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5700000019

第19章 节日由来(6)

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七月鬼节,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师的化身。中国从梁代开始,相沿成中元节。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火等活动。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到这天结束。

中秋传说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就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

中国很早就有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那天吃月饼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来源说法不一。

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一说始于宋朝。在北宋时的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均登高楼、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时开始进行祭月活动,所用供品有月饼、瓜果、鸡冠花之类,但以月饼为主。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那时的月饼与现在的月饼已很相似了。

另有一说,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做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今天,我们在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为了庆祝丰收,而且也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期盼。

重阳节的传说

九月初九重阳节,一个传统的节日,九皇爷大诞。原来,这是有它的典故的。

话说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地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什么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什么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什么麻烦。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九月九饮菊酒

传说有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到一个镇上行医施药。找他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因为他总能药到病除。人们于是都称他为白发神医。

这件事一来二去传到了镇长的耳朵里。他是个很有心的人,心想这白发老翁肯定不是个凡人,于是,他准备了酒果等礼物,去拜见这位神秘而又医道高明的白发老人。白发老人见镇长带着礼物来了,倒也不客气,便收下礼物,请他到堂中相会。

镇长只见眼前亭台楼阁,瑶草琼花,别有一番神仙境界。来到厅内,更是玉堂金室,幽廊曲径,使人目不暇接。老翁马上命人摆上美酒佳肴,与他开怀畅饮起来。

镇长哪里见过这样的美食,琼浆玉液,令人欢而不醉;山珍海味,使人饱而不腻。酒宴之后,老翁送他出来,悄声地对他说:“来此之事,只可你知、我知,不要对别人乱讲。”镇长一听,马上连连点头,唯唯答应。

过了些日子,白发老翁来到镇长家里,对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本是仙人,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我在这儿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要回去了。楼下还剩下一些酒,你去命人把那酒拿上来,我今天在这里和你饮酒话别。至于何时能再见面,那就不好说了。”

于是,镇长派手下人下楼去取酒坛子,可是,去了十几个人也没有搬动那个酒坛子。于是,老翁笑着走下楼去。来到酒坛前,只用一个手指头就把酒坛提到了楼上。那个酒坛看上去很小,好像装不下多少酒,可是两个人从早晨喝到中午,又丛中午喝到晚上,一整天也没有喝光。

席间,老翁问镇长:“你愿意跟我走吗?”

镇长说:“我很想修道,就是担心家里人离不开。”

老翁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折了一根青竹竿,比了比镇长的身高,让他拿回家挂在后院。

第二天清早,家里人发现镇长在后院上吊死去了,于是赶紧料理后事,把他葬了。其实,镇长就站在那里,看家里人忙前忙后,可是别人谁也看不见他。

然后,镇长跟随老翁走进深山密林之中。山中有一群猛虎,老翁就命他和那些老虎生活在一起。镇长也不害怕,白天在虎群中出出进进,夜晚就和老虎睡在一起。

后来,老翁让镇长自己住在一间大房子里,上面用朽烂的绳索吊着一块万斤重的大石头,一会儿又进来几只猛虎,争着去咬那朽烂的绳索。可是,镇长面对危险,若无其事,安然不动。

经过这样的种种考验,老翁最后对他说:“看来你是个可教之人。”

从此,镇长跟着老翁安心修道。过了些日子,他有些想家了,老翁马上知道了他的心思,就交给他一根竹杖,对他说:“你骑上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到达后要把它投进湖中。”老翁说着又给他画了一道符,对他说:“你拿上它,路上就可以驱鬼抑神了。”

于是镇长骑上竹杖,转眼就到家了。他自以为离家不过十几天,其实已经十几年了。他遵照老翁的话,把竹杖投入湖中,竹杖入水后立即化成一条蛟龙,向远处游去了。

从此以后,镇长就留在家乡,给人们医治百病,消灾解难。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家乡的人们都知道他学到了真本领,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向他来请教。他更是有求必应,为人们排忧解难。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他有本事,便随他学道。九月初的一天,镇长突然对徒弟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有大难。不过,按照我的方法就可以避过这次劫难。你赶紧回家,让家里人每人都缝一个小锦囊,在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离开家,登上高处,在那里喝菊花酒,就可以免去这场灾了。”

到了九月九日这天,徒弟便按照镇长的嘱咐,率领全家人带上茱萸锦囊,登上他家后面的一座小山,在那里开怀畅饮菊花酒,他们从早晨一直喝到傍晚。

晚上,他们到家推开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家里的牛羊鸡狗一个没剩全都死光了。

由此,人们便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酒以避灾躲难。

冬至为什么吃饺耳

冬至饺耳夏至面,“饺耳”是饺子的俗称,因为饺子的现状像耳朵。

从前,南阳有个张仲景张医生,医圣,曾在长沙为官,后来,年纪大了,就告老还乡了。还乡的时候,正是腊月,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河水也结了冰。一路上,他看到不少穷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张医生一到家,登门求医的人很多。骡马来,轿子请,整日把张医生忙的不可开交。可张医生总是挂念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冬至那天,他叫弟子们来到南阳东关搭起医棚,盘上大锅,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到锅里煮熬。熬好后,捞出来剁碎,用面包成耳朵样子的“饺耳”下锅,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每人一大碗,人们吃了,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起热。张医生热心为大家治病,从冬至这一天起,一直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被他医治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想起了张医生热心为大家熬药治病的情景,就学着饺耳的样子做起了食物。有的人把它称为“饺子”;有的人把它称为“扁食”,天长日久,就成了习惯,所以每到冬至这一天好多地方都忙着包饺子。

有的地方饺子又叫馄饨,这就引起了另外一个传说。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做“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还有吃狗肉的习俗,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同类推荐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这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乃至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这本书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人世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大量地涉及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乃至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际,多“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日日新

    日日新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窗外有你

    窗外有你

    你说你有过许多的痛苦。我要告诉你的是:人一生的痛苦远远要多于一生的幸福。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痛苦,这将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痛苦和不幸发生在一个诗人的身上,时于一个诗人来讲,这却不是一件坏事。往深里说,这或许是神谕中的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所读到的抑郁或者是惆怅的诗歌总是要多于欢乐的诗歌,就拿沸腾的爱情诗歌比较,也是痛苦的诗篇要多于欢乐的诗篇的。我以为欢乐的诗歌在写作时是一种无障碍的写作,相对来说,诗人没有太多持久的内心复杂的变化,也就缺少了一些边缘性的思考,明显的使诗歌的语言缺少了积极性、进攻性。没有了语言的积极性、进攻性,诗歌只会成为写作者们合唱中的一首诗歌。
热门推荐
  • 幻影

    幻影

    为了探寻自己身世之谜的道路,一个名叫丁一诺的小女生奔赴影子王国寻找母亲。在影子王国,躲在黑暗里生活的弱小影子们长期被女王压迫被黑暗集团威胁管制,他们在等待一个古老传说里流传着五彩石的守护人……
  • 低碳服务

    低碳服务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典藏版)》(作者王辉)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末世游戏之战

    末世游戏之战

    平凡的生活被天外来的神秘力量打破,现实世界被游戏化,英雄、野怪、魔种纷纷登场,和李白把酒言欢,还是和小乔夜里观星,亦或者和吕布结拜做兄弟。
  • 超能男神:独宠娇俏灵巫

    超能男神:独宠娇俏灵巫

    他说,你现在是四洲集团太子爷,莫做一些与身份不符的事。她讲,你现在是爸妈的女儿,温声软语体贴周到是你的本份。“笑话,他们是什么身份,我又是什么身份,我顶多答应你对他们态度好点,休想我喊爸妈,告诉你,不可能!”“那还真好笑了,你是什么身份,我又是什么身份,我顶多答应你装失忆,要我不下跪做身份不符的事,告诉你,不可能!”一场意外,他和她灵魂互换,从此开展各种不妥协之旅
  • 冒险者传说之极限幻想

    冒险者传说之极限幻想

    虚伪的人坐在高高在上的王座,平凡的英雄却在卑微的尘埃中挣扎。真正的王者早已被人遗忘,虚假的小偷却带着王者的伪装偷笑。是谁!蒙蔽了世人的眼睛!“总有一日,我会撕毁你的假面!”“呵,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当他被全世界误解,当他被人追杀,当他深爱的女人不相信他,依旧没有停下追逐真相的脚步。“如果这个世界是错误的,那么我就用手中的剑将它拨正!”“我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真理!”他以万人枯骨,铸造阶梯,一步步登上,将那人的假面撕毁。“这个世界真理依旧存在。”
  • 恶魔校花与天使校草

    恶魔校花与天使校草

    恶魔校花傲娇公主,天使校草温柔王子,看王子如何打动高冷公主,看公主如何应对温柔与幸福,还有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最强裁决者

    都市最强裁决者

    在大商有一位杀神警官,落在他手上的犯人,生还者寥寥无几。若要安抚心中杀念,唯有以杀止杀,杀尽世间穷凶极恶之人。吾辈行于世,顺我者,必不会辜负;逆我者,烧光,就好了。
  • 快穿之系统是咸鱼

    快穿之系统是咸鱼

    【无cp】即将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巫一,一日收到实习软件的推送《足不出户月入过万》。为了能继续每日打游戏的闲鱼生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全职系统。
  • 浪迹玫瑰·颜夕2

    浪迹玫瑰·颜夕2

    你可以有多美?可以有多诱惑?自别离以后,稍一转念,仍会看到你的脸,刺痛魂魄。而我只能以不羁媚行,去到荒芜之境,众人难以承受之狂野。我就是那朵,永不妥协的浪迹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