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99900000022

第22章 百战奇略(7)

春秋时期,越国攻打吴国,吴军主力在笠泽设阵防御,与越军隔江相峙。越王勾践便用两路兵从吴军的左右翼发动攻击,来扰乱和分散吴军在笠泽的主力,乘着黑夜,时而在左方,时而在右方,击鼓呐喊前进,吴军不得不分兵防御。越王勾践率中军主力偷渡笠泽,直趋吴军主力而鸣鼓猛攻,吴军大败,越军一举而打败了吴军。

备战①

【原文】凡出师征讨,行则备其邀截,止则御其掩袭,营则防其偷盗,风则恐其火攻。若此设备,有胜而无败。法曰:“有备不败②。”

三国魏大军南征吴,兵到精湖③,魏将满宠④帅诸军在前,与敌夹水相对。宠谓诸将曰:“今夕风甚猛,敌必来烧营,宜为备之。”诸将皆警。夜半,敌果遣十部来烧营,宠掩击破之⑤。

① 备战:即在行军作战中针对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防御。

② 有备不败:出自《佐传·宜公十二年》。

③ 精湖:今江苏高邮北。

④ 满宠:三国时魏将,曹操时因战功官至奋威将军,曹丕时官拜伏波将军。

⑤ 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译文】凡是出兵征伐.在行军的时候要防备敌人中途截击,在停止的时候,要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在宿营的时候要防备敌人偷营劫寨,在有风的天气要防备敌人火攻。如果能这样针对不同情况作不同的防御,就能胜而不败。兵法上指出:“有备就不败。”

在三国时期,魏国的军队南征吴国,军队行进到精湖,魏大将满宠率领诸军在前,与吴国的军队隔水相对阵。满宠对将领们说:“今天晚上风大,敌人肯定会来火攻我们的营寨,各位应当加强警惕,作好准备。”将领们都很是警惕。夜半,吴军果然援遣十个分队前来烧营,满宠指挥军队突然出击,一举击败了敌人。

粮战①

【原文】凡与敌垒相对持,两兵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遣,必须严加守护,恐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灭亡②。”

汉未,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车运谷,使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倏③。贪财,绍不能足,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④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左右疑之,荀枚、贾诩⑤劝操。操乃留曹洪⑥守,自将⑦。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⑧,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抄掠后军,遣兵以益备⑨。”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大乱,大败之,绍弃甲而遁。

① 粮战:即把粮食作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两军对垒相持的时候,其方法是,一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自己的粮道畅通无阻,二要千方百计地断绝敌人的粮道。这就是粮战。

② 军无粮食则亡:出自《孙子兵法·军争》。

③ 许攸:初随袁绍,官渡之战时,弃袁投曹,并献烧鸟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粮屯之策,成为官渡之战获胜的重要战略之—,后因居功自傲被杀。

④ 燔(fán):焚烧。

⑤ 贾诩:董卓入据洛职,诩任讨虏校尉,卓败,先后依附李傕、段煨,官渡之战前,诩说服张绣一并归附曹操,封都亭侯,曹丕称帝后,官至太尉。

⑥ 曹洪:曹操的堂弟,曹操时官至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骠骑将军,封野王侯。

⑦ 将:动词,率领。

⑧ 枚:一种形如筷子,两端有带系于颈上的工具;衔枚,即把枚衔在口中,以防喧哗而惊动敌人。

⑨ 益:加强。

⑩ 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译文】凡是在敌我双方对垒相持,两军胜负未分的情况下,谁有粮食谁就能取得胜利。所以,对我方的粮道,必须派兵严加防守,严防敌人切断;对敌方的粮道,必须精兵悦卒去切断,断绝敌人的粮源。敌人既无粮食来源,他们的军队必定无法坚持战斗而退走,我军就可乘机攻击,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兵法上说:“军无粮食则亡。”

东汉末期,曹操与袁绍两军在官渡对峙,袁绍调车马运送粮食,令运粮使淳于琼等五位将领率兵万余人护卫,夜晚住宿在袁绍军营以北四十里的地方。袁绍有一个谋臣名许攸,因贪财好利而袁绍未能满足他,于是投奔曹操,给曹操献破袁之计说;“现在袁绍有一万余车军粮,但缺乏严密的守备,我们只要用轻装部队偷袭运粮队,烧掉他们的军粮,不过三天,袁绍的军队就会不攻自败。”曹操左右的人听了都报怀疑态度,只有荀攸、贾诩劝曹操采用许攸的意见。于是曹操决定由曹洪留守,自己亲率步骑五千人,都打着袁绍的军旗,士卒都衔枚,马嘴都勒住,乘黑夜从小路进发,每人背着一捆柴草,遇着巡查的人,就回答:“袁公担心曹操抄掠我军后方,特派我们前住加强守备。”询问的人也信以为真,都觉得无事。曹军抵达后,包围了粮屯,然起熊熊大火烧粮屯,于是袁军军营大乱,被曹军打得大败。袁绍得知军粮被烧,率部队慌忙弃甲丢盔逃跑。

导战①

【原文】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入寇②,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令卫青③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④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遂大惊,独与其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⑤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裨将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畜数百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张骞⑥以尝使大夏⑦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⑧。

① 面导战之导,是指行军打仗要用当地人作向导。因为本地人作向导,便于了解和掌握战区的地形地利条件,可以避开不利的地形条件,趋利避害,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军争篇》中从反面“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强调了用乡导的重要性。

② 比岁:连年,即每年。

③卫青:西汉名将,汉武帝卫皇后之弟,封长平侯,与匈奴作战,战功卓著。

④右贤王:匈奴官名,本谓“右屠耆王”,“屠耆”意即贤。

⑤ 轻骑校尉:统率骑兵的武官。校尉,略次于将军的武官。

⑥张骞:西汉外交家,奉武帝命出使西域,对匈奴风土人情,地理状况熟悉,为卫青率兵作战提供了不少的自然地理情况。

⑦ 大夏:中亚古国,当今阿富汗北部。

⑧ 史例出自《汉书·卫着传》。

【译文】凡是与敌人作战,对于山川的平易与险阻,道路的曲折与直捷,一定要用本地人作向导,才能具体了解和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这样,才能在作战中充分利用地利获取胜利。兵法中说:“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汉武帝的时候,匈奴连年入侵我边境骚扰掠夺,杀人夺物极为严重。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天,武帝命令大将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北出边塞,讨伐匈奴。匈奴的右贤王以为汉兵不可能到达匈奴所在的地域,仍然日日饮酒,安然醉卧帐中。汉兵乘黑夜到达右贤王的营地,把他们团团围住,此时他们才大惊失色,右贤王在慌忙中独自带了一个爱妾,由数百骑护卫,突破包围,夜逃奔北方。汉派遣轻骑校尉郭成等率兵追赶四百里,未追上,俘虏了右贤王的裨将十多人,男女一万五千多,牲畜数百万头。于是,卫青率兵凯旋而归。到汉边境,天子派使节持大将军印,当即拜任卫青为大将,所有的将领都由卫青统领,并给予封号而回。此次胜利,都因为用了长期田留在匈奴的张骞作向导,他熟悉什么地方有水草,从而使汉军未受到饥渴威协,终于取得胜利。

知战①

【原文】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②。”

战国,魏与赵攻韩③,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④,直走大梁⑤。魏将庞涓⑥闻之,去韩而归魏。孙膑谓田忌曰⑦:“三晋之兵⑧,素悍勇而轻敌,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曰:‘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⑨。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充其步军,与精锐骑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砍大木自而书之曰⑩:“庞涓死于此树下。”于是,齐军善射者万弩11,夹道而伏斫木下,期12曰:“夜见举火即万弩俱发。”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13,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14,涓自知智力,兵败乃自刎15。

① 知战之知:指预知,先知。只有事先知道,才能有周密的计划,有充分准备,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知战就是预知情况,有备而战。所谓预先知道情况,是一种在对敌我双方军事运动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握规律的主动战。这也就是古语所说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这更突出了把握规律就能调动千里之外的敌人,在指定的地点、指定的日期,主动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打败敌人。

②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③ 魏与赵攻韩:发生在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韩向齐求救,齐派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兵往救,发生了有名的马陵之战。

④ 田忌:战国初齐国名将,先后于桂陵、马陵打败魏军。后因与齐相邹忌不和,被诬告而离齐投楚。

⑤ 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西北。

⑥ 庞涓:战国魏将,周显王十五年率军围赵都邯郸,次年齐将田忌采纳孙膑之计“围魏救赵”,大破庞涓军于桂陵,周显王二十九年,庞涓率军攻韩,又为孙膑“减灶设伏”之谋所败而自杀。

⑦ 孙膑:齐田人,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后庞涓出任魏将,忌孙膑才能过己,骗孙膑至魏,处以膑刑(剜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使者秘密救回齐国,齐威王任为军师,设谋先后于桂陵、马陵大败魏军。

⑧ 三晋:春秋末期,晋国被晋卿三家瓜分,为韩、魏、赵,故文称这三国为三晋。这里指魏、赵的军队。

⑨ 此语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蹶:折损.半至:半数可至。

⑩ 马陵:地名,有二说,一说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十五里之马陵集。木:树。白:用作动词,即刮掉树皮露出白木:书:即写。

11 弩(mǔ):用机械发射的箭.

12 期:用作动词,即约定时间。

13 烛:用作动词,用烛照明。

14 相失:即上下失掉联系,无法控制调度。

15 刎(wén):即用刀割脖子。

【译文】凡是兴兵讨伐敌人,对于交战的地点,必须事先能明确了解;对于军队到达的日期,也能使敌人如期到来,这样与敌交战就能取得胜利。预先知道交战地点和时间,就能专心专意地准备对付敌人,防守也会更加牢固。兵法中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即使相距千里也可调动敌人与之作战。”

战国的时候,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率领军队前往救助,直趋魏国都城大粱。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立即撤兵奔回魏国。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国的军队,一向自持强悍勇敢而轻视我们齐国军队,称我们齐国军队胆小怯弱。善于用兵的将领就应该利用其骄做情绪,诱导他们到有利于我们的地方交战。兵法上说:‘从百里外而匆匆忙忙赶来争利的,其前军主帅就有遭到损伤的危险;五十里赶来争利的有半数的士兵赶不上。’因此,应使齐军进入魏境后垒起十万炉灶,第二天垒筑五万炉灶,第三天垒筑三万炉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庞涓率兵回国追赶齐国军队,追了三天,庞涓见灶日减而大喜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怯弱,进入我境才三天,士卒就逃亡过半。”于是庞涓就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计算他天黑时应当进入马陵。马陵道路挟窄,而且两旁多有险阻,可以埋伏军队,于是令人削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露白的地方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于是,田忌命令齐军中万名弓箭能手,埋伏在两旁砍倒的树下,约定:“黑夜见火光亮起,便万箭齐发。”庞涓的军队果然于天黑追到马陵,站在大树下,让人用火把照亮写字处,还没来得及读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彼此失去联系。此时,庞涓自知智力用尽,失败已成定局,便自杀身亡。

§§§第四卷

斥战

【原文】凡行军之法,斥候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甲,人持白旗,远则军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以次传近,告自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①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史。时后将军赵充国②,年七十余上老之,使问:“谁可将者,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则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羌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羌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狭中,无羌夜半,兵至洛都,召诸校尉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① 先零诸羌:为汉时百羌的一支,分布在今甘肃临夏以西和青海东北一带。汉武帝时移居西海、盐池地区,以畜牧为主,屡次进扰金城、陇西等郡。东汉初,被陇西太守马援征服,迁徒天水,陇西一带,后逐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② 赵充国(公元前137一前52年):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名将,汉武帝和汉昭帝时率军反击匈奴贵族的袭扰,勇敢善战,屡建战功,以后长期镇守雁门、渔阳等地,很有威望。汉宣帝时,已经70岁高龄的赵充国,仍然宰军平定西羌各族叛乱,后又在西部边境实行屯田,对保障西北边防和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死后被封为壮侯。

【译文】一般用兵的方法,首先要进行侦察,平坦的地方使用骑兵,崎岖不平的山路使用步兵。每五人为一甲,每人打一面白旗,由近到远,在部队的前后左右都要不断地侦察瞭望,一旦发现敌人,便依次把消息传报给主帅,使部队有所准备。兵法上讲:以自己有准备的去打无准备的敌人,就一定会胜利。

同类推荐
  • 精英兵王

    精英兵王

    【热血爽文】军事世家出身的韩墨,本是军中万众瞩目的新星,却被贬往边地兵团驻守一座无名山。那么,就从这里开始他的辉煌时代。精英兵王全新版本——《特战狂狼》已经上线,免费期间,请勿错过哦!
  • 忠诚儿女

    忠诚儿女

    他是阔少爷,她是烈土的女儿,人生有传奇,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由学生成了爱国军人.为了爱情和事业,他们曾冲破封建礼教双双私奔.战斗中他们有失散,寻找和坚守,悲欢离合.不同道路上的曲折成长,献身事业,献身爱情的辉煌和悲壮集他们于一身.______这就是民国时期热血青年陶斯任和周琳的人生之歌.这歌在他们闹学潮,义勇抗日,参加人民解放等一系列火热的斗争中谱写.对正义的坚持,对人性的维护,对理想抱负的矢志追求,使他们成了可歌可泣的忠诚儿女.
  • 抗日之钢铁军魂

    抗日之钢铁军魂

    【火爆新书】国军营长陈峰,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之后,全团将士牺牲,只剩下他一人。身负血海深仇的陈峰,加入了八路军新一团,在他那独特的战术指挥下,新一团连战连胜,打出了很多让人不可思的战役。无论遇到多么硬的仗,他们都坚信自已一定能赢,敢打必胜,是他们的信念,一支如同钢铁般的军队,诞生了……读者交流QQ群:458637522
  • 这个督军不太冷

    这个督军不太冷

    回到那个开明而黑暗的年代,你会做些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无非就是尽量的生存下去,多姿多彩的民国正向你们敞开大门,欢迎来到李咚的民国时代
  • 火炮科技知识

    火炮科技知识

    本书介绍了火炮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86式152毫米大口径加农炮、苏联2A36式152mm加农炮、俄罗斯联盟双管自行火炮、瑞典新型自行火炮、德国“阿格姆”火炮等。
热门推荐
  • 消逝的旧时光

    消逝的旧时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普通人的过往,那些消失在时间洪流中的记忆。童年,我们迟早会在匆匆岁月中忘却,以此,留念。
  • 遗产(菲利普·罗斯全集)

    遗产(菲利普·罗斯全集)

    菲利普·罗斯晚期代表作,多家欧美权威书评媒体倾力推荐,《纽约时报》评选50年来50本最佳回忆录。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的菲利普·罗斯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
  • 未知信

    未知信

    《未知信》是男主角冰雨为喜欢上中学时遇到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女孩所引起的心里烦恼,而写出一封封未给到她们手里的信与日记。主要阐述的是主人翁对爱情的会出现、会是真、会是假的猜疑、而一次次的产生错误的想法,也因此主人翁在不时的惆怅、不时的烦恼着。冰雨是为彻底的忘记他喜欢的第一个女孩黛安娜而选择了第二个女孩许冉当“解药”。以为许冉的出现会让他好受些,可没想到冰雨又爱上了她,并与她出现了一件件令人看了会忍不住为冰雨为许冉而一洒同情泪的故事...
  • 战斗系牧师的演员修养

    战斗系牧师的演员修养

    怀着对治愈系魔法的强烈渴望,一本正经的陆辉被死不正经地拐进了铃露魔法女校。正当他猛男落泪、一心为了知识而女装求学的时候,却在一年后被告知“你这一年白女装了!”不是,我一个专心致志想学魔法的战斗系牧师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而且我感觉魔法没学到新的,演技倒是提高了不少……
  • 王俊凯你怎么这么霸道

    王俊凯你怎么这么霸道

    这是果果芒果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蟹蟹这本书俊凯作为主角,算是霸道总裁文,至于虐不虐就要看我心情,哈哈
  • 诸天之临

    诸天之临

    三百年前,“他们”打开了异空间的大门,灵气开始复苏。曾经只在书中才有的各种异能,法术,伴随着各种超凡者不断"觉醒"而出现。与此同时,邪恶也从异空间涌来,它们无所不在,人类危在旦夕。生死存亡之际,人类动用了最后的武器。数十亿人因此丧生,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史称毁灭日。三百年后,残存的人类困守在几百个城市中,彼此用白线相连。白线之外,无人前往。王安,一名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少年,觉醒了自己的能力,开始了自己探索世界的旅程……
  • 技能多了也是头疼

    技能多了也是头疼

    路人甲科普说:有一个技能是为才,二个称为天才,三个谓之妖才。可我有N个,那我该叫什么?叫蠢才吗?且听那童谣:我本滨海一小乞丐,只求吃个鸡翅撸个串,可一不小心给我来了个【透视】,奈何还有个天赋技能叫【分析】,这也就罢了,罢了,哪知【透视】+【分析】,学遍天下技能都不怕,都不怕!!!……只是这如此多多的技能,小子我该用那一些,这是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真的难,只能仰天长叹:技能多了是真的很头疼!!!
  • 卿卿于情

    卿卿于情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童话而安徒生也是谎言家.
  • 我在异世界里普通地生活

    我在异世界里普通地生活

    一群地球人普通地穿越到了异世界,并且普通地生活在普通的地区,最后普通地拯救了异世界,普通的回到了普通的地球
  • 群体奶爸升职记

    群体奶爸升职记

    你的视线向前看过去,透过一片黑暗看到未知的地方,那里数以千计的人被困在那里,没人愿意涉足,可却是你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