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9800000048

第48章 第一桶金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尖。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这是一九五五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精彩选段--“满工对唱”。其优美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词,使得许多人爱听会唱,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影片发行到世界上五十六个国家,影响越来越大。这段对唱也随之漂洋过海,蜚声国内外,风靡港、澳、台,连侨胞、外国人都会唱。

这么好的一部影片,在“文革”中却被禁止放映,把它定为“毒草”横加批判。随后,黄梅戏也被视为靡靡之音不准演唱。更惨的是,一九六八年四月八日,扮演“七仙女”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被迫害致死,时年仅三十八岁。人们在怀念她的同时,更加喜爱这段对唱。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国各地的夜总会、卡拉OK包房、酒吧、练歌房、演艺中心、电视台、大型演唱会,随处都可以听见这熟悉的唱段,真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也正是这一曲“满工对唱”,让我赚了第一桶金。在当年还没有“万元户”这个概念和提法时,我却因此赚了两万多元。今天,说起来好像在讲一个神话故事,听起来也觉得令人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了大诗人李白说的那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当然,这也得益时代赋予我的机遇。

一九七八年十月四日,上海《文汇报》以“《天仙配》重新公演,严凤英沉冤昭雪”为题刊登了一篇文章:[据新华社十月三日电]“……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对黄梅戏和其它地方剧种横加摧残。安徽省的黄梅戏剧团一度被改为‘红梅剧团’……神话戏曲片《天仙配》,也被扣上‘修正主义影片’、‘鼓吹”爱情至上“’等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帮’后,电影《天仙配》重见天日……”

这是一股暖风,迎来了文艺的春天!电影《天仙配》这朵摧不垮的艺术奇葩,也成为一枝早开的迎春花。

不久,在淮南市九龙岗矿工电影院门前,爆出一个特大新闻:被“四人帮”定为大毒草禁映十二年之久的电影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将在春节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初一到初七,连续放映七天,提前一个礼拜预售各场门票。

广告虽小,轰动极大,消息像闪电般传播开来。人们把它当成特大喜讯,奔走相告,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农村城镇、机关学校……十年浩劫所造成的八亿人民八台戏,观众早已看腻了。文化生活之枯燥,精神食粮之贫乏,使玩扑克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惟一的消遣方式。久违了的古装戏剧影片乍一开放,对于广大观众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饥饿开粮仓,备受欢迎。

容纳一千多人的九龙岗矿工电影院每天安排十场,从早上五点半开始到深夜十二点连续放映。观众购票热情空前高涨,票房窗口前挤满人群,购票的队伍犹如长龙一样排了数百米远,七天的门票很快就销售一空。

这是售票员有史以来最为风光的时候,这是十多年从未见到过的火爆场面,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次让我施展才智的机会。我心想:何不利用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对电影《天仙配》的喜欢,对“满工对唱”的熟悉,将其中的经典唱段刻印成歌单,再借电影的影响、观众的人气对外出售呢?如果那样,一定可以发点小财,弄好了或许还能赚到大钱。

我满怀信心地对市场做了一番分析和预测:本小利厚是赚钱的根本保证,歌单每张成本不足四厘,售价每张五分,按保守估算,每天卖出两千多张,收入也能达到一百多元。

“文革”十年,文化市场一片空白。被禁锢的不仅是戏剧、电影,还包括书报杂志、歌曲唱本、戏曲音乐等都不准发行。书店里除了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以外,别无其他。“四人帮”刚被打倒,当时尚未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两个凡是”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出版社还处在观望、等待的状态。我利用这一“时间差”抢占先机,抓住机遇,在人无我有、物稀为贵的情况下,想必能够稳操胜券!

翻印歌词,按当时的政策既不合法也不违法。国家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封闭多年的集贸市场已有所松动。小商小贩们悄悄地走上街头,社员们自留地里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开始进入市场交易。我心中合计:五分钱一张的歌单不显眼、不招风,也不会有人来算这个细账,更不会有人刁难或是找麻烦,更不会像六年前那样将我打成“投机倒把分子”关进监狱!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既有成功可能,也有风险存在。假如要做好这件事,必须要拿出两百元钱做先期投资。也就是说,把我拉了三年板车赚来的血汗钱取出来做本钱。这对我来说,的确要冒很大的风险。要知道,这是我节衣缩食准备造房子的钱,是我的全部积蓄。如有闪失,一千多个日夜奋力拼搏所换取的希望将会付之东流!

经过反复思考,认真分析,我认为成功大于风险,希望大于失望。退一步说,纵然失败了也并不可怕,因为我还年轻,完全有重来一次的能力。年轻的时候无所谓是成还是败,因为这些都是过程,在过程里当然是要交学费的。

绝不能坐失良机,我决定孤注一掷。

首先,我花了八十多元,买了一台油印机,并把滚筒、油墨、钢板、铁笔、蜡纸全部备齐。

纸张紧缺,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安徽最大的造纸厂就设在淮南,可就是到处买不到白纸。“文革”中派性斗争,把这个大型国企搞得支离破碎,不能正常生产。商店里库存不多的纸张全是计划供应。正在情急之中,有人告诉我可以到别的县去买,尤其是公社一级的供销社,那些商店应该都有存货。获悉这一喜讯后,我立马去了定远县。乡下人好说话,几包香烟就能解决问题。于是成捆、成令的白纸买回家中,东西备齐了,钱也花光了。

眼下还有一道难题,那就是找不到任何资料:剧本、曲谱在“文革”中都被当做“封、资、修”烧光了,纵然有人偷偷收藏,也不敢轻易拿出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听说省城正在放映《天仙配》,我就急忙赶到合肥,边看边记。黑暗中难免写错,我就多看几遍。唱词容易谱曲难。当时亦无录音设备,全凭记忆。回家后,我试着用二胡演奏,拉一段,记一段,边拉琴,边校正。好在就那么几句唱词,加上我过去对这段唱腔有点印象,反反复复终于配曲成功。虽不能说和原作完全一样,但音符、节拍、旋律,基本不差上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开始夜以继日地刻字。

铁笔在钢板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一张张蜡纸刻着工整的唱词和曲谱。刻字是非常有讲究的,使用铁笔全靠手腕,用力要均匀,笔下重了漏油墨,字模糊,印不了几张蜡纸就全烂了,轻了则不透墨,字迹不清晰。印刷时油墨还要掺适度的煤油,推拉滚筒用力要均匀,要有技巧。这一手,我还是在“文革”中刻传单时学的,如今总算是派上用场了。一张刻成的蜡纸在我手上最多可印九百多张歌单。

抢在放映之前,我已经准备好了两万份歌单。

小屋里,散发着浓重的油墨味,纸张扔的遍地都是。弟弟见了,指着地上成堆的歌单不无担心地说:“看你成天瞎忙乎!假如卖不出去,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就是这一堆废纸!”我听后不以为然,十分自信地对他说:“放心吧!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会成功的。”

春节休假,又赶上好电影,九龙岗矿工电影院门前人山人海。

一看这么多人,我高兴极了。我和女儿玉梅捧着歌单站在电影院门前,等候有人来买。

由于初次尝试,有点局促,又不好意思张口叫卖,我们呆呆地站在门前无所适从,等了一上午才卖出几十张。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我两眼盯着人群,脑子在迅速运转。放映前,大家都忙着排队进场,结束后,观众又都匆匆离去。

很快,我就分析出了原因:人家又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又怎会将我们放在眼里?无人问津,那是一定的。

我飞快地跑回家中,取出白纸写了几张广告:

好消息,您喜爱黄梅戏吗?你想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吗”?

您只要花五分钱,就能会唱《天仙配》中最精彩的唱段。

有唱词有曲谱,一看就会。

后悔你没有买,绝不让你买了后悔!

数量不多,欲购从速。

出售地点:票房右侧。

一共四张海报,每张海报上都加贴两张歌单作样品。

海报贴出不久,人们纷纷而来。我和女儿一人发歌单,一人收钱,人们争相购买,一个个手举得高高的,搞得我们爷俩手忙脚乱。

功夫不大,带来的歌单全部卖光,中午饭也顾不上吃,我急忙回家去取。好在家离电影院只有一里多路。

深夜,回家细细算了一下:当天总共卖出四千多张,四千多张就是两百多块钱呀!

意想不到的惊喜,远远超出预计的数字!

歌单销售一天比一天红火,两万张,不到四天全部出手,真是奇迹,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如此火爆。销路好,“货物”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通宵刻印,油印机似乎就是印钞机!滚筒下翻出的每一张纸就是钞票。手腕刻麻木了,胳膊累酸痛了,但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疼痛,满脑子想的就是钱!

为了不失时机,最后三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真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

七天过去了,这时才有机会数钱。当我将一大包沉甸甸的分币倒在地上清点时,细算一下,除去本钱,净赚两千多元!在一九七八年,两千多元是个什么概念?在农村可以盖十五间土墙草房,可以建十间砖瓦房,是我拉板车出苦力三十年收入的总和!

我美滋滋地抱着钱袋,一头倒在床上,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我觉得,赚多赚少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仔细体会赚钱的滋味,树立一种挣钱的意识。

淮南市首轮放映结束后,我便探听影片的去向。先后去了凤台县、寿县、淮北市、蚌埠、宿州等地,影片放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在车上,我闭着眼睛睡觉休息;行路时,我边走边吃东西,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时间。

几个月下来,赚的钱已上升到五位数,那时还没听说“万元户”这个词,可我已经成了不为人知的“双万元户”了。

随着其他影片相继解放,一些古装传统戏也陆续登台亮相,各种书报杂志不断涌现,市场上,我已不是一枝独秀了。于是,我见好就收。

那年头,我非常谨慎,一点儿也不敢露富,住的还是破草屋,穿的仍是旧衣裳,吃的照旧是粗茶淡饭(好东西留在夜里偷着吃,不让别人看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心有余悸,担心政策有变,怕钱这玩意儿给我带来什么灾难。

在全村里人眼里,我仍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根本没人会想到,一个拉板车出苦力的人会靠卖那点歌单发大财!

假如我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改做其他生意,现在的我将会是另一种样子。曾和我一起做过小生意,开始还不如我的一些人,如今有的在市中心造了几栋楼,开了几个商场,当了大老板,手中的资产上千万……不过,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活法。

在生意场上正可大显身手之时,我毅然放弃,选择了创办民间剧团。

我带着两个女儿,踏上新的征程。

戏剧舞台上,“神仙”可以翩翩起舞,“小鬼”则不准登台亮相!岂非咄咄怪事?也正是这种“神出鬼没”的现象,使刚刚起步的剧团遭受灭顶之灾!

同类推荐
  • 八仙全传

    八仙全传

    八仙的故事,起源于道家的神仙传说。神仙传说,可以溯源到上古三代。汉末的方士为了让人“乃知铸金之术,实有不虚,仙颜久驻,真乎不谬,但世人求之不勤也”,托刘向之名,“辑上古以来及三代秦汉,博采诸家神仙事”,编成《列仙传》。晋代葛洪为了弘扬道教,更“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编成《神仙传》。到了唐代,姓李的皇帝向道教尊奉的祖师老子李耳认宗,道教大兴,加上唐人的浪漫风流、想象力丰富,神仙的故事流播更盛。宋元以来,人们不断地将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差不多成了群众心目中神仙的代表。到了明清,更是出现了多种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较著名的,有收入《四游记》内的明吴元泰撰《东游记上洞八仙传》,明杨尔曾撰《韩湘子全传》,明邓志谟撰《吕仙飞剑记》,清汪象旭撰《吕祖全传》,清无名氏撰《三戏白牡丹》以及清无垢道人撰《八仙得道》。
  • 晚清帝国风云(上)

    晚清帝国风云(上)

    作者从道光皇帝登基开始写起,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写了平定张格尔叛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片断,讲述清末一些不被真正了解的人物以及事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对立给中国近代历史带来的悲剧性命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问题男人

    问题男人

    田行道与自己出轨的雷莉结成了半路夫妻。前妻吕如蓝带着儿子生活,为了调教好孩子,她为孩子找来了一位“钟点爸爸”鲍圭。然而如蓝对鲍圭也生出了好感,她不知道的是,鲍圭是好友的男朋友。小说写出了都市男女的情感困惑和生活的实感。故事写得有风情,有构造,有血肉。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的家庭生活——狡诈、贪婪、吝啬、残忍的暴发户父亲葛朗台,渴望爱情、淡漠金钱的女儿欧也妮,欧也妮的堂弟夏尔,一个爱慕虚荣、狠心而贪婪的巴黎浪荡公子,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本书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系列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经典形象之一。
热门推荐
  • 死灵骑士异游录

    死灵骑士异游录

    意外惨死的九阶骑士唐昧以死灵的形式携带一枚神器戒指重生,重生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死灵世界。暗翅大鹏鸟?人面龙身妖祖?在我的剑戟下皆为蝼蚁!神灵的世界已经摇摇欲坠,大帝将出魔祖蠢蠢欲动,且看一代梦魇骑士的崛起之旅,踏碎诸多职业,成就至尊之位!
  • 女将军现代生活录

    女将军现代生活录

    一代女将重生为农村孤女,韩佳下定决心,要努力把前世没谈的恋爱补上,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人。什么?被定了亲?寡妇婆婆不喜欢?未婚夫心属青梅?还带着克夫克子命?这活脱脱是一个苦命小媳妇儿的命哟,肿么破?
  • 爱恨情仇两相茫

    爱恨情仇两相茫

    一个小女孩的前半生,喜忧参半~往后余生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芳皓谈

    天芳皓谈

    由悬疑小韩皓一人写的悬疑小说,该小说讲述的是梁宇云、张自天、李泽云侦探们连续破案的过程。(该小说所有人名字都是作者自己想的,若有相同名字,纯属巧合,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情是最好的解释

    爱情是最好的解释

    身在孤儿院的她突然有一天被人带走,有人给了她一个家。那个男人指尖绕着她的发丝玩味地说“我比你大你是不是该叫我声哥哥”情愫在心底发了芽,但在开花的前夕被他亲手折断。真相摆在她面前,让她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时过境迁。三年过后她在医院醒来就成为了穆家少奶奶。尽管他没有伤害自己的父母,那缺失的三年又算什么呢,他到底在隐瞒着什么。直到有天她举枪威胁了一个人,她才知道他所隐瞒着的,不过是我爱你。那天下着雪,她在纷纷扬扬的雪花里看到见他朝自己走来,连眉角都侵染着笑意。她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流下了眼泪。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要说是因为缘分的话,倒不如说爱情才是最好的解释。
  • EXO金钟大此生至幸

    EXO金钟大此生至幸

    夜色撩人,美男在旁,本该完美的往偶像剧情节发展却在一道刺眼的光线里,迷失,殆尽。原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却发现自己仍旧与世间的纷扰纠缠,黑暗与失望步步紧逼,让原来的美好一片片破碎,仍旧崩溃无力到心慌,如掉入暗无边际的冰窖,又是一番夜色撩人,与男孩的偶遇就像冬日的初阳一般,一番番真相又如洪水般涌来,决堤还是筑坝?
  •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韩若曦得知自己是EXO的未婚妻,与伯贤发生了恋爱关系呢【我是第一次写,可能不好看哎】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