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88300000053

第53章 水库移民启示录(7)

一位移民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却发人深思。他说,政府干吗把移民回流的事情看得这么严重呢?只要移民没有回家要田要地,你管那么多干嘛?管多了说得不好听就是限制人身自由。我们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国家,是懂道理、讲章法的,外迁到了新的家乡,已经给他分了田地,人有脸,树有皮,再回老家三峡来分田分地,别说政府不会分给你,就是邻里乡亲们也不会同意啊。

他说,如果不正常看待移民回流问题,就是对移民的一种歧视。特别是一部分移民为了骨肉能多团聚些日子,回老家住在亲朋好友家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对这种事都要干预,无论怎么样都说不过去,一句话,不要神经质嘛。

奉节县移民局副局长程功勋告诉我说,回流的外迁移民中,可以说95%以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干吗看得那么严重呢?

一位移民说得更是直截了当,把部分移民回到库区看成是移民工程的成败,帽子就扣得太大了,这是我们移民决不能答应的事,我们背井离乡就是为了三峡工程。如果我们不搬、不走,就赖在本地,水库不能按时蓄水,电站不能准时发电,那才是移民工作的失败,那才叫三峡工程的失败!

移民渴望的生活能安稳些,总是编着法儿多弥补些搬迁的损失。这也是移民普遍的心态。

一位回到库区的移民说:“政府教育我们移民不做’特殊公民‘,但我们最起码也应是公民,应该享有公民的自由。不过,像我们三峡移民这个’特殊群体‘更需要特别的关心。”

话题之五:两支“特殊部队”

2006年的阳春三月,我到库区了解城镇移民的就业情况,有一件事使我感到痛心不已。

春天的太阳,晒得人身上直痒痒。这天上午10点左右,我来到一个移民小区。库区的移民小区都是很漂亮的楼房。居民们陆陆续续出来了,大部分是老大娘、老大爷,他们端着座椅、板凳,牵着小孩,来到院坝中坐了下来。他们相互打着招呼,称赞着惬意的天气,晒着太阳聊天、玩麻将。

奇怪的是,一个年轻人打着哈欠也坐到院坝中,坐在躺椅上看着一本皱巴巴的书。这个年轻人怎么会和老太太、老大爷一块玩?我感到有些好奇,就走了过去,和他聊了起来。“兄弟,你看的是啥书?”“是《三国演义》。”“看这样的书,你文化挺高的嘛。”“惭愧、惭愧,高中读了一学期,这是借的书。”“看到哪里了?”

“三……三顾茅庐。”“小伙子20多岁吧?”我问。

“30都出头了,你是……”他对陌生人保持着几分警惕。

“我是到这儿来走亲戚的。他们上班去了,我就闲逛逛。”我没说我是移民局的干部,撒了个谎,向他递过一支烟。“哦,你坐坐,来的都是客嘛。”他随手从旁边拉过一条板凳。“兄弟,你没上班?”

“没有,吃低保。”“吃低保?你这么年轻,不会吧?”“骗你是小狗。”

“看你有一副好身板,一身好力气,不去打工挣钱,却在这里晒太阳,是不是生病了?”“我没病。实话给你说,我不是不想上班,就业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我就是不太习惯上班。”“为什么?上班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怎么也比吃’低保‘的钱多啊。”

“这你就不清楚了。我算一笔账给你听,我在本地找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百块钱。上下班的路费一天最少要花两块钱,一个月下来就要花60元左右;中午不能回家,吃一餐盒饭要花四五元钱,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要吃掉120元;再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还要花去50元,这样算来总共要花掉200多元。工资也就剩100多元了。上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一遇堵车就会迟到,老板他妈的还要扣掉几文钱,一个月扣除这些上班的开支’,除了锅巴就没了饭‘了。唉,算来算去,我觉得还是吃低保合算。别小看吃低保,一个月的收入看起来只有100多元,最低生活保障还是可以的。可以不上班,用不着早出晚归,用不着受老板的窝囊气,八小时内外的时间全都由我自己安排。”

小伙子突然把《三国演义》伸到我面前笑呵呵地说:“你看这一段,刘备去找诸葛亮,他还在睡懒觉,睡醒了还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说得多好啊。我现在的日子跟诸葛亮差不了多少,也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喝茶、看报纸、打打牌,多舒服啊。”

“兄弟,你是不是太过分了哟,诸葛亮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他干工作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怎么能和诸葛亮相比?你要真是我兄弟,我可能会给你一拳!”我说着挥了挥拳头。

“哈哈,都是睡懒觉,有啥比不得?”“兄弟,我不明白,打工总比吃低保挣的钱多,你为啥呆在家里?

人越耍越懒散。”我说。

“打工有了收入,低保就吃不成了,这就是关键的关键。现在企业不景气,好多企业发不出工资,拖欠民工工资多得很。还是政府最稳当,给我们及时发放低保救助金,一分钱都不会拖欠,政府真好啊!”

“可你还年轻啊,就这样吃下去,孩子老婆怎么办?”“无钱夫妻难度日,早就离婚了。我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等到那一天再说,你放心,船到弯处自然直嘛。”“你以前住哪里?靠啥生活?”“以前的老房子在河边的街上,靠门面的租金过日子。房子要淹,就搬到了这个移民小区。”“像你这样吃低保的年轻人多不多?”我问。“老实说,年轻人吃低保还是不多,我也有些不好意思。做生意又没本钱,去打工又吃不到低保,我心里也很矛盾。”“兄弟啊,气力使了气力在,不使力气不自在,趁年轻,还是找点事做吧,这样混日子总不是个办法啊!”我临走时有些生气,真不知该对这位兄弟说些什么。离开移民小区后,只要想起这位晒着太阳、享受着低保救助金、还自比诸葛亮、念着“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移民兄弟,心中像塞进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我想起一句老话:劳动光荣,懒汉可耻。

与这位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吃低保的年轻人相比,万州区周家坝的移民刘天碧则是另外一种秉性。她虽然年近半百,面对坎坷的命运却显得坦然、自信。她本是政府已安排吃低保的城市移民,但她却毅然地退掉了低保金,自己凭劳动的双手打工挣钱。她主要是做“家政钟点工”,给三家人做清洁,一个月下来,也有400多元的收入。

刘天碧说,人不做事是不行的,只有参加劳动才心安理得。眼下还准备另接两家人的清洁来做,一个月挣到600元肯定没问题。从刘天碧这位勤劳、善良的移民身上,我似乎感到一丝欣慰。涪陵区敦仁移民办主任老冉对我说,冬春天,每当太阳出来,看到小区移民坐满一坝子晒太阳,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农村移民多少还有一块土地耕种,城市移民如果不就业,就无事可干,这的确令人担忧。

在三峡库区,让移民就业,有事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库区,移民中有两支“特殊部队”是政府最为头痛、最为关心的特殊人群。移民局就经常把这两支“特殊部队”挂在嘴边。一是库区“10079部队”,这主要是指农民中的农村移民。“1”就是扁担,“00”就是两只粪桶,“7”就是锄头,“9”就是粪瓢。

这是象形文字之解,也是形象思维。重庆库区共有农村移民40万人。

巫山县与湖北库区的秭归相邻,从1992年就开始安置移民。巫山地处三峡核心地带,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峡谷地貌。移民们种了几百年的肥田沃土淹掉后,只有到山上去耕种贫瘠的土地。巫山的碚石、青石、跳石三个地方移民后靠生产可以说困难重重。

碚石与湖北临界,人均只有两分薄地。土地离移民居住地近一点的有3公里,最远的有6公里远,挑一桶粪去淋庄稼要走半天,很不便于管理。县里正在考虑解决这部分移民的生计问题。

二是“4050部队”,主要是指城镇40岁、50岁左右的人群。这部分人在三峡工程兴建时只有二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2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就变成了四、五十岁的“半蔫老头”、“半老徐娘”。在重庆库区70多万城镇移民中,20多万人属于“4050部队”。

涪陵区移民局李林副局长告诉我说,移民年龄过大,学技能很是困难。就是学到技能有时也无“用武之地”。现在搞市场经济,招工都是市场行为,用人单位一般都有自己规定的年龄限制,30岁左右才录用,上了40岁就基本上“没戏”,何况还有文凭、身高、长相等条件的限制。在库区,不少大学生就业都很困难,有的工厂招工,扫地做清洁、守门人员也要求30岁以下,更何况是“4050部队”?

据长江委移民工程监理公司对库区156户移民样本监测,在适合就业的362人中,通过各种方式就业的有188人,占52.05%;未就业的有174人,占47.95%。

2006年12月,重庆市移民局就业办公室一份资料表明:重庆库区工矿企业破产关闭947户,16.2万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拿钱走人。除4.1万人退休和提前退休有所保障外,其余12.1万人,只有3.01万人实现了再就业。通过非固定就业和短期就业方式实现再就业的为总人数的19%。

库区产业支撑不足,就业门路就更窄,这是横亘在库区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也是短时间难以迈过的两道沟壑。

2005年12月,汪洋接替黄镇东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上班的第一天,他没有进办公室,而是风尘仆仆地赶往库区调研移民问题。经过几天调查,这位书记认为库区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移民安稳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他说,到了库区,才知道库区太特殊、太重要,才感到什么叫“切肤之痛”。

“部分移民满足于有低保、移民补偿和后期扶持,甚至希望’无限补偿‘,子子孙孙依赖国家。衣食无忧则可,温饱度日即安。这样的观念和心态,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多大的力度支持,也绝不会使库区走上致富的道路,更不会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能力。”

汪洋认为产业空虚是目前库区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要求全市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库区产业发展攻坚战,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倾力解决库区的就业问题。

“就业乃民生之本,库区城镇尚有20多万劳动力,其中移民劳动力11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也相当庞大。就业,是库区群众最大的心愿,最强烈的要求……”

市委书记刚一上任,就深切感受到肩上的重荷。

五、水库移民备忘录

“年年苦,年年补,苦了还要找政府”,这是我国一位资深移民官员对水库移民现状的喟叹。水库遗留的移民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各地政府的一块心病,因为这些年来,贫困就像魔影一样紧紧纠缠着我国许多地区的水库移民。

周一川是万州区移民局发展扶持科科长,是一个资深老移民工作者,由于长得精瘦,七尺男儿竟不到50公斤,一看见他就特别容易想起移民和移民工作的艰辛。

周一川研究移民后期扶持问题很有见地。他告诉我说,从万州来看,城区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下降的移民也不是少数。不少失地移民成了城市居民后,几十年的生活技能除了会种地养猪,还是种地养猪。迁到城里,搬进新房,高兴了几天,但问题很快就来了,生活来源怎么办?有一个移民实在没办法,就在居民楼上养猪,这一下就像捅了马蜂窝,一家人养猪,臭味在居民楼弥漫,整幢楼都不得安宁。后来,好不容易才劝说移民不要在居民区养猪。

这个例子说明,移民中什么人都有,由于文化不高,也不会经商,你就是给他一份工作,他也不知该怎么做,还别说现在就业特别困难。用经济学家胡鞍钢的话说,就业竞争已发展成为一场“世界大战”。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的一块隐隐作痛的心病。

20世纪,水利专家李伯宁说过:建国以来修建了86000多座大小水库,在所安置的1000多万移民中,大约有1/3安置得较好,生活稳定;有1/3平平常常,一般化;有1/3安置得不好留有后遗症……几十年来,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水库移民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不少水库移民搬迁之后生活清贫而艰辛,这是多年不争的事实。

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水库多,移民自然不少。钟祥市的柴湖镇,是除三峡之外,我国外迁移民集中安置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地方。“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到1968年,是移民搬迁“最听话、蛮乖巧”的年代。丹江口水库46000多移民很快成建制地被移到了柴湖镇,安置在狭窄的225平方公里的围垦区内。到现在,这批移民已发展为8万多人,号称10万移民。

丹江口水电站于1974年建成。移民10多年后的1983年,湖北省农业厅调查组进驻柴湖进行调查,不看不知道,一看睡不着觉。柴湖移民这些年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使调查组的官员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调查组的成员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省政府呈上了一份报告:“农户生活之苦,不亚于三年自然灾害,在全省农村欣欣向荣的今天,这里却有万户农民生活在饥寒之中,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使人心寒……”

这份报告真实地记录了移民情绪波动、集体上访、聚众闹事时有发生等等不安定因素。

同类推荐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丁玲全集(3)

    丁玲全集(3)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优美,清丽婉转,读来如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让你在饮茶多时之后,仍然回味无穷。这些优美散文从生活的各种姿态、不同人的不同感想、或写实或遐想的剖面作为切入点,将文学的优美和文字的奇特展现无遗,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引您进入奇异的殿堂,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以精简准确的慢调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优美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如花瓣飘落一身,芳香久久不散。
  • 盛世微言

    盛世微言

    本书收作者“‘贪官升官’论”、“虎年歪注‘虎’”、“‘小人难当’论”、“会议的规格”、“‘59岁’现象”等百余篇杂文。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热门推荐
  • 我不可能拯救世界

    我不可能拯救世界

    听说世界末日了,算了吧,我是不可能拯救世界的。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三部“革命时代”,在本卷所描绘的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三场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这三场革命均发生在百年之内,并且它们都导致了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 喜欢你时青春正好

    喜欢你时青春正好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夏婉依偎在李博怀中。“大概就是那年我们青春正当时,看见你的第一眼便深深沦陷。”李博轻轻抚摸着夏婉的头发,两个人朝着远方望去,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 嫡女不乖之鬼医大小姐

    嫡女不乖之鬼医大小姐

    因一次意外穿越到古代将军府沈家不受宠的嫡系大小姐沈映寒身上,之后沈映寒一步一步帮助原主报仇雪恨,让曾经欺负过她的人生不如死……
  • 逐步江湖

    逐步江湖

    得传承,遇侠士,昔恩怨,今朝醉,江湖武林恩怨纠纷,情仇恨别落笔成书,且看平凡少年持善心,热心,真心闯江湖.........
  • 丧尸临城之矿洞病毒

    丧尸临城之矿洞病毒

    一座矿洞内,一种极为古老的病毒再次爆发。各国科学研究院都发现了这种病毒。感染者都是发烧.咳嗽,紧接着就恢复如初科学家发现这种病毒可以将人体你的癌症治愈。世界卫生组织用这种病毒救下无数重症患者,但危险才刚刚来临......有一个人带领幸存者恢复了安定,甚至开始研究病毒,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灾难被埋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慢慢等待你

    慢慢等待你

    女主时沁与男主李乐的青春校园故事,他们本应该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为一些事情,有了交集,两个人心意互许,时沁问:“你喜欢我什么”李乐:“喜欢你不理我”
  • 星际网游之我是路人

    星际网游之我是路人

    坐看女主女配们网游与现实间的撕逼大战,而她旻小洛捡漏,捡漏,捡漏王。
  • 爱情时空转移

    爱情时空转移

    都市里,找不到真爱的你想得到梦中情人吗?欢迎来到爱情时空转移中心选你所爱的我们为你打包快递送上祝你们能够真的得到“爱情”。。。。。。。第一卷周郎顾疲于奔命的白领女郎梁尘飞,无意的一个确认,却收到了打包送上的周瑜......第二卷关山月爱做武侠梦的孤儿林小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古代,可是面对卫青和霍去病,该选择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