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100000037

第37章 漫漫辽东路

第8章第2节 漫漫辽东路

没有讨价还价的信任

在北京城中的一座四合小院里的书房里,料峭春风从半掩的窗户穿进来,油灯忽闪,袁崇焕无暇注意这些,掩卷深思,目光如炬。他刚刚被新近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重新起用并委以兵部尚书的重任,马上就要启程辽东,为重振辽东再展雄风。

天启七年,熹宗去世,死因不明,魏忠贤嫌疑最大。朱由检即位,时年十七岁,年轻气盛。与疏于朝政的神宗和昏庸无能的熹宗相比,崇祯打从心底里立志复兴祖宗基业,他需要的是足够的时间和值得信任的能臣和他配合。这个少年皇帝上台不久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干了件惊天动地、颇得民心的大事,他收拾了魏忠贤的党羽,又顺利除掉了这个大宦官。这场成功的斗争博得朝廷内外满堂彩,是明朝动荡年代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也让人们看到了崇祯皇帝的魄力和明朝的希望。

崇祯帝登基后,面对东北边境问题,手下没有良将可用,很头疼。魏忠贤既除,朝廷大臣建议重新起用袁崇焕。崇祯遂于元年四月,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崇祯帝亲自在平台召见他,与他商量平辽方略。

两人一谈,袁崇焕看到皇帝信任自己,锐意平辽,热血沸腾,向崇祯允诺五年内平定辽东。崇祯帝一听说五年便可收复辽疆,喜出望外,当即表示若能做到,将不吝封侯,保袁氏子孙享福。

袁崇焕有些狂想了。相比当年,前方情况已经发生了大变化。明军方面,继任的督抚多是无能军官,就知道贪赃枉法,克扣军饷,经常导致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锦州、大凌等要塞相继失守。而皇太极即位以后,更加注意调整满汉关系,逐渐开始封建化过程,国力大增,八旗兵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皇太极不断总结对明作战的经验。因此可以说,在东北边境,胜利的天平倾向清军。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等于是立下没底的军令状。但这在一提起清兵时满朝文官就感到惶惶不安,武将们顿显一筹莫展的明朝末年,显得激情四射,十分难得。

当时在场的大臣都为袁崇焕捏了一把冷汗,给事中许誉卿趁崇祯帝入内室休息之机悄悄问袁崇焕为何出此狂语,袁崇焕告诉他这是安皇帝的心。许誉卿提醒他,要是崇祯真按期行事,你可是要以人头担保的。袁崇焕也觉得欠考虑,等崇祯帝再出,立即改口:“要想在辽东有稳定的局面,不是几年可以完成的,但皇上每天关心边疆战事,臣不敢说难,将来五年需要事事顺心才行,尤其是钱粮。”接着他又提出了在军队调度、兵需供给方面的具体要求,崇祯一一答应。统兵在外,谁也难保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袁崇焕担心自己远离京师遭人陷害,提出了最后一个重要要求,希望崇祯能不因小人之言而怀疑他,希望他在那里能有足够的权力处理事情。崇祯再次答应,并赐上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不久,袁崇焕离京赴任,崇祯亲自为他送行。袁崇焕深知身负重命,还是担心皇上不能信而不疑,再次恳请皇上要绝对信任他。崇祯点头应允。

崇祯给了袁崇焕宽裕的空间发挥才干,袁崇焕争取了不少为将者难得的条件,这在明朝文官掌军制度里几乎是少见的。时势所迫,崇祯把希望投资在袁崇焕这支潜力股上,答应了他的每一个要求,即使其中有些给得不太乐意。

粮饷与皮岛效应

袁崇焕刚到御辽前线,就遇上了宁远士兵因长期缺饷所导致的哗变。他当即单骑入营,惩治了贪虐的将领安抚军心,又将带头人斩首示众。

军饷是当时的一个大问题,兵变是因欠饷四个月而起。起事的兵卒把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把官衙库房中仅有的两万两银子都拿出来发饷,相差还是很多,又向宁远商民借了五万两,兵士才不吵了。毕自肃自觉治军不严有罪,上吊自杀。

四个月的兵饷是中央财政犯下的严重错误。前线重地,欠饷都达四个月之久,不是中央拿不出来,而是政府腐败。袁崇焕惩罚了几名军官,又杀了知道兵变预谋而不报的中军。兵变是平定了,但导致兵变的原因还没得到解决。北京运粮草像老牛拉破车,迟迟未发,锦州与蓟镇的兵士受不了又哗变。吃穿解决不了,防守退敌都是奢谈,内部不能安稳,局势非常微妙。袁崇焕只有不断地上奏章,催北京尽快发粮饷。

崇祯见袁崇焕到边境未立一战功,请饷却十分积极,颇为不悦。在中央高层会议中,崇祯帝向群臣表态,认为袁崇焕要是能把士兵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怎么会来哗变?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听出了崇祯帝的弦外之音,趁机添油加醋,说军事哗变不是缺饷,而是另有隐情。崇祯帝一听,对袁崇焕的十分信任顿时减去三分,虽然勉强发去了军饷,却开始怀疑袁崇焕把军饷装自己口袋。

崇祯对袁崇焕的猜忌,从这个时候开始。军队没粮草、银两,统帅追讨欠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从稳定军心,还是合力克敌来说,都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可惜崇祯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就怀疑袁崇焕,在这之前,他还口口声声答应给袁崇焕一万个信任,恨不得掏出心来证明自己的承诺。虽说君无戏言,但皇帝要是认为谁戏弄了他,他也可以戏弄自己的承诺,有时候都不需要有太多证据。可怜袁崇焕白叮嘱了一场。

不久,北京又得到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的消息。毛文龙原系辽东明军将领,辽东失陷后撤到濒临朝鲜的皮岛上,他在岛上择壮为兵,多次袭击清军后方,有力地牵制了清军的南下。但毛文龙恃功跋扈,根本不听袁崇焕的指挥,反而虚功冒饷,污蔑袁崇焕克扣了他的军饷。

为了统一边防号令,袁崇焕于七月二十四日借口阅兵设计文龙,当众宣布毛文龙十二大罪状,以上方宝剑斩文龙于皮岛,先斩后奏。袁崇焕回到宁远,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最后说:“毛文龙是大将,不是臣我应该擅自杀掉的,现在我郑重地听候判罪。”崇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恼怒袁崇焕竟敢绕过他的裁决擅杀边将,一方面又因为赐给袁崇焕的上方宝剑具备这项强大的功能。因为正在倚靠袁崇焕,为了稳住前方,他强忍怒气,表扬了袁崇焕,布告毛文龙的罪行。

袁崇焕整顿军队、惩治毛文龙的行动历来有争议。毛文龙是宦官集团的人,驻守皮岛,私自与后金议和,走私违禁货物到东北,杀掠朝鲜百姓冒功,虚报军情,冒领兵饷,由于勾结宦官集团,每次领取兵饷后大半贿赂他们,所以深受朝野正人君子痛恨。但为整肃军纪,统一管理,动机没有错,毛文龙也是罪有应得。然而,为此他得罪了宦官集团,遭到崇祯的怀疑,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蒙冤下狱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吸取进兵宁远、锦州兵败的教训,放弃和袁崇焕面对面强打,绕道蒙古,兵分三路攻入长城,北京城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由于袁崇焕只负责防御辽西,他无权指挥长城沿线布防,终于导致长城失守。根据请求与袁崇焕同死的老百姓程本直的诉冤状记载,在皇太极没有行动前,袁崇焕竭力要求加强长城防御,担心蓟门,请求增兵防御。皇太极的行动正应了他的担忧。

尽管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但事已至此,袁崇焕为了保卫北京依然竭尽全力投入战斗。他先遣总兵赵率教入山海关救援,自己督部将祖大寿星夜千里保卫京师。十一月,后金军抵达遵化,击败赵率教部,继而越蓟州,进驻通州,直接触到了京城敏感的神经,城内人心惶惶。

崇祯召前大学士孙承宗复为兵部尚书。朱由检听了孙承宗陈述方略后,把他留京城总督内外守御。城外清兵快到,官员百姓都在苦苦等待袁崇焕援兵的到来,一分一秒都是煎熬。等袁崇焕率援军赶至京师近郊,崇祯在城内得知援军已到,发饷犒师,并命各路勤王军统归袁崇焕调度。袁崇焕见崇祯帝时,以士马疲惫之名,奏请入城或在城外休整,但遭廷臣非议,被阉党诬为拥兵坐视,欲与后金结城下之盟,援军只好暂住城外。后金军稍稍休整,数十万军队继续向京师逼近,但在广渠门外被袁崇焕的九千兵力击退。

皇太极有前两战失利的心理阴影,不敢和袁崇焕直接对峙,决定利用崇祯多疑猜忌的性格,借崇祯帝之手除去心头大患。他首先伪造两封“密信”,让部下有意丢失在明军经常出没的地方,信中以自己的口气约袁崇焕私下议和。此信一传开,京城中人心惶惶,怨谤纷起。那些往日与袁崇焕有隙的朝臣也趁势诬陷他引狼入室。崇祯帝一开始还不太相信,两名从清营中逃回来的太监又报告说在清军中亲耳听见将士议论,称袁崇焕已经和清主暗中约定议和,把北京城当见面礼献给皇太极。崇祯帝当即传令袁崇焕入见,趁其不备将他逮捕下狱。太监一事又是皇太极在搞鬼。

此后,充任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倒在西直门、安定门。清兵此次南下成功借崇祯撤去袁崇焕的官职,第二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诸镇后撤兵。

在这场恶战中明军损失极其惨重,多名主将战死,而袁崇焕却蒙冤入狱。逮捕袁崇焕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估量:总兵祖大寿见统帅无故下狱便率万余人抛弃京城,亏了孙承宗调度有方,才拉住了这支力量;从此,明朝江山走进了永不翻身的日子,而觊觎北京的皇太极离他称雄中原的美梦又近了一大步。千里勤王换来满心冤屈,袁崇焕无处倾诉。

同类推荐
  • 江湖捕头

    江湖捕头

    吴沐凝,江湖的一个女杀手,厉害高超,但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她只好下嫁夜凝寒,夜国的太子殿下。她进入吴府的吴琳琳姐姐却为了当皇后,使心机的争宠。夜凝寒当上皇帝,吴沐凝就走了,回去了……夜凝寒爱上了吴沐凝,但是吴沐凝却离去了……吴沐凝在邻国,又是一个个好玩的故事然而,她却在一次的偶然,出宫做了一个捕头,认识了好多的朋友,一起断案……沐凝辗转过很多国家,最终,她的归宿,竟是她第三次辗转的沈子墨……最终,在和沈梓墨大战了很多个回合,那个伟大的太子殿下终于驯服她了……
  • 狼烟铁血三豪杰

    狼烟铁血三豪杰

    三国风云,描述一代枭雄曹操、袁绍、刘备以及孙权是怎样炼成的。
  • 医馆笑传之朱复

    医馆笑传之朱复

    朱复穿越大明京城与一群看似逗比的医馆伙计、阴差阳错和来自东厂西厂的杀手一起,组成了一支神奇的探案小分队。他们齐心协力破获了一件件迷案揭秘朱复身世的故事
  • 宋兴

    宋兴

    理工大学生宋兴,穿越附生成为了体弱多病的赵匡胤。用现代武器逆袭人生得罪后汉隐帝,在早期游历天下时,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赢得了民心。后来建立宋朝后,先后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建立了大宋帝国,版图覆盖整个欧亚。
  • 唐行歌

    唐行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细如尘埃,却坚韧,勇敢,永不屈服!我们一次次跌倒,却又一次次爬起,只为向他们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活过,存在过!重活一次的楚行歌看淡了很多事,也学会了去珍惜一些人,他在这个世界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在山间有一屋,它要傍水依山。屋里有个人,能陪他种瓜养花,看夕阳西下。
热门推荐
  • 掀起革命的王

    掀起革命的王

    这不绝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但绝称不上是美好,因为太多人因此被逼的无路可走。就像过去的我。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做,我将会一生陷入噩梦之中,永远无法自拔。我绝不会原谅自己。我要改变一切,就得拼上一切。我将掀起一场惊天的豪赌谁都躲不开,而我的赌注已经全下了。请原谅我!
  • 感恩(下)

    感恩(下)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为了你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你又为他们做过些什么?对于工作,你是否总在抱怨,总是不满,你是否意识到企业给了你梦想起飞的舞台,使你成长,成功?懂得感恩父母,才有不断奋斗的动力;懂得感恩企业,才能以最佳的心态去应对职场的压力和挑战。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而爱才是一切生命的动力!如何让生命充满活力?如何对工作永葆激情?让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寻找和触摸自己那颗感恩的心……
  • 三国之一统江湖

    三国之一统江湖

    华云穿越到了三国,却发现人物虽然是历史上那些熟悉的人物,演绎的却是一段完全陌生的历史。还好,华云有一个牛叉的老爹,天下第五高手华佗,还有一个牛叉的小弟:曹操。对,你没有看错,华佗就是华云的父亲,而且,曹操成了华云的小弟,华云是曹操的少主。于是华云开始了自己拉风的一统三国江湖的人生。汉献帝又如何?我踩!刘皇叔又怎么样?我踩!第一猛男吕奉先又如何?我还踩!碧眼贼孙仲谋又怎样?我还踩踩踩!神马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各路诸侯,神马南华老仙、于吉、左慈三大神仙,神马关张黄马赵五虎上将,神马卧龙凤雏周瑜鲁肃,统统踩倒!华云高呼:我要倚天屠龙,我要一统江湖,我要破碎虚空!
  • 天烛学院

    天烛学院

    他是一个孤儿,懂事后,留给他的,只有一块刻着他名字的带血铁片,十年后,当觉醒之石握在他手中时,他又该何去何从,七年后,当金焱在天空纷飞之时,真的是战士归来之日么?他是一张白纸,他却拼命在自己身上画出一道道不属于他的痕迹,以致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却全部散去,当他展开五指,想要抓住什么时,却发现,自己,又是孤身一人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忧国

    忧国

    小说讲述了清末宣统三年最后两个月的故事。所有的事件,都从一趟见不得光的镖开始:会党想把运送的军火作为起事的助力,省城的道员霍景旸则想借此机会,把盘踞于墓碑镇的会党势力一网打尽。双方争夺的中心,最后集中到了镖师马凤云身上。马凤云无法置身事外,又因为目睹会党的种种横行不法以及感佩于霍景旸的雄心壮志,决心相助霍景旸平灭墓碑镇。但这时,革命党派去领导起事的周汉城也抵达墓碑镇,开始大刀阔斧对会党进行改造,墓碑镇上出现了新的气象。这让马凤云看到了希望,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左右为难当中。
  • 风起东方之东方踏月

    风起东方之东方踏月

    他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少年,且看他如何一步步的在这社会中崛起。
  • 从土匪的三国

    从土匪的三国

    从三国开始,可能和我们的历史有一些不一样,不然写不好,希望看完,谢谢大家。
  • 都是小火神的错

    都是小火神的错

    火神大我被迫冠以“以爱之名”囚禁于黑暗。———那人道:“想逃,那就毁了你。”面临身体的压迫以及精神的折磨,火神是否为“爱”沦落,被其奴役的他又该何去何从。这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黑篮同人,火神总受,内含青火/黄火/绿火,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