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87900000001

第1章 教育技术学简论(1)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

一、信息时代与21世纪的教育改革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的进步,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其作用都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装备21世纪的教育,使其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全民教育观,根据现实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想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必须对自己及时“充电”,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为更多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提供了契机。

2.从教学结构和课堂内容上,依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然促成学科的变化,表现为一方面学科分类的愈加细化;另一方面某些学科相互联系,交叉综合。为此,我们应有选择的弃旧更新,不断增强受教育者的适应性,激发其创造性,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3.从教育对象的时空范畴上,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即现代信息技术必须随着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普及,以便消除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盲区,争取做到现代教育技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别要求

传统教育时代,我们更多的注重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培养,但是,要使他们能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独立涛头,在此基础上,还应不断开发其支配资源,掌控信息技术的能力,强化其系统运用和整体协作能力。

那么,信息时代对人才有什么特别要求呢?当然,在此我们不可能武断地给出一个固定的标准,但可以列出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基本要素:

1.身心素质:毋庸置疑,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大发展,国内外的种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承受着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为此,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里状态对于21世纪的人才来说就成了成功的必要前提。

2.品德素质: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德的力量》一书中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低。”这或许也可以成为品德在信息时代地位的最好佐证。当然,我们必须把那些良好的品德,如诚信、正直、节制等,真正浸入到社会成员的内心深处,进而转化为社会公德,最终使其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3.创造性思维: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十六大报告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其实这也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谛。没有创新性就只能承袭以往的旧思路,接受原有的旧知识,而难以出自己的路。因此,在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切实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则显得尤为重要。

4.掌控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时代,学习人员对信息的敏感性无疑是重要的,而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够熟练的运用,从容的支配这些信息资源,则更是我们能否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肯綮所在。

5.合作能力:诚然,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的时代,但信息社会分工的愈加细化,却把单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人能脱离集体或他人而很好的生存,更妄想成功。因为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团体合作。正如马克思所说:协作,可以创造生产力。所以,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相处,学会合作。

三、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在信息社会,教育如何更好的培养与其相适应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相比而言,教育体制、内容、模式等的优化和改革,无疑是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那么信息时代的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比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美国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思等人在《教育的根本改革》一书中,曾就教育的按年级分段教学、持续的终生学习、相对成绩评估、教师是辅导员和向导、个别化学习及学习者的互助等诸多方面做出过相应分析。承袭其相应观点,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给出信息时代教育的显著特点:

1.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使原有知识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传统的分级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为此,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就应运而生。

2.效果导向超越内容导向。传统教育以“内容”为导向,注重完成教学计划,讲授教学内容。而信息时代的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受教育者在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何实用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效果导向”。在此,教学的效果超越了学习的内容而跃居首要地位,学习内容则可以根据效果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3.成果评估取代相对成绩评估。其实这一点是上一特点的部分延伸,不能否认,相对成绩评估对于评价班级、年级学生成绩直观的好坏优劣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客观的讲,这仅是一个感性的评价而已,而不能真正分辨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好坏。相比而言,按照学习成果的评估则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估方法,它能够确认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真实情况。不管学习者在班级的排序如何,只要达到了教学目标,符合了评估标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评估结果。

4.互助学习取代竞争学习。一般说来,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与评估原则有一定联系。在上述成果评估中,学习者的成绩好坏与他人无多大影响,因而彼此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而在传统教育的成绩评估中,学习者的成绩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这在客观上致使学习者之间相互竞争,甚至是相互排斥。

5.个别化学习和网络学习。传统教育仍以班级授课学习为主,但在未来信息时代,各种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则会冲击甚至超越现今僵化的统一授课。很显然,这也要求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能力亟待提高。

6.教师职能由“传授”到“传导”。现今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虽然师生同为教学的主题,但学生的学却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教师而愈显被动。而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在此,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等。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

7.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信息时代下,各种高新科技成果要及时的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转化和运用,使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教学信息。如,在网络条件较为普及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自由学习,一旦遇到麻烦与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从而减少时空上的限制。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简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源于美国的视听教育运动。上世纪初期,它从视听教学改革实践逐渐发展为一个相对专一的实践领域,也即运用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学科——教育技术学。在教育技术发展80多年的过程中,主要历经视听教学、程序教学和系统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其具体发展过程为:

(一)视听教学的发展

视听教学方法是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成果,如照相技术、幻灯机、无声电影等也相继被引入教学领域,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也使教育在规模和质量、满足社会对要求人才需求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而形成了“视觉教学”。同时,很多教育专家也开始对这些新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开发和研究,并于1923年7月成立了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在1918年~1928年的10年间,视觉教学在师资培训、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深入发展,也推动了有关视觉教学理论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未,随着有声电影及广播录音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视听教育实践大大超越了原有的视觉教学的范畴,于是,“视听教学”便渐次取代了原有的视觉教学,最终在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被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1946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埃德加·戴尔在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他系统分析了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并从中抽象出了应用的基本原则。这一理论也成为“视听教育”逐步演进为“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理论来源。

1955年~1965年期间,随着语言实验室、电视、教学机、多种媒体综合呈现技术相继产生和发展,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1961年,“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美国视听教学部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视听教学在向视听传播教学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成为视听教学理论上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即原有的以视听信息的显示为研究重点,转向现在的视听信息的传播设计。

从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而促成了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教学模式,即依靠教学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传播的教学方式。

(二)程序教学的发展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于单个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方式,它是教育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它最早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是,此时仅仅作为个别化教学的雏形,它并未对现实教育实践产生太大影响,直到20世纪50年代程序教学运动的兴起,个别化教学活动才真正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名思义,程序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事先编好的、能有效地控制学习过程的程序中进行学习,并且,这些程序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多种学习需要。在此学习过程中,它可以根据现实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机器和教学课本选择使用,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僵化的课本教学,丰富了教学模式。

195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首先揭示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进而阐释了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并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机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为当时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程序教学模式中,斯金纳把他的教学基本思想——以“操作条件”为原理的直线式程序运用的淋漓尽致,并在其中贯穿以强化理论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根据对军事人员训练的经验编制出来的程序,提出了分支式程序模式。直到此时,程序教学运动也达到高潮,随后便呈现江河日下之势。因为要将这种程序教学广泛应用,就要开发出有效的程序教材,这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验,代价颇高。但这一程序教学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和概念,影响和促进了系统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并推动了个别化教学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序逻辑系统,成为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雏形。而1972年杨伯翰大学研制出的分时、交互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电视系统则是是最早出现的大规模通讯网络,这一网络连接了更多的终端,使不同地区共享多种教学资源,而它的分时系统,可以使许多学校同时共用一台主机。伴随着计算机容量的扩大和软件系统的改进,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具体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积极介入教学过程中,一改过去学生受制于老师的被动听课局面。这一信息电视系统,较好地体现个别化教学的特点,使个别化教学成为现实,标志着个别化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使信息电视系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80年代,全球掀起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热潮。90年代,基于这股热潮,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社会的多个角落,企业、学校、家庭……而世界各国也相继开始创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Internet的网上用户数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置信。以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对全球范围内教学资源的共享、虚拟课堂、个别化学习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言以蔽之,从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发展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三)系统技术的发展

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全过程的方法,它来源于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又称作教学系统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正是利用经验主义方法,阐述了关于编制程序教学的全过程,也推动了“系统化设计教学”概念的起步。而他们的程序教材编写过程也涵盖了后来系统化设计教学模式中的众多内容,它通过深入的分析,把教学内容逐步肢解成具体的行为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并创制了运行和修改这些步骤,最终还确立了一系列的验证程序。通过对这些程序教学运动的反复实践和研究,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影响或决定学习效果的因素如此复杂,只有对教学过程作出系统分析,才能获得有效学习。大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运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开展有效的程序教学,会使原有的教学活动变得愈加方便快捷。

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兴起的时期,传播学、行为科学、系统设计逐步渗透于教育之中,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术语开始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技术”一词首先在美国的一些书刊、杂志中出现,并迅速在国际上传播开来。70年代初,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系统教学方法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践中,许多系统设计教学的理论模型也相继浮出,大量有关教学系统的著作也逐步出版,系统方法逐步成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

同类推荐
  • 80后集体奔三

    80后集体奔三

    80后的成长历史很特殊,他们一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年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成长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他们在扩招与教育普及的年代求学,不必担心无学可上。然而,当80后走出大学的校门,却发现毕业不包分配了、毕业等于失业了、房价涨得离谱了、结婚生子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他们充分地享受着时代变革带给自己的盛宴,也同样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本书分立志、爱憎、爱国、勤奋、谦虚、谐趣、幽默、识才、趣闻九部分收录了适合给中小学生讲述的中外文坛趣事。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洪荒之猴子重生

    洪荒之猴子重生

    我是猴子,我为我自己代言,如来与菩提斗法,猴子我遭殃!虚空重生,成为仙妖至尊,再建洪荒,封为洪荒道主!
  • 皇者保镖

    皇者保镖

    乔飞皇者归来,一次意外成了冷艳美女总裁的保镖,有温柔的女上司,麻辣的女警。。。。。。。。。。乔飞回到都市只想平凡人生,没想到麻烦不断。。。
  • 无尽交错之命运

    无尽交错之命运

    倘若生于乱世,是将个人命运混入历史洪流,随波而去,杳无声息地消逝?抑或是跳脱于洪流之外,奋力相争,博个青史留名?当众多实力强劲的机体于某一个时代横空出世,年轻而优秀的机师们,终于顶住重重压力,逐渐迎来辉煌的未来。然而,光明的背后总有黑暗,光辉之下,看不见的阴霾无声蔓延。当挚爱之人刀剑相向,亲密战友分崩离析;破碎的山河,该由谁来守护?命运的巨轮开始缓缓转动,命运的轨迹彼此纷杂交错,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操纵了这一切的人,正在冷冷轻笑……
  • 源来最美时光是和你相遇

    源来最美时光是和你相遇

    心动是脸颊红红的不期而遇心动是她不经意间与他的眉眼相望她与他最早是年幼时的邂逅再遇已遥遥不及久别重逢后的他们是形同陌路分道扬镳还是重点旧情一发入迷……
  • 谈心笔录

    谈心笔录

    额......大家随意看看吧,作者大大是学生党,一到五停更,多多支持
  • 寒剑笑江湖

    寒剑笑江湖

    清风明月教本是江湖第一大派却数年前分裂为对立的清风派与明月派,少年李清月身负责任,师从正派却遭正派人士排斥,清风、明月派也不接受他。悠悠江湖,他将何去何从,将如何完成先人嘱托。
  • 大哥把我掰弯了

    大哥把我掰弯了

    十一岁的某人因为老爸的一巴掌而离家出走!十五岁的某人终于在老妈的劝说下,回了家!意外经常有,今年特别多,回到家的某人突然多了一个大哥,再次,气愤又离开了家十八岁的某人终于把自个搞出问题了……
  • 异世萌娘传

    异世萌娘传

    分类:游戏设定:死亡主角:修罗场配角:三傻二呆一坑模式:推土机·伪这是一本槽点满满的小说,也是一个秀节操下限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书友群:547249037,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来瞅瞅。
  • 朱湘全集·诗歌卷

    朱湘全集·诗歌卷

    诗歌卷收录了朱湘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夏天》(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及其后的《草莽集》(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石门集》(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永言集》(1936年,时代书店出版)。朱湘的诗作注重格律形式,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技巧熟练,表现手法细腻,气韵秀丽娴雅,从本卷中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刻地领略到朱湘诗作的艺术之美。
  • 贫穷魔王在线发糖

    贫穷魔王在线发糖

    本书又名《我,应然,选择题魔王》《我是魔王,请给我钱》《为什么我当了魔王后还是穷鬼》应然原本只是想挣点钱维持生活,却不知怎么就成了人人恐惧的魔王。——————————“我给你两个选择,宣誓效忠与我,或者永远沉沦于此埋骨之地。”“你这个恶魔!”“很好,看来你放弃了选择。”少年嘴角带笑,“那么选择的权利就在我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