很好,品种好,管理到位。

老曾,没想到你这个从来没种过茶的人,能种出这么优质的茶来,你厉害啊!呵呵,呵呵。

茶叶加工点的人惊讶地夸奖起曾峻源来,曾峻源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跟喝了蜜似的。他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走出茶叶加工点,眺望着云雾缭绕的茶园,他蓦地萌生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包下更多的山,种更多的茶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县扶贫办和镇里干部汇报了,没想到立马得到了支持。他协调了几片山地给他承包,他的劲头更足了。他干脆又在山上搭了个棚子,为的是茶园管理的大忙季节,可以临时住在山上,省下跑来跑去的时间。功夫不负苦心人,事业青睐执着者。不几年时间,曾峻源就成为这一带有名的茶叶种植专业户了。

他现在住的村子靠近公路干线,长途运输的大货车可以直接开进村。采茶季节,他和村里的茶农们将鲜叶从山上采下,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来来往往的车辆进出村庄,有些茶叶老板甚至直接开着冷藏车过来,挑选上等的鲜叶装车,连夜运送出去加工。

曾峻源骄傲地对人说:“我的茶叶,人家杭州来的老板说他们买去用作加工龙井,所以鲜叶能卖到80多元一斤。我种的清明前特供芽,那卖的价比这还要高呢,嘿嘿嘿……”

曾峻源的笑靥里,有一种动人的神韵。

葛源镇的周氏兄弟

横峰县葛源镇,曾经有“红色省会”的称誉,系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等人创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此为中心据点。这次移民,葛源镇从山上迁移部分群众下山,其中的周氏两兄弟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户。

周氏兄弟中,老大长年生活在山上,对于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只是过去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能够用来挣钱。搬到山下后,见许多单位的庭院和集镇的街道旁都种着花花草草;他去县城,县城里的绿化美化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他起先有些惊讶,心想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讲究着呢!后来他了解到镇上有人种苗木挣了大钱,又听说那些苗木不论好坏,只要成活,就有人订购,而且采购的人连价都不怎么还,因为供不应求啊!他心里活泛了。倘若能够有一块足够面积的地用来做苗圃,凭自己的经验和勤奋,真的可以让黄土变成金啊。

恰好镇里有部分土地因为缺乏劳力无法耕种,需要进行流转,老大立即主动要求承包。他从山上挖来幼苗,认真栽种、细心培育,很快,他的苗圃就有了从草本到木本,从灌木到乔木的各类苗木。由于经验丰富,管理认真,价格合理,老大的苗木很是畅销,他一年卖苗木的收入达到30多万元,俨然成为葛源镇许多人都知道的小老板了。

老二的致富经与哥哥不同,他去离安置点4公里之外的黄溪村承包了一口山塘。山塘面积不小,大约有15、6亩的样子。这口山塘是作为水稻田的灌溉之用的,以前从没开发利用过,里面只有一些野鱼和青蛙在活动。老二无意中发现了它,心想自己要是把它承包下来,这塘一定会变成聚宝盆的。于是,他找到黄溪村的村干部,提出自己的想法。黄溪村人经过商议,同意以每年1000元钱的租金给他承包。老二接下这口水塘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经营运作。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竟然把一口水塘搅动得热热闹闹。水下,他放养了南方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水上,还养了一大群鹅。那些鹅成天在岸边吃青草,吃饱了就下到水塘里嬉戏,还一边扑腾着翅膀引吭高歌。起初,鹅群不过几十只、百把只,不久,就繁殖到两、三千只的规模。偌大的鹅群一齐漂浮在水面上,就像白云飘落在这片绿水之上,煞是养眼。当然,鹅群带来的不仅仅是美感,更多的还是实惠,因为鹅的粪便洒落水中后成了鱼群的上等饲料。不但省钱省心,关键是形成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的食物链。由于管理得法,这片山塘真的成了老二家的聚宝盆。每年老二可以从中捕捞起4、5千斤的鱼,光这项收入就有30000元左右,加上养鹅收入,他的家也算当地的小康之家了。

周氏两兄弟的致富经各不相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只要有人问起这个话题,他们的回答惊人地相似。他们说,过去住在高山上,一直过的是穷日子、苦日子,他们的梦想就是要摆脱这份穷、这份苦。可是,多少年了,梦一直是梦,没法变成现实。这次托政府的福,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他们看什么都新鲜,干什么都有劲。别人吃不了的苦,他们能吃;别人想不出的办法,他们敢想。反正家里一穷二白,只要有条件,能尝试,就要紧紧地把机会抓住,决不放过。

两兄弟的话简洁、朴素,却是那样直白和真诚!

周水坤的致富路

同样是横峰县的移民,大岭村小组的周水坤走的是另一条致富路。

周水坤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家里兄弟姐妹之间,他年纪最小。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年纪小容易受到宠爱,山里那么一点点田,父母从不用他帮忙,家务也一点不让插手,姐姐们全揽下了。不用干农活的他却闲不住,小时候他喜欢满山跑,掏鸟窝、抓野兔,甚至捕蛇,他都敢,有时候家里的牛走丢了,他眼睛骨碌一转,就猜到牛往哪边跑了,沿着他指的方向去找,准没错,远远的就看见牛一边踱步一边啃着路边的草呢。有人说,顽皮的小孩聪明,这话用在周水坤身上还真说对了。

移民搬迁,周水坤是最积极的,他一个小伙子,常年呆在山上觉得憋闷。有时候他到山下找朋友玩儿,很是羡慕人家离现代生活近,什么游戏机、歌舞厅、电影院还有桌球室,他都爱玩,可惜的是自己不能经常来。家里搬下山后,建了新房,父母亲还是和以前一样,埋头种家里新分的责任田。周水坤却不以为然,他觉得种田只能解决温饱,要想生活跟上社会的步伐,一定要选择一条捷径。周水坤明白这点——他跟着人出去打工啦!

横峰县离浙江近,那边有许多服装企业,做出口加工贸易。周水坤跟着别人进了厂子,在里面做缝纫工。但周水坤并不满足于打工仔这个角色。打工辛苦,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他从小没有养成省吃俭用的习惯,工资到手,他请朋友吃饭,谈恋爱,甚至打麻将,三下两下就把钱花得精光。于是,他做工的时候,心眼却在转。当然,他动的不是歪念头,他是想,自己要是能办个厂,当个老板什么的,不仅用不着整日在流水线上劳碌,钱也可以大把花,朋友们对待他,当然就得刮目相看了。

他一边干活,一边把厂子里的各个生产环节摸得一清二楚。他这个人嘴巴子伶俐,跟老板和销售人员套近乎套得挺熟,不久,他感到时机成熟了,忙向老板请假,说是回江西老家一趟。老板很喜欢这个江西来的小伙子,说你要有事就回去吧,什么时候想回来,随时来找我。

周水坤回横峰了,却不是空手回来的。他通过朋友帮忙,从银行贷了一笔钱,买了一批缝纫机回来。

回到家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能腾出的地方都腾出来,安装他的缝纫机。老爹老娘见他这样折腾,不免埋怨,可是对于这个从小受宠的儿子,还是任由他在家里摆布。

周水坤把家里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服装加工厂,他请姐姐帮自己找了几个会使用缝纫机的女孩,马上开始了服装加工生产,他自己则当师傅,手把手教她们干活。几天之后,他带着一包自己厂子里生产的服装来到义乌,面见老板。老板看他带来的服装做得有模有样,赞赏地说:“小周,你自己手艺学得不错,想不到带的徒弟也挺行啊。”周水坤笑着说:“老板,我的手艺是从你这里学的,我还想学你当老板呢。”

“哈哈,我就知道你不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你当老板,可以。我这儿的服装正好加工不过来,要扩大厂房又得重新投资。现在把你的厂子当成一个车间,我给你业务,你给我供货,行不行?”

“老板,太行了!谢谢你呵!”周水坤高兴坏了,想不到老板这么爽快。他提出请老板和他的哥儿们吃饭,没想到人家一听连连摆手:“小周啊,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业务关系了。今天你上我们义乌来做业务,当然该我请你吃饭。等什么时候我去横峰,你再好好招待我吧!”

这之后,周水坤定期去义乌一趟,将布料和样品带回来,再把加工好的产品带过去。他的加工业务从不马虎,保质保量,所以双方合作很愉快。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周水坤自办的小小服装厂就挣回了投资,还清了6、7万元的贷款。他跟父母亲表功说:“你们总说我长不大长不大,总把我当小孩子看。可现在我是正儿八经的老板了,怎么样?过劲吧?爸、妈,我跟你们说,以后要是外人来了,你们千万别再叫我的小名,不然太丢人了。”

姐姐在旁边听了,抢过话头嘻嘻笑着说:“报告周老板,今天我们全部按时完成了任务,一点没有偷懒。经过检验,400条长裤的加工,没有一件不合格,请你指示。”

周水坤被姐姐说得不好意思了,扮了个鬼脸,挥挥手,一连声地说:“去,去,去,谁跟你们开这种玩笑!哼,小心扣你工资啊!”姐姐心疼地拍了拍他的肩:“当老板了不起啊!小心点,别累坏了。”

周水坤一听,立马打了哈欠,找到了出门的借口,马上站起来,出门找朋友打牌去了。

安置点里的专业户

读者还应该记得长仑村这个村名。由于村支部书记徐禄水带头调田,主动帮助移民贷款等一系列行动,全村百姓对于移民们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而长仑村的移民安置小区,也成为了全省的典型。

当初划给长仑村移民安置小区建房地址共为60亩荒山,附近还有1口水塘,30亩果园,作为村集体财产。按照“统一规划,村民自建”的原则,移民们的新房建设一步跨越了几十年发展阶段,迈入新的世纪。安置小区的房屋都是楼房,而且打破火柴盒子的模式,形成各种不同特色的造型,水泥路面通向家家户户的门口,路灯的线路均埋于地下,村前村后,树木葱茏,走进村里,在任何一个拐角处,都可能让你眼前倏然一亮,原来,那是开得正热闹的几棵美人蕉或者几株映山红。村里不仅基础设施修建完好,而且在村容村貌的美化方面也下了功夫。

村容村貌的靓化美化,在这儿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村民们步入小康生活后的自觉要求。读者或许要问了:这些移民从山上搬下来才几年啊,怎么就小康了呢?事实确实如此。

100多户新来的移民,以往完全靠种田为生,到了长仑村,他们中大多数人家的生产模式获得根本性转变。养猪比种田挣钱,可是过去在山上没有这个条件。在山上,即便把猪养大了,卖猪也是一个让人挠头的大难题。移民陈英华记得,当年他在山上养猪,好不容易养到可以出售了,结果却为怎么杀猪费了几天的脑筋。在山上杀猪吧,周围人太人少,购买力低得可怜,没多少人会上门来买肉,养了半年的猪,很可能全被自家人吃了,这有违他的初衷。在山上先宰猪倒是比较方便,将肉挑下山去就能卖了,问题是山路迢迢,走得几个小时猪肉都变了颜色,看上去不新鲜,肯定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不划算。他的想法是将活猪赶下山去,难就难在猪不是人,不听话,在那又长又陡的山坡上,懒猪肯定不愿走,只能将猪抬下去。但是,抬一头猪下山,至少要4、5个壮劳力。尽管都是低头不见的乡里乡亲,也不能让但人家白忙活,就算不给工钱,好吃好喝招待一顿总是应该的吧?

那一回,他要卖一头猪,头晚就跟村里几个村民讲好,请人家帮忙。第二天一大早,几个村民来到他家,他们用山上砍来的松木扎了一个担架,费了老大的劲把猪栏里那头已经长到200多斤的猪放倒捆好,大家喊着号子,像抬新郎官一样把个猪扛起来,然后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山下走去。

猪坐了轿子却不领情,在担架上拼命地挣扎嚎叫,嚎累了,便低声哼哼。担架一晃一晃的,猪哼得还挺有节奏,“嗯嗯嗯,嗯嗯嗯”,像新娘子哭嫁,听得人心烦。

更烦的是猪不老实,一会儿蹬一会儿踢的,比抬死物要难得多,有时候下坡过坎,遇到颠簸,猪觉得不舒服了,立马挣扎着要爬起来,猪这么一挣扎,抬的人就更累了,只好抬一会儿歇一会儿。好不容易把猪抬到了镇上,几个乡亲已累得散了架。

陈英华不敢怠慢,把猪杀好后一边卖肉,一边好酒好烟好肉地款待大家。卖完猪一算账,根本没挣到几个钱。陈英华养猪是有本事的,可卖猪难却使他发挥不了自己的本领。到了长仑村,陈英华终于可以圆他的养猪梦了。他申请承包了村里的养猪场,在村干部的担保下,先期赊购了28头猪仔。这28头猪仔,一个个活蹦乱跳,很是惹人喜爱,陈英华对待它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非常用心。喂食、防疫、清扫猪圈,天热了还给猪洗澡,这些猪仔长得很快,一只只体态滚圆,毛色透亮。几个月后,当这批猪出栏的时候,陈英华根本都用不着自己宰杀,经销商的汽车直接开到他的养猪场,将这批猪悉数运走了,省工省心不说,还当场支付现金。当厚厚的一大叠百元大钞拿在手上时,陈英华有些不敢置信,说实在的,出世以来他手上还从来没一次性拿过这么多的钞票呢!事后一算账,除去开支,他竟然净赚了几千元!自此,陈英华正式成为长仑村的养猪专业户。和他一样从移民变身为养猪专业户的,长仑村里还有车济民等十几户人家。

同类推荐
  • 单读16:新北京人

    单读16:新北京人

    北京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没有人能够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一辑《单读》试图成为万千答案中的一种。我们邀请汉语写作者同题写作,提供一个切片、一些意见,试图捕捉到这座奇异之都里某些微妙、神秘、不为人知的氛围。一座城市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人的故事。其中既包括那些左右时代的英雄豪杰,也包括那些生活在迁徙与沉默之中的大多数人,哪一种都不应该被忽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北京潜藏着世界历史转向、中国社会变迁全部的秘密。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短笛

    短笛

    诗,是大自然的夜明珠,而语言文字只是夜幕,好让它更能显现出……
  •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志》,是简媜散文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书立意的高远,内容的充实,情感的饱满深厚,文字的精打细炼,境界的雄浑苍劲,图文形式的相得益彰,都足以让这部作品成为华文世界里的典范散文。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到未来玩网游了

    穿越到未来玩网游了

    张鑫因意外穿越到了未来,没想到千年后的未来居然是酱样子的,为了生存,张鑫以外星人开发的网游为起点,展开了未来世界的生活。
  • 全世界都忘了我爱你

    全世界都忘了我爱你

    【宠文,宠文,宠文】整个A市都知道商业霸主厉太子爷独宠小娇妻,恨不得将小娇妻养在手掌里,时时看着宠着,离不开他半步。童小姐每天都在忙,忙着虐渣,忙着上课,还要忙着帮厉先生赶走他身边的莺莺燕燕。厉先生也挺忙的,忙着宠童小姐,忙着爱童小姐,忙着赚钱养童小姐。“小乖,我要让你只能依着我,赖着我,离了我你就生活不下去”“绝处逢生遇见的第一个人,不是救你的神明就是拉你下地狱的鬼,我始终都相信你就是解救我的神明”
  • 妖孽中二修仙记

    妖孽中二修仙记

    “比黄昏更为昏暗者,比血液更为赤红者,在时间之流中出现吧,在您的伟大的名下,我在这黑暗中起誓,把阻挡在我们前方,所有的愚蠢之物,集合你我之力,赐与其同等的毁灭吧!”“神罗天征!”“天不生我忘天机,仙道万古长如夜!”哈哈哈,哈哈哈……忘天机站了起来,大笑着喊出中二的台词,仿佛自己已然睥睨天下。“忘天机!给我滚出去,你一个连聚气都不会的人,谈何修仙!”“哈哈哈哈哈哈!”周围传来一阵阵哄笑声。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忘天机在课堂中睡着了,一不小心说出中二的梦话,竟被老师轰出来了课堂。可恶啊!我中二病也想要修仙嘛,哆啦A梦!呃,然而并没有哆啦A梦,这是一个中二病开挂修仙的故事……
  • 穿越之侠女的天堂

    穿越之侠女的天堂

    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校花,但却因为一次意外,穿越时空。他,冷酷无情,却因为她而改变,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途世界

    天途世界

    到小白蛇这个名字后,整个身体颤抖一下,磨盘般的瞳孔急剧收缩,似乎丢了魂,沉吟几息才说道:「护身符和皇兵有关,可能。」「皇兵。」这两字把在场的人雷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傲龙女踏天下

    狂傲龙女踏天下

    上一世她是杀手女王,被手下背叛丢掉性命。这一世成为天下最强势的神兽——五爪金龙。她说:从此以后我就是天,世界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敢挡我道者,遇魔杀魔,遇神弑神。她带领龙族走向强大,更开创玄武大陆的一段盛世。
  • 宠臣的一品福妻

    宠臣的一品福妻

    这一世,珞青晏坐拥泼天富贵,福报深厚。一旨赐婚,她风光大嫁——夫君乃圣上心间战功赫赫的宠臣。嫁他后,她仇报了,亲人寻着了,夫妻恩爱有加了。娶她后,他惧内之名满天下,可官运愈发亨通、日子愈发滋润了。
  • 混的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