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71800000015

第15章 6月(1)

06月01日

自我牺牲是在爱与怜悯的精神激励下发生的,

并非哪条自然法则的要求。

即使一个人意识到,在统御世间的精神法则下,人们终会获得正义的结果,但他也不会因此就低估爱的力量;相反,因为明了众人的苦难和错误都是源于无知之后,他会更加坚定地信赖爱的精神,在爱的播撒中传递知识。

“适度的约束”常常比贫困更难让人忍受,但却能带给人亦喜亦忧的收获。这正符合完美正义法则的规律,它对富人和贫人同样适用。因为富人常常自私且压抑,或是滥用财富,因此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这条法则同样能告诉那些遭受苦难和压迫的人,只要播下纯洁、博爱、平静和良善的种子,就会很快收获善的结果,这样便能救助自己脱离当下的苦海。

对自我的探索可能会引发痛苦,

人需要直面并最终跨越这道关卡。

06月02日

幸福或悲痛,都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又会带来或喜或忧的不同结果。因此,遵循这条规律。人若想改变结果,必先改变驱动行为的思想。想由悲苦进入幸福之境,必须改变固有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因为它们是带来悲苦的原因;如此一来,善果便会出现在你的头脑和生活中。若将自私作为出发点来思考和行动,一个人便无法快乐;若将无私作为出发点,他就没有理由不快乐。种下什么种子,便收割什么果实。人左右不了结果,但却可以改变开端。他能精华自己的本性,能重塑自己的品性。在与自我斗争的过程中,人会获得强大的力量;在蜕变的过程中,人会收获极大的喜乐。

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思想限制着。

06月03日

一个人是活得卑微还是高尚,完全取决于他的思想本质。

想象有这么一个猜忌心重、嫉妒心强、贪得无厌的人。对他来说,万事万物都是那么的渺小、卑贱和阴郁。心中不存庄严宏大的气魄,自然也不会在外物身上找到壮美的景色;内心卑贱,自然无法见识到他人的高尚;自私自利,自然认为他人的高尚之举里只存在卑贱低俗的动机。

再想象一下,有这么一个从不猜忌、慷概大方、宽宏大量的人。他的世界会是多么美妙。他将别人全视为真诚的人,别人自然也会对他以诚相待。在他的身边,即使是最卑贱的人,也会暂时摆脱自己的本性向他靠拢;即使他身边的人依然困惑不解,也会展现出惊鸿一瞥的高尚德行,努力提升自己向他靠近,期望过上无限高尚和快乐的人生。

抑制自己那灰暗、可憎的隐秘念头,

珍惜那些光明美妙的想法。

06月04日

即使两个近如邻里的人,

若一个思想狭隘,一个心胸宽广,

那他们的生活也像是两个世界。

进入天国的权力不是由暴力来夺取的,只有遵守天国准则的人,才能拿到通行证。恶棍总是混迹于恶贯满盈的世界,而圣徒则选择与同道之人沐浴在圣歌之中。每个人都像是一面镜子,任何事物投射到镜中的景象都因人而异。人们看到的世间众生和万事万物,都是自己思想的倒影。

每个人都受到思想的限制,只能看到自己思想所禁锢的范围之内,对他来说,那个范围以外的事物没有任何意义。他只知道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这个认知的范围越小,他也就愈发以为圈外别无他物。狭隘的心灵容不下大宏大的思想,因此,这样的人也就无法理解比他更伟大的头脑,这些知识需要通过成长来积累。

人就如学童一样,因为认知的限制,

只能遵守能力范围之内的标准,学习力所能及的课程。

06月05日

一半物质、一半思想,构成了整个世界。

头脑指挥行动,伟大拥抱卑微。在你的思想里,有些想法处于主导地位,它们会协调你对细节的思考。任何事情的起因都孕育在头脑中。每一个事件亦是由思想的溪流汇聚而成。生存环境取决于思想、外界条件和他人行为的综合作用,它与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格发生关系密切。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不能完全脱离周边的人而独立存在,而是在亲缘关系、同一事件的牵连以及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之下,与他人关系密切。一个人不能因自己一时的虚妄想法,妄图改变外物来适应自己;不过,一旦他们放下妄想的执念,进而改变自己对外物的态度,他们就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外界万物。你无法改变他人对待你的方式,却能改变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

思想在前,行动在后。

改变你的思想,则事物也会获得相应的改变。

06月06日

人类最完美的行为,是一个人对自身最高职责的完美履行。

束缚还是自由,都是你内心选择的结果。他人对你的伤害,都是你自身行为带来的相应结果,也反应了你的精神状态。他人不过是不会动的乐器,你才是那个演奏者,奏出的乐章是喜是悲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命运是一系列行为孕育出的成熟果实。生命的果实有甜有苦,每个人收割哪种果实,都由公正的法则决定。

正义之人是自由的。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他,没有人可以击垮他,没有人可以盗走他的平静。正义之人对他人的态度,能谅解他人锐利伤人的思行,因为他对他人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人若妄图伤害他,最后伤害总会落回自己身上,而正义之人却毫发无损。他的善良之行是一眼清泉,源源不断地给世界带来幸福,也是他自身力量的源头。良善如一棵大树,平静是它的根基,快乐是它的花蕾。

外界的事物和行为无法伤害到你。

06月07日

成功路上,自己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人们以为,若是没有金钱、时间、地位、家庭约束等环境的阻碍,自己一定可以建立伟业。事实上,人并非是被这些事物所阻碍。虽然事实是因为他缺乏某些内在的力量,但在他的脑海里,却将这一切都归因于环境;这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本性中的弱点。真正阻碍他的,是他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当他把不如愿的环境当作一种激励,当他发现所谓的挫折是成功路途上必经的台阶时,他就会从无生有,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将阻碍转化为辅助他获得成功的推动力。

那些抱怨环境的人,还未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06月08日

什么都阻止不了我们完成人生志向的脚步。

人类力量的核心,在于辨别和选择。人们虽然没有制定宇宙的法则,但无论愿不愿意,他们都是这些规则的核心所在。人虽无能力制定它们,却会渐渐发现和了解这些法则。无视法则任意妄为,便是人在世间痛苦的根源。公然违抗这些法则是愚蠢、作茧自缚的行为。那谁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呢?是违逆法律的小偷,还是守法的诚实公民?是认为自己能够随心所欲的蠢蛋,还是永不偏离正义之道的智者?

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一种依赖于习惯生活的生物,因此不易改变。但事实上,他可以改变习惯。他更改不了自然的规律,却能调试自己的本性,使其符合自然法则。

那些习惯于践行良善思行的人,皆为良善之人。

06月09日

遵循高尚的教诲,他能成为卑微之人中的佼佼者。

人们不断重复着同样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和经验教训,然后渐渐才能融入人类社会,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性格。人格的演化重在精神积累。将同样的思行重复上百万次,才造就了今日里固定的人格。但是,这种人格也并非最终品性,人格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他所选择的思想和行为,逐渐会成为他所倾向的习惯。

因此,各种思行的逐渐积累,便塑造了人格。人们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品性,是同样的思行在重复多次后烙下的印记,是由心而生的;因为无意识地重复便形成了习惯,最终成了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品质;久而久之,这些习惯便彻底成为了固有性格,叫人无法轻易改变。

习惯是一种重复的思行。

固有的习惯造就了个人的能力。

06月10日

人们通过思想来约束自己。

人类确实是精神力量的产物——更准确的说,人就是由那些力量构成的——但这些力量并未被约束,所以,人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新方式来施展自己的力量。简单来说,他可以亲自重塑自己的习惯;虽然人人生来都带着继承于无数先祖的品行,在进化长河中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而缓慢形成的特定本性等等,但人们可以通过全新的尝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自己的习惯进行重塑。

无论一个人在坏习惯或坏性格的残暴蹂躏中多么无助,只要他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的本质依然可以帮助自己告别这些残暴的思行,从而释放自我。

一个新的态度可以改变人的品性、习惯和生活。

06月11日

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正在经受痛苦的折磨,他可以通过冥思高尚、和谐的思想,来迅速缓解身体的伤痛,不一定需要立即求助于医疗;诚然,当身体遭受痛苦时,人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纷扰和影响,心态可能会变得更糟。但是,正如一个刚刚踏上正义之道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无法立即获得完美的平静,他必须通过一段痛苦的调试期,因此,除了极少数的情况,多数时候人们身体上的痛苦,也是无法立即痊愈的。身体与精神一样,需要时间去调试,即使无法完全恢复,但状况一定会好转。如果精神足够强大,就可以克服身体的不适,将生理状态压至从属的地位。

内心的和谐,或者说精神的健全,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06月12日

敞开怀抱去理解无限的涵义。

幻想世俗的欢愉是一种真实且令人满意的感受,但它只是一种徒劳的行为,因为随之而来的痛苦和悲伤会不断地提醒人们,俗世的欢愉在本质上是虚妄的、无法令人真正满意的。虽然人们努力去相信,自己可以在物质上求得完全的满足,但事实上,他内心的理智一直抗拒这条信念。这是同人类抗拒死亡类似的一种源自本能的抗拒心,它也是一份不朽的明证,说明只有在精神的神圣、不朽和无限之中,才能求得恒久的满足和平静。

人类在本质和精神上是神圣且不朽的,但因为浸淫在世俗的纷扰中,必须经过努力修行才能重新了解自己的本性。

信念的共同基础,一切信仰的根基和源泉,

即一颗饱含爱意的心灵。

06月13日

一颗不朽的心灵总是处于平和的状态。

人的精神世界是无限的,有无限意义的事物才可以让人的精神得到满足;只要一个人还游荡在渴求物质享乐的梦幻之中,苦难的重负就会继续压在心头,悲伤的阴影就会一直笼罩头顶;只有在他回归内心的不朽状态后,这一切烦忧才会散去。

一颗来自海洋的水滴,即使再渺小,也包含着海洋的全部特质;同样,一个承接天地间的无限本质的人,内心也有无限的气魄。水滴经过大自然的循环,最终会流回海洋,将自己完全融入深邃、寂静的洋底;因此,人们也会遵循着自然天性,最终复归本源,将自己融入无限之中。

成为拥抱无限的一员,是生而为人的目的。

06月14日

遵循着永恒法则——智慧、爱、平静——人就可迈入完美的和谐之境。

这种圣洁的状态对仅仅注重私利的人来说,一定十分难以理解。乖戾、孤僻、自私,这些性格都有着同样的起源,都站在睿智和神圣之道的对立面上。当人不再屈从于乖戾、孤僻、自私等性格的奴役时,他便能重新继承人类神性中包含的不朽和无限。

在世故、自私的人们看来,压制这类性格,是对自身最暴虐的残害,是一项无法挽回的损失;但事实上,这种压制是一种高尚之举,会带来至高的幸福,它是一个人唯一真实且不朽的收获。还未洞察到人类心灵的内在法则、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终极命运的人,依然固执地抓住那短暂的、毫无精神价值的外物不放,他们的灵魂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自我幻梦的残骸中枯萎。

爱是普世的、至高无上的,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这就是无私之爱的内涵。

06月15日

当人的心头被种种自私的乌云笼罩,

他的灵魂便失去了辨别力,

他会将速朽的俗物与永恒之物混淆。

人们倚赖、取悦自己的肉体,就好像它能永远存在;人们试着去忘记肉体终将不可避免地腐朽。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失去心爱之物的担忧,让人们无法尽情快乐;而他们的私心又像一只冷酷的幽灵,隐没在冰凉的阴影中,尾随着人们前进的脚步。

同类推荐
  • 原野上的原野

    原野上的原野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风吹樱花落尘泥

    风吹樱花落尘泥

    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动漫、汽车、电子产品、料理……,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实,在多数国人借助媒体、村上春树、宫崎骏建构的日本印象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更真实的日本,为什么在日本各具特色的神社共有8万多家?为什么日本国粹相扑渐失民心?为什么猫会成为日本人最喜欢的宠物……读完这本书,将会使你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山西旅游导读

    山西旅游导读

    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既为旅游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激烈挑战。山西旅游资源的特色,决定了山西旅游开发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化含量,也要求山西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素质。为此,在使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的同时,编写和使用具有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教科书,已经成为山西旅游教育的当务之急。
  •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该书是一本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和解读中国古代优秀女诗人的文艺随笔。以一首诗、一段词为引,用细腻动人的笔触,赏诗吟词,敷演一段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带我们邂逅那些绝世红颜纯洁的灵魂,领略她们灵性飞动的诗情与令人一唱三叹的爱情。全书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对人物的解读,对诗词的赏析都有独到见解,值得收藏。
热门推荐
  • 我做你的后半生

    我做你的后半生

    洛可可and顾西里“顾西里,我妈想让我和你相亲。”“...”“顾西里,要不然我们凑合着试试吧。”“...”“顾西里,你怎么不说话?”“洛可可,你可想好了,上了我的船可就没有下去的路了。”
  • 虚夜的世界漫游

    虚夜的世界漫游

    近期需要修改第一卷的内容,不影响第二卷的剧情,基本设定也不会改变,请放心观看——————————————————————————————————一次悲催的古墓考察,一张偶获的传承纸片,一场漫漫的世界旅途从此虚夜踏入旅程,领略世界的美好悲虐,委屈,心伤喜悦,欢乐,幸福悠然的日常,旖旎的战斗请慢慢欣赏……
  • 重生五世

    重生五世

    杜微的命格奇特。从罪府丫鬟到皇宫宫女,她活了五世,而前三世要么自杀,要么被陷害,要么被当替死鬼,死得花样百出。她心灰意懒地又活了第五世,只想着混吃等死,等哪天不行了一刀捅死自己算完。只没想到这一世,却有人给了她一辈子的安稳岁月。
  • 罗氏江湖毒药铺

    罗氏江湖毒药铺

    “大王,公主与那密陀僧私奔啦!”侍从匆匆来报。坐在龙椅上的某人师傅,淡定地用手指叩了叩他硕大的办公桌,若有所思一会,就拍案定夺了“小扇啊~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和亲就你去吧。”千辛万苦赶来营救师傅的某人,气还没喘平,先是看到生龙活虎的师傅,咒骂了几句情报有误,接下来就被龙椅上那货轻描淡写一句话吓的直接坐在了地上,“师傅,您这么随意真的没事么?”那位英民神武的帝王,马上又下了第二道指令:“没事,没事,哦,对了,乖徒儿,待你嫁过去,记得把他们国主杀了。”在冰冷的地上苟延残喘的某人,“师傅,你这里的鹤顶红在哪里,我先吹为敬。”罗氏第94代炼药传人,卒……
  • 写裔书初

    写裔书初

    林初妍从来没想到过,亓裔的出现改变了她。林初妍也从来没想过,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亓裔而存在。亓裔从没想到过,他竟然单恋上的对门的林初妍。亓裔也从来没想过,林初妍会主动和他提出结婚。“奇异,你这名字真好!”“淋出烟,你也是。”自此之后,亓裔被林初妍困住。永不自由“我也甘愿。爱你,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 名剑越九天

    名剑越九天

    少年客船听雨声,一寸相思一寸愁。无双烽火漫连天,生伴君子生伴愁。唐玄衣生下来,便需要努力活下去,活下去却只是为了复仇寻道之行。复仇之路漫漫,道心苦海更是无涯……唯有执剑仗天下……
  • 超能搜索王

    超能搜索王

    未来,是搜出来的。过去与现在都是搜出来的!敛气炼金,搜魂再聚不是问题;召唤白垩纪恐兽或未来世界X战警、数码智能美女前来听令纯属小菜一碟;与异界仙子,古王朝绝代美妃幽会仅仅是一种百无聊赖的休闲;至于王权宝座,无敌神功,咳,您觉得这些腐朽的玩意还有什么意思么?嗯哼,你想要什么?搜索时代,搜索为王,无所不能。
  • 听说你还爱我

    听说你还爱我

    黎昕以为和家扬能从校服穿到婚纱,能从青丝走到白发。可曾想过就这样轻易的说放弃。如果付出和回报等同时,是否受到了伤害也显得不那么难过。一个为爱妥协,一个因爱而守候。等不到该来的人,又该如何收场…
  • 聪明人怎样说“不”

    聪明人怎样说“不”

    不好意思把“不”说出口,不是因为我们遵循“吃亏是福”的信念,而是因为我们不够优秀,不知道自己的分量,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却向他人展现“你的大方”——顺从对方的想法和意志,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你却无法开口拒绝,这只会侵占你的空间,让你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只会抢夺你的主动权,让你的生活越过越将就;只会侵蚀你的人格,让你越活越不像你自己、越活越像个懦弱的木偶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善于拒绝的话,就能牢牢把握人生的选择权,按照自己所想的去生活,避免外界对你实现梦想的干扰,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 皇后断头计划

    皇后断头计划

    “相公你说啥,咱们家要被鸟尽弓藏,是已经藏啦?”身为不死鸟的云芊芊觉得压力很大。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要不造个反吧?她可真是天下间最清新可人不作妖的女子。要作就直接作死,雄鸡一叫天下反,啪一声被拍案板上。面对在断头墩子上差点睡着的云芊芊,监斩官一脸屎色:侯夫人,您要被斩了,严肃点。云芊芊给他一个我非常严肃的眼神:还等什么午时三刻,要砍就快。内心思考着呆会儿脑袋要往哪边滚,还有相公再给我一次机会,下回造反我一定成功!咩咩咩,看我这萌死人的小眼神。男主:我只看到死人,没看到萌。这是一个永远在作死的女子和一个从未来往生而回的男子一起演绎的小清新故事。嗯,严肃点,这故事很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