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29500000060

第60章

“我是急于听你方才说的那不许我撤开这长生禄位牌的道理,这话又与那长生牌儿何干呢?”张姑娘道:“姐姐别忙啊,要留那长生牌儿的道理,正在后一幅行乐图儿上头。说起来这话长着的啊!自从去年我姐妹两个在能仁寺草草相逢、匆促分手以来,算到今日,经过了一年零两个月。这其间无限的离合悲欢。今日之下,我才盼到和姐姐一室同居,长日聚首。姐姐虽是此时才来,我这盼着姐姐来的心,可不是此时才有的。这话大约姐姐也该信得及。”何小姐连连点头答应说:“岂但信得及,这话大约除了我,还没第二个人明白。”张姑娘道:“这就见得姐姐知道我的心了。只是我虽有这条心,我到了淮安见着公婆,是个才进门的新媳妇儿,不知公婆心里怎样,这句话我可不好向公婆说。不想公公到了青云堡,访着九公,见着褚姐姐。褚大姐姐也想到你、我和他三个人这段姻缘上。及至姐姐到了,他们早和公婆商量到这段话。这段话,他三位老人家,自然也因为我是个才进门的新媳妇儿,又不曾告诉找。落后还是褚大姐姐卧下告诉了我,她还嘱咐我先不要提起。我只管知道公婆的心里是怎么样了,我可又不敢冒冒失失的做,那时候更摸不着你老人家的主意,我更不敢和你我这位玉郎商量。这天闲中,我要探探他的口气,谁知才说了一句,他讲起他那番感激姐姐,说老爷说的意思来。倒和我背了一大套《四书》,把我排揎了一阵。这话也长,等闲了再告诉姐姐。”何小姐道:“这话也不用你告诉我,我也深知你的甘苦,并且连你们背的那一句《四书》,我都听见了。”张姑娘听了一想,便问她道:“姐姐站住。姐姐通共昨日酉正才进门的,还不够一周时,姐姐这话是从那里打听了去的?我倒要问问。”罢了,为甚么先哲有言,当得意时慢开口,当失意时慢开口,与气味不投者须慢开口,与性情相投者又慢开口,这四句话,真是戒人失言的深意。只看何小姐这等一个精细人,当那得意的时候,和个性情相投的张姑娘说到热闹场中,一个忘神,也就漏了兜,益发觉得这四句格言,是个阅历之谈了。

何小姐一时说得高兴,说得忘了情,被张姑娘一问,不觉羞得小脸儿通红,本是一对喁喁儿女,促膝谈心,她只得老着脸儿笑道:“讨人嫌哪!你给我说底下怎么着罢!”张姑娘道:“底下一直到公婆到了家,把一应的事、人都料理清楚了。这天才叫我上去,从头至尾告诉了我,我才委曲婉转的告诉了你我这个玉郎。公公才择吉期自写通书和请媒的全帖,这就算定规了给姐姐作合的这桩大事。这幅行乐图儿,可正是定规了这桩事的第三天画的。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和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何小姐听了,益发觉得她情真心细,自是暗合心意,因望着那幅小照和他说道:“是便是了。只是人家在那里读书,你我一个弄一个香炉,一个弄一堆针线在那里搅,人家那心还肯搁在书上去呀?”张姑娘叹了一声道:姐姐的心,怎么就和我的心一个样呢!姐姐那里知道,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成的玉郎了。自从回到京这一年的工夫,家里本也接连不断的事,他是弓儿也不拉,书儿也不念,说话也学得尖酸了,举动也学得轻佻了。妹子是脸软,劝着他总不大听,即如这幅小照,依他的意思,定要画上一个他,对面画上一个我,两人这么对瞧着笑。我说这么啊似的算个甚么呢?他说这叫作欢喜图。我问他怎么叫欢喜图,他就背了一大篇子给我听。我好容易才记住了,等我说给姐姐听听。他说当日赵松雪学士有赠他夫人管夫人的一首词。那词说道:

我侬两个,忒煞情多,比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它来都打破,重新下水,再抟再炼,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其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姐姐只说这话,有溜儿没溜儿。我就说赵学士这首词儿,也太轻薄,你这意思也欠庄重。你要画可别画上我,我怕人家笑话。他尽只闹着不依,我就想了个主意。我说,你要画我,这不姐姐的事也定了么,索性连姐姐咱们三个都画上,你可得想一个正正经经的题目,还得把她你我三个人的这场恩义因缘联合到一处,我可要请公婆看过,并且留着给姐姐看的。我拿姐姐这一说,才把他的淘气说回去了。也亏他的聪明儿真快,就想了这幅稿子,他说他那面儿,叫作天下无如读书乐;姐姐这面儿叫作红袖添香伴着书;我这面儿就算给姐姐绣这幅小照呢,叫作买丝绣作平原君。我听了听,这还有些正经,才请那位陶樨禅画史画了手脸,我补的这针线,这便是这幅行乐图的来历。如今姐姐是来了,公婆又费了一番心,把你我的两间房子给收拾得一模一样。

我想等过了姐姐的新满月,把那槽碧纱橱照旧安好了,把姐姐这个长生牌儿,还留在我屋里;把我这个小像,姐姐带到姐姐屋里去,这一来不但你我姐妹两个时时刻刻寸步不离,便是他到那屋里,有个我的小像陪着姐姐;到这屋里,又有个姐姐的长生牌儿护着我。他看看眼前的这番和合欢庆,自然该想起从前那番颠险艰难,你我两个再时常的指着劝勉他,叫他一心奋志读书,力图上进,岂不是好?这便是我不许姐姐丢开这长生牌儿的道理。姐姐啊!妹子说的,是也不是,请教?

张金凤这等一套话,那何玉凤听了,可有个道她不是的么?

读者莫为我燕北闲人所欺。我燕北闲人作第十二回“安大令骨肉叙天伦”、“佟孺人姑媳祝侠女”的时候,偶然高兴,写了那么一个十三妹的长生禄位牌儿,不过觉得是新色花样,醒人耳目。及至写到这回,十三妹是娶到安家来了,这个长生牌儿不提一句罢,算漏一笔;提一句罢,没处交代。替她算算,何玉凤竟看不见这件东西,断无此理;看见不问,更无此理;看见问了,照旧供着,尤其无此理;除是劈了烧火,那便无理而又无理,无理到那头儿了。就让想空了心,把那个长生牌儿,给它送到何公祠去,天下还有比那样没溜儿的书吗?我燕北闲人,也是收拾不来这一笔,没了招儿,掳了汗了,就搜索枯肠,造了这一片娓娓的谎活,成了这段赚人的文章;虽是苦了我作者,却便宜了读者。

假如有这桩事,却当得未曾有;便是没这桩事,何妨作如是观。

何小姐听了这话,不由得赶着张姑娘叫了声:“好妹妹!怎的你这见识,就和我的意思一样?可见我这双眼,姐姐不曾错认你了。我正有段话要和你说。”才说到这句,戴妈妈回道:“舅太太过来了。”二人便把这话掩住,连忙迎出来让座。舅太太道:

“我不坐了,我那里给你们烙的滚热的子,我才叫人给褚大姑奶奶和那两位少奶奶送过去了。咱们娘儿们一块儿吃,我给你们作个和合会。”说着,拉了二人过南屋去了。

她姐妹二个一同在舅太太屋里吃了饽饽,便同到公婆跟前来。安老爷正在外面陪邓、褚诸人畅饮;安太太正和褚大娘子、张太太并两个侄儿媳妇闲话,又引逗着褚家那个孩子玩了会子。

那天已是晚饭时候,二人伺候了婆婆晚饭。安太太因她们还不曾过得十二日,便忙叫张姑娘和了何小姐回到新房,同公子夫妻们共桌而食。饭罢,晚问安公子随着父亲进来,阖家团聚,提了些往日世事之难,叙了些现在天伦之乐。安老爷便和太太说道:

“如今咱们的事情是完了;大后日可就是乌老大家的喜事。他临走再三求下太太,给他送送亲。他也为家里没个长辈儿,我们自然要去帮帮他才是。”安太太道:“我也正在这里算计着呢!这天一定是得在城里头住下的了,就着这一趟儿,各处看看亲戚,道个乏去。”安老爷道:“岂止太太要去,我也正打算趁这个机会,出去走走。咱们娶这两个媳妇儿,都不曾惊动人,事情过了,到得见着了,都当面提一句,应当该带去磕头的地方,太太还得走一趟,不要惹人怪。只是你我两个人都出了门,褚大姑奶奶没个人陪,不是礼呀!”褚大娘子道:“这又从那里说起?二叔真个还是拿外人瞧待我。你二位老人家只管去。这天我正有事,我要赴席去呢!”舅太太道:“姑奶奶那里去呀?”褚大娘子道:“我们大哥大嫂子要请我去坐坐儿。又不敢回二叔二婶儿,要弄了吃的给我送进来。我说我是借着我们老爷子分儿上,二叔二婶才把我当个儿女待。咱们各亲儿,各眷儿,你们要这么闹起来,那可就是作践我了。如今我就定下那天,吃他们去。”安太太道:“很好么!这他们又有甚么不敢说的呢?”安老爷道:“既如此,就求舅太太和亲家给我们看家罢。”安太太道:“果然的,我又想起件事来了。”因向何小姐道:“你不说要给你妈开斋么?这天正是个好日子,这一席我同老爷又不好陪,倒是你三口儿好好儿的弄点儿吃的。早上先在佛堂烧了香,先通个诚,算了还了愿。把她二位请到你们屋里吃去,这就算你们给她二位顺了斋了岂不好?”张太太听了,先说:“怎么呀!亲家。你家那顿饭不吃肉,喂我吃上箸子,就算开了斋了,还用叫姑娘姑奶奶这么花钱费事。”安老爷道:“事虽如此,亦得叫他们小孩子们心里过得去。”舅太太听着说完了,傻笑道:“你们站着,咱们商量商量这么一对哪!你们行人情的行人情,认亲戚的认亲戚,女儿女婿给开斋的开斋,这天算都有了吃儿了。我呢?”问得大家连安老爷也不禁大笑起来。

安太太道:“你无论他们谁家,有剩汤剩水的拣点儿就吃了,要不,我给你留两饽饽。”舅太太道:“可不是呢!我有办法儿。”

因和张太太道:“亲家母,到了那天,你早上同亲家老爷赴了女儿女婿的席。晚上等我弄点儿吃的请你。我可不管亲家公。”张太太道:“他还敢惊动舅太太咧!他在外头,那儿不吃了饭哪!”

大家又谈了一刻,才各各回房安歇。金玉姐妹,这里候公公进了屋子,服侍婆婆摘了簪子,两个才扶了丫头,面前仆妇打着一对手把灯引着回家。又到舅太太屋里闲谈了片刻。舅太太便催着他三个归房。何小姐这日,正是善饮的朋友入席第三杯,有名色的,叫作新来的第二晚。

安老爷、安太太一家向来睡得早,起得早。次日清晨,儿女早来问安。大家正在闲谈,人回邓九老爷过来了。安老爷迎出去,一路说笑进来,到上房坐下。邓九公一一的应酬了一阵,便道:“老弟、老弟妇,我今日特来道谢道乏。咱们的正事也完了。

过了明日,后日是个好日子,收拾收拾,我可要告辞了。”这话褚大娘子听了,先有些不愿意。她本是个活跃热闹人,在这里住了几日,处得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合式的,内中金、玉姐妹尤其打得火热。更兼正要去赴华妈妈家的请,如今忽然热刺刺的说声要走,她如何肯呢?只是自己不好开口,早听安老爷说道:

“九哥,你忙甚么?虽说你在这里几天,正遇着舍间有事,你我究竟不曾好好儿的喝两场。”安太太也是在旁款留。褚大娘子便道:“人家二叔二婶儿既这么留,咱们就多住两天不好。你老人家家里又有些甚么惦着的呀?”九公道:“倒不是惦着家。在这里,你二叔二婶儿过于为我操心,忙了这一阵子了,也该让他老公母俩歇歇儿。”安老爷听了,那里肯放,便道:“老哥哥,来不来由你,放不放可就得由我了。”邓九公听了,哈哈大笑说:“那么着,咱们说开了。我也难得到京一趟,往回来了,又身上有事,不得自在。如今老弟你要留下我,你可别管我,我要到前三门外头,热热闹闹的听两天戏。这西山我也没逛够。还有海淀、万寿山、昆明湖我都要去见识见识;一直逛到香山,再看看燕台八景。从盘山一路绕回来撒和撒和,也不要你老弟陪我。我瞧你们那位老程师爷,有说有笑的,我们倒合得来。还有宝珠洞那个不空和尚,这东西敢是酒肉变来,他好大量,问了问他这些地方,他都到过。再带上女婿,我们就走下去了。我回家我就喝,我出去我们就逛。是这么着,我就住些日子。不,我可就不敢从命了。”安老爷连说:“就是这样。”当下他父女各各欢喜。邓九公谈了几句,又到公子新房望了一望,才高高兴兴的出去。

安老夫妻连日在家,便把邓九公帮着的那分盛奁归着起来,接着就找补开箱清给帐目,收拾家伙,打扫屋子。安太太先张罗着,打发两个侄几媳妇进城。安老又吩咐人张罗,把张老俩那所房子,打扫糊裱起来,好预备他搬家。诸事粗定,他老夫妻才各各出门,进城谢客。安公子便预先吩咐了厨房,预备了一席盛馔,又叫备了桌午酒。这日先在天地佛堂,摆了供,烧了香,请张老夫妻磕过头,然后请到新房,给他二位顺斋。两个老儿倍常欢喜,这日打扮得衣饰鲜明,一同过来。张老是足登缎靴,里面趁着鱼白漂布,上身儿油绿绉绸,下身儿两截夹袄,宝蓝亮花儿缎袍子,钉着双白朔鼠儿袖头儿,石青哈喇寒羊皮四不露的褂子,绵羊帽子,戴着个金顶儿。原来安老爷因家中办喜事,亲家老爷没个顶带,不好着石青褂子,虑到众亲友错敬了,非待亲戚之道。适逢其会,顺天府开着捐班例,便给他捐了个七缺后的候选未入流。头上便有了这个朝廷名器。他自己却以为虽是身家清白,究竟世业农桑,不图这虚好看,因此遇着有事,便顶带荣身,没事的日子便把顶子拔下来,搁在钱袋儿里。这日也因是叩谢佛天,所以才戴上的。张太太又是一番气象了。除了绸裙儿缎衫儿不算外,头上是金烘烘黄块块。莫讲别的,只那根烟袋,比旧日长了足有一尺多。烟荷包用的绛色毡子的,里头装的是六百四一斤的湖广叶子,还是成斤的买了来,家里存着,随吃随装。这两个老儿,也叫作“孤始愿不及此,今及此岂非天乎?”他夫妻两个到了女婿房里,安公子、金玉姐妹先让到西间客座坐下。公子同何小姐亲自捧茶,张姑娘装过一袋烟来,仍是照前那等装法。

这个当儿,张太太已经念过七八声佛了。不一时,戴妈妈回饭摆齐了,三个人让他二位出来,分东西席坐好。何小组送了酒退下去,向着二人便拜。慌得个张老说道:“姑奶奶,你这是怎么说?”连忙出席还揖不迭。张太太说声:“了不得了。”站起来赶着过来,就要搀起来。不想袖子一带,把双筷子掼在地下,把杯酒也掼倒了,洒了一桌子。幸而那杯子不曾掉在地下。仆妇们连忙上前拣筷子,擦桌子,重新斟酒,闹成一团。她那里还拉着何小姐说:“姑奶奶,你,这是咋儿说?你留我多吃几年大米饭罢!

别价尽着折受我咧!”何小姐道:“慢讲爹妈为我吃这一年的斋,我该磕个头的。我自从在能仁寺受了你二位老人家那个头,到今日想起来,便觉得罪过。何况今日之下妹妹是谁,我是谁呢!”

同类推荐
  • 田园交响曲(译文经典)

    田园交响曲(译文经典)

    本书特意选收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和《忒修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切实地体验这位最复杂多变的大师文学、美学与哲学的独特魅力。
  • 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

    这是一部引起读者关注的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多侧面地描绘了一个家族繁衍发展的兴衰史。在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上,有闯皇城、告御状的男子汉;有心黑手辣、精明干练的少奶奶;有苦读三载、一举成名的新科状元;有万贯家财、可号动九州十三县的亏帮头子……生活在改革大潮的李氏后人中,有飞黄腾达的市长,为富不任的经理、醉生梦死的情人、离婚不归的媳妇……历史和现实的强大反差,祖先和后代的不同人物命运,构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 萧红小全集:小城三月(精装)

    萧红小全集:小城三月(精装)

    《小城三月/萧红小全集》收录的是萧红大部分短篇小说,包括其靠前篇小说《弃儿》和很后一篇小说《小城三月》。书中所涉多为弱势人物,或描写他们的爱情,或讲述他们的抗争,或摹状庸常生活里的麻木……题材广泛,主旨多样,按创作时间的先后加以编排,多方面展示了萧红在文学上的开拓尝试。这些短篇小说中常可见《呼兰河传》《生死场》中人物的影子,亦可看出其中故事的延展,故而本书堪称萧红小说创作的“后花园”,亦如她多次提到的祖父的园子那般蔚为可观。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地上地下

    地上地下

    这是四个男人的故事。当然,会安插进其他男人,比如任品。也会有若干女人,比如张岚、胡杨、姚可惠。天佑、杨成辉、王旭、胡威,大学里的铁子。毕业之后,各行其道。男人之间的战争永远离不开“官商权钱色”五字经。竞争,手段,勾结,打压,掠夺……是男人词典上的高频词。
热门推荐
  • 中介传说

    中介传说

    想知道全中国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吗?全国最大的中介头子是谁?他是如何将公司做到估值上千亿的?中国最有侠义精神的开发商(荣创)的孙老板也是干中介出身,他现在身家几百个亿!而他们,注定要被凌枫超越!凌枫-H省H市H大应届毕业生,为了证明自己,从事了来钱最快的销售行业--房地产经纪!从入职小白,创业,二手房新房市场全部吃透,并进军海外地产,最终将公司做到上市,在中介行业成就自己一段近乎传奇的故事!本书又名中介圣经,想要从事地产的,值得一看!奇幻新书《冥神战纪》请各位书友继续支持,收藏,加投票!
  • 锦绣田园:种个相公是王爷

    锦绣田园:种个相公是王爷

    重生了,年轻了,段锦绣猛地坐起来,她活着回来了!可惜一大家子都不让她省心,丈夫死的早,大儿子寡言,二儿子淡漠,三儿子荒唐,小女儿任性。更让她叹息不止的是奸猾的大儿媳和木讷的三儿媳。重来一世,她一定要把这个这个家经营的好好的,把一切危险因素彻底清除!拖家带口种田忙,手撕极品赚家业。众人皆知她锦娘直率泼辣,干脆伶俐,颜色姣好如春花,眼波一横街人倒。含辛茹苦拉扯一个家,锦娘最希望的就是一家人能长长久久,和和美美。这一世,一定得偿所愿。
  • 女扮男装,校花你可约

    女扮男装,校花你可约

    “太阳当空照,我来当校草!”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啊!当男生就是方便,不错不错。”她就是本校的新一届“校草”!从小不喜欢当女生,这次到凌兰高校体验当男生。校花,你们约吗?
  • 煌翎纪

    煌翎纪

    在下位面的小千世界中,一块皓渺大陆,一位少年手持一柄黑色铁剑,屹立在万雄荟萃的巅峰,以浩瀚之星瞳,傲视苍穹,脚踏万物乾坤,即将步入乱界凡尘,开辟出一间属于自己的不朽神域!等级:五元境、五武境、五神境、仙境九重。五元境——凝元境、炼元境、通元境、化元境、动元境。五武境——武动境、武海境、武玄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驱魔王妃

    我的驱魔王妃

    作为隐退驱魔家族的第15代接班人洛轻尘,本来驱魔生涯里还可以有爷爷这个唯一的亲人撑着的,生活也算悠游自在的。但是在一天夜里爷爷神秘失踪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封信....而我就在一次的驱魔生涯里,却载在了一个红衣厉鬼的手上,醒来的时候,以为自己死翘翘了,以为自己可以在驱魔的生涯里解放自己了……可惜,该死的发现,不但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空里,还要与死神一次一次的面对……那腹黑的一脸坏笑的战神王爷,总是一次一次的给她找麻烦……真是一对冤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与江湖

    王与江湖

    这是一个半武侠的故事作者已经穷的卖裤子了!求包养,会暖床。我要给土豪生猴子!!!
  • 灵卡动乾坤

    灵卡动乾坤

    “赏,该赏!”台上表演落幕,一位身着华服的少年,睁开假寐的双眼,点头,发出一道轻嗯后,顺势一拍太师椅扶手,站起身来高声的大喝道。。本书无毒,轻松搞笑,请大家放心食用
  • 寻梦彩虹人生

    寻梦彩虹人生

    本书选取作者博客中的文章,分为“红日初升”、“橙色年华”、“黄柏之言”、“绿色梦想”、“青云直上”、“蓝宇强鹰”和“紫气东来”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在大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探索,并为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博客,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