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75000000027

第27章 房玄龄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字乔,齐州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有惊人的洞察力。在隋初,一般人根据当时的太平景象,认为隋朝政权将会长期稳定;而他从隋帝“无功德”、诳骗百姓且皇族内部互相倾轧等情况得出结论:隋朝灭亡“可翘足而待”。他18岁时被推举为进士,授予骑尉;后任隰城尉。唐兵进关中,他归顺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协助李世民统一中国,取得帝位。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任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并受诏重撰《晋书》,受封梁国公。他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与杜如晦、魏征等同是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隋炀帝继位后滥用民力,挥霍无度,驱使千百万农民建东都,修西苑,开运河,掘长堑,筑长城,通驰道。又数游江都和巡边,沿途各地常有几十万人迎送,极其奢华。还多次进攻高丽,人力物力耗损巨大,使“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水旱灾害不断。短短几年,隋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一些隋朝官吏也拥兵自重,伺机取隋而代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辅佐下起兵反隋,挥师南下,沿汾水进军关中。

在李世民所部进抵渭水以北时,房玄龄从隰城(今山西汾阳西)赶来投靠李世民,当上了记室参军。随后,在唐军入据关中、建立唐朝及李世民挥军取河陇、北救晋阳、东定中原、攻取河北等统一战争中,房玄龄均“罄竭心力,知无不为”,给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作战中,唐军每歼灭一部敌军,别人争着寻求珍宝之物,房宝龄则总是先收揽各种人才,安置在幕府之中。发现有谋臣猛将,他便想方设法与之结交。因此,那些谋臣猛将均愿为李世民“尽其死力”;在用人问题上,他还常给李世民出主意。例如,杜如晦原是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长史。房玄龄认为杜如晦人才当用,便向李世民建议说:“杜如晦,王佐人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李世民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杜如晦又调回秦王府。后来,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跟从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谋帷幄。“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统一中国立下巨大功勋。

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称帝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建成忌妒李世民的才华和功绩,在李元吉的怂恿策动下,欲谋害李世民。李世民早已看出了他们的阴谋,因此派他的亲信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和车骑将军张亮出镇东部洛阳,以备一旦有变即东出洛阳。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一天,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将其灌醉。李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李渊得知后敕李建成说:“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并对李世民说:“道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迁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李建成得知此消息后与李元吉合谋认为,让李世民去洛阳等于放虎归山,“不可复制”,不如将其留在长安,“取之易矣”。因此,他们说服李渊放弃了原来的意见,仍留李世民在长安。后来,李建成、李元吉在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李渊竟然相信了,想给李世民治罪,但由于大臣反对而未得逞。李元吉密请杀李世民,李渊没有同意。

对李世民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情况,秦王府上下都知晓,但一时无计可施。秦王府考功郎中房玄龄对比部郎中长孙无忌私下说:“现在太子、齐王与秦王之间的嫌隙已很深,一旦发生祸机,不仅是秦王肝脑涂地,实际上也是社稷之忧。不如劝秦王像周公诛管叔、蔡叔那样杀掉太子和齐王,以安定家国。存亡之机,何不容发,正在今日!”长孙无忌深然此议,因而进言李世民。李世民还有些疑惑,即召房玄龄谋划。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现在你们兄弟之间的忧危关系,正是你除掉太子和齐王的天赐良机,愿大王勿疑。”此后,房玄龄又与、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起多次劝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又征询了其他僚属的意见,才下定决心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长安皇宫北门)之变”,射杀李建成、李元吉。当年八月九日,李世民接替李渊当上了皇帝,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封房玄龄为邢国公。

房玄龄于贞观三年(公元628年)当上了左仆射(宰相)。他处理政事尽心竭力,“惟恐一物失所”。他“用法宽平”,深受李世民信任。因此,李世民诏令他主持制订唐朝律令。他研究前朝的律令后认为:“旧法规定:兄弟分家各居时,有人受封,另外的兄弟不相及;而有人谋反,则另外的兄弟皆连坐死。孙子可以因袭祖父的官爵;而祖父犯罪,孙子则被流放。这些都不符合情理。”因此,他制定唐朝律令要“据礼论情”。他主持制定的唐律共500条,立刑名20等,其中笞刑5等,自10至于50;杖刑5等,自60至100;徒刑5等,自1年至3年,流(放)刑3等,白千里至于3千里;死刑2等,绞刑和斩首。这部唐律比隋律减死刑92条,减流刑71条,那些削烦去害、变重为轻的条目,多不胜纪。他还主持制定唐令1590条;又统一规定了枷(械颈刑具)、杻(械手刑具)、钳(金属夹具)、鏁(锁具)、杖、笞等刑具的长短宽窄;还删节唐朝建立以来的皇帝诏令,定留700条,颁布执行。房玄龄的法制思想与李世民是相同的,所以他主持制定的律令,得到李世民的首肯。

房玄龄崇尚儒学,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李渊当皇帝时,国学之中的庙堂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飨。房玄龄等建议停祭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李世民诏令执行。在房玄龄等倡导下,唐朝大收天下儒士,根据他们的学识,分别予以录用;还扩大各类学校招生。李世民多次亲自到国学听祭酒、博士讲授儒学。四方儒士纷纷负书而至长安。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少数民族酋长也派子弟进长安入学。国学之内学生“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唐初形成这种教育兴旺的局面,是与房玄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和百济联兵进攻亲唐朝的新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不听劝谏,下诏进攻高丽,分水陆两军进兵,水军由张亮率领,共4万3千人、战舰500余艘,陆路由李勋率领,近10万人。唐军进攻高丽受到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不得不于当年十月撤兵。后来,李世民又改用轮番攻扰的办法,试图先疲惫高丽后大举进攻,结果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激起邻国的不满,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房玄龄对李世民不恤民力征讨高丽早就有不同意见,但由于李世民独断专行丢掉了善于纳谏的好作风,且猜忌大臣,动辄杀人,所以他也不敢进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房玄龄病情已十分严重,对他的儿子们说:“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于是,他抱病上表称:“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决一重囚,必令三复五奏,进素膳,止音乐,(那是因为)重人命也。今驱无罪之士卒(东征高丽),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悯乎!向使(如果)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前代雪耻(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利,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李世民见此表奏很受感动,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因此,他亲往房玄龄府上,“握手与诀,悲不自胜”。房玄龄去世后,李世民赐他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名文昭。

同类推荐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是一本全面讲述大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短暂却又精彩一生的人物传记。纳兰容若的诗词近年来不断升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因此他的诗集或者对他的诗词进行解读的图书种类不少,而且大都畅销。如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像本书这样人物传记却少之又少。本书作者晓梦斜阳光是研究与纳兰容若相关的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就花了五年。本书所展现的纳兰容若,真实、全面,许多故事闻所未闻。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笔触去体会、描写纳兰容若,文辞优美,读来美不胜收。绝对媲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伏天

    创世伏天

    大墟,异界与圣界的交界处,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守护着圣界的和平。洪荒圣祖用毕生道法封印住封印异界的出口,维护圣界的和平。然而,距上次异界入侵圣界已近百万年,印住封印异界的阵法渐渐的松动...大墟中的一个村子,一位小子在全村的保护下,渐渐的成长...
  • 千界之万象位面

    千界之万象位面

    在一个融合了魔法,斗技,修真,科技等等元素的超大型虚拟游戏中,一个失去了记忆,无法判断是NPC还是玩家的男人开始了一段为了长生的奇妙冒险。
  • 进击的艺人

    进击的艺人

    我已受够那乱理的生活,虽然重生成了小孩,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世间没有一件造物会是完美的,但有时缺憾会更美。我终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终于能把前世的梦想变为现实。欲问逍遥今何在,轻风随雨思绪乱。何为逍遥何为在,伴风轻酌欲尽柏。让吾带汝亦非重天!
  • 对你我缴械投降

    对你我缴械投降

    为什么人家的竹马哥哥温柔体贴又善良,自家的竹马哥哥闷骚吃醋还粘人。小时候的沈傲内心活动多,但是不会开口说出来,给人一种高冷的假象,实际上就是闷骚。长大后的沈傲,内心活动全都对着黎莯说,一天天的跟在黎莯屁股后面,天天粘着她,只有红本本才能给他安全感。每次当黎莯知道沈傲生气吃醋的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碗里多出来的最讨厌的香菜。什么都会变,但是我爱你永远不变。—沈傲此生挚爱,白头到老。—黎莯
  • 山茶花的约定

    山茶花的约定

    冥冥之中,就遇见了你,好似命中注定……待山茶花开放,约定终将兑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睥睨天下:任性小女帝

    睥睨天下:任性小女帝

    陌妍月悲催的发现她穿越了,还是历史没有记录的国度。还有一个妹控哥哥,一个全能大师兄。然而一个不小心就当了异国小女帝,有事没事离家走走、看谁不爽揍揍,哼!我是女帝我任性。还有……那什么王爷,你跟着我干什么?从此王爷开始了漫漫追妻之路……看她如何以现代人智慧,祸害人间…呃,口误,是造福!造福!造福!她又不是妖精,怎么会去祸害人间呢?对吧!对吧!对吧!
  • 兜兜家族:猪兜我等你

    兜兜家族:猪兜我等你

    “啊~你捏我脸干嘛?家人说,会变形的”郁莘葶,“胖哥哥,不要再捏我的脸了,你陪我玩吧”涧杰夫“好,你想玩什么?”“我想看猪兜”“你不就是猪兜咯,还是我的兜兜呢”“我才不是你的兜兜,我是我家的兜兜”“你会是我的兜兜的,哈哈”……
  • 我在大宋风生水起

    我在大宋风生水起

    历史课上看小说,一激动穿进小说里,夏明有点庆幸,但是看清局势后,他后悔了,自己拿了反派的剧本,如何在这乱世里活下去?抱男主大腿啊!但是,夏明发现那个杀千刀的作者也穿了,穿成一个配角.......“大大,你说,我该怎么打你呢?”“哎哎哎,夏兄,有话好好说啊,完成系统给你的任务就可以回去了。”“真的?”“嗯嗯嗯。”“先打你一顿再说吧!”“啊啊!”反派遇上主角,那肯定是被完虐啊!对主角好点,系统电击,妈的,什么狗屁系统啊,还没完成任务就电死了。【谁叫你,是被点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