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400000075

第75章 攀侯应诏

《恒卫问对》的意义在于破除推翻当时在宗华统治阶级脑海的土地特质决定论。

土地特质决定论是渐渐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突然在某个时间得的结论,而是大范围的不言而喻的集体常识性论断,类似水能解渴――这不需要某个人在某一天煞有其事的宣布。

出现的原因是当宗华人已经将天府开拓得七七八八了,再向外看时,受到四方大山的阻挠而不得不退回。

同时宗华的观察家看到了由天府向外的三个不同人类社会阶段――居中高度文明的天府――中间一面是天府一面是蛮族,比宗华层次低但比蛮人高的八方――最外面接触不到宗华处于狩猎采集模式的蛮夷。

于是这些观察家就把当时观察到的现象定为永恒如此的结论。最早出现在华都时代中期,由于玉京以来的文化昌盛,信息共享而加强,并真正定形。

而且盆地的特殊环境加深了这种处于不同人类社会阶段的三层圆环模式。

与风宗穿越前的古代华夏民族交流不同,那时以中原为中心辐射四方的广大区域,不同社会阶段的民族交流方便,没有较大地理因素。即便到了春秋前一百年,各诸侯从国都一出门就能撞见穿兽皮拿木棍的异族野人,当时的周朝各诸侯就如在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岛外全是和自己处于不发展阶段的人,直到战国才联接陆地。

而宗华不同,发展于盆地,启帝统一时盆地内就无异族,文明连成一片了,而八方受到影响也形成了,自然而然从此地理与政治上隔绝了蛮人与宗华。

宗华的文明向四周山区影响极为缓慢,而越过八方,就慢得在二千年这个时间段内都不见开花结果。三层圆环越巩固,宗华越保守越封闭,于是土地特质论应运而生,使得更保守封闭,竟然华阳氏在宗华之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时都只是让当时的人感叹――终于有大量玉石了。

对华阳氏送三百多车玉石入贡而丰帝命新都为玉京的故事当一件美谈,而对背后华阳征服众多部落,建立众多城池,占据等同天府面积的惊人壮举视为理所当然。

认为要是作为宗华人的华阳氏征服不了众多部落,不能建立众多城池才是不对劲。本来稍微有点儿的敬佩也被占据等同天府面积的土地而产生的嫉妒所掩盖。

土地特质决定论先是让宗华人终于理所当然的不再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另一个效果就是对人在创造文明时所付出的努力忽略甚至否定。

当恒帝第一接触到这个观点并了解后,得出上面二个土地特质决定论产生的效果后。头皮一阵发麻,惊得半天讲不话来,这是怎样可怕而又产生得如此合情合理的结论。

不再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

否定人的创造力。

将文明的产生视为土地的特质。

土地当然重要,人类社群不可能在沙漠中,草原上建立直接从原始社会发展来的原生文明。但如果没有人去推动创造,土地自身还能出现整齐划一的城市道路沟渠?

文明是土地,人类双方是阴阳互动的产物。但土地是死物,其特质如:能生长农业物,宗华人按方法播种会有结果,蛮人学到方法,播种后它照样有结果,难道天府土地也歧视蛮人,就不结果了?

土地有特质也是死的,对土地特质的完全推崇,核心就是对保守,封闭,复古,被动的推崇,也是可怕的。

推翻这种论断不难,难的是建立新的论断,在《对问》中,恒帝将土地特质决定论推翻,又建立了人的特质决定论。

但这个人的特质决定论也是恒帝的权宜之策,是不完美有弊端的。人的特质决定论在推翻土论后,告诉大家的是宗华人到天府之外不会变成蛮人,与土地关联有限。

因为同时又告诉人们,宗华人的特质是神灵赋予的,与每个宗华人本人也就是“我”无关,这种特质就是个外来物。

恒帝能告诉他们,宗华人与蛮人先天构造就没区别,宗华人有的特质也只是文明赋予的?

如果一宗华人出生就在蛮人社会长大,他长大了也肯定是蛮人而不是宗华人,什么我的血液里流传什么内涵,这不是比风宗穿越虫洞还更科幻?当然也不排除其本人长大后被周围社会强调,被父辈所属文明吸引,从而产生认同。但血液流传什么,本身不作深度解读就确实是艺术表达。

《问对》的另一个作用是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识,卫向稍微一回想就知道当天的一切都是恒帝故意安排,有预谋的。用红宝石与红珊瑚的不同为引子,引出接来的话。

为什么不当着众多大臣于殿上公开正式议论呢?

因为天子未亲政,就不会在殿上问及如此大事,而且人多嘴杂,思想不易引导。而私下说服卫向这个大家公认的学宗,而最后卫内也认同,等于有学宗的背书,已成定议,大家就不好反对更易认可。

恒帝成功说服了卫向,指出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论点是错误的,当下处于一个文化的大兴盛时期,还有比用一个知识理论说服一个学宗更能显示自己的成熟才能的吗?

天子既然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成熟,而且还知识方面的才能,作为一个即是学宗,又是冢宰摄政的卫向同意天子提前亲政,就不是那么困难――专研学问的人多不在意权力。

恒帝四年春,一年之初,恒帝开始亲政,《问对》虽然被恒帝命使者传于各诸候处,但有什么影响,还没有反馈回来。

恒帝亲政后第一次大朝,一开口就是命攀侯入朝,并带条氏同行。

天子以诏命形式,命令一方诸侯入朝是极为罕见的事,诸侯各有封地,无事不朝,入朝也是自愿自来,像恒帝这样命令攀侯入朝还带重卿的事,如放在丰帝之前,肯定就又是一场大乱。虽然离动乱已近三百年,但其印象依然刻骨铭心。

在建极殿中卫向及九卿一听,当场吓了一跳,做为冢宰的卫向,第一个反应就是起身劝谏,但他膝盖刚离地一拳,突然想起当天出夏宫恒帝对他说的那段话:“而今宗华又求宝石,不知可有人做第二个华阳氏,于南瘴再建如华阳之基业。”

卫向回家后,在家中来回渡步,彻夜不眠,脑海中翻涌着恒帝这段话。熟读《宗华记》的卫向如何不知《华阳志》中的记载。

正因为熟读,所以才对华阳的成就感到惊讶,特别是土论被推翻后。

难道陛下又要流放某族?效仿华阳。

不对,不一定要流放,万一命令某族呢?

无罪而强命某族离开天府,是要引起天下大乱的。

毕竟谁会自愿离开良田成片,富裕安全的天府而跑到瘴蛮之地呢?

现在天下安定,没有可流放的氏族,也没氏族自愿出天府。陛下难道是在暗示我,让卫氏出天府?

一边是华阳氏功业的例子,一边是富裕安定的环境。卫向选择了静观其变,而没有及时响应恒帝。

恒帝诏命攀侯入朝,卫向又选择了沉默,众卿本以为冢宰要阻拦,也做出要起身的样子了,却又安座原位,不反对不支持。

众卿惊上加惊,不明所以,殿上沉寂半天,御史打破沉默,进言道:

“敢问陛下,何故诏命一方大诸侯入朝?此事事关重大,望陛下三思而行。”

恒帝笑道:

“爱卿不必多虑,朕召攀侯,只是因为听说现任攀侯畅已继位四十余年,现攀方文兴武昌,必是施政有方,朕刚亲政,故想请教攀侯。”

御史又道:

“陛下有朝廷重臣辅佐,如冢宰熟读《宗华记》,司马善兵,司徒理民,各安其职,《礼记》已成,书满十殿,畿内玉京方为宗华文华之师,文兴更盛攀方,天子有令,畿内眉乐便有二十万军,武强于攀方几倍。何故请教外藩诸侯?”

恒帝笑道:

“无他,御史所言皆为臣之职,先帝早崩,朕十五继位,十九亲政,而攀侯畅亦十六继位,亲政三十多年,故请教为君御臣之道。”

御史一惊,忙道:

“是臣唐突了。”

众臣皆不再言。而攀侯畅接到诏书,亦是不解,几月前先是莫名其妙的将一份《问对》送过来,现在竟命我入朝,而且还特别嘱咐条氏一同入朝,当今天子意欲何为?

于是召众卿大夫商议,问其意,皆摇头不解,条氏条南猜想到道:

“此诏紧随《问对》而至,可从此见意。”

众人看向他,攀侯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继续讲。”

“《问对》的主目的在于推翻众人以为的土质论,但《问对》内容略有蹊跷,而且提到攀方。”

“《问对》内容上间接告知天下攀方与产宝石之地有一条商道,而且宗华人到了天府外不会变成蛮夷。

而且你们看这段,在整个《问对》中略显唐突,起承不合的地方就是对华阳氏人口众多,土地广大的描述,好像是刻意为止。

如此一来就很明显了,《问对》是在暗示,宗华人可以在出产宝石的地方,建立华阳氏在希玉的功业!”

众人听到,豁然开朗,攀侯沉着脸道:

“天子是要我攀方如华阳氏一样,去开拓出产宝石之地?”

条南摇头道:

“天子肯定不会强迫攀方,但要占据出产宝石之地的意图很明显,无论天子强迫或者用其他办法让某大诸侯去开拓,都绕不过攀方,甚至还要攀方帮助。”

攀侯松了口气,只有天子不强迫攀方就好,他可不愿意去开拓蛮夷荒僻的地方。宝石,珊瑚,玛瑙等贵重物品从蛮人处获得,再倒卖给宗华,攀方一样获利。

“所以孤还是应诏?”

“对,不应诏才会有麻烦。去了华都,天子强迫不了我们,可能就会问些我们对南瘴之地的了解情况,如果让天子了解到了开拓南瘴的坚难,可能就会放弃占据的想法,如了解后依然要开拓,就会需要攀方的帮助。”

攀侯点头,于是二人由二百名卫士护送,前往玉京。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通史-宋卷

    图说中国通史-宋卷

    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去江山的事。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二日夜,这一幕在开封城东北20里的陈桥驿重演了。奉命出征的禁军统帅赵匡胤,在这里组织兵变,披上黄龙袍,自立为帝。次日,回开封废去了9岁的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创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历经18帝、绵延320年的王朝——宋。
  • 我大哥叫朱重八

    我大哥叫朱重八

    那年,城隍庙中,朱五和朱重八共吃一锅狗肉。那年,朱重八率数骑冲敌大营,七进七出救小五!那年,死人堆里兄弟相拥,残阳如血袍泽并肩。那年,回望濠州,重八城头哽咽,兄弟!………人只有经历过许多才能长大,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然而长大后,我们都变了!
  • 明末之誓死不降

    明末之誓死不降

    一次酒后仇天行穿越到明末,面对犹如乌云压顶般滚滚而来的天下大势,他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唯有誓死不降!PS:不开金手指,打仗靠命填,全无王八气,奉行体制流;书渣,不喜勿骂。
  •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彼岸的梦,水雾迷蒙,消失于风中,重现于风中,侧耳听之,感慨万千。春秋是一个遥远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角逐,但同时也透出诗经的美丽与哀愁,这个故事以春秋时期的楚国为背景,展现了楚成王,子玉崛起南方,重耳历尽艰难终成霸业的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是一个从小被遗弃的私生子蒍牧,他艰难的成长过程,他对楚国公主真挚深沉的爱情,他与乐妓屈影风之间的情和义,他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的逐步开悟,他与子玉之间独特的友情……从一个私生子成长为一位拥有精神气节的君子,战将,蒍牧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一样,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逐步走向一个真实的自我。
  • 红妆大唐

    红妆大唐

    给武则天当老师,来到大唐红妆时代。正版女皇武则天、山寨版女皇陈硕真、想当女皇的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还有八面玲珑的上官婉儿……。李木周旋在这些美女、才女、女野心家、女阴谋家中间,过着作死的日子。
热门推荐
  • 草莽之雄

    草莽之雄

    做过好学生,打过架,当过兵,最后轮为黑头子的刘小光在一次打黑行动下死亡。被不知名伟力牵引,混穿异界,重生为一草原孩童。上辈子做了一辈子的“兵”,这辈子绝对要做王!“我,叫铁木真!”
  • 在枫树下爱你

    在枫树下爱你

    “晨曦!”他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叫她,,但还是没能改变什么!他抱着她努力让她坐直,她扯了扯嘴角说:“对不起,我等不到你的求婚了!”他拼命的摇头说:“不,晨曦,不可以,我不许!不许你食言,不可以!”她扬起说想去抚摸他的脸,但手还未触摸到便以落下,他抱着她失声痛哭,却还是没能改变什么!
  • 今我王者

    今我王者

    兰陵王的隐身,云中君的飞行,王昭君的冰冻,可爱妲己的小心心,你想要吗?------------------------我曾经以为王者荣耀只是一个游戏后来才发现,那是真真正正存在过的魔法与科技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王者里面英雄的技能……
  • 花开盛夏凉夜时

    花开盛夏凉夜时

    程夏月:年少的我们都有自己轻狂的一面,回想过去,那年盛夏时我们还在学校的凉阴道里诉说着对未来美好憧憬,可是现在的我们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南木夜:曾经盛夏的我们是那么的开心,我牢牢记住了与你在一起的每一次你那倾城一笑,而你也对我依赖成性。当我再次回到你身边,曾经羞涩的一切都已变得陌生。
  • 容我地狱三十天

    容我地狱三十天

    那本是一场正义,力量与邪恶力量的交锋,却总免不了牵扯上一些——不相干的事。从而开始了,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寻找”。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支持原版,拒绝抄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玩转三国杀

    玩转三国杀

    被无常坑了的黄花大闺女穿越到三国,从此小笼包没了,为了回家,还要和一堆汉子称兄道弟。美女投怀?不要,老娘喜欢的是汉子。兄弟喝酒?可以啊,我可以酒后乱性吗?
  • 你的快乐我来渡

    你的快乐我来渡

    算命混蛋的钱立宪会否像名字的谐音一样窝囊?他是一个刚毕业的穷小伙,痴情,刚直,面对社会百态,他一脸茫然。在工作中,他像被控制在谁的手掌一样,看不透的关系,看不清的形式,那些他认为是救命稻草的同事,却都有变魔术的一面。他渴望得到爱情的慰藉,可雨走了,他的爱情还能顺利吗?他是否可以经得住层层考验,走上人生巅峰?故事在各种机缘巧合下,碰撞出很多幽默诙谐的画面,和感人肺腑的片段。
  • 重回15岁的她

    重回15岁的她

    普通平凡的她因一张问卷而回到了她渴望回到的年纪,从此开启了她改变自己人生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