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88300000026

第26章 冲突中的人性(8)

但作为同乡,就是一种个人行为。正好,在重庆通讯学院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冯洋打来电话,说是放暑假之前要搬一些东西回家。他决定休息日去一趟重庆,顺便把倔犟的小“糖块”也带上。从长坪乡到冯文化的新家,高速路只要四个多小时。

2006年6月30日是一个周末,下午,冯天荣搞完庆祝活动,就和要到重庆办事的乡干部李军一道,驱车前往璧山县正兴镇。

临行前,冯海燕把小“糖块”抱了过来,还特地在它的脖子上挂上一条彩带。冯文化读二年级的小女儿冯雪娇也随行,离开爸爸妈妈两个月了,这位小移民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新家。临行前,冯乡长给雪娇买了饮料,又特地给小“糖块”买了几根火腿肠。

当天,我调查三期水位清库验收情况刚回重庆,听闻此事后,就立刻在高速路口“截住”冯乡长一同赶往璧山。上车一看,冯雪娇晕车,吐了一地,一条链子拴着的小“糖块”在一旁依偎着。冯乡长说,他还给移民汪琴带了一只搬迁时没有带走的猫儿。

冯乡长告诉我说,长坪乡是万州区最上游的一个移民乡,对面就是名满天下的石宝寨风景区。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全乡共有移民2714人,淹没土地2940亩,由于淹没的全是河滩上的良田熟地,先后有1447名移民迁到湖南、湖北和重庆市内的璧山县等地。冯文化就是乡里最后一批外迁的移民。

晚上7点多钟,当冯乡长带着猫、狗和小雪娇来到移民安置点时,冯文化早就守候在公路旁。

车一停下,冯文化把小“糖块”抱下车来,对着它打了一声响亮的呼哨,小“糖块”像是回应似的对着他汪汪地叫了几声。我看见,晶莹的泪水一下就贮满这位男人的眼眶。老家的乡长为他送来朝思暮想的“糖块”,他激动、哽咽,说话也语无伦次……突然,小“糖块”摇晃着头,挣开冯文化的手,像发了疯似的拖着链子直奔新家而去。

“它要撒尿了。”冯文化眼睛红红地说。

果然,小“糖块”在它从未见过的新家门前的一堆碎石上撒了一泡尿。它用这种独特的、只有它自己才懂得的记忆方式,永远记住了主人的家,它不愿再离开主人了……“啊,’糖块‘也真乖巧,在车上四五个小时都没有拉屎撒尿。不然,我要洗车了。在车上,’糖块‘只是闻了闻我给他买的火腿肠,还是绝食哩。”冯天荣感慨万分地说。

我走进冯文化的新家,听他讲着他与小“糖块”的许多难忘的往事,他的妻子在一旁站着,半个小时一直在陪着流泪。大女儿冯雪琴激动得抱着小“糖块”,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泣起来……移民安置点沸腾起来了。“娘家的乡长来看望大家,给冯文化送来了女儿和狗儿,移民汪琴的猫儿也带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会儿工夫,冯文化门前就围了一大群移民和村民。

当冯天荣听他们说当地没有种柏树的习惯,而移民们在三峡每一年都要用柏树枝熏腊肉,冯天荣说:“下次我一定给你们带些柏树苗来,就种在这门前做我们长坪乡的纪念树吧。”

从乡长冯天荣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烁,从这几件小事上,也看到了基层干部一颗挂记着移民乡亲的心。

告别冯文化等几家移民,我们驱车赶往重庆。冯文化一家四口激动得泪水涟涟的画面,却叠印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小“糖块”这只小狗拼死也要跟随自己的主人,以倔强的行为抗争,赢得了人类的尊敬,在冯天荣乡长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主人身边。

七、一句话的终身情

“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这句话的发明者叫陈刚,是重庆市移民局一位30岁多岁的小伙子。

是“决不误移民”?还是“决不负移民”?在这句话中,是用“误”

字好?还是用“负”字好?我和陈刚探讨。“你就是这样书呆子气,作为移民干部,移民的事是不能’误‘的,更不能’负‘移民了。”陈刚揶揄我说。

陈刚人年轻,干劲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在移民搬迁的大决战最艰苦的日子里,不是到库区移民搬迁的一线,就是几天几夜“泡”在办公室里工作。“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之语,就是他在岗位实践中最为深切的一种感悟。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被市移民局充分肯定下来,并在各种场合加以引用和提倡,最后成为库区移民工作者的一种“工作要求”和“工作精神”。

从库区的省部级领导人、区县负责人,乡镇、村社上万名干部的口中,谈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这句话。

陈刚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他最为欣赏黄宗羲“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这一段话。他写过不少诗歌、散文,从大学毕业以来写得最多的还是公文,颇有些咬文嚼字的功底。

他没想到“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之语,竟会比他的诗文流传得更广,并成为一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佳句。

1999年的冬天,陈刚在办公室整理向国务院三峡建委汇报的移民政策执行情况,突然口吐鲜血,被送进医院急救,才发现长期加班加点地工作,饱一顿饿一顿,胃黏膜已被磨穿了孔,开始渗血……我在医院病床上见到了陈刚,这位小伙子仍然咬着牙陪我说话,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临走时还不忘幽默地感叹一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也偏废……”

1999年8月,864名移民到新疆务工试点,他承担了护送移民的艰巨任务。当移民专列从重庆开出之后,他就没有睡过一宿安稳觉。四天四夜的旅程,他与移民同甘共苦,移民没有水喝,他自己渴着;移民的孩子哭泣,他想方设法地哄孩子入睡;移民诉说思家之苦,他陪着移民流泪……几天不平凡的旅程结束,把移民送到了目的地,他与移民结下了深厚感情。离别时,一位40多岁的移民拉着他的手,泪眼婆娑地要跟着他回三峡。他对移民说:“老哥,你先在这里打工吧,多挣些钱再说,我有机会一定来看你……”

“相见时难别亦难”,陈刚告别移民乡亲离开新疆时,止不住热泪横流……这次进疆护送移民,他记下了一大摞日记。

2003年初,他调到重庆合川市委组织部工作,竟主动要求担任“移民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变成了一个地方的“官”,但仍然念念不忘三峡移民。

他坦言:不管工作如何变动,移民已成为他的“终身情节”。

合川地处渠江、合江、嘉陵江三江交汇处,离重庆50公里,不属于三峡库区,但接收外迁移民的任务却十分繁重。库区的忠县、开县的移民迁到合川就有七八千人,相当一个省接收的外迁移民数量。

合川的10个乡镇都接收了三峡移民。这些接收移民的乡镇长、书记以及移民办的干部,由于以前压根儿没接触过三峡移民工作的复杂程序,那些晦涩难懂的移民政策法规,他们一看起来就感到“头晕目眩”,花了很大工夫,十天半月也不能全弄懂。

一次,我到合川调查,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我说:“陈刚调来前是重庆市移民局的处长。他了解移民,懂得移民政策法规,搞得不好就会被他问个’张口黄‘。”因而,接收移民的乡镇,都有点惧怕这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移民郭代华是一个长得精瘦、精明强干的建筑工人,多年在广东等地打工,阅历广、经验丰富。2006年6月从开县迁到合川古楼镇的当晚,他在新建的房子这里敲敲那里打打,然后说这房子有质量问题,与图纸也有很大的出入,表示全家不搬进去,并闹着要回开县。他这一说不打紧,同时迁来的十几家移民与他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纷纷表示不搬进“有问题的房子”,都要回开县去。

移民的房子如果真有问题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陈刚当即找建筑方面的行家里手来进行鉴定,结果是“可能多掺了几钵沙”。移民外迁到新的定居点,对新家都有一种警惕和天然的“排斥性”。房前几堆土坷没清理,房后阴沟也有泥渣,稍微有点问题就“扩大化”。移民总是担心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被人欺侮,被人瞧不起。其实,这也是移民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陈刚找到郭代华说:“老乡,如果房子有问题,我是合川移民领导小组副组长,我肯定是’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你们来到了新的故乡,肯定是要有一个适应期,大家要相互理解。群众有困难找警察,你有事就找陈刚,我们交个心,怎么样?”

几句话说得郭代华心里暖融融的。

郭代华不知陈刚是啥子官,但这个人说的话在理,听着心里舒坦。

他搬进了新家,其他移民见状也随后跟着搬进了新家。

后来,他和郭代华成了很知心的朋友,移民有什么想法,思想有什么波动,他都会及时给陈刚打电话诉说。

在古楼镇,他走访了十几个外迁移民家庭,与移民攀老乡、认故邻,问这问那,很是细致周道。他感慨地对同行的乡镇村社干部说:“三峡移民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很大,很不容易啊。我们移民工作者,行事一定要思移民之忧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应该是移民干部的立身之本啊。”

由于陈刚对移民干部要求很严,乡镇干部的移民工作也做得细致多了。个别移民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乡镇总是耐心地解释;移民合理的诉求,总是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在合川,陈刚给我讲了一件事。

2006年6月18日,366名外迁移民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500多公里的合川市。各级领导干部把移民们迎进新家,乡镇村社干部、乡亲邻里忙碌着给移民们张罗新家的第一顿晚饭。

晚上8点多钟,合川市钓鱼台办事处党委书记唐昌贵、主任罗卫二人请护送移民的一群干部在嘉陵江边的一个“农家乐”吃饭。

刚端起碗不久,唐昌贵突然对办事处主任罗卫说:“糟了,我想起一件事,快走,我们马上到各个移民安置点去。你马上打电话,通知各个村、社干部,马上买蚊香,附近商店没有,就派车进城买,务必要给每一家移民送去蚊香。”

于是,才把移民迎进新家的唐书记和罗主任,匆忙扒了几口饭,一抹额头的汗珠,又赶往移民安置点。

唐书记、罗主任叨念着一个晕车十分严重的移民大嫂,虽然卫生院院长、医生一直在现场照料和守候,但悬着的心仍然放不下来。唐书记、罗主任买了些水果,驱车首先来到了晕车的移民处。

这位晕车的移民大嫂斜躺在长条椅上,正在输液。下午刚到新家,合川市委书记、市长和办事处书记、主任都来看望她、关心她。没有想到这么晚了,办事处唐书记、罗主任又拎着水果来了。她感动得有些哽咽:“新家的政府对我们移民这么好,真的没想到啊……”

当天迁到钓鱼台办事处的移民就有100多人,唐书记、罗主任每到一个移民安置点,都询问是否给移民买了蚊香。有的移民正和乡亲吃饭,书记、主任就敬上一杯酒,有的移民吃完饭和新结识的乡亲拉家常,书记、主任就送一句真诚的祝福;移民到新家的第一餐饭,第一个夜晚,融合在浓浓的亲情中……移民老李得知书记、主任晚饭都没吃上几口,又赶到各个移民安置点检查是否买了蚊香,检查当晚的生活安排,心里很是感动。老李对我说:“看得出来,新家的政府是记挂着我们移民的啊。”

逐一走完移民安置点,已是晚上11点。

陈刚提起这件事很是感慨,他说:“合川从没有三峡移民到接收三峡移民、安置移民,从茫然不知所措到熟悉各种搬迁安置程序,是一个极为艰苦、非常不易的过程。现在担心移民晚上被蚊子叮咬,这说明我们的基层干部心细了,作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陈刚说,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安民的过程,而安民之紧要,就是安顿好移民,安抚好移民,让移民生活过得安稳、安泰。移民的事是由千千万万的琐碎小事组成,这些小事,在移民个体中、移民家庭中就是大事,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就是说:移民无小事!

2006年6月20日上午,陈刚到古楼镇与移民党员一起庆祝“七·一”。在座谈中,他引用了大文豪苏轼的诗句“我心安处即故乡”,并把这一句诗作为对移民党员的要求。他说:“移民中的党员到了新的故乡,自己首先要心静,心静自然少忧烦;党员安下心来,移民才会安心。”

他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手机号码告诉了在座的每一个移民党员。“组织部是党员的家,移民党员有事要及时给’家里‘打电话。”

2006年7月的一天,移民郭代华在搬进新家后不久,就给陈刚打电话说,还有修猪圈屋的事要陈刚顺路时过来看一看。陈刚不知是什么事又恼了这位移民。当他赶到郭代华家,这位精明强干的移民却笑逐颜开地说没什么事,主要是想请陈刚喝酒。

陈刚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老哥子,你要喝酒,我请你喝嘛,但今天不行。你快点把猪圈修好,到广东去打工挣钱,你多挣些钱回来我才喝你的酒,行不行?”

“好的,好的,我隔几天就走,就是想看你,听你说说话,心里才舒坦,才踏实。”郭代华的脸上笑出一个开心的括号。

见移民没事,陈刚风风火火地走了……“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陈刚就这样实践着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八、移民干部众生相

2006年1月12日晚上9点,重庆市政府二楼会议室。

副市长一走进来就脱了外衣,对市政府副秘书长谭大辉说:“移民局的两位局长怎么还没来?”

市移民局发展扶持处处长黄道辉回答说:“徐江副局长正从万州区火速往回赶,已经快到重庆了;欧会书副局长正在市委开会,晚一点就赶过来。”

同类推荐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把人生的所有遭遇变成喜逢千百年来,诗人陶渊明和他笔下的桃花源,备受世人推崇向往。无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还是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朱熹,无一不是他的忠实读者;《陶渊明集》为其集大成之作,家咏户诵,流传至今。陶渊明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巧妙又自然地融入他每一首诗句之中,读来让人怡神忘忧,内心平静放松,焦虑烟消云散。翻开本书,心情低落时,瞬间被治愈!
  • 冷眼看物

    冷眼看物

    凡事都是人去做的,凡人都要做事的。做事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因主观原因、客观情况会有不同结果。做人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则和自身的为人之道、处世原则、修身养性、心态心智有关。
  •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学生精品美文:梦里梦外

    本书是部随笔集,是作者从多年来创作的随笔中精选的作品,共分《山水屐痕》、《风花雪月》、《闲适小品》、《心灵点击》、《流年碎影》、《文论书话》、《名人速写》七大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以优美之笔对大地上的佳山胜水进行工描细绘,或以细腻流丽之笔对古旧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加以再现,或将目光投向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花草树木,或以朴素的文字描写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或追忆逝水流年打捞那些陈年旧影,或抒写阅读中的所思所感,或对古今中外的名人进行素描式品评。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流传了2500年的小故事,培养出无数哲人的大智慧!在人类文学史上,《伊索寓言》是2500年来人类生活智慧的结晶,它用动物世界映射现实社会,用简单的故事讲述人生哲理,成为影响人类文化的一百本书之一。一年365天,每天一篇寓言故事,收获一个生活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人都曾受到《伊索寓言》的影响!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在狱中等候处决期间,曾试图用诗体改写伊索寓言。柏拉图曾在他的代表作《对话录》中数次提及伊索。亚里士多德十分热衷于搜集“伊索寓言”,并将其分门别类后昭示门生弟子。《伊索寓言》有永恒的价值,对每一代人都有益。——林海音(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城南旧事》)“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狼来了!”这些你熟悉的哲理小故事都在其中,传世两千余年经久不衰!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爱情是否有归途

    爱情是否有归途

    作者感言:作为一个新时代作者,某天突发奇想创作了这本书,目的只有一个,送给这个世界上与我一般,对爱情抱着憧憬和胆怯同时存在的两种矛盾心情的人。最近我看了“白鹿原”,它算得上给我这本书的第一份灵感吧。因为,从封建时代到现今民主时代,人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演变成所谓的自由恋爱。呵呵,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现在的“自由恋爱”,反正我感觉我与封建女性有共同心理毛病,许许多多的无奈和苦楚是变了样貌,没变内容。9/19/2016凌晨2:31分
  • 我们部门穿越

    我们部门穿越

    2015年的一群逗比职场的人穿越回乱世古代的囧事
  • 我的小奶冻

    我的小奶冻

    自控力超级强的国风名模青梅,一直诱惑青梅的年轻影帝竹马。傅孤书:清冷,禁欲→黏人,爱哭。季相思:少御,冷淡→嘴硬,超甜。
  • 生活它离我们越来越近

    生活它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是赤小狐,80后网络作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家”,很想写这种随笔性质的东西,回忆、记录点滴。然后,奉上一个故事,也写一段情。一个学习优秀,长相帅气却内心孤独的孩子,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人的故事,因为爱,让这个大男孩儿成长为真正有责任心,真正有担当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大师,必须放远眼光,必须把握大局,商海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只有那些把握大局的人才能驾驭市场。本书中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他们的创业过程,有他们的经营理念,有他们成功后的谈定和失败后的反思……
  • 双圣成神

    双圣成神

    你已穷途末路,上天位的陈家?不过如此。不过仅犬子,安能与虎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势美人

    权势美人

    一个学生来到了一个古代的世界,成了一个落魄秀才,从此纵横官场,战场,情场。美丽动人的娇妻,高贵美丽的公主,诱人的绝色皇后,娇蛮的突厥公主一一成了他的女人。一支又一支军队被他打败,一个又一个将领成了他的手下败将。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大,身边的美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幸福。
  • 封神行纪

    封神行纪

    一个意外被告知患有精神病的人,意外来到了封神世界,虚虚实实何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