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6600000012

第12章 模糊的自由主义伦理(1)

引言

在什么情况下古典自由主义与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伦理是相容的呢?市场的典型伦理是人人生而平等,互利互惠的伦理道德是确保整个体系可行的重要因素。典型的基督教伦理则相反,人们相互呈现恻隐怜悯之情,当他们聚在一起时,很清楚地知道应该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奉献与索取。我在本章中拟探讨这些不同但熟悉的伦理观点之间的关联。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希望在对经济学、进化论、博弈论、法律、哲学、政治和心理学等相关领域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能够澄清被模糊的自由主义伦理。

下面的讨论就以柏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两种假定作为分析前提,即人类等级制和人人生而平等。这个争论一直莫衷一是,难以从规范或实证角度进行清楚的界定。在经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在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在实证角度柏拉图的人类等级制略胜一筹。但是否在任何层面上等级制都说得通呢?当人们没有等级制的认知时,是否在规范上可以假定人类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呢?如果不是,那么人生而平等的假设,作为对多层面现实的抽象,就在规范角度上成为主导。亚当?斯密和托马斯?杰斐逊都认为人生而平等,这是构建理想自由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即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属于某个等级。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自由主义”是描述性的概念,人生而平等是其前提条件。不过,与此同时,在经验事实上人与人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致使规范性观点鱼龙混杂,其中许多观点倾向于等级制的前提假定,这严重损害和侵蚀了自由主义大厦的根基。在现代福利国家中,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大量强制性的转移支付,都视同基督徒慈悲的集体体现,在规范上予以合法化。不过,正如之前已经指出过的,如果国家不只是一场政治博弈,那么就必定存在一个独立的分类标准,用以区分奉献者与接受者。这个区分非此即彼,绝无模棱两可的情形。互利互惠的伦理规则就被利他主义规范取而代之,利他主义伦理规范先验地将一些人(或动物)看作不一样的群体。

现代社会交织在截然不同的伦理体系中,可想而知,在科学及日常话语中将存在着怎样的混淆与模糊。由于存在这些混淆,首先应对公正与慈悲进行区分,所以有必要对约翰?罗尔斯的著作进行解读。显然,在对前面所提及的两个假设前提进行讨论时,政治的哲学基石体现着与契约主义截然对立的非契约主义架构,对宪法限制进行了引申。法律结构在这两种视角下看上去很不相同,尤其是在惩戒困境的处理上,比如欧美对死刑截然不同的态度。

生而平等的公平:解读约翰?罗尔斯

约翰?罗尔斯似乎正被追奉为现代福利转移支付国家的守护神。他的著述影响很大,被用来为强制地将财富在较为丰裕者与较为贫困者之间重新分配的行为进行哲学辩护,认为这样能够让平等变得更为普遍、更有可行性。在一个简短的备忘录(Buchanan,2003)中,我不同意对罗尔斯著述的这种较为流行的解读,但并没有细说个中缘由,在此,我想道出原委。

罗尔斯的论文集从头至尾都在充实和完善“公平的正义”的观点,而且他还特意将这些字眼作为课堂讲稿结集小册子的书名(Rawls,2001)。在一般意义上,“公平”的含义是“平等”,字典中有一条解释是“公正”。因此,公平不能用于修饰上等人对待下等人的行为。庄园主在比较对待农奴们的行为时,确实可以说公正地(或平等地)对待这几个农奴。但如果只有一个农奴,则“公平”一词就失去了意义。丹尼斯?缪勒在较早时候对罗尔斯的评论中就指出,根据罗尔斯的规则,是不会谴责那些殴打自己的狗的人的。“恻隐之心”是能够适用于任何情形的褒义词,但“公平”只用于比较对待同类人时才有意义。

那么,作为重要解读的“生而平等的公平”之说,又如何能够解释基本商品的矫正性再分配呢?罗尔斯的做法是将人重置到一种特定的状态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并可以观察到,个人的这些特征妨碍了人们对公平的认知。因而只有将人们之间的这些差异消除掉,将人置于他所称的“无知之幕”后面,才是在真正的生而平等下进行的讨论。

在这种假想的情形下,人们进行着平等的对话,不存在任何等级制或者带着等级色彩的伦理规范。定向的或单向的从上等人到下等人的支付(反之亦然),显然破坏了罗尔斯主义的整个体系。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伦理规范在激励平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呢?一个在假想的“无知之幕”之后的生而平等的人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在生而平等的条件下,人们就会知道其他人的行为能够遵循互利互惠规则,并能够建立双向或多边的交易关系。在罗尔斯设计的典型情形中的相关伦理规范,就是在理想化的市场条件下的行为准则。更为特别的是,这些规则包括了对欺骗、偷盗和为一己私利舞弊行为的自觉摒弃,一旦订立约定就愿意遵守。这些规则并不包含利他主义,就这个术语的含义而言,意味着为了增进他人的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公平的含义仅包括根据协议牺牲自我利益,以换取对方同等的牺牲。

罗尔斯主义的论述提供了一个评估规则公正的基准。人们将自己放置于“无知之幕”之后,意识到无论在什么规则下出现的互动结构,个人对基本商品的评估都与平日里有很大差异。几乎任何一个公平或公正原则都包含了以罗尔斯的极大极小法则(但其实不需要)进行的集体强制实施的矫正性再分配。

我坚持认为罗尔斯的观点并不属于利他主义,与利他主义的意思有很大不同。罗尔斯所讲的慈悲或许有着他自己的理解,他的公正原则并不要求人与人之间都要有慈悲胸怀。实际上,我们认为在公正这个问题上,罗尔斯试图将公正与慈善或利他主义进行区分。

我对罗尔斯的解读是,他的理论是古典自由主义伦理的拓展,而与现代世俗眼中的基督慈善伦理完全不同。基督慈善伦理观对罗尔斯主义的诘难最终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宪法时刻

罗尔斯沉迷于对公正原则的抽象推理,使用了“契约之上”(contractarian)的隐喻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但他的方法还是在社会宪法政治的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不过,由于没有清晰地区分解读罗尔斯理论的两种伦理认知,在对宪法的理解上、在现代民主政治讨论的关键时刻,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广义上的“宪法”是人们在日常的个人或公共交往过程中共同遵守的一套规则、法律、传统和制度。在这个明确界定的宪法范围内,至少在民主政治中,如果没有可能事先确定社会各个部分的差异,那么全体成员实施这些规则的必要前提假定必须是生而平等(参见Buchanan&Tullock,1962)。一旦选择了这样的规则,成员之间就不存在等级制。这样的伦理规则适用于互利、宽容的交往,反对投机取巧获取私利,这些行为是互利互惠而不是慈悲。由于人生而平等,人们构想了放弃单个人行动自由的交易,即通过放弃单方行动自由换取其他成员对等的牺牲,全体成员因而获得更大福利的社会秩序。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并不是为了他人的福祉甚至也不是为了什么语焉不详的“全体利益”而愿意遵循宪法规定。“宪法时刻”是人们从交易中共同获益,而不是顿悟了效用的相依关系。

不过,一般的或日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能违反宪法的限制,这些限制也允许存在一些政治集体行动。在政治领域,人们有着一些经济或意识形态的差异。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会在若干方面存在分歧。“宪法时刻”使不可能存在的秩序变成可能,联合政府可能为了特定利益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即便没有突破宪法规定的范围,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利他伦理的制约。

非宪法视角

对美国人而言,在考虑问题时如果没有宪法准则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假定我们只限于考察一般的政治运行,所讨论的人或群体都明确知道属于某种阶层。在看到许多层面普遍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提出“人生而平等”的前提假设。人们会被按照各种差异划分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有一些人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会因某个人的意图而有所变化。

简单设想一下预先确定了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的关系,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有着高低贵贱之分,每个阶级内部又划定了更小的阶级。

这种社会环境中的政治会是怎样的呢?阶级之间以及阶级内部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联合政府的目标就是通过反对非成员来维护和增进成员利益。由于没有宪法制约政府行动,政治权威会被直接用于掠夺非成员的财富,这就违背了互利原则。“作为交易的政治”的契约主义隐喻在这样的情形下丧失了所有的意义。

在这种情形下有没有可能存在伦理规范呢?如果有,是怎样的伦理规范呢?之前已经勾勒过宪法社会中的互利互惠交易的伦理规则,如果没有宪法,也没有人生而平等的认知,那么在政治冲突中人们遵循的是什么样的伦理规范呢?更具体而言,就是政治掠夺的限度是什么?那些拥有政治权威的人如何控制对政治弱势的人实施掠夺的贪欲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得不提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爱、慈悲、慈善和亚当?斯密的同情,所有这些都对那些拥有行动权力的人产生影响,使之在乎他人的利益。在经济学家看来,选择者的效用函数还必须明确涵盖他人的福利。

伦理比较

同类推荐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中国校徽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高校廉政建设论

    高校廉政建设论

    时至21世纪,腐败仍被视为破坏世界发展的癌症。从世界范围来看,权力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犯罪早已不分国界、民族、习俗和社会制度,普遍存在于各种权力领域,甚至连国际奥委会也未能保持自身一片神圣的净土。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铃木镇一教育法

    铃木镇一教育法

    在本书中,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铃木教授提出才能教育方法的前提,就是认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有能力的。因此,孩子在任何学科上的迟钝和困难,都预示着周围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方世界

    九方世界

    神立九方世界,各界封闭自行运转隔断世人维持大世界平衡。又立元素各管一界,上班族偶然闯入其中不知年月,到底是九个轮回照应还是就是人生各个区别或者魂分九人各有性格。一部轻松诙谐的讲故事段子!
  • 非正常文明发展物语

    非正常文明发展物语

    正常版:刻在康德墓碑上的是这样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触摸到头顶的星空?胡说八道版:妹子(雾)刘涵在异世界顶着死亡的压力(大雾)开水晶宫的故事(雾霾)
  • 小江湖

    小江湖

    若一面天堂,一面江湖。我宁选择江湖,堕入红尘世俗,快剑恩仇,笑傲江湖……若修仙是天堂弃情才能永生,我宁选择江湖,与情相守,与剑相伴,相厮相守,到的白头时,方有年轻过……
  • 绝色金瞳

    绝色金瞳

    15年前叶云帆家破人亡,被父亲挚友收养,练就一身武艺,习得金瞳之术,返回都市只为寻找十枚玉佩追寻真相,一路中各色妹子蜂拥而至,踏花而来顺便复仇也是极好的。
  • 三生灵卫

    三生灵卫

    在宇宙的一端一位身披黑色斗篷的银发少年踏在一望无垠的苍凉大漠之上,他背着一个镶嵌着八颗暗红色血石的十字架,狂风恶狠狠地刮过少年俊美的脸庞,少年稳了稳纤瘦的身体,继续缓慢地向三生树的方向走着,哪里仿佛有什么在牵引着他……“我来了,安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帝君

    绝世帝君

    中土神州,夫子临巅,观星辰之变幻,道破天机。南北王域,一双帝皇,从微末中崛起,掌御天下。有个人间彼岸,幽幽无穷的大海,亦神亦魔的生灵,杀个天翻地覆。有个琼楼玉宇,仙气袅袅的圣地,美人端坐于镜中,怜不朽之英雄。阳州偏僻之地,一虎胆龙威之少年,步步为营,算计天下,开辟无上神国,成就绝世帝君。
  • 王俊凯盛夏的约定

    王俊凯盛夏的约定

    冒失的女主在与男主奇妙的邂逅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盛夏的约定谁还会遵守?盛夏的约定你还会回来吗?盛夏的约定你还爱我吗?
  • 重生皇后不敢太嚣张

    重生皇后不敢太嚣张

    金盆洗手之际,凉在了最后一个任务上本想回村种田,不料被敌方爆头,回了老家一朝穿越,成为皇后,挑衅贵妃,被皇帝一巴掌扇进了偏殿。偏殿就偏殿吧,比冷宫强本想安安分分过日子,但太后摄政,皇帝争权,皇后夹在中间有点不太好做人人生有点难,储备银两,静待时机,有朝一日被她逃出去,过过天大地大无处不家的日子也不错。应该可以活着等到那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