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10700000003

第3章 黄帝内经(3)

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观神色者如《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又如《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又如《灵枢·五色》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察形态者,如《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的例证。又如《素问·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在临床上虚实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知其常,才能达其变。

辨舌苔者,如《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口燥舌干而渴。”《素问·刺热论》:“肺热病者,舌上黄。”又如《灵枢》:“舌本烂、热不已者死。”其他如“舌本出血”、“舌本干”、“舌本强”、“舌卷”、“舌萎”等等。

2.闻诊:包括闻声和嗅气味。

闻声音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听音声而知所苦”,脾“在变动为哕”;又如《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再如《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这些都是听患者的声音而诊断病情的。

其次是嗅气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

3.问诊: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是谓问诊。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又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

4.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实难备述,姑择其要:

(1)三部九候法:即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详《素问·三部九候论》。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详见《灵枢·终始》、《四时气》、《禁服》、《五色》。

(3)调息法: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

(5)六纲脉:《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如《灵枢·论疾诊尺》说:“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四)治则学说

《黄帝内经》的治疗法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

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之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转变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2.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这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因地制宜者,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同上篇),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详,如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药;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针;中央之域,治宜导引按GFDC4。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能(读如耐)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又如《素问·征四失论》:“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3.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言之最详,兹不赘述。

4.治病求本:这是《黄帝内经》治则中最根本的一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5.因势利导: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如“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皆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7.正治反治: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治疗方法。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随之,甚者制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以多,观其事也”。

8.适事为度:

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因为“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还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9.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本;医生认识治疗疾病,是标。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据,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10.辨证施治:《黄帝内经》虽未提出“辨证施治”一词,却有辨证施治之实。上述几点均含此意,而书中已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内涵。

11.制方遣药:《黄帝内经》虽载方药无多,但其方药之理已具。《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又有“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12.针刺灸祔:

《黄帝内经》言经络、腧穴、针刺、灸祔者甚多,不遑列举。单就补泻手法则有呼吸补泻(见《素问·离合真邪论》)、方员补泻(见《素问·八正神明论》及《灵枢·官能》)、深浅补泻(见《灵枢·终始》)、徐疾补泻(见《素问·针解篇》)和轻重补泻(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等,这些手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片段精读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熟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版

妙语撷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延伸阅读

链接一: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为秦越人撰,成书约在东汉以前。该书共讨论了81个问题,系以问答形式阐明《内经》的学术思想为其著述宗旨,其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腧穴、针刺和一部分疾病。这本书对脉学贡献甚大,变《素问》三部九候之脉法为独取寸口,论及脉象约20种,为后世脉学研究及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论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等,均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对汉以后的医学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链接二:

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上约有以下几种观点:如说成书于春秋战国说,说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说,说成书于西汉说,或谓更为晚出说等等,现仍为学者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在这个争论上,有一点则为大家所公认,即明代医学家吕复之所论:“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链接三:

《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大奇书,唐代鉴真东渡日本,带去《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至今还供奉在日本的皇家寺院中,奉为国宝。

21世纪现代医学提出的生态医学等观点,竟然与二千多年的《黄帝内经》相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惹火影后Boss宠上瘾

    惹火影后Boss宠上瘾

    上山采个药都能穿越!?刚穿越过来就被车给撞倒?在医院醒来,还被星探选中进军演艺圈?这是中了头奖的节奏啊!虽然都不是本人的意愿,但是第一次演戏再次穿上古装感觉自己信心爆棚!(看一国公主如何在现代一步步当上大明星,俘获总裁芳心)
  • 心怵第一季

    心怵第一季

    心寻,一个从剑桥毕业的心理学博士。从他和妹妹决定帮助切尔西一家开始就陷入了重重谜题。其中瑞秋的性格怪异,管家遇事冷静,瑞秋的母亲态度冷酷,雷厉风行的联合局局长等等这些性格迥异的人将在唐城展开一个充满阴谋、正与邪、心术的终极对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找个女孩谈恋爱

    找个女孩谈恋爱

    刚刚失业的单身90后周小强在坐公交车途中意外捡到一张女孩的身份证,就当他想办法找她时,没想到,自己居然在新应聘的公司里碰到了她,还因为一场误会认识她妹妹,原来是双胞胎,就这样两个性格不一样的美女闯进了他平静的生活,然而在众多美女的包围下,他又该如何抉择?
  • 楚门世界

    楚门世界

    三百年前,号称第二世界的虚拟网游“楚门世界”第一代正式开服,瞬间风靡全球。经过三百年后,在第五代“楚门世界”开启后的第五个年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悄然登录了这个游戏。“我毕生都在为自由而战,为被迷惑的人民而战!”——著名网瘾斗士刘教授语“我,是穿越到了未来的地球,还是穿越到了异界,或者干脆是穿越到了这两个世界?”——登录网游后的穿越者感叹道(这是一个穿越到未来玩网游的故事!!)
  • 跟着老爸有肉吃

    跟着老爸有肉吃

    他曾是特战兵王他也是一家古老门派的传人可他现在却选择照顾儿子,当一个二十四孝老爸儿子大了要妈妈,怎么办?唉,只能找一个呗萝莉?御姐?熟女?女警?女军人?女特工?……什么?儿子只喜欢咪咪大的?要了命啦抢女人可是个力气活儿,这个逆子啊!
  • 武宗凌天

    武宗凌天

    地球最强武神重生入被奸人陷害的废物弟子身上。武神一世无敌,究竟如何再创巅峰……
  • 地中海膳食:成就一个更健康的你

    地中海膳食:成就一个更健康的你

    你多少可能听说过地中海饮食,但又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本小书,你将了解这种特殊饮食及其食物种类。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特殊饮食,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
  • 彼岸无花

    彼岸无花

    [花雨授权]他懒得记女人的名字,一律用花来称呼觉得既简单又省事,那她又是他的哪朵花?他花了快十年的时间来恨她,她却默默守在他身边,一切只是为了将他完整地还给别的女人吗?她叫无花,“无花”是她为自己取的名字……
  • 网游百亿奖金

    网游百亿奖金

    我叫郝优秀,我的座右铭:你强任你强,五杀收槟榔。8888年,一款外星人制作的游戏横空出世。一个落魄电竞少年,一个神秘背景的美少女,一个外太空黑客大佬,一个有前科的机器人。带着复活远古大神的能力,闯荡外星。从郝优秀将已经被收藏的电竞选手复活,变成自己的队友起,倒霉的事情就接踵而来。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临时凑起来的职业战队,到世界冠军。从全网质疑,到再创辉煌,他们是电竞世界的奇葩,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