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29500000039

第39章

何玉凤姑娘,此时父母终天之恨,已是无可如何;不想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忽然来了个知疼着热的世交伯母,一个情投意合的义姊,一个依模照样的义妹;又是嬷嬷妈,嬷嬷妹妹,一盆火似价的哄着姑娘。姑娘本是个性情高旷的爽快人,不觉一时精神满足,心舒意畅,高谈阔论起来。那时虽是十月天气,山风甚寒,屋里又生上火。须臾,点起灯来。那铺盖包袱,也都取到。那位姨奶奶又送了些零星吃食来。褚大娘子便都交给人收拾去,等着夜来再要。便让安太太上了炕,又让何、张二位姑娘上去;因向安太太说:“我在左边,给你老人家摆一只凤凰,右边给你老人家摆一只凤凰。”她自己却挨着炕边坐了。除了玉风姑娘不吃烟,那娘儿三个,每人一袋烟儿。安太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心下十分欢喜,大家便围炉闲话起来。安太太道:“真个的你家这位姨奶奶,虽说没甚么样儿,可倒是个心口如一的厚实人儿。我看你们老人家这样的居心行事,叫那姨奶奶,怕还给他养个儿子定不得呢?”褚大娘子道:“那敢是好。我也正盼呢!只是我父亲今年八十七了,那里还指望得定呢?”张姑娘道:“不然,那姨奶奶自己知道,她告诉我说,他家老爷子,命里有儿子,她还要养两个呢!”安太太道:“这儿女的数儿,她自己那里定得准呢?”张姑娘忍不住笑道:“我也是这样问她来着,她说是刘铁嘴告诉她的;我也不知刘铁嘴是谁?没敢往下再问。”大家听了,早已笑将起来。褚大娘子便告诉安太太道:“这是她来的那年,我叫了个瞎子给她算命,要算算她命里有儿子没有。那瞎子叫刘铁嘴,说了这么句话,她就记住了这句话;要是叫她记住了,她肚子里可就装不住了,就这么个傻心肠儿。”玉风姑娘道:“我可就爱她那个傻心肠儿。只是怕她说话;她一说话,我不笑她,我憋的慌;我笑她,我又怕她恼。”褚大娘子笑道:“人家可不懂得怎么叫个恼哇!”说着,大家又笑了一阵。

一时戴勤进来,隔窗问道:“请示太太和大奶奶,还要甚么不要?外头送铺盖的车,还在这里等着呢。”安太太道:“不用甚么了。你没跟大爷去吗?”戴勤道:“老爷留奴才在这里侍候的。”

玉风姑娘听如此说,便隔窗叫他道:“嬷嬷爹,你先去告诉了话进来,我再瞧瞧你。”戴勤走了进来,又重新给姑娘请安,也问了姑娘几句话。姑娘一时想起当日送灵回京的话,又细问了一番,因道:“你们走到那里,就遇见这里老爷的人了?”戴勤道:

“走到德州。”姑娘道:“他们岸上走,你们河里走,怎知道就是咱们的船呢?”戴勤道:“姑娘问起这件事,竟有些奇怪,真是老爷的灵圣!头夜大家就知道,这里老爷差人接下来了。这一日晚上船靠了德州码头,点灯后,他们里头在后舱睡了。奴才和宋官儿两个,便在老爷灵旁,一边一个打地铺也就睡下。睡到三更多天,耳边只听说老爷叫,那时也忘了老爷是归了西了,就连忙要见老爷去。及至一看,老爷就在当地站着呢!奴才一时认不出来了。”姑娘道:“你怎么又会不认得老爷了呢?”戴勤道:“只见老爷穿戴,”不是本朝衣冠;头上带着一顶方顶镶金长翅纱帽,身穿大红蟒袍,围着玉带,吩咐奴才说:‘安二老爷差人接我来了,你们可看着些,莫要错过,去叫他们空跑一趟。我上任去了。’奴才就说:‘老爷那里上任去?怎的也不接太太和姑娘同去?’老爷道:‘太太就来的;姑娘早呢!我不等她了。’说着往外就走。奴才急了说:‘老爷怎的不等姑娘同去?我们姑娘,此时到底在那里呢?’老爷把袖子一甩,向我说:‘好糊涂!我见不着姑娘,只怕你就先见着了,此时何用问我?”奴才见老爷生气,一害怕就吓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忙着叫宋官儿,只听他在那里说睡话,说:‘我的老爷子,你是谁呀?’及至把他叫醒了,问他,他说见一个人,打扮得和戏台上的赐福天官似的,踢了他一乱子脚说:

‘你这东西,睡的怎么样死!’奴才正告诉他这个梦,只听得外面好象人马喧闹的声儿,又象鼓乐吹打的声儿,只恨那时胆子小,不曾出去看看。奴才就和宋官儿说:‘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天亮时咱们且别开船,到船头看看,到底有人来没人来?’

谁想这里老爷果然就打发梁材他们来了。姑娘想,这可不是老爷显圣吗?”

这位姑娘可从不信这些鬼神阴阳的事,便道:“老爷成神,怎的不给我托梦,倒给你托起梦来?不要是你那一天吃多了酒罢!”

安太太道:“大姑娘,你不可不信这话。他们一到京就说过,你大爷还和我说:‘何老爷那样一个聪明正直的人,成了神也是有的事,只可惜他不知成了甚么神了?’这神佛的事,也是有的。”

姑娘是将信将疑。戴嬷嬷笑向安太太道:“我们姑娘,从小儿就不信这些。姑娘只想,要不是有神佛保着,怎么想到我们今日都在这里见着姑娘啊!太太还记得老爷来的头里,叫了奴才娘儿两个去,细问姑娘小时候的事情,那时奴才只纳闷儿。谁知老爷早已知道姑娘的下落,连奴才们也托着老爷、太太的福,见着姑娘了,真真是想不到的事!”玉凤姑娘问道:“老爷怎么问?你们又怎么说的?”随缘儿媳妇便把那日的话,说了一遍。姑娘道:“我不懂你们,有一搭儿没一搭儿的,把我小时候的营生,回老爷怎么!”褚大娘子道:“罢咧!罢咧!连你那拉青屎的根子,都叫人家抖翻出来了;别的还有甚么怕说的。”说得大家大笑,她自己也不禁伏在安太太怀里,吃吃的笑个不止。

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只这等说说笑笑,不觉三鼓。褚大娘子道:“不早了,老太太今日那么早起来,也闹了一天了,咱们喝点粥,吃点东西睡罢,明日还得早些起来,只怕他们这里远村近邻的,还要来上祭呢!”说着随意吃些东西。盥漱已毕,安太太和何玉凤姑娘,便在东间南炕,褚大娘子和张金凤姑娘,便在西间南炕睡下;戴嬷嬷母女和褚家带来的四个婆儿,都在后面两个里间分住;本村的几个村姑村婆,也各各的分头歇息。这里他娘儿们、姐儿们,睡在炕上还絮絮的谈个不住。

读者,你道怎的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这青云山分明是凄惨惨的几间风冷茅檐,怎的霎时间变作了暖溶溶的春生画阁?都只道是这般人第一个欢场,那知恰是这评话里第二番结束。这正是:

但解心情怜骨肉,寒温首苦总相宜。

那何玉凤和安老爷怎的同行?何玉凤和邓、褚两家怎的作别?下回书交代。

第二十一、回心向善买犊卖刀隐语双关借弓留砚

这书前二十回,已把安、何、张三家,联成一片,穿得一串,书中不再烦叙;从这二十一回起,就要作一篇雕弓宝砚,已分重合的文章,成一段双凤齐鸣的佳话。安太太婆媳二人,那日会着何玉凤姑娘,便同褚大娘子,都在他青云山山庄住下。彼此谈了半夜,心意相投,直到更深,大家才得安歇。外面除了本庄庄客长工之外,邓九公又拨了两个中用些的人,在此张罗明日伴宿的事。安老爷又留下戴勤,并打发了华忠,来帮着照料,连夜的宰牲口定小菜,连那左邻右舍,也跟着腾房子,调桌凳,预备落作。忙碌得一夜,也不曾好睡得。里边褚大娘子才听得鸡叫,便先起来。梳洗完毕,即带着那些婆儿们,打扫屋子。安太太婆媳和玉凤姑娘,也就起来梳头洗面。早有褚一官带人送了许多吃食;外面收拾好了,端进来。安太太便让道:“大姑娘,今日可得多吃些;昨日闹得也不曾好生吃晚饭。”那知这位姑娘,诸事好难说话,独到了吃上,不用人操心呢!

一时上下大家吃完,安老爷早同邓九公,从家里吃得一饱,前来看望姑娘,和姑娘寒暄了几句;姑娘便依然跪在灵旁,尽哀尽礼。便有戴勤带着他女婿随缘儿,和亲家华忠,进来叩见姑娘。姑娘自己的丫鬟,也有了托身之地,并且此后也得一处相聚,更是放心。又见褚大娘子赶着华忠,一口一个大哥,姑娘因而问道:“你那里又跑出这个大哥来了?”褚大娘子道:“这可就是你昨日说的,我们那个亲戚儿。”姑娘心中才明白,便是安公子的华奶公。两人见过出去,华忠又进来回张亲家老爷、亲家太太来了。

原来这老两口儿,昨日听得十三妹姑娘的下落,巴不得一口气就跟了来见见。只因安老爷生恐这里话没定规,亲家太太来了,再闹上一阵不防头的快话儿,给弄糟了,所以指称着托他二位照看行李,且不请来,叫在店里听信。及至他昨晚得了信,今日天不亮,便往这里赶,赶到青云堡褚家庄,可可见的大家都进山来了。他们也没进去,一直的又赶到此地。进门朝灵前拜了几拜,便过来见姑娘,哭眼抹泪的,说了多半天,大意是谢姑娘从前的恩情,道姑娘现在的烦恼。礼到话不到,说是说不清,横竖算这等一番意思,就完了事了。

邓九公便让张老在前厅去坐。内中只有褚大娘子,是不曾见过这位张太太的,她心里暗说:“怎么这等一个娘,会养金凤姑娘这么一个聪明俊秀的女孩儿呢?”这褚大娘子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她。只是碍着张姑娘,便也问了好,说了几句话,因问:“你老人家,今日甚么时候,坐车往这里来的?”她道:“那里还坐车呀!我说:‘才多远儿呢!咱走了去罢!’他爹说:‘我怕甚么?撒开腿子就到咧!你那踱拉踱拉的,踱拉到啥时候才到咧!’那么着,我可就说:‘不,你就给我找个二把手的小单拱儿来罢!’谁知雇了辆小单拱儿,那推车的又是老头子,倒够着八十多周儿咧!推也推不功,没的呕的慌,还不及我走着爽利咧!

”大家听了要笑,又不好笑,偏偏这八十多周儿的话,又正合了邓九公的岁数儿。邓九公听了,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搭讪着问褚一官道:“咱们外头的事情都齐了没有?”褚一官道:“都齐了,只听里头的信儿。”

原来安、邓两家商量定了,都是这日上祭。安老爷见张家二老来了,又告诉邓九公,给他家也备了一桌现成的供菜。第一起,便是安老爷上祭。褚一官连忙招呼了戴勤、华忠、随缘儿进来,整理桌椅,预备香烛。这山居却没那些鼓乐排场,献奠仪注,只得大家把祭品端来摆好。玉风姑娘看了一看,那供菜除了汤饭茶酒之外,绝不是庄子上叫的,那些楞鸡,匾丸子,红眼儿鱼,花板肉的,十五大碗,却是不零不搭的十三盘;里面摆着全羊十二件,一路四盘,摆了三路;中间又架着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只见安老爷拈过香,带着公子,行了三拜的礼。次后安太太带了张姑娘,也一样的行了礼。

姑娘不好相拦,只有接拜还礼。祭完,只见安太太恭恭敬敬,把中间供的那攒盘撤下来,又肉碗里拨了一撮饭,浇了一匙汤,要了双筷子,便自己端到玉凤姑娘跟前,蹲身下去,让她吃些。不想姑娘不吃羊肉,只是摇头。安太太道:“大姑娘!这是老太太的福食,多少总得领一点儿。”说着,便夹了一片肉,几个饭粒儿,送在姑娘嘴里。姑娘也只得嚼着咽了;咽只管咽了,却不知这是怎么个规矩。当下不但姑娘不知,邓九公经老了世事的,也以为创见。不知这却是八旗吊祭的一个老风气。那时候还行这个礼,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阙文了。

一时撤下去。邓九公因为自己算个地主,便让张家二老上祭,端上一桌荤素供菜来供好。张老也拈了香,磕了头;到了亲家太太了,磕着头。便有那话白儿,只听不出她嘴里咕哝的是甚么。等她两个祭完了,便是邓九公同了女儿、女婿上祭。只见热气腾腾的,端上一桌菜来,无非海错、山珍、鸡鸭鱼肉之类;也有大盘的馒头,整方的红白肉,却弄得十分洁诚精致。供好,邓九公同褚一官夫妻,也照前拈香行礼。礼毕,褚一官出去焚化纸锞,他父女两个便大哭起来。姑娘也在那里陪哭。戴勤家的和随缘儿媳妇都跪在姑娘身后跟着哭。

你道这邓家父女两个,是哭那一位何太太不成?那何太太是位忠厚老实的人,再加上后来一病,不但邓九公和她漠不相关,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两年有余不曾长篇大论的,谈过个家长理短,却从那里得这许多方便眼泪?原来他父女两个,都各人哭的是各人的心事。邓九公心里想着,是人生在世,儿子这种东西,虽说不过一个苍生,却也是少不得的;即如这何家的夫妻二位,假如也得有安公子这等一个好儿子,何至于弄到等女儿去报仇,要女儿来守孝。眼前虽说有玉凤姑娘这等一顶天立地的女儿,作到这个地位,已经不知他的心里,有几万分说不出的苦楚了;况且世路上又怎样指得准,有这等一位破死忘魂惠顾人的安老爷呢?踅回来再想到自己身上,也只仗了一个女儿照看,难道眼看九十多岁的人,还指望养儿得济不成?再说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胳膊折了望袖子里褪,转不如一心无碍,却也省得多少命脉精神。这是邓九公的心事。褚大娘子心里,想的是一个人,托生给人作个女儿,虽说和那作儿子的,侍奉终身不同,却是同一尽孝,都该报答这番养育之恩。只是作个女儿,到了何玉凤这样光景,也就算强似儿子了。但是天不成全她,遇见这等时运,也就没法儿,何况于我!纵说我随了老父朝夕奉养,比她强些,老人家已是老健春寒秋后热;譬如朝露,去日无多;那时无论我心里怎样的孝养,难道就能盼定了人家褚家子弟,永远接续邓家香烟不成?这是褚大娘子的心事。至于他父女两个心疼那姑娘,舍不得那姑娘,却是一条肠子。又因这疼她舍不得她的上头,却又用了一番深心,早打算到姑娘临起身的时候,给她个斩钢截铁,不垂别泪,因此要趁着今日,把这一腔离恨,哭个痛快,便算和她作别;临期,好让她不着一丝牵挂流连,安心北上,去走她那条“立命安身”的正路,正是一番“英雄作用,儿女情肠”。当下父女两个,悲悲切切,抽抽噎噎,哭得十分伤惨。安老爷和张老早把邓九公劝住。安太太和张妈妈儿,也来劝褚家娘子;张姑娘即便去劝玉凤姑娘。安太太向褚家娘子道:“姑奶奶,歇歇儿罢,倒别只管招大姑娘哭了。”只这一句,越发引起褚大娘子舍不得姑娘的心事来,委委屈屈,又哭个不住。哭了半日,才慢慢的都劝住了。褚一官同了众人,便把饭菜撤下去。邓九公嘱咐说道:

“姑爷这桌菜,可不要糟蹋了;撤下去就蒸上,回来好打发里头吃。”褚一官一面答应,便同华忠等把桌子擦抹干净出去。

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

也有拿陌纸钱来的;也有糊个纸包袱,装些锞锭来的;还有买对小双包烛,打着棵高香,一定要点上了蜡烛香,才磕头的;又有煮两只肥鸡,拴一尾生鱼来供的;甚至有一蒲包子,炉食饽饽,十来个鸡蛋,几块粘糕饼子,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这些人,一来为着姑娘平日待他们恩厚,况又银钱挥霍,谁家短个三吊二吊的,有求必应;二来有这等一个人住在山里,等闲的匪人不敢前来欺负;三来这山里大半是邓九公的房庄地亩,众人见东翁尚且如此,谁不想来尽个人情。因此上都真心实意的,磕头礼拜。那班村婆村姑,还有些赞叹点头,擦眼抹泪的。只要搁在姑娘平日,早不烦耐起来了。不知怎么个原故,经安老爷昨日一番话,这条肠子一热,再也凉不转来,便也和他们洒泪,倒说了许多好话,道是这两三年,承他们服侍母亲,支应门户辛苦。

同类推荐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当红女伶白桂英厌倦了逢场作戏的卖艺生活,不顾母亲反对,毅然离开舞台。桂英结识王玉和,顶着母亲压力与之结合。玉和丢了差事带桂英回乡下老家。尽管夫妻二人小心谨慎,却仍被兄嫂挑剔,夫妇俩只得带着新生女儿回到北平,暂住自家。白母鄙薄嫌弃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恼。生计逼迫下桂英决定重新登台。桂英重出江湖,少不得与捧角的男客们应酬,难免夫妻误会。加之白母不断挖苦讽刺,玉和终于离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绝。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 80后小夫妻闪婚实录

    80后小夫妻闪婚实录

    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在匆忙而淡漠的城市离奇地闪婚在了一起。可惜好景不长,半路杀出个对朱口口芳心暗许的萧师妹,夫妻俩误会不断加深。一番波折之后,谜底终于揭晓,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式的闪婚,其实竟是一场青梅竹马旷日持久的暗恋,悔不当初的朱口口又向前妻展开了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求婚。
  • 马尔克斯:恶时辰

    马尔克斯:恶时辰

    《恶时辰》是马尔克斯的成名作,也是马尔克斯第一部获奖的长篇小说。《恶时辰》借由一桩因匿名帖而引起的杀人事件,描写了一个小镇在两周内的风云变幻。《恶时辰》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不同于马尔克斯以往的魔幻风格,而是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营造出荒诞、阴郁、惊心动魄的氛围。马尔克斯对权力的奥秘与孤独的揭示,对社会动荡和腐败根源的反思,令今天的读者不禁深感共鸣。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热门推荐
  • 仙穷

    仙穷

    这是世上为何没有仙人?就像没有上帝,被达尔文推翻了!是吗?呵!我告诉你,他有的,这世上原本是有仙人的,只是现在仙穷了!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那些年辉煌的岁月

    那些年辉煌的岁月

    那些年,兄弟们坐在一起喝酒,他们总说,等我以后有钱了,要开宝马,住别墅,泡洋妞。多少年过去了,兄弟几个又坐到一起,他们却说,如果能回到以前,那该多好。
  • 我在异界开卡店

    我在异界开卡店

    作为卡牌游戏迷的洛晨,忽然有一天穿越到了虚拟网游世界,成为了卡牌之神的新使徒。在这里,我洛晨要以卡牌之神的名义,收拢信徒,让玩家和NPC们氪金抽卡……啊不是,让他们体验卡牌游戏的魅力!顺便一提,能不能别再让我当什么拯救世界的英雄了?我他喵的就想卖几张卡而已,至于吗!
  • 绯闻天后:豪门绝色千金

    绯闻天后:豪门绝色千金

    你爱过吗,爱到以为不爱会死。她是绯闻的焦点,是男人趋之若鹜的对象;他是娱乐阔少,是意大利黑手党的继承人。八年前,她生下他的孩子,甘愿为他过毒,然后黯然离去;八年后,她容颜不再,记忆全失,带着一身病痛,不经意地再次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 堂哥中举之后

    堂哥中举之后

    二柱发现,堂兄溺水醒来以后仿佛变了一个人。才疏学浅的堂兄,竟考中了举人。
  • 万界流浪人

    万界流浪人

    他是最强的王者,他是无敌的至尊,他是邪魅的真魔,他是流浪于万界的剑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八岁的回忆

    十八岁的回忆

    一个被残暴逼迫了数年的人。多年之后,当他回忆起当初。总觉得不是自己的错。这世界本来就有许多的不公平。不去祈求,拭去眼泪,轻抬脚步。迎着微风,展开新的旅程。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