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0900000005

第5章 以学生概念学习为基点的教学模式(2)

在概念命名的教学时段,应防止教师在学生确认概念后即草草了事,结束教学。为了克服教学与学习中的形式主义、不求甚解的坏学风,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有学生很快就提出正确的概念名称,教师也必须坚持继续讨论,直至学生对概念的关键属性有了十分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为止。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于一个概念而言,有些例证是肯定的,而有些例证是否定的,这对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概念的名称、定义与关键属性写在笔记本上或写在黑板上。总之,无论采取什么办法,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清晰地确认概念的关键属性,这样,教学才有可能进入概念的应用阶段。

在概念的命名阶段,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可运用以下几个问题:①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义,由此完整地阐述已确认的概念的基本属性?②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确认的每一个正反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③学生是否了解所获得的概念的名称?

(五)概念的应用

在概念的应用阶段,有机会可以让学生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他们可以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基于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做出精确的描述,对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分,以及确定属性价值的等级幅度,以表明对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

对概念应用阶段的评价,主要依据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是否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正反例证?②学生是否能独立地借助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③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以及属性价值的等级幅度?④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六)对概念获得的反思

概念获得模式关注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质量、教与学的思维策略的应用,以及与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相联系的结果——概念真正的获得。所谓概念真正的获得,不仅仅意味着获得、理解某一具体概念,更重要的是学会思维的策略与方法:正反例证的提出、分析、比较与对照,假设的提出与验证,伪假设的排除,概念基本属性的确认,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区分,概念的命名与定义等等。所以,在概念获得模式中,反思主要是对认知技能应用的认真思索,这些认知技能是:创造性地参与、归纳性地思考、演绎性地思考、概念的命名与定义、正反例证的应用、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在与整体的关系之中检查部分与个别等。

对反思阶段质量的评价,可依据以下几个问题:①教师是否给出时间让学生清晰地表述自己在概念获得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与策略?②学生能否运用多种方式(如书面文字的、口头表述的、图表的、图像的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③学生能否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之处?④概念获得教学能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与认知动机?

三、概念获得的策略

当学生对比示例时,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最初他们会做出什么类型的假设,后来又怎样修改和验证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有三个因素十分重要:第一,我们能设计概念获得的练习,从而使得我们能够研究学生的思考过程;第二,学生们不仅能够描述他们是怎样获得概念的,而且能够通过改变策略和学习使用新的策略而更有效地学习;第三,通过改变提供信息的方法以及对模式进行轻微的修改,我们能够影响学生们处理信息的方式。

要想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策略,关键是分析他们是怎样接近示例中的信息的。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仅仅是注意信息的几个方面(部分法),还是同时留意所有的或者绝大部分信息(整体法)呢?为形象起见,我们举出例证,设想一下我们正在通过比较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来教授文学风格的概念。第一个肯定型范例如下:

“新国家的出现似乎有着固定的模式。首先出现的是强健、勇敢而有些孩子气的开拓者。他们能够在荒野中生存,但却缺少经验,不大愿意帮助别人,也许这就是他们当初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原因。当新的土地大致有了一个边缘时,商人和律师们出场发挥作用了——来解决所有权的问题,他们通常靠的是把诱惑人的事物排除掉的手段。最后出现的是文化,也就是那些使人走出痛苦生活的娱乐、休闲和交通,这种文化的水平可以参差不齐,而且事实上的确也是这样。”

学生们知道,这一段将会根据它的风格和下面其他的段落归为一类。

有些学生仅仅注意这一段的某一种特征,比如,叙述句的使用或对开拓者各种不同描述的罗列,而另外一些学生会留心它的细节,注意到其中比喻使用与否、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以及作者作为一个人类行为观察者的立场等。

部分学生在分析语言的应用时仅仅注意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在把上述短文与另一段肯定型例子进行比较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任务更容易些——只需留意这一段中的特征在第二段里是否出现,然后依此类推去注意第三段、第四段等。不过,如果学生最初确定的这一两个特点失败了,不能从中推出概念,他就必须从头再来,从文章中寻找另外的特点。相反,整体注意者必须同时注意许多特征,而且要一次次排除那些非决定性的因素。然而,整体法使学习者确定多特征概念时较为容易,而且即使疏漏了某个特征也不致对整个确定过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方面,我们有两种途径。在他们正确地确定了概念后,我们可以要他们讲述一下自己在整个练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想法,开始注意哪些特征,以后又做了哪些修改(“告诉我开始你想的是什么,为什么那样想,以后你又是怎样修改的”)。这种方法常能引起讨论,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有的学生能把他们的假设写下来给我们,也给他们自己留下一个可供后来分析的记录。例如,在一项由肖沃斯和乔伊斯指导的植物分类个案中,学生们两人一组来研究两个组的示例(一个肯定型的和一个否定型的),他们要记录下自己的假设、所做的修改及其原因。采用整体法的学生细心地初步确定出多种假设并逐步排除非本质特征。而采用部分法,最初只选择一个或两个假设的学生则需要不断地重新审视例子,并修改自己的想法以便达到确定多特征概念这一最终目的。通过相互交流并对此进行思考,学生们在以后的课程中能够尝试新的方法,并且注意观察采用新方法的结果。

许多人第一次遇到概念获得模式时都会问起否定型示例的作用,不知为什么不能只给出肯定型示例。否定型示例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确定概念的范围,这里可以想象一下绘画中的印象派概念。印象派的风格和别的画派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要通过观看许多非印象派的作品来确认印象派的特征。与此相似,要想确认一组词为介词短语,就必须能把它与从句区别开来。只有通过对那些包含和不包含某种特征的例子进行比较,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某一概念的特征并且持久不忘。概念获得模式是用来设计长期学习的,例如,我们经过努力,终于准确地定义了质数、元素、发展中国家以及反话等概念之后,今后一旦再遇到它们,就能够肯定而正确地把它们归类。

坦尼森和他的同事对概念的学习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些用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模式。研究过程中,他们比较了学生们由示例推导出特征和解释的种种方法,虽然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在给出示例表之前先探讨定义的方法。结果证明,在两种情况下,当示例检验在讨论特征定义之前进行时,学生们都能准确掌握概念并保持较长时间。坦尼森和科克奇瑞拉还发现,最先给出的示例应该尽可能地清晰,在讨论复合特征概念的场合下更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给学生一些模棱两可的例子来“欺骗”他们,而应该小心地排列资料,把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例子放在后期,也就是概念已经比较明确了的时候再来处理它们。

他们还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获得程序性知识(关于怎样获得概念的知识),而且学生拥有的程序性知识越多,就越能有效地获得和应用概念性知识。因此,分析思维过程,达到对概念获得的元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讨论的概念学习、特征分类和下定义的想法与现在流行的教学方法相反。有些教师首次进行概念获得的教学时,一开始就给学生做出定义并列出所有特征,而事实上分类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已经抽象出概念之后,这一点十分重要。

以系列或组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资料叫做示例。例如:一组诗,如果它们包含所求概念的特征就被称为肯定型(如十四行诗),否则被称为否定型(如不包含十四行诗全部特征的其他诗歌)。通过比较肯定型和否定型示例,学生做出了自己关于分类的假设。然而在这个阶段他们并不把自己的假设相互交流。当大部分学生都做出假设时,教师会把一些未被标明肯定型或否定型的例子出示给他们,看看他们能否成功地把那些肯定型例子指出来。有时还可能让他们自己做出一些例子来(比如:在浏览一组诗后指出若干肯定型与否定型例子)。在此之后,他们被要求互相交流自己的假设并说出在整个过程中自己想法的变化。在一致通过了一个似乎最为可能的假设后,他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如果有专业术语的话(例如,十四行诗),则由教师补充说明。

为求更加牢固地掌握和应用概念,最后学生们要寻找更多的例子,确认其中哪些与所学概念最为吻合。

四、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

表1对概念获得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表1概念获得模式体系表

第一阶段:资料呈现和概念确认

1.教师呈现标明为肯定型或否定型的例子

2.学生比较肯定型和否定型例子的特征

3.学生概括并检测假设

4.学生根据例子的基本特征表达定义

第二阶段:

检验概念的获得

1.学生将新呈现的未标明类型的例子确定为肯定型或否定型

2.教师根据概念的基本特征来确认假设,给出概念的名称并表达定义

3.学生举例

第三阶段:

分析思维步骤

1.学生描述自己的各种想法

2.学生讨论假设和特征的作用

3.学生讨论假设的类型和数量

(一)体系

第一阶段中包括给学生们呈现的资料,每一份资料都是一个例子,或者包含或者不包含所求的概念。这些资料以成组的形式呈现,它们可以是事件、人、物体、故事、图片或任何可描述的内容。学生们被告知,所有肯定型例子中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作用是表达出所求概念本质的假设。这些例子以事先排好的顺序被提出并标示为是或否,学生们则被要求对它们加以比较并判断不同例子的特征(教师或学生可以做一份有关该特征的记录)。最后,学生们被要求根据这些本质特征来命名概念并说出概念规则(他们的假设到下一阶段才能被证实,所以现在有些概念的名字学生们可能不知道,不过到概念被证实时这些名字会被提供出来)。

在第二阶段,学生检验所获得的概念,方法是首先将未标示的例子正确地分类,然后举出自己的例子。在此以后,教师(和学生)确定或否定他们最初的假设,必要时修改最初对所求概念及其属性的选择。

在第三阶段,学生们开始分析自己获取概念的方法。如前所述,有些学生首先确定一个相当宽的范围,然后再逐渐把它缩小;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一开始就从小范围着手。学生们能够描述他们的方法——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解特征还是概念上,是一次注意一个主题还是多个,当自己的假设不能被证实时接下来是怎么办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修改过自己的方法吗?逐渐地,他们会比较出不同方法的不同效果来。

(二)组织结构

在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选择概念,挑选资料并把它们组织成肯定型和否定型例子,然后排列成一定顺序。大部分教育材料特别是教科书,并不是按照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学习的基本思想设计的。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必须从教科书或其他资料中准备出范例、抽象概念和有关材料并按合理方式加以组织,使得它们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概念的特征,还要注意使它们同时包含肯定型与否定型例子。在使用概念获得模式时,教师是记录者,记录下特征及其假设(概念)的提出过程,需要时教师还要提供附加范例。在概念获得活动中教师的三个主要作用是记录、提示(线索)和呈现附加资料。

(三)教师作用的原则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支持学生去大胆假设——然而一定要强调指出这些假设只是暂时的——并且组织学生在对话中相互检验对方的假设,而在概念获得模式的后半部分,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引向对他们的概念和思维方法的分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分析各种不同方法的优点,而不是试图寻找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适用于任何人的最佳方法。

(四)支持系统

概念获得课要求将肯定型和否定型的例子提供给学生。应该强调的是,在概念获得课中学生的任务不是发明新概念,而是要得出一个教师事先挑选出来的概念,因此,首先要提供资料而且它们必须特征明确。这样,当学生面对一个例子时就能够描述出它的特征,而这种描述能够被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概念形成模式

同类推荐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不同的时代赋予了文明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汉语中,“文明”一词早已出现,如《易·乾文言·九二》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语,《尚书·舜典》中也有“壑哲文明”的提法。我国古籍中所提及的文明都具有文采、文藻、文雅、开明、明智的含义,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的内涵是不同的。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热门推荐
  • 蔷薇少年与神秘的魔影少女

    蔷薇少年与神秘的魔影少女

    一抹黑红飘渺,一刹魔音笛响,一点殷红笼罩,这在天空中的一幕,引起了一位少年的注意,少年随着光点望向天际,在少年的目光中,他注意到了在黑红的天际间,若隐若现的闪现着一位少年的形态,尽管只是若隐若现的形态,也足以在这位少年的脑海和意识中留下了永远难以移除的地位、空间。下一瞬间,若隐若现的少女形态已逐渐消失了,仅仅留下了那一片在黑夜中闪现着的星星点点。究竟天空中出现的若隐若现的少女,是虚是实,是真是假?那位若隐若现的少女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突然出现,然后又突然消失?少年与少女的邂逅又将会是怎样的呢,将如何发展?神秘的少女与迷茫的少年又能否获得月老的亲睐,为他们连上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呢?
  • 天启之神位战争

    天启之神位战争

    欢迎来到天启(Apocalypse)的世界。英灵(servant)的荣耀将尽显于此,召唤者(master)的战争将永无休止。争夺神位的战争,本不应该与夏小虾这个平凡的青年有所牵连,却在一场无意间卷入战争当中,成为无双吕布的master。从此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一个人,一柄剑,却在这个世界中走出了一段传奇。PS: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
  • 恶灵退散

    恶灵退散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_→那你相信我会捉鬼吗?→_→谁说会捉鬼的一定是念叨急急如律令的老道士?那四个帅哥的真实身份竟然是驱魔人?本小姐可是东方百年驱魔世家的唯一传人!0v0只不过除了放放血还有点杀伤力之外;就连阴阳眼都是时灵时不灵的了_(:з」∠)_
  • 来若有生

    来若有生

    再一次醒来,已时十年后,十年间,一场又一场连贯的梦境,让她不得不怀疑梦中的那个男人是否真实存在过,她疯了一般的找寻,却无所获,真相究竟在何方?
  •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梨园忆旧——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自述

    本书讲述了音乐、戏曲、影视等领域的表演艺术家的学艺经历、表演的体会心得、人生与表演的交融及其酸甜苦乐。
  • tfboys之童欣撞地球

    tfboys之童欣撞地球

    为什么!为什么突然冒出三个未婚夫!还,还都那么腹黑!"唉~我有让你走吗?宝贝~嗯~"王俊凯邪笑中"童~我要亲亲~"王源卖萌中"童儿~求抱抱~"天哪,连高冷boy易烊千玺都……"哼,你们都是坏蛋!"蒋童童嘟着嘴不满道,"你说什么呢~"三人腹黑中……
  • 重生名媛将军

    重生名媛将军

    当了一辈子皇后,没想到最后落了个死不瞑目的结局,魂魄在宫中飘了几个月终于搞清了自己的死因,然后更憋屈了,由于怨念太大,地府不收,天庭不管,只得回到孽缘伊始亲手终结前世的悲剧,皇甫朝歌表示她比凉生更忧伤。且看一个闺阁女子如何被逼上战场,成就一代女将的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魔噬

    血魔噬

    集天下的至高血脉,进行最大的天怒祭祀。血噬人的精神记忆,道是吞尽天下的修为。咦?不对啊,我怎么是这个画风?
  • 百笑风云录

    百笑风云录

    我,一个来自偏远南疆,家里有三座山的有志青年,童百笑。受到热衷于烹饪的富二代大表哥以及心上人的诱骗,来到了上海。开始了和他们一起掘地求生的贫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