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8000000087

第87章 航行次数最多的宇航员

驾驶航天飞机在太空翱翔是很多人的梦想。不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即使是那些专业的宇航员,也不一定有机会可以亲身经历一次“太空之旅”。

在美国的142名宇航员中,有1/3的宇航员从来没有真正执行过太空任务。已经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了8年的乔治,扎姆卡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虽然每一个在航空航天局工作的宇航员都渴望能到太空中去执行任务,但是事实上可以实现这一愿望的宇航员并不多。”

在那些还没有到过太空的宇航员中,除了一些新手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等待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1967年就被选为宇航员的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在足足等待了16年之后终于有机会完成了他的邀游太空梦。

哈勃望远镜下的太空

马斯格雷夫

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出生于波士顿,在麻萨诸塞州他父母的农场中长大。1967年8月,马斯格雷夫被NASA(美国航空和宇航局)选拔成为第一批宇航员——科学家中的一员,经过完整的宇航员培训,他参与到了太空实验室的设计与研制项目中,成为第一次太空实验室行动的修补飞行员。马斯格雷夫帮助设计了宇航服、生活维持系统、气锁、用于太空行走以及其它太空船外活动的有人驾驶机动舱。直到1983年,他才等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太空飞行。顺利完成任务的马斯格雷夫并没有“我终于做到了”的激动感觉。在16年的等待中,马斯格雷夫从来不必通过让自己忙碌于工作和致力成为最优秀的人来排解焦虑。在自传《太空是我的事业》中,马斯格雷夫说:“我从来没有为不能上太空烦恼过,太空对我来说是一项事业,它不是什么通向其他成功之路的跳板,因此我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他从1983年至1996年共完成太空飞行6次,合计53天。1983年4月7日他参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处女航,当地时间下午4点23分,马斯格雷夫在他第一次航天飞行中,从打开的货舱舱门走了出去,此时他的宇宙服拴有一根长约15米的保险丝,以免他飞离航天飞机而去。马斯格雷夫在太空中时而伸腿舒脚,时而自由飘飞,时而凝神定气,好不自在,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航天飞机步入太空的人。在他的第二次太空飞行任务中,他担任了发射和再进进的系统工程师,并在轨道运行中担任飞行员。

在马斯格雷夫太空飞行中,最富戏剧性的是第五次,在“奋进者号”航天飞机上,马斯格雷夫承担了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任务。经过为期11天的工作,哈勃望远镜恢复的全部的功能。这次修理共需要五次太空行走,其中有三次是由马斯格雷夫完成的。

1996年11月19日至12月7日,61岁的斯托里·马斯格雷夫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六次次飞入太空,成为当时进入太空的年纪最大的宇航员。这次飞行历时17天15小时53秒,飞船共绕地球轨道运行278圈,创运行圈数最高纪录,飞行里程超过1127万公里。

哥伦比亚号1997年,在执行了6次飞行任务后,他离开了美国宇航局,此后,他为报纸和杂志撰写了大量有关空间科学的文章,还为多个机构担任科技顾问。在好莱坞悬念大师布赖恩·德·帕尔玛导演的《火星之旅》中,马斯格雷夫参与了剧本、布景、特技甚至是演员选择的准备工作。

美国宇航员约翰·扬是1965年至1983年第一个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人。6次航行合计34天。另一位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是富兰克林·张一迪亚士(哥斯达黎加),他在1986年至1998年共在太空飞行6次,合计52天。

同类推荐
  • 微观世界的故事

    微观世界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微观世界的故事,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基本组成图景、原子分子理论、微生物与细菌等元素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以各种故事和生动的情节穿插其中,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 农村科普知识常识——地理知识

    农村科普知识常识——地理知识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 求知文库-生命诚可贵

    求知文库-生命诚可贵

    本书介绍了在世界各地历史上发生的各类灾难的事例,详述了这些灾难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并分析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呼吁人类热爱生命,规范自己的行为。
  • 探究式科普丛书-光和热的能量释放:火

    探究式科普丛书-光和热的能量释放:火

    本书主要介绍了火的发明、利用与危害,以及火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密切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进步—古人取火与用火知识篇;跳动的精灵—火焰知识篇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任务一直持续中

    快穿:任务一直持续中

    专攻意识领域的秦若,为了唤醒沉睡的男人,不得不一次次往返于各个世界。可惜这目标油盐不进,雷打不动。同样的场景,她总是需要二次攻略。秦若:目标总是在黑化,她也很无奈。有CP男主蛇精病偏执狂女主正常人
  • 檀弓上

    檀弓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学长好像很帅

    这个学长好像很帅

    《这个学长好像很帅》是讲述高中时期的小故事,没有经历过高三紧张的备考,可能不太好,希望多多谅解(我主要是写高三和大学的故事)
  • 修仙事宜

    修仙事宜

    穿越有困难莫要作死是大事,保护自己最重要,不要学别人到处浪。啥?你说有人就是这样?不要学这种人,保护好自己。作为林宿的徒弟总是这样教导着自己的徒弟。
  •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 移动行星

    移动行星

    2125年,人类移民火星整整63年,当初不适应火星环境的人类,现在已经是科技突飞猛进
  • 挣扎在甜蜜之后

    挣扎在甜蜜之后

    各位书友,不好意思。本号将不在使用,本书暂停。新作爱上穿越时空丫头会继续更新。车轮真心想交各位朋友,群号:51040141。
  • 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

    拍电影时,他叫胡波;写小说时,他叫胡迁。这两个身份如同两条平行线,一直贯穿其创作生涯,构置了两条独具魅力的创作轨迹,直到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中交叠重合。本书完整收录了这部非凡遗作的三万字电影拍摄剧本,从中可以看到胡迁对文学语言和影像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书中还收录了胡迁完成于2011年却从未发表过的长篇处女作《小区》:小区的下水道污水横流,住在三单元的女人赵湘被杀,车棚管理员黄枪被当成了替罪羊,他不得不开始关注小区的变化,并慢慢发现了藏在每个住户身上的秘密……正是这部小说开启了胡迁的文学创作之路,犀利的社会洞察、别具匠心的文本结构和叙事手法都呈现出高度浓缩的戏剧张力,而压抑的基调也铺垫出胡迁在其后小说写作中不断强化的主题:世界是一片荒原。阅读本书犹如观看一场无声电影,他的才华他的锐利他的锋芒,字字句句都是绽爆在白纸上的生命能量。虽然距离胡迁离开已经两年过去,但他仍在以他的缺席,对我们和对这个世界造成影响。为了向这部非凡杰作表达敬意,随书还特别制作了电影纪念别册,收集了百余幅《大象席地而坐》电影幕后花絮照片,供喜爱这部电影的读者珍藏。
  • 神谴之剑

    神谴之剑

    苍郁古树之下一片碧绿,湖泊在古树的阴影下显得神秘而幽静。一位少女正在这其中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