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70800000005

第5章 步兵的作用(5)

在奥地利,1809年征召了一支全国性民兵。1813年,奥地利和普鲁士都征召了后备役部队,尽管奥地利主要是将其作为替代正规军的后备军。俄国在1812年战役期间征召了数目庞大的民兵。此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每一个欧洲国家的军队都模仿了法国的军的建制。

在大战术和战术层次上,法军的对手们开始进入了按照18世纪标准的线性阵形进行作战的时期。大多数欧洲国家及其军官们经历了过去的一个世纪时间才发展出其本国军队的战术原则。

到大革命时代的初期,大多数国家的军队在作战时将其部队组成一种三列线性阵形,采用一种排或分队的射击体系。尽管大多数国家的步兵包括了火枪兵、燧发枪兵或掷弹兵等不同名称的部队,但其区别仅在于军装或身份的不同。

所有这些国家的军队都将它们的团部署成一个或多个由3列平行的横队组成的战线。许多国家还拥有专业化的轻步兵,尤其是奥地利人,将其轻步兵部署在与奥斯曼土耳其接壤的军事前线,但他们并不是战场上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样,尽管英国陆军在北美使用过轻步兵进行作战,并且也确曾为每个营配备一个连的轻步兵,但是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英军才建立了着名的轻步兵团和来复枪团。

这种战争形式在总体上只有简单的条例,相对不那么复杂。将领排兵布阵准备打仗时,他所面临的大多数问题集中在诸如将他的各个营部署成多少条战线,以及各部队之间保持何种紧密距离以便相互支援等问题。炮兵通常部署在高地上,并且不做多大的机动,而骑兵则被安排在侧翼。简单地说,较之法国人的战争风格,这种战争方式的“机动部分”相对较少。结果,法国的敌人就很难区分出大革命军队和拿破仑军队的正在形成的战争技术的构成要素。

盟军的改革

然而,法国人所给予的屈辱性打击,连同少数锐意改革或思想开明的高级军官的努力,确实导致了盟国军队的战术改革。绝大多数改革集中在两个最显而易见的法国战争体系的要素上,即采用具有更大纵深的纵队阵形和运用散兵作战。

例如,到1909年,奥地利人在战场上已经采用了新的密集纵队的阵形。首先是“密集的营”。在这种阵形中,一个营部署在一个连的前方,而该营有着6个连的纵深。其次是“密集的师”。在这个阵形中,营的组成是两个连成横队排列,3个连按纵队排列。这两种阵形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将密集纵队作为机动的构成部分,但并未广泛的运用。现在,奥地利人开始在战场上愈益频繁地使用密集纵队,特别是用它们对付骑兵作战,因为他们易于编队。松散方队是对付骑兵的比较理想的阵形,它需要复杂的变化。在1809年战役期间,奥地利的部队多次采用这种阵形击退了法国骑兵的进攻。

俄军早在法国大革命战争前就运用过横队和纵队相结合的阵形。这或许是源于他们偏爱的肉搏战胜过使用滑膛枪的原因。可能的情况是,这种阵形更通常地用于俄军“东方战线”,以对付他们在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大草原上遇到的非正规骑兵。这些战术通常是与俄国将军亚历山大·苏沃洛夫(1729~1800年)相联系的,此人是全面训练和使用冷兵器的伟大倡导者,他在研究法军战术后尤其如此。他有一句名言:“火枪是懒虫,刺刀是好汉。”不仅如此,俄军还发展出一种混合阵形,在1807年艾劳战役中加以运用,一些团将其中一个营按横队排列,两个营按纵队排列,并部署在横队后面。

在腓特烈大帝时代,普军曾是线性阵形战争的大师。这支军队在1806年灾难性失败之后,也被迫采取新的战术方式。普军的改革运动因《提尔西特和约》所施加的大幅削减军队的限制而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1812年,普军颁布了一套新条例。这些条例在许多方面是法军战术体系和大战术的缩影。其中包括由两个标准的步兵团构成的旅的阵形,而每个团有两个战列步兵营(滑膛枪兵)、一个轻步兵营(火枪兵)以及两个掷弹兵连。两个团的掷弹兵共同组成一个独立的精锐营。此外,旅还拥有一个炮兵连、一个骡马炮兵连和12个骑兵中队。显而易见,普鲁士的《1812年条例》是从法国《1791年8月1日条例》中汲取了灵感。不过,普军似乎最终并没有广泛使用源于法国体系的散兵和纵队,因为普军的条例允许某种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混合阵形,这与拿破仑在1807年给苏尔特的建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个旅会将其火枪营编成一条战线(横队),并且由这些营抽调出来的散兵进行掩护。他们得到第二条战线的、排列成纵队的3个滑膛枪营的支援,侧翼有炮兵,而炮兵又得到第三条战线上的一个火枪兵和掷弹兵混编营的支援,该混编营也排成纵队。最后是骑兵和骡马炮兵。

在拿破仑所有对手中,只有英军抵制对其军队的重大改革。从18世纪90年代到1805年英国遭受的历次侵略恐慌期间,英国动员了民兵部队,其中一些民兵部队甚至打出了小有名气的1797年菲什加德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一支小规模的法军部队在威尔士登陆,但被英国民兵迅速击溃。然而,民兵力量并未用做英国野战部队的一部分。当然,英国的幸运之处在于,皇家海军控制住了海峡而使其免遭法国军队的蹂躏。在英军确实投入部署之后,民兵只是作为一支合作性力量,进行了一些不重要的军事行动,在某种意义上,直到滑铁卢的最后一幕,他们都没有直接面对大军团和拿破仑本人,而只是同他的手下交锋过。

因此,英军基本维持了基本的线性战术,虽然它也对18世纪的作战规则作了一些修正。首先,英军使用了两列线性阵形,而不是更标准的三列线性阵形,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火力的作用。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曾讨论过在某种情势下使用两列线性阵形,如法军曾用它来对付朱安党人,而拿破仑本人在1813年曾经支持过这种做法。

但是,英军在使用两列线性阵形方面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变化:虽然这种阵形似乎是为了突出火力而非服务于突袭行动,但显而易见的是,英军使用这种阵形也有发动突袭之意。标准的英军战术并非是久拖不决的火力战斗,而是通过在一个较近的射程内进行猛烈的密集射击,将火力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紧随密集的炮火之后的是冲锋,这通常会造成敌军精神的崩溃。此外,这种线性阵形得到了大量训练有素的轻步兵部队的掩护,包括专业化的轻步兵团,甚至是两个装备来复枪而非滑膛枪的团。当敌军部队靠近英国战线时,这些部队能提供必要的火枪和来复枪火力的支援,以消灭敌军。

马伊达战役(1806年7月4日)

1806年夏,法军正忙于结束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服。早些时候,那不勒斯曾允许英俄两国部队出现在其领土上。到了夏天,法军及其盟军击败了那不勒斯军队。那不勒斯的数千残余力量或逃到西西里,或被围困在加埃塔城。英国关心的是,加埃塔的陷落将为法军入侵西西里提供基地。最初,该地区的英军指挥官海军少将西德尼·史密斯(1764~1840年)和约翰·斯图亚特将军对防守西西里岛心存懈怠,他们最初以为法军实际上几乎没有机会拿下加埃塔城。因为被派往执行围攻任务的法国部队准备不足,既没有充足的人力,又因缺少围城大炮而没有充足的火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加埃塔的法军部队得到增援,到6月,他们拥有大约1.2万人的部队,也有了数量充足的用于攻城的重炮。

加埃塔城的陷落现在已迫在眉睫,此时海军少将西德尼·史密斯和约翰·斯图亚特将军准备派遣英军在加拉布里亚展开登陆行动,旨在将法军驱逐出去。因此,英军登陆部队的使命就在于找到该地区的法国部队并与之交战。据说,师长让-路易·埃伯纳泽·雷尼尔(1771~1814年)将军指挥下的法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

斯图亚特将军开始集结其部队。其部队由3个旅和一支先头部队构成。先头部队由清一色的轻步兵组成,这些步兵连,是从西西里卫戍部队的各步兵营抽调而来的,总共有7个连。

另外,还有一个“侧翼”连,由神枪手组成,从第三十五步兵营抽调而来的。最后,还有本地轻步兵部队,即两个科西安特别行动连和一个西西里志愿兵连。第一旅包括一个正规步兵营,即第二十七步兵团的第1步兵营,一个由6个连组成的掷弹兵混编营和一个步兵炮连。第二旅由两个步兵营构成,即第七十八山地团的第一营和第八十一步兵团的第一营。第三旅也有两个战列步兵部队,即第五十八步兵团第一营和第二十步兵营。还有路易·德·瓦特维尔率领的瑞士团的4个连,他们没有被编入各旅,而是留作营地守卫。这支部队的构成,从几个在英军中服役的瑞士残余部队到法国流亡人员,不一而足。英国登陆部队中倒没有什么骑兵,可能是因为用战舰来运输战马比较麻烦。整个部队人数总计约为5200名官兵。

7月1日,西德尼海军少将命令斯图亚特和他的登陆部队在圣欧菲米亚城附近上岸。他们希望通过在雷米耶负责的防区中部登陆,将法军一分为二。斯图亚特率部登陆并扎下营地。第二十步兵营被派到南部实施佯攻。科西安特别行动连被派到内地进行侦察,但是该特别行动连与法国的波兰部队的几个连遭遇,被赶回滩头阵地。在那里,英军投入3个战列步兵营,他们赶来援助并击溃了波兰军队。一些卡拉布里亚游击队也加入了斯图亚特指挥的军队,尽管斯图亚特对他们不以为然,而且他们也没有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发挥多大的积极作用。

在雷焦的雷尼尔及其部队主力立即开始向东北进发,集结早先沿途充当守卫的部队。他指挥那不勒斯方面军第二军,但在人数上近似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师。他的部队包括3个旅;两个轻步兵团(第一团和第二十三团),每团各有两个营;1个战列步兵团(第四十二团),下辖两个营;1个瑞士营(第四瑞士营);两个波兰营(第一波兰团);1个轻骑兵团(第九团);一个炮兵连,包括骡马炮兵和步兵炮兵。这支部队共约6400人。到7月3日晚,雷尼尔及其部队抵达美埃达城,并在城南安营扎寨。

斯图亚特了解到雷尼尔的行踪后便集结部队。7月4日,他将部队和前哨分队集结起来扑向法军。他依然认为法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双方大军向拉马托河北岸的平原开去,并开始部署战斗。因为雷尼尔不得不按直线队伍形式向前推进,以便形成所谓英国式线性战斗阵形,所以,当他的左翼的部队首先开始改变方向并向英军推进时,他的部队最后是以梯队的阵形推进的。

法军的右翼部队在改变方向以前还必须继续推进,因而离英军最远。雷尼尔对部队进行了部署:第一轻步兵团的两个营部署成纵队,其轻步兵连分散在河的两岸;在这个精锐轻步兵团的后面是第四十二战列步兵团,也按纵队部署;在这支正规步兵的右侧稍后是两个波兰营,然后是瑞士营。接着是法军炮兵,它得到两个轻骑兵中队的支援;在炮兵右侧稍后,是呈纵队排列的第二十三轻步兵团的两个营;在法军战线的正右方,是剩下的第九轻骑兵团的两个中队。

斯图亚特将他的右翼驻扎在拉马托,并且形成了他的战线:他的轻步兵先头卫队一马当先,紧挨着河,构成了标准的两列线性阵形,科西安特别行动队和西西里志愿兵沿河部署成散兵阵形;在先头卫队旁边,是苏格兰山地团和第八十一步兵团,呈线性横队;在他们左侧,是炮兵连,第五十八步兵团部署在其后方;掷弹兵混编营据守整个战线的左翼;被派遣在外的第二十步兵团,预计会在战役进行期间抵达河的左岸的某个地点。

小规模交火

这场战役始于双方先头部队沿河以松散队形展开的小规模冲突。在英军的两个轻步兵团前来援助之前,法国轻步兵始终占有优势。然后,第一轻步兵团的两个营约1800人的庞大队伍,冲向大约只有650人的英军先头部队。英军一直等到法军到达137米的距离内,才发起猛烈的齐射。法军精锐步兵部队继续向前压来,然而在距离英军约73米时,又遭到一轮齐射。法军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打击,随后溃不成军,四处逃散。

在第42战列步兵团受到苏格兰山地团和第81步兵团的火力压制时,雷尼尔面临的形势迅速恶化。几轮齐射之后,这支部队在火力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已溃不成军了。英军战列步兵继续向前推进,与波兰人和瑞士人交火。波兰人迅即溃败,但是身着红色外套的瑞士人却坚守阵地,最后他们也被迫撤退。他们秩序井然地向法军旅的余部方向撤去。

同类推荐
  • 梁皇

    梁皇

    非常感谢猎捩的支持,每天都在为本书投票,因为不能签约,我没打算继续写下去的,兄弟,现在我就继续写吧!一直写下去,可能会更得很慢,因为我在更新主书(魔演三国)请见谅。真的感谢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血海翻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血海翻腾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7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史上最强抗战军

    史上最强抗战军

    逍遥自在习惯了的雇佣兵王赵月亮发梦也想不到,自己不但被杀手组织追杀了,而且还悲催的穿越重生到了一个远在万里迢迢的德国的纨绔子弟身上。那么在1936年开始的这乱世的年月里面,赵月亮的人生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是成为英雄,还是狗熊?还是籍籍无名,还是一夜成名?还是……
  • 中国狼牙

    中国狼牙

    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从普通士兵角度切入,反映三位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家庭出身、不同理想信念的年轻人在特种部队的经历,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残酷悲壮、铁血精诚的训练、战斗及生活的长篇画卷,揭开有着独特个性与崭新风貌的中国特种兵的神秘面纱。
  • 老兵记忆

    老兵记忆

    一个老兵的战斗经历,一群群士兵的战火岁月,那些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日寇入侵的国战之中,有这样一些人,在默默地战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请看一个小兵在战争中带来的变数,胜利!“马少爷!幸会幸会!你可抵几十万石粮食啊!”“哇!好多的黄金!”“麦克阿瑟?谁啊?天皇他亲爹?”“美国人?嫌他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那是他们自找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别他妈的拿贵族的派头来恶心我!”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大天无道

    大天无道

    非魔然堕于魔道,非圣然闻于圣名。生于黑暗之中,唯有前进!叹天下无道,何处才是道?
  • 西风瘦马

    西风瘦马

    一个太子,不想做皇帝,却想着去做执剑走江湖的游侠;上古修仙的末代传人,不求天道,却整日沉迷在酒色之中,真醉还是假寐?堂堂一国护国国师,却整日游走在外,不敢回京;还有一个不知姓名的高冷小女子,整日神出鬼没;而我们的主人公,通读古今典藏而不自知,身怀绝世剑法却不敢杀人!他们,到底是要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 贵妃斗后宫

    贵妃斗后宫

    这部小说讲的是架空王朝文朝的文高宗文杰在位42年间,孝理顺皇后苏迪如何一步步由贵妃之位斗遍后宫,成为一宫之主。
  • 穿越回到1998

    穿越回到1998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穿越回到自己18岁时,面对以前的种种事情他改去怎么面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生碌碌无为还是富可敌国。他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竹马在眼前:恶魔,请滚蛋

    腹黑竹马在眼前:恶魔,请滚蛋

    他是不可一世的傲娇校草,她是呆萌萝莉。小时候。“彦哥哥,晴晴好喜欢你哦~~~”某傲娇;“点点点。”长大后。“风澈,风澈,我是你的大粉丝!!!爱你一万年~~~”某腹黑;“原来你的爱可以那么容易说出口。”“什么意思啊?”呆萌萝莉一脸懵逼。“小时候你是怎么对我说的?”“额。。。我忘记了。”“哦?”“唔——”---“谁让睡我房间的!”呆萌萝莉要抗议!某腹黑:”我乐意。”“gun”“老婆,你这么急不可耐?地板还是沙发?”
  • 塘前沐月

    塘前沐月

    塘前花自开,沐月影别离。励图四方志,爱在方寸间。本书以励志和爱情为主线,校园创业、乡村创业、都市创业,校园情感纠葛,乡村恋情,都市爱情,爱情与婚姻,穿插乡村历险故事,书中情境之处偶有自创诗词、歌词达意传情,相得益彰……。
  • 贪婪洞窟之气运主神

    贪婪洞窟之气运主神

    一名运气逆天的游戏爱好者,因为在游戏中的逆天运气而被其他玩家嫉妒,某天,一名疯狂的玩家找到了他的住址,并在大街上用汽车将其碾压成酱!但墨尘并没有死亡,不,他确实是死了,但他的灵魂并没有死,而是来到了一个神奇的洞窟中,成为了一名冒险者,在洞窟中挣扎求生:咦?谁掉的暗金武器!啊,怎么又是宝箱!...
  • 画一堂春

    画一堂春

    “画师笺南死于鳢朝十八年。”静看小园几许,婵娟已不复当年,紫藤花下,西漠戈壁再相见,却只道是阴晴圆缺。鳢朝公主阿衿与笺南相识于鳢朝三年,那年杏花微雨,笺南于朵朵桃花下勾绘妙笔丹青。“我喜欢看公主笑着的样子。”“公主别哭,我们在戈壁滩上,我会陪着公主去看大漠弯弯的月,喝最醇香的葡萄陈酿。”“公主,你做了个很久很久的梦,梦里的笺南已回了西境。”一场腥风血雨,将鳢朝公主卷入其中。“我不知现在是何时,我只想永远和笺南哥哥在一起。”“笺南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