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6600000007

第7章 古典自由主义和完备的人(2)

此外,我想说的是,我与我的同事兼合著者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以及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和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等人,就法律与道德约束的可替代性问题展开了长达40多年的讨论。是否有那么一个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秩序,在法律激励下,无论人们有无受到道德约束,都能遵循康德规范?我从来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而图洛克的回答则是相当肯定的。

若要赞同图洛克的立场,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机会主义者主导的社会怎么可能建立这么一套理想化的法律约束体系?姑且撇开这个基本问题,即便有这么一套制度又如何运行呢?如果法律制约机会主义者,那么又有什么能制约法律执行者呢?从根本上看,图洛克的立场撇开了机会主义者,更接近康德规范,毕竟大部分人并不一定具备古典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特质。

我还是不愿意贸然下结论。很难想象在一个互动的社会中,人们会因为惧怕受惩罚而不舞弊、不偷盗和信守诺言。确实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自愿遵循符合康德规范的一整套规则,但康德规范要求相关社会关系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要遵循规则。

谅解或克制

当然,一个在与人交往中遵循典型的古典自由主义秩序的人需具备若干特性。虽然对这些特性的判断难免主观,但是如果人们不具备“自我治理”和“康德的相互依存”两个层面中所给出的最低标准,就会酿成悲剧,这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的各类悲剧。不过第三个层面可以提供更多补救方法,这个内容在前面论及的两个部分中均未涉猎。我很清楚这样的分类的确很“含糊”,不过我认为理解最基本的原则,或者愿意听从那些理解原则的人的建议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我将“谅解或克制”并而列之。

这里我想剔除一类人,即那些在社会秩序中相互影响的、在愚蠢的集体行动中表现得“傲慢无知”的那一部分人。切实可行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完备性要求人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社会本身是完备的。换言之,切实可行的古典自由主义要求人们实事求是,因为外部环境确实存在一些局限,这应该不难接受。人们不能沉迷于自己构造的理想社会而不能自拔。不过现实对思想与行动的反馈并不总是体现了社会或集体的局限。人们试图通过集体行动实现梦想,往往四处碰壁、无功而返,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社会互动的基本原则,并且不愿意听从懂得这些原则的人的建议。

当多数人在很多时候都是空想的愚人时,甚至并不具备前面所提到的两个特征,那么古典自由主义将无处容身。社会改良计划的提出与实施需要一致的集体行动,但达成集体行动的动力却与改良的初衷背道而驰。在制度上,古典自由主义特别依赖市场机制,如果人们普遍对经济学基本理论不了解,并且无视深谙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人提出的警告,那么任何自由秩序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随着对经济的更多理解,公众的态度会发生一些改变,但后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并没有什么令人乐观的表现。西方民主国家自1964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不停地犯着相同的错误,不断地废除各种商业法律。保护主义的谬误频频地大行其道,一如亚当?斯密的18世纪或巴斯夏(Bastiat)的19世纪一般。

反击自由主义的敌人

我在引言中已经提到过,这一部分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增加上去的。在前面三节讨论属性或性质时,我暗含的前提条件是绝大部分人在适当的政治制度下组织起来,愿意集体保卫自由。换言之,自由社会或许能够允许一些搭便车者(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但数量不会大到社会不愿意保卫自由政体。

不过,几乎所有的争论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上:“保卫”是典型的、真正的公共产品,旨在对付境内外的各色旨在侵犯或篡改更迭当局及制度的恐怖主义分子。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告诉人们,传统的保卫模式难以有效对付当前的敌人。

那些袭击纽约的恐怖分子及其遍及世界各地的拥护者,他们的目的不是制造恐怖袭击,也不是因为任何经济意图,其目的是摧毁西方整个价值结构的根基:自由主义。这个目的非常虔诚,但不是历史传统的反抗压迫获得自由,而是为了“唯一真正信仰”而实施破坏。原教旨主义者绝不容忍,也不愿意看到世界上存在多种信仰,认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只能有一个。

我们该如何有效对付这样的敌人呢?相当规模的持有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人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是否只要不断地将纳税人的钱投入武器装备上就万事大吉了呢?

显然这样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无法实现长治久安,而且也与我们长期坚持的自由规范和实践相抵触。需要面对的老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容忍此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9?11”事件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不能做缩头乌龟,不能无所作为。古典自由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应该进行适当调整。我们不得不违背我们的意愿,甚至痛苦万分地“建设性歧视”,清除那些可能摧毁我们整个文化的信仰。

我并不想过于详尽地分析这里提到的诸多问题,我想表达的是,古典自由主义确实要求信仰自由主义的绝大部分人,应该在个人或公众选择时体现自由主义的意愿,让这个包容、开放的互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类似于哈耶克的“美好社会”,那些试图破坏自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通过挑战这个社会的容忍度来达到目的。这里所倡导的“建设性歧视”很难规划,也很难落实,并且肯定会出纰漏。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姑息的态度只会葬送自由主义的未来。

约翰?加里(John Gary)在几年前就放弃了自由主义,这与他的判断有很大关系,他认为西方社会在我们所经历的这种恐怖行为面前注定束手无策,而我只是不愿意过分悲观。

现实的多面性

我已经界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了建立古典自由秩序,需要对社会中相互联系的人进行评估,以便使大部分人能够符合这四个方面的最低要求。事实上,我们会考虑从这四个方面对人的状况进行评估(但不得不承认,即便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对我等凡夫俗子来说已经很困难了,虽然一些自命不凡的数学家声称他们能做到)。将相互有联系的社会成员置于一个空间中,然后就从四个方面绘制散点。本章的主题是这个空间的点一定会有一个密集区,只有当密集区的若干人不是附属的,不是机会主义者,不是愚钝的,也不是极端不可容忍的,古典自由主义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请注意我并没有说所有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位于密集区,总会有一部分人位于密集区外,只要数量不多则无伤大雅。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有人并不青睐独立,有人在与人交往中是地道的机会主义者,有人对社会秩序简单规则一无所知但仍幸福地生活着,还有人盲目地拒绝承认建设性歧视的必要性。我的这些观点并不是在提出什么要求,甚或认为人应该具备达到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求的“完备的人”。我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离“非完备的人”的那一端很远。

有些人之所以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完备的人”的先决条件提出异议,是因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都不能接受“真实的人”,并寄希望于理想的制度结构能够创立我们所设想的社会秩序。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有点幼稚,因为人类作为生物与文化演进中的复合产物,必定会在自由社会中建立相互关系。为了符合这些要求,人类应该接受相应的伦理道德和政治经济教育。

小结

在引言中已经提到,古典自由主义的“完备的人”的前提与人们的常识有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第一反应与哈耶克的影响有关,哈耶克在很多人眼里是20世纪典型的古典自由主义者(参见第9章)。特别是在哈耶克后期的作品中,尖锐地批判了各种形式的“建构主义”,包括任何试图修正人类行为属性的各种尝试与努力。不过,有意思的是,哈耶克认为人类在文化演进过程中的的确确会跨越进入“美好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升华了生物意义上的亲疏之别,从方方面面提升人的完备程度。而且很重要的是,哈耶克似乎认为人类理解力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并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古典自由主义秩序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并没有反对我在此前,尤其是本章的前面几个部分中提出的观点。但是哈耶克的“跨越进入美好社会”之说就有点离谱了。通过升华亲疏之别,我们或许会让自己不能也不愿意区分市民与敌人之别。

哈耶克、我以及自认为古典自由主义者的人们,要认可完备主义立场确实相当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容易源于这样的事实,即我们很不愿意罗列一些供其他人遵循的特殊标准。古典自由主义如果把自己当作智者之王,那么就违反了自己的规则。古典自由主义者如果以为自己能够直截了当地指明跨越通往完备之路,那么就错了,因为古典自由主义者其实并不希望人们改变原本的自我。

至于我,很难说我与众不同,因为我不知如何认为自己已经是理想的完备主义者,甚至浑然不知自己是如何转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从道义上应该相信其他人与我是一样的,以至于除非证据摆在我面前,我还是会慎言自己是完备主义者。

或许古典自由主义只是一个梦想世界,而我与之前的若干乌托邦主义者们一样充满幻想。但是,至少还有希望,这是我们很难从那些演化主义者的深深绝望中所能感受到的。

同类推荐
  • 语文杂记

    语文杂记

    本书收集了詹伯慧先生二十篇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小短文,文章深入浅出,内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与方言、语言与交际、文字(简繁字和方言字、字书)等。
  •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本书对谜语的基本常识做了普及性的介绍,并且从众多谜语中选摘出部分适合中小学教育的谜语。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本书是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通过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所建立的“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研究和联合撰写的。它是老年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28年来老年教育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老年教育学研究过程中涌现的宝贵学术成果的积集。
  •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郑欣等所著的《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的研究主题为基于农民受众为研究主体的对农传播实证调查与对策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农政策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信息传播、科技传播、健康传播和法律传播等乡村传播现状及其效果。本书以发现和解决当前对农传播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在与新的时代背景的动态关联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充分关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研究成果对促进对农传播服务的改善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蓝色夏日

    蓝色夏日

    如果相遇是一种错误,那么那种缘分就不会有终止的时候吗?离开后的再一次相遇,却不是幸福的起点,而成了不幸的开始。人都是善变的动物,一个人的转变,会是好还是坏,命运究竟让她的心里产生了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她心里是永无休止的战争还是美好的回忆。
  •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很多姑娘想要活得有底气,但却不知道底气到底是什么。底气是钱、是知识、是阅历、是会说话、是会做人、是精神富足、是精致的外形、是独立的性格……姑娘们都希望自己活得从容和优雅,其实你只要有了底气,这些东西就会从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无须刻意经营和学习。所以,现在开始,提升你的底气,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雅从容的人。
  • 战友

    战友

    我和朱俊玲认识四十多年了,当时她正和我的战友贺会利在热恋中。他们结婚后她成为一名军嫂,都在一个部队生活,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因此,对她有所了解。她的原籍是河北,在宁夏长大,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国家干部,从基层到自治区机关的部门的领导,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靠自我奋斗,走自己的路,确实不易。她聪明好学,大胆泼辣,敢作敢为,具有男子汉的性格,是我认识的女性中的佼佼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天记

    云天记

    我喜欢云,因为云可遮天!——林紫云天生紫瞳的少年,注定与众不同。一直想当个普通人,奈何上天却不给这么卑微的一个机会。这是紫云的故事!
  • 人间鬼相

    人间鬼相

    一枚可号令世间鬼物的令牌,搅乱三界风云。闵晔做为世上最弱的鬼修,跟随道家天下最强的姜熙,开启了他不情愿的打怪升级人生。
  • 斗罗之今生情缘

    斗罗之今生情缘

    邪眸白虎意外成为戴云澜的第二武魂,让我们期待他的成神之路!!!
  • 剑煞穹顶

    剑煞穹顶

    百年前,天光罚世,致北海消融,突现龙吟,惊有高山流水填北海。人族弃圣人之道,囚皇族于金陵,建圣城,罢黜百家,独尊杀道。一个下山只想讨个年轻美丽妻子的单纯少年,只想调戏下良家做个纨绔子弟的贪玩少年,有着纯真之心的少年。在那幽黑的深渊里,在那血色天空下,于杀戮中,他执剑而立。“杀人,原来这么简单。”
  • 丞相她贪财昔夫

    丞相她贪财昔夫

    天知民不知,人们口中的才德兼备、严肃公正的丞相,竟是商贾江湖中人爱亦恨的“奸商”宁安。她不仅贪财还奸,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人前,她是忠心辅佐女皇的丞相;人后,她是转贪富人财务的“奸商”。虽是两面派,可她始终只喜欢自己的夫君啊~~~
  • 暮秋梧桐树

    暮秋梧桐树

    本文讲女主林笙和男主陈深一起考上大学,男女主互相暗恋,都不主动,后来分道扬镳。五年后再次相遇,她们会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