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1900000007

第7章 微软帝国的崛起(1)

盖茨表示:“我相信我们将是成功者。我们总是翘首观察新的趋势或者欲将我们挤出市场的竞争者,我们总是乐于解决棘手的问题克服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不仅有信心我们将在未来成功,我也为我们为此所具有的聪明思想和卓越的努力而感到高兴。”

1、微软公司的飞跃

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创业者面前曾出现过许多非常好的发财机会。可以说,机会面前人人均等,不同的只在于:有些人看准了,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有勇气捕捉它,其他人则没有很好地把握它。盖茨的眼光和勇气都是高人一等的,每次机会他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准确地讲,这是他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盖茨的发展史,你会发现,微软公司有三次大的飞跃:

微软公司的第一次飞跃,捕捉与IBM公司合作的机会,为IBMPC电脑开发操作系统MC-DOS,借助IBMPC电脑的销售浪潮,使MC-DOS成为市场标准产品,并成为每台IBMPC兼容电脑必备的软件。

微软公司第二次飞跃,捕捉与苹果电脑公司合作的机会,为麦金·托什电脑开发图形显示界面的应用软件,积累经验,进而为IBMPC兼容电脑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也成为了市场标准产品,使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接受和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MC-DOS操作系统的销量随电脑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而迅速增加。

微软公司第三次飞跃,则是捕捉全球电脑网络迅速蔓延的机会,开发网络软件,大大加强“Windows95”的网络和业务处理功能。同时,该公司广泛涉足与网络有关的金融、影视娱乐等行业,在网络世界中建立霸业。每次飞跃,都显示了盖茨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勇气,表现了他具有领先一步、捷足先登的素质。这一点,当我们在回顾微软公司与IBM公司合作开发操作系统软件,以及操作系统创始人基尔代尔惊人地错失机遇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微电脑市场群雄逐鹿、如火如荼的年代,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的国际商用机器(IBM)公司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IBM公司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有“蓝色巨人”之称,每年营业额达到约10亿美元。与之相比,美国其他颇具规模的电脑公司如迪吉多、汉尼威尔、康大、宝罗斯、数据公司、王安、斯佩里只能算是“七个小矮人”。起初,IBM公司不屑与“七个小矮人”斗法,后来看到微电脑市场潜力甚大,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该公司就制定了进军微电脑市场的方案,并把这个方案称为“西洋棋方案”。公司成立了方案委员会,被授权全面负责个人电脑的生产、程序开发和销售,同时有权选择、决定跟IBM公司以外的任何软件、硬件生产,销售商合作。在方案委员会搜集得到的材料中,“微软公司”的名字反复出现,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认真分析,认为微软公司在软件行业有一席之地,如欲在将来的电脑市场立足,与微软公司结盟是一个明智之举。于是,“西洋棋方案”委员会的领导人亲自打电话给盖茨,问他是否愿意洽谈合作事宜。盖茨受宠若惊,求之不得。机会确已来临,盖茨虽然并不能一下子看到这个机会后面蕴涵的全部财富,但他心里明白:能够与IBM公司合作是件大好事,如果能说服他们使用自己的软件,真是妙不可言。

IBM公司确实想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不过,电脑软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磁盘操作系统;第二类是程序语言;第三类是应用软件。盖茨当时引以自豪的只有BASIC语言,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当时市场上有一种大受欢迎的CP/M电脑操作系统,是加里·基尔代尔发明的。基尔代尔同他的妻子麦尤恩共同组建了数据研究公司,专事开发操作系统。他们与盖茨已经达成了默契,井水不犯河水,你开发你的程序语言,我经营我的操作系统,互不干扰,各干各的。

国际IBM的代表谈起,他们听说有一种颇受欢迎的CP/M操作系统,问盖茨能否将这种系统卖给IBM?盖茨一听,连忙解释:该系统不是自己的,是基尔代尔的。不过,盖茨虽然心里很失落,还是很有绅士风度地表示:愿意在IBM和数据公司之间,安排他们会晤。盖茨打电话给数据研究公司的老板基尔代尔,说为他接到一笔“大生意”,希望他能参与合作,“得好好招待”,然后将电话交给了IBM的代表。他们与基尔代尔约见面。因此可以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使用微软公司非系统软件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虽然盖茨很想跟IBM公司做这笔大生意,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然而,是基尔代尔本人拯救了比尔·盖茨。年届40的基尔代尔从本质上是个医学者,但在技术开发上,他的确是比尔·盖茨势均力敌的一个对手,且他可以做得比盖茨更好,然而他不如盖茨那么精通市场规律之类的东西。他喜欢摆弄计算机,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满足智力的好奇。他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如果说许多电脑公司的创办人不具备实业界领袖的形象,那么,基尔代尔干脆对此不感兴趣。

基尔代尔并没有把盖茨的电话放在心上,便外出公干去了。当IBM公司的代表亲自登门拜访时,出面接待的只有基尔代尔的妻子麦尤恩。在谈及正题之前,IBM公司的代表拿出一封协议,上面规定,数据公司对今天会谈的任何内容都要保密,并且数据公司在将来任何时候都不得就此事向IBM公司提出法律诉讼,要求麦尤恩答应签署,然后再谈主题。这样做本来是IBM一贯的做法,可是在有一定商战经验的麦尤恩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她想:在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前,签了这份协议,不就很被动了吗?万一对方以后据此控制自己公司及其产品不就糟了吗?她显出犹豫不决的样子。IBM公司的代表解释道:”我公司并非想用些这来控制贵公司,只是为了避免一些无谓的纠葛。过去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有些小公司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控告我们剽窃,我们不想为此虚耗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别的意思,请您别介意这项条款。”麦尤恩有些心动,可这时就在旁边的本公司的法律顾问,劝她不要轻率签字,恐怕应对协议有所修改,然后再签。于是,谈判进入了僵局。IBM公司的代表对麦尤恩事先怀疑自己动机的做法很恼火,见谈判难以进展,便告辞而去。与其在这里费口舌,不如找别的公司,要知道,想揽这笔大生意者大有人在。

于是,真是天遂人愿,机会又一下子回到盖茨这里来了。他连忙打电话告诉IBM软件部的负责人:“你们要的东西我这里有,感兴趣吗?”对方要求他提交一份可行性报告。于是,微软公司迅速决定替IBM公司开发操作系统,进军操作系统领域。1980年11月,微软公司与国际IBM签订了合同。

从此,微软公司宛如鱼跃龙门,开始大展宏图了。完全可以说,与IBM的达成协议是微软公司发展历程中空前重要的事件。事后谈起这件事,盖茨心中不无在竞争中取胜的快慰。他心里高兴,表面上却替基尔代尔惋惜,批评他不该在关键时刻不会见IBM代表却“逃之夭夭”。盖茨的这种说法在电脑行业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耳熟能详。

在关键时刻,基尔代尔为什么会错失良机?这一直是个谜。这件事的戏剧性得到许许多多好事者添油加醋的发挥。在揣测这项本世纪“最大一笔生意”基尔代尔居然会失之交臂时,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人说,那天上午,基尔代尔坐着他的双引擎小飞机兜风去了。基尔代尔本人断然否认这种说法,自称那天上午之所以外出,确有另一桩要务亟待处理。而且那天下午3点以前他就赶回家了,以便同IBM的人会面。他回家以后,妻子把会谈的情况告诉了他。他本人信任IBM公司,以为签了这份协议也无甚妨碍,只是自己正在与惠普公司合作,生意很好,胜算在握,IBM公司那边不理也罢。对失去这次机会,基尔代尔只是耸了耸肩而已,换个人很可能会主动跟IBM公司联系,抓得紧的话事情也并非不能挽回,可基尔代尔没这样做。他按原计划,跟夫人到加勒比海度假去了。

具体分析基尔代尔这个人,可知作为一名颇负盛名的海军教授,基尔代尔从本能上厌恶过多的商业活动而更喜欢深居简出。他的生活信条是:“幸福比赢更重要”。就像他后来致力于编写一种认为他的孩子们会喜欢的程序语言IG一样。大自然、宁静的海滩、月光、严密的计算机思维、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所有这些,才是基尔代尔认为头等重要的事。

作为一名教授,他不看重与IBM公司的合作可以理解。而作为数据研究公司的老板,这次错失机遇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看得清楚:数据研究公司在与“IBM-微软”同盟的竞争中走向没落;而比尔·盖茨则兴高采烈,就像当时一本杂志上所说的,“天上掉下来的最大一块馅饼,落到了比尔·盖茨的嘴里。”

2、微软的初步成功

比尔·盖茨曾经坦言:“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微软公司从一开始就相当成功。”其实,微软的成功是和微软所有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在公司的创立初期,微软的大部分员工每天除了有几个小时供睡眠和吃饭外,他们都把时间放在了软件上,与软件同呼吸共命运,对成功充满了信心。当然,微软做出的一些成功的商业决定,如将精力集中在intel8080芯片和将MS-DOS授权给IBM使用,显然在那个时候,看上去更像是一次赌博。

有时,盖茨不得不冒很大的危险,与任何一家公司对客户所能做出的切实可行的许诺相比,微软的许诺要多得多。为此,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工作得更晚,工作得更艰苦,要与任何不可能进行挑战。有时盖茨领导的小组做得非常好,如Intel第一次让微软公司编写软件时,盖茨表示可以在5到6天内编好,他们不相信,他们认为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结果微软愣是花了大约10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其中装配他们的计算机就花了5天的时间。

像那样的让客户惊讶总是令盖茨很高兴。盖茨善于做出一些人们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综观微软的历史,他们创造了个人计算机的一个又一个神话。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认为PC机会成为主流成功产品,但盖茨却促使他成为了可能。刚开始时,人们认为盖茨的微软公司不可能为PC机提供高质量的软件,缺少真正的技术支持,也不可能以低廉的价格向数百万人提供服务。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今天,一些人认为PC技术还不够强,不足以运行高端服务器或者处理复杂的商务运作,微软也要证明他们错了。

刚开始时,盖茨领导的微软仅仅是个小公司却有着一群聪明的程序员。那时候,微软公司的办公室不像个公司,却像在学院的校园。在这里,每个员工包括盖茨对工作都非常随意,没有毫无意义的层次之分,任何人只要有问题,或者设想了一个新产品,或者考虑到了竞争对手正在做的,他们都会走进盖茨的办公室,坦诚地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微软公司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不在意他们的程序员如何穿着,或者他们如何组织一个会议,微软只关心他们做出的伟大软件。只要他们的杰出体现在微软的产品中,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比尔·盖茨认识到,随着公司的成长,需要保持更多的自由,像微软还是个小公司时那样。有着40000名员工时,就不可能像只有10名员工那样的随意,事实上,现在盖茨已经不能想从前那样在公司里与所有的人会见。但从最高层的领导一直到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有相同的精神,而这正是微软成功的关键。

微软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有了很多变化,但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没有改变——微软只雇用聪明的人。这没有任何替代品,但是也不像一般人所说的那么容易。一些人应聘时表现很好,但工作以后,越来越不引人注意。另一些人则在应聘时完全是失败者,但仍会感觉到他将成为伟大的贡献者。常常,这全凭你的内在感觉。微软很得意的一点就是会全身心地去发现合适的人。微软要求所有的雇员全都要参与面试,不仅是本小组的空缺,而是公司的任何职位。有些在别的大公司看似很新鲜的事情却在微软形成了共识。盖茨曾经谈到,“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寻常的,直到我们从IBM雇用Mike Maples时。当时,我们要求一些将要为他工作的高级人员一起对他面试,这对他似乎很惊奇,但对我们却很正常。新雇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确信他具有我们期望的素质,也要使他能与我们的环境相容。”

一旦选定了最好的,最重要的是要信任他们,这是盖茨的一条用人原则。从一开始,盖茨就是依靠别人的思想和经验来支持他自己的,盖茨曾经坦然提到,“很多时候,他们填补了我知识中的空白。我们把员工分成小组,赋予他们权力去塑造我们的产品形象,提供他们所需的技术和资源,帮助他们完成工作。我们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允许他们失败,只要我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学到了东西。当然,我们也给他们机会去分享他们创造的成功。”

同类推荐
  • 成功有捷径

    成功有捷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启示成功是一种习惯,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它。本书列出了57种简单易的方法,令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转型为“成功模式”。你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成功的潜力其实一直就在你身上。其目的是帮助你认清理想,坚定你的信念,锤炼你的意志,平衡你的心态。只要你读完这本书并完成了书上的要求,你必将从人群里脱颖而出!
  •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只有找到它才能思考谋划进而解决它。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高效迅捷地解决它,以达到成功的目的
  • 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

    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

    在中国主要的一线城市职业人群中,白领占比超过50%,已成为城市主体人群,而且这个群体仍呈着有增无减的态势发展。外人眼中的白领——注重形象、精明能干、收入不菲、出入高档写字楼,是很多人羡慕和追求的目标。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她们众多标签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呢?本文作者是一个出入繁华都市超5A写字楼的资深白领,她以敏锐的视角及或幽默、或感性、或时尚的笔触,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来写出她身边“白骨精”群体的真实生活。其实,光鲜只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之一。在她们亮丽的身后,更多的却是局外人看不见或想不到的纠结、烦恼、无奈和默默执着的奋斗……
  •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本书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内在力量——积极思想可以创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迹,负面思想则常常吸引失败的来临,同时详细阐述了自我激励的原则和技巧。细细品味,并按照其中的原理反复练习,等待你的将会是无数奇迹。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一个懂得思考的人、相信自己、身心富足的法则等。
  • 秘密(上)

    秘密(上)

    这里埋藏着一个隐藏2000多年的富有、成功、健康的秘诀。自从有人类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就开始寻找这个秘密,这个决定人类发展的终极“大秘密”。许多次它被发现过,后来又丢失了。古代的各个种族、部落也对此都有过模糊的暗示,这一点可以从古时候传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得到证明,如阿拉丁和他的故事,或者,阿里巴巴和他的打开财富大门“芝麻开门”的咒语。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传说,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智者、先知,他们能够看到隐藏在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当中的真理和秘密!知道这些的人,他们都有幸成为改变其国家、民族甚至人类命运的伟人。但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人完整的披露过这个秘密!
热门推荐
  • 《圆圈舞》

    《圆圈舞》

    女主角欣歆对于钢琴是如痴如迷般地执着,钢琴给予她的是纯粹的快乐,平日最最喜爱伴着《洋娃娃与小熊跳舞》跳起圆圈舞。齐弘的出现让欣歆感受到爱的隽永,她以为会弹一辈子的钢琴,就像爱一个人一样,慢慢地、久而久之便是一生。可是,齐弘的离开就像钢琴盖突然被“嘭”地关上,欣歆原以为的一辈子就这样戛然而止了。还有谁会出现在欣歆的生命里?她人生的旋律虽不完美,但已很美……我所作的《圆圈舞》的灵感来源于克拉拉、舒曼和勃拉姆斯,他们三人在钢琴、古典音乐上有着各自非凡的造诣,但他们的爱情更动人,是他们音乐成就的源泉,勃拉姆斯曾说过:“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谨以此作纪念克拉拉逝世119周年。
  • 苍迹沉浮

    苍迹沉浮

    本是绝世天才,无奈命运多折,几经被废修为。少年为报父仇,走上艰难万分的体修之路,拼命苦修。机缘巧合之下,方知自己所在的帝国只是整个大陆的冰山一角,与天斗,与命运博弈,苍迹无垠,谁主沉浮?一切皆是未知之数......
  • 拣到个美女老婆

    拣到个美女老婆

    云南在救了一个校花妹妹后,无意间得到了九大魂器之中的净光魂器,从净光魂器中的月月了解到了自己的前世因果,为了得到自己前世的实力,从此踏上了修炼之路,他的人生也不在平凡……
  • 天之运势

    天之运势

    站在世界顶点的人离不开超人的实力,但谁又能知道在这背后上天给了他多少特殊的眷顾呢?所谓天运到底只是一种惊人的巧合,还是创世者有意而为?拥有天运的人到底需要更多的能力,还是更多的运气?
  • 轮回天朝

    轮回天朝

    花开花落,世事轮回。你相信轮回吗?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间生死相续。哪怕是身处天朝末世之中,哪怕是开始天朝人最后的亡命天涯,哪怕是沦为冷血僵尸......两人之间那斩不断的羁绊,牵系着对方,一同堕入轮回之中。一切的一切,都逃脱不了这六道的轮回。
  • The Coming Race

    The Coming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众不知

    众不知

    千年之前的洪水,千年之后的劫难,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在看不见的地方上演。有人想要创造一个未来,有人想要了结过去的一切。一个个谜团,一点点展开,ta,究竟意欲何为?
  • 八极的复活玄医传

    八极的复活玄医传

    金针渡厄,能救黎民水火,医者魔心,再造世间浩劫。请不要质问郎中,他能救人,也可以杀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桃花玉缘

    桃花玉缘

    在四月桃花纷飞的树下,眨着一双桃花眼的男孩把一枚玉钩递给哭泣的女孩,坚定的道:“我会回来取的”……十年后的江湖传言:桃花玉钩,桃花开。有人说得到桃花玉钩的人可号令武林;有人说得到桃花玉钩的人可天下无敌;有人说桃花玉钩能让你遇上一生挚爱……这是一个关于江湖上的爱情故事
  • 血色大秦

    血色大秦

    秦末,四方兵起,意欲何为?一步杀一人,千里觅敌踪,连杀九十万,心停手不停!匈奴、暴军齐至,该当如何?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西门辞别去,男儿长不归!没有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大放,只有手中带血的铁戟,谁敢拦路,便就杀谁!岂不闻有歌起: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