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8500000003

第3章 内科疾病(3)

【制法】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次50毫升,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解毒止泻。

4.二味银花方

【用料】金银花60克,罂粟壳10克。

【制法】将金银花(干)炒黄研末;罂粟壳加水2碗煎至1碗,冲服金银花末。每次10克,日服3次。

【功效】清热涩肠止泻。

5.粟冬饮

【用料】粟壳、款冬花各6~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涩肠止泻。

6.石脂仙矶片

【用料】天仙子120克,赤石脂、枯矾各1000克。

【制法】上药研细压片,每片0.34克。每次3~5片,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

【功效】消炎涩肠止泻。

过敏性结肠炎

1.三草红乌汤

【用料】鸡眼草、地丁草、鸢尾(鲜全草)、鲜首乌、红藤各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润肺,清利止泻。

2.鸡眼苍卿汤

【用料】鸡眼草30克,枳壳15克,苍耳草24克,徐长卿9克,刘寄奴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抗敏,清利止泻。

肠梗阻

1.沉香饮

【用料】沉香6克,蜂蜜120克,猪油120克。

【制法】先将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先1次服下;再将蜂蜜、猪油加热至沸,待温后接上1次服下。

【功效】降气止痛,滋润补中,润畅通便。

2.土知母汤

【用料】土知母10克,甜酒100克。

【制法】将土知母切成细屑,加甜酒及开水150毫升,连酒带药渣1次服完。

【功效】温肠理气通便。

3.獾油方

【用料】獾油20毫升~100毫升。

【制法】口服。同时应用抗生素。

【功效】滋润补气。

4.五叶莲饮

【用料】五叶莲(全株)120克,童尿适量。

【制法】取鲜五叶莲捣细绞汁,冲入等量童尿,稍加热缓缓服下。

【功效】解梗通便。

5.首乌望藤汤

【用料】鲜首乌30克~90克,望江南15克,地丁草、红藤各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解毒、润肠解梗。

6.解粘粥

【用料】黄芪15克~30克,皂角刺、糯米各30克。

【制法】先将前2味药加水煎,药汁代茶,煮糯米如粥状,饮服。每日1剂,1剂服完。

【功效】益气活血,消肿解粘。

痢疾

1.木香参茶汤

【用料】广木香15克,苦参20克,陈细菜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服时可加红糖少许。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2.石榴皮汤

【用料】石榴皮、地榆各20克,红梅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服时可加红糖少许;或焙干研细,每次5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亦可。

【功效】凉血消炎,涩肠止泻。

3.一味红薯汤

【用料】红薯干(经年灶上烟熏的)1个。

【制法】上味捣碎,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健脾理气止痢。

4.二汁饮

【用料】萝卜对1酒杯,生姜汁半匙,蜂蜜30克,陈茶3克。

【制法】上药混和,开水1杯冲服。日服2或3次。

【功效】清热利湿。

5.楂糖饮

【用料】山楂60克,红糖、白糖各30克。

【制法】水煎4次分服,1日服完。小儿酌减。

【功效】消食导滞,散邪止痢。

6.止痢汤

【用料】肉蔻9克,广木香片3克,赤石脂9克,砂仁4.5克,厚朴9克,干姜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理气温脾,涩肠止痢。

7.姜茶饮

【用料】茶叶15克,生姜6克。

【制法】开水冲泡,当茶饮服,每日1剂。

【功效】和中止泻。

胃下垂

1.仙人球方

【用料】鲜仙人球60克,瘦猪肉30克。

【制法】仙人球洗净切碎。猪肉剁成肉饼,与仙人球一起煮,每日1剂,晚上睡前顿服。30天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功效】健胃消肿止痛。

2.枳壳槟榔汤

【用料】枳壳20克,槟榔1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降气通便。

3.四奇汤

【用料】黄芪20克,白术,枳壳各15克,防风10克。

【制法】水煎服,口服2次。

【功效】升提固脱。

4.四味升阳汤

【用料】制附子10克,炒白术20克,佳艾叶、小茴香各7克。

【制法】水煎服,日眼2次,饭后服。

【功效】升阳益火,振奋脾胃。

5.升麻枳壳汤

【用料】升麻、枳壳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升清提肠,清胀除满。

6.升提汤

【用料】黄芪、白术各30克,升麻6克,枳壳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或3次。

【功效】益气健脾,升提固脱。

胃扩张

1.参萸汤

【用料】人参6克(或党参30克),吴茱萸15克,白蔻仁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3次。

【功效】健脾胃,祛虚寒。

2.参术丸

【用料】人参6克,白术18克,枳壳12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益气健脾,理气消胀。

3.枳术丸

【用料】枳壳15克,炒白术30克,川厚朴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或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健脾理气消胀。

胃痉挛

1.良附散

【用料】制香附9克,高良姜3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或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寒缓痉定痛。

2.半椒丸

【用料】胡椒、半夏、生姜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克,日服2次,温水送服。

【功效】温中健胃,降逆止呕。

3.芍桂汤

【用料】白芍30克,桂枝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缓急降逆止痛。

4.芍甘汤

【用料】白芍30克,甘草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缓急止痛。

5.芎附散

【用料】川芎6克,制附子12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祛寒散瘀,活血止痛。

6.加味芍甘汤

【用料】白芍30克,制香附、高良姜、甘草各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或3次。

【功效】缓急解痉,理气止痛。

胃扭转

1.益气转胃方

【用料】黄芪30克,升麻10克,酒大黄、枳壳各6克,怀牛膝30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并配合外用药。

【功效】益气升降,温中健胃。

2.芍甘汤

【用料】芍药、甘草各20克。

【制法】每日1剂,浓煎取汁,日服3次。

【功效】缓急止痛。

3.益气升降汤

【用料】党参、白术各30克,升麻6克,枳壳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益气健脾,调和升降。

神经官能症

1.解郁汤

【用料】藏红花9克,柴胡6克,当归9克,制香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解郁,舒神定志。

2.推气散

【用料】枳壳、郁金、陈皮、桂枝、元胡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理气开郁,舒神缓痉。

3.安神汤

【用料】炒枣仁18克,石菖蒲、莲子心各9克,生龙牡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清热化痰,安神定志。

4.丹参安神汤

【用料】紫丹参15克,炒枣仁、炙远志各9克,石决明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潜阳,安神定志。

5.石菖蒲汤

【用料】石菖蒲、竹茹各15克,远志9克,生牡蛎2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清热化痰,镇静安神。

胃神经官能症

1.百乌散

【用料】百合、乌药各10克,元胡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或制成散剂服用。

【功效】镇静安神,顺气止痛。

2.柿蒂散

【用料】柿蒂9克,丁香、生姜各4.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缓痉健胃,降逆止呕。

3.旋石散

【用料】旋复花、代赭石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镇静,降逆,止呕。

神经衰弱

1.交泰饮

【用料】黄连、肉桂各6克,玄参1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2.加味半夏汤

【用料】法半夏12克,秫米(高粱米)30克,夏枯草10克,干百合30克,紫苏叶1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或3次。

【功效】引阳入阴,交通阴阳。

3.柿楂汤

【用料】柿叶、山楂核各30克。

【制法】先将柿叶切成条状晒干,再将山楂核炒焦、捣裂。二味混合,水煎服,每晚顿服。7天为1疗程。

【功效】健胃清降安神。

4.虎龙散

【用料】豹骨40克,龙骨30克,远志10克,生姜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追风敛心,镇静安神。

5.二石丸

【用料】紫石英、煨磁石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蜜丸。每次9克,日服2次。

【功效】补肾平肝,镇心健脑。

6.磁朱丸

【用料】磁石20克,朱砂10克,神曲40克。

【制法】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匀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补肾平逆,镇静安神。

失眠

1.白芍汤

【用料】白芍60克,鲜鸡肝1具。

【制法】先水煎白芍2次,去渣取汁、把鸡肝捣烂,入药对中煎沸即可。于临睡前1次顿服(温服)。

【功效】柔肝补肝。

2.二麻丸

【用料】黑芝麻30克,明天麻、焦黄柏各12克,破故纸15克,沙枣仁、大狗粑子各24克,茸参片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温开水送下。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安神。

3.参枣汤

【用料】苦参30克,酸枣仁20克。

【制法】上药加水100毫升,煎至15毫升~20毫升,每晚睡前20分钟冲服。10~15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安神。

腹痛

1.艾附丸

【用料】制香附500克,艾叶12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3次。

【功效】理气解郁,祛寒止痛。

2.止痛方

【用料】①松树叶30克,食盐9克。②鲜黄花根一枝【制法】方①共炒黑,泡开水服。方②纹汁半杯加蜜少许服。

【功效】清热,止痛,止呕。

3.姜糖饮

【用料】生姜1枚(切片),红糖3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2剂。

【功效】散寒止痛。

4.艾糖饮

【用料】艾叶15克,红糖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寒止痛。

5.益胡汤

【用料】益母草30克,延胡索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腹胀

1.樟龙汤

【用料】樟树皮120克,地龙10条。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消胀。

2.川椒方

【用料】川椒10~15粒。

【制法】上药1次吞服。

【功效】通三焦,下恶,消宿食。

3.消胀散

【用料】枳壳、川厚朴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9克,日服2次。

【功效】理气消胀。

4.砂楂散

【用料】砂仁、枳壳各9克,焦山楂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3次。

【功效】化食健胃,理气消胀。

风湿性关节炎

1.丹蛇酒

【用料】丹参50克,白花蛇1条(约10克~25克重),62度白酒1250毫升。

【制法】将蛇剪碎,丹参切片,一并浸于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每天临睡前服10毫升~20毫升。

【功效】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2.姜糖椒饮

【用料】生姜10克,红糖30克,川椒10余粒。

【制法】用姜糖煎汤吞服生川椒。1次即解。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3.脊全丸

【用料】全毛狗脊、全蝎、土鳖虫、大茴香各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克,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湿。

4.川乌龙蛇丸

【用料】川乌、地龙、乌梢蛇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驱风除湿,通络止痛。

5.加皮远志酒

【用料】五加皮30克,远志10克,烧酒150毫升。

【制法】上药及酒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0天后即可服用。每次9克,日服2次。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6.秦艽独寄汤

【用料】秦艽、独活、桑寄生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7.蜈蝎散

【用料】蜈蚣、全蝎(蝎子)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日服1~2次。

【功效】祛风解毒,散结止痛(止痉)。

8.寻骨风汤

【用料】寻骨风6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

9.五加桑莶汤

【用料】桑枝、莶草、五加皮各15克,马梢蛇12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类风湿性关节炎

1.雷公藤汤

【用料】雷公藤30克,陈皮15克,蜂蜜30克(后入)。

【制法】上药水煎2次,取汁浓缩成100毫升,加蜜调和(蜂不入煎),每日早、晚饭后各服50毫升。

【功效】除风湿,通经络。

2.忍冬藤汤

【用料】忍冬藤、桑枝各20克,丝瓜络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或3次。

【功效】清热通络。

3.黄银汤

【用料】黄槿、金银花叶各30克,金针根30克,冰糖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并配用外敷方。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4.青风藤方

【用料】青风藤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以黄酒为引。

【功效】祛风止痛,活血通络。

5.寻骨风汤

【用料】寻骨风30克(鲜草60克),红糖60克,米酒6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湿,利筋骨,活络止痛。

6.蛇龙散

【用料】白花蛇30克,地龙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4包。日服2包(症轻1包)。

【功效】祛痹止痛,活血通络。

7.双藤汤

【用料】锦鸡儿、红梅梢、鸡血藤、银花藤、枸骨各30克,羊乳、虎杖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肩关节周围炎

1.麻桂温经汤

【用料】麻黄5克,桂枝10克,姜黄6克,白芥子、炮附子、当归各10克,淫羊藿、熟地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

【制法】水煎服,(每次煎30分钟以上)。每日早、晚各服1次。5天为1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寒。

2.释凝汤

【用料】黄芪、白术各15克,防风10克,淫羊藿、鹿角片各12克,羌活、姜黄、海桐皮、桂枝、当归、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止臂痛,通经络。

3.三味鸡蛋方

【用料】茺蔚子、何首乌各15克,薏仁24克,鸡蛋3~5枚。

【制法】水煎服。去渣,饮汤,食蛋。或只食蛋亦可。

【功效】扶正健脾,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4.解凝汤

【用料】桂枝、片姜黄各9克,寻骨风、秦艽各15克,鸡血藤3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夜晚用药渣热敷患处。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坐骨神经痛

1.食疗方

【用料】辣蓼100克(鲜品200克),羊肉250克,生姜30克。

【制法】上药(辣蓼、生姜)煎汤,取1/2药汁炖羊肉(切片)至熟,饮汤(连前药液),食肉。日服3次。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2.牛膝苍柏汤

【用料】牛膝30克~50克,苍术20克,黄柏10克。寒症明显者加细辛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3次。

【功效】清热燥湿,活血通络。

3.麻汤

【用料】麻黄20~30克,仁20~50克,党参、木通、甘草各15克。

【制法】水煎2小时以上,每日1剂分2次。连服4天为1疗程,至2疗程观察疗效。

【功效】健脾利湿,散寒止痛。

4.蛇蜈散

【用料】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法】上药焙干研为细粉,均分为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以后每日上午服1包。7天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3~5天。

【功效】搜风通络,止痛止痉。

5.止痛散

【用料】制马钱子45克,制乳香、制没药、麻黄、肉桂、全蝎各3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25克,装瓶备用。每次2~4粒,每日服2次,早晚用温开水送服。3周为1疗程。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

6.加味桂乌汤

【用料】桂枝12克,白芍、丹参各30克,制川乌、炙甘草各9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7.加味芍药甘草汤

【用料】生白芍、炙甘草各50克,元胡、罂粟壳各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8.草乌散

【用料】草乌10克,防风30克,细辛10克,干地龙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搜风通络止痛。

9.马钱散

【用料】制马钱子5克,穿山甲、僵蚕各20克,制川乌6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3克,日服2次。

【功效】散寒除湿,搜风止痛。

肋间神经痛

1.二胡散

【用料】柴胡9克,制香附30克,川芎、延胡索各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6克,日服2次或3次。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2.丹脂息痛汤

【用料】丹参12克,炒灵脂10克,制香附12克,当归10克,佛手12克,柴胡10克,三七粉3克(冲服),白芍、元胡各12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舒肝理气,化瘀止痛。

3.止痛汤

【用料】制香附15克,元胡9克,三七粉3克(冲服)。

【制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理气解郁,化瘀止痛。

腓肠肌痉挛

1.加味芍药甘草汤

【用料】芍药30克,桂枝、甘草各15克,木瓜10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舒筋通阳,缓急止痛。

2.南膝汤

同类推荐
  •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中没有为读者介绍名贵、罕见的单方或偏方药物。只是为读者介绍了上百种常见、价廉的治病小食物或小偏方。而且每一种都有可靠的疗效。相信定会给您的健康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传统运动养生防病之道、晨练运动养生之道、社区运动养生之道、办公族运动防治疾病、运动治病的金处方、适量运动和合理搭配饮食方面相关的知识。
  • 杨力谈产前产后养生

    杨力谈产前产后养生

    本书挑选了100个有关孕育的经典问题,对案例进行了现场心理分析,并给予了指导与建议。
  • 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

    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

    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养生保健的学习平台,笔者精心编写了这本名为《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的健康书籍。本书主要结合神奇的中医智慧,用通俗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强身健体的奇妙大观园。本书从普通百姓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出发,从顺应四时、调节饮食、调节情志和慎对医药几个方面,进行精彩且通俗易懂的讲解,师法自然、回归自然,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本书一改健康养生类图书晦涩枯燥的风格,以一种朴实、平和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说,让你轻轻松松地拥有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智慧。笔者衷心希望,本书能给你及家人带来福音,带来健康,带来幸福!
  • 养生保健枕边书

    养生保健枕边书

    你只需要改变一个观念或生活习惯,就可以免予疾病的困扰。养生就是顺应自然,改善自身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益寿延年的目的,本书就是你的健康小卫士,帮你防范来自生活的侵袭,让健康伴随你一生。本书以一种全新的养生角度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从更科学、更合理的养生角度,揭示生命和健康的奥秘,其不仅沿袭了人体健康的基本法则,更是在传统预防医学的观点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见解和精华性的提炼,并告诉人们人体生病的真相以及不生病的秘密。书中不仅完整、直观地剖析了以往错误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具体、科学、详实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养生方式及不生病的对策,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养生好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倾天下

    重生之嫡女倾天下

    一次任务中被伙伴背叛,杀死。一把斩月,将她带入一个陌生的世界,灵魂附在了相府嫡女身上,说她是嫡女,可是又不像,“这破烂的小屋是相府的猪圈吗?”母亲早逝,父亲不爱,后母姐妹齐迫害。“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吧,怕诡计怕陷害就不是我萧芷芸了。”重生之后的她,铅华褪尽,光芒四射……让退了她婚约的太子后悔不以,让冷面杀神动心不以,非她不娶。“芸儿,让我伴你一生可好?”“一生一世一双人你能给我吗?”
  • 宫少蜜宠重生娇妻很能挑

    宫少蜜宠重生娇妻很能挑

    慢慢转动手中的红酒。“呵,想对付我?自不量力。”把酒浇撒在她头上。优雅的离去。重生前,她眼瞎。重生后,珍惜眼前人,莫名强大家族来认她,狠辣,自从重生她已不再是她。
  • 修真与数学

    修真与数学

    这里是数学大陆,这里的人都以数学为媒介修炼、引动灵气。这里的人对于数学十分不敏感,可哪怕掌握了一加一,也能使自己实力暴涨。他们尊重数学好的人以及……吃得多的人。而燕小二,他有华夏正统的修真秘籍以及疑似刺客宝典。但传统修真、数学修真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化学变化呢?
  • 他们一代人

    他们一代人

    他,普通大学生一枚,大学生活里,他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碰见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最重要的时刻,他遭遇挫折,他不知所措,但是他又向阳而生。
  • 九世妖孽

    九世妖孽

    悲催的现代人朱斌一事无成,整天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扬眉吐气,机会他得到了,他得到了重生的机会,而且是九次重生,可是.......
  • 云下问剑录

    云下问剑录

    百剑齐鸣,江湖小说,寻剑问道,贯穿内外。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奉汝为妻

    奉汝为妻

    “砰。”白玉盏落地,应声而碎。墨的呆愣的望着眼前人,美人在侧侍奉,与他同饮合卺酒。早已忘却膝盖骨裂般的疼痛,此刻余存的,不过心上如万马撕扯的绝望。“如此皇后之位,不要也罢。"摘去凤冠霞披,脱下正红色的礼服,只着单衣,消失在茫茫雪地。美人早已被他厌恶的踹到地上。他只是凝望着殿门的方向,良久,他喃喃道:“活着总比死了好。”
  • 古来今说

    古来今说

    那天,我遇见了奇迹……是时空逆转,还是上天的安排。从古至今的爱恋,生生不息。我带着对你的爱穿梭千年而来……佛系少女×僵尸王爷
  • 次元之生灭魔灵

    次元之生灭魔灵

    打破原有的认知,获得传承之力,遨游于异界的“海洋”辉夜是一名传承者,到他这里之时这份力量已经传承了最少几千年,出于某些原因,辉夜踏上了异界之旅,寻找自己的师傅并不断变强,最终完全觉醒力量的悲情者新书请多多关注,看见下方那个收藏了没?点一下嘛,求求各位大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