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2000000061

第61章 明朝后期(1522~1627年)(23)

一心报国

李定国挥师入粤,一心报国,郑成功却患得患失,空言应付,定国占领高州府月余,仍没得到郑成功出兵夹攻的消息,故于四月再派使者致书成功,信中透彻地分析了战局态势,称中兴之望在克广东,广东克,则全局皆活,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均可势如破竹,而复广东之关键在克新会,新会是广州南面重镇,克新会,可乘势攻克广州,恢复广东全境便指日可待。但新会地区水道纵横,虽有广东义师水军接应,却没有把握在该地击溃广东清军,若成功率主力相助,则必可大功告成。定国词真意切,望眼欲穿,成功却拖了两月有余,才使人回报,虽反复强调出兵之诚意,却不约定具体日期。定国不快,致书指责成功虚戴永历名号,不以君命为意;并劝他以抗清复明之大业为重,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这封信发出后,定国仍不放心,又以极其恳切的言语写了一篇短笺:“圣跸艰危,不可言喻。敕中怆怛之语,不谷读之痛心。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倘确不能来,即示以的。不谷便另议舟师,以图进取。慎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六月,定国按既定策略,遣所部会合广东义师王兴等部向新会进发,不料突染重病,只好暂住高州修养。主帅不能随军,郑军迟迟不来,加之清军深知新会之重要,重兵布防,故战争初期极为艰苦。直至八月间,陈奇策所部水师才进入西江,攻占江门,控制了广州地区的出海口,也切断了广州同新会之间的通道。十月初三日起,李定国亲统大军号称二十万猛攻新会。明军先后采取挖掘地道、大炮轰城、伐木填濠等战术进行强攻,皆因守城清军负隅顽抗,未能得手。十一月十日,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统兵从广州来援,却顿兵于三水,等待清廷所遣满洲军队。

新会被围困日久,粮食告罄,城中清军搜粟民家,子女玉帛,恣意卷掠。民皆绝食,掘鼠罗雀,食及浮萍草履。至腊月初,清兵断粮,开始吃人,一时间,平民、举人、贡生、生员等皆成砧上之肉。残骼委地,不啻万余,惨不忍睹。《新会县志》记载“自被围半载,饥死者半,杀食者半,子女被掠者半。天降丧乱,未有如是之惨者也。”

十二月初十日,清廷靖南将军朱马喇等率满、汉兵长途跋涉来援,此时新会已危在旦夕。清兵休整三日,会同平、靖二藩军队在新会城外向明军发起总攻,四天激战,定国苦苦支撑,他热切期盼的郑家水师终于还是没有来。十四日,明军全线溃败,清军趁胜追击,李定国主力二十四日退到高州,二十六日晨撤回广西;留部将阻滞清军,次年正月也被迫撤回广西。明军收复的广东州县和广西部分地区重新沦入满清之手。李定国精心筹划的恢复广东、进取江南战略完全失败,此后他再无力量和机会进入广东,南明复兴的希望顿成泡影。

李定国两攻广东,为反清复明,披肝沥胆,忠贞不渝。孙可望却在此期间加快了夺权的脚步,永历帝受他逼胁,处境非常困难,一再派使者携密诏让李定国领兵迎驾。定国深知永历朝廷的存亡直接关系到抗清事业的成败,他本想同郑成功会师收复广东,既可扩大南明控制区,又可借郑成功、张名振、张煌言等闽、浙拥明实力派扼制孙可望。李定国给郑成功的短笺中提到:“圣跸艰危,不可言喻。敕中怆怛之语,不谷读之痛心。”正是隐望联合郑成功等共扶永历。可惜,由于郑成功的私心自用,新会之战定国大败,联合“东勋”共扶明室的希望彻底落空。他便想凭借本部兵力亲赴安龙营救永历帝朱由榔。部将恐与孙可望反目,凶多吉少,故多劝定国从长计议,不要前往。定国道:“今可望上欺天子,下凌群臣,专横跋扈,奸佞堪比曹马,忠义之士莫不怒欲诛之,况我自比关张,岂有主请而不救之理?”于是,抽调精锐,突破孙可望重重防线,于顺治十三年正月进抵安龙,举城欢声雷动。入城朝见时,永历帝道:“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李定国激动得泪流满面,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副臣愿,且重贻陛下忧,至万死无能自赎。”

新会战役中损兵较多,贵州又是孙可望的势力范围,李定国经与诸将议,决定移跸至昆明。三月二十六日,永历帝进入昆明。有明一代,云南乃偏远之地,见“真龙天子”驾到,昆明百姓皆遮道相迎,甚至有望之泣下者。朱由榔非常感动,让随从传旨:“朕到,勿分军民老幼,听其仰首观觇。”整个昆明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里。定国和文秀决定暂时把云南贡院作为永历帝的行宫,视朝听政。永历复行皇权,封李定国为晋王。

永历朝廷移跸昆明后,将孙可望的眷属礼送回贵阳,并敕诏可望,若幡然悔悟,则地位仍在定国、文秀之上。定国也亲自修书,希望可望“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同心释忿,共济国难”。但是,权欲熏心的孙可望执迷不悟,认定定国等人在背叛他,想抢夺他的权力,于是,他擅自封王封爵,拉拢人心,于顺治十四年八月悍然调兵十四万进攻昆明。定国、文秀当时兵力不满三万,孙可望以为胜券在握,狂妄的命人预制扭锁三百副,称破滇之日用以囚永历并定国、文秀诸文武解黔。

孙可望自以为计划周全,万无一失,却不料他出兵讨伐永历帝和李定国根本师出无名,部将心中大都不以为然。原大西军系统的将领白文选等人与李定国长期同甘共苦,不愿自相火并;而由南明军改编的诸将又心向永历。于是,白文选私下同南明旧将约定阵前反戈,文选还以视察前线为名亲自驰入定国营中通报消息,希望定国火速出兵,稍迟则恐有变。李定国有些犹豫,但当时风闻孙可望有奇兵奔袭昆明。于是下定决心,传令各营十九日出战。天还没亮,双方交战于交水三岔口。对阵之初,定国部前锋失利。可望立于高阜观战,见已挫定国锐气,即命诸营乘胜前进。白文选见形势危急,亲率五千铁骑冲入南明旧将马惟兴营中,二军联合抄可望后阵,连破数营,定国、文秀趁势挥军进击,可望军大乱,将士大呼:“迎晋王!迎晋王!”十几万大军顷刻瓦解。孙可望见形势陡变,在少数兵马保护下,仓皇东窜。沿途各守将俱闭营不纳,所经城门皆闭,呼之再三,仅垂大筥盛壶飡饷于可望;逃回贵阳时,留守大将冯双礼也已改弦易辙,可望怒斥道:“汝为部将,何敢叛我?”双礼道:“汝敢叛天子,吾何有于汝乎!”于是,曾不可一世的“国主”,变得众叛亲离,成了丧家之犬。走投无路之下,孙可望向清大元洪承畴投降。清廷封他为义王,待遇优厚,可望受宠若惊,把云贵的地形地貌、军事部署如实报告给清廷,并建议大举进攻云贵。顺治十五年,清军三路大军进逼云贵时,大肆利用孙可望过去的地位和影响,导致明军节节败退,不少原大西军将领倒戈投降。可随着西南战事顺利,孙可望的恩遇也渐渐走到尽头,顺治十七年,孙可望暴毙,死因不明。可叹孙可望一生钻营权力,不惜做了民族败类,最终还是落得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后世有欲卖国求荣、认贼作父者实应以此为鉴。

孙可望降清,清兵大举进攻云贵,存亡之际,李定国竟为“整顿”内部把刘文秀等久经战阵的大将调回昆明,削弱了同清方接境地区的防御力量,间接使刘文秀郁郁而终。同时在人事任用,军队部署上也连续犯错,导致明军不断兵败,沦丧贵州全境,令清军直扑昆明。举朝惊惶失措,纷纷指斥定国弄权误国,残害忠良,定国悲愤的说:“兵败至此,固难辞其咎,然自受封晋王,我立志于摧大敌、扶弱主、垂名于万世!何有一日贪私?我之忠心,唯天可鉴。”悲愤之余,定国上表请求免去职务,永历帝加以安抚,降三级,但仍掌军权。清军节节逼近,昆明危急,定国本想迁都至四川建昌,避开清军主力,转入敌后,会同夔东十三家的军队另创局面。可惜,又为奸臣蒙蔽,错误的选择了退守滇西。此举让南明军彻底失去了斗志,军心涣散,撤退时组织零乱,不少部队投降了满清。

顺治十六年,清军渡过怒江追击明军至西南边境,这里山高路险,径隘箐深,屈曲仅容单骑。李定国估计清军屡胜之后必然骄兵轻进,决定在怒江以西二十里的磨盘山沿羊肠小道两旁草木丛中设下三道埋伏,清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以为明军已经望风逃窜,逍遥自在地进入伏击区。就在将一决定胜负之际,竟有叛徒卢桂生告密,吴三桂紧急撤军,定国只好提前出动,清军撤军在前,仍死伤无数,固山额真沙里布当场阵亡。主帅多尼、罗托等皆因磨盘山战役的失误,虽战略得手,仍被罚银。磨盘山撤退后,李定国率领部分军队向南撤退,崎岖于云南边境地区。永历帝则被迫进入缅甸,双方失去了联系。

清军入滇后,常常屠城,大肆奸淫掳掠,引起云南各族百姓的无限愤慨,定国遂号召各族百姓,联合抗清,一时间,各处少数民族的抗清活动如星火燎原,此起彼伏,对入滇清军造成很大打击,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同汉族百姓一道为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不惜流血牺牲,面对强敌奋勇拼搏至死不悔的斗争精神难能可贵。

处境日益艰难,义军接连失利,要使抗清大业延续,唯有接回永历帝,重树大旗,团结各抗清力量。于是,李定国积极联络逃入缅甸的永历朝廷,并亲率大军至缅甸迎接永历帝,然而,此时的永历帝被清军吓破了胆,再也没有了收复山河的雄心壮志,而甘心苟安于缅甸的庇护之下。李定国为接永历帝,与缅甸军队发生冲突,大破之。永历帝竟下诏命定国撤军。定国望诏凄怆,叹道:“大明亡矣。”部将乘机指责永历帝不义,劝定国为自己打算,投降满清。定国怒道:“自受大明之封爵,我便是大明之臣子,为人臣者不为人谋,可乎?今社稷狞沦,主上托于异邦,为臣者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焉能为一己之安,背宗弃祖,剃发受辱,投降于他人。”将士闻言,无不泣下。定国再劝不果,无奈退兵,但仍盘桓在中缅边境,希望等到永历帝回心转意的一天。缅人却从此记住了李定国,直到乾隆时提起这个名字,依有人为之胆裂!

一代豪杰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清军迫近缅甸,国王大惊,送出了朱由榔父子,以避免本国卷入明、清之战。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历帝被吴三桂派人在昆明一小庙内,用弓弦勒死。永历帝和太子被清军俘获的噩耗传来时,李定国伤心备至,捶胸大哭。他感到拥明抗清的旗帜既倒,再无回天之力,部下兵马由于驻扎在人烟稀少地区,粮食医药不足,病死了差不多一半。定国自知复兴无望,愤郁不已,五月十五日撰写表文焚告上天,“自陈一生素行暨反正辅明皆本至诚,何皇穹不佑至有今日。若明祚未绝,乞赐军马无灾,俾各努力出滇救主。如果大数已尽,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永历帝驾崩,李定国闻之一病不起,六月二十七日死于景线。定国临终前,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世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叮咛道:“宁死荒徼,无降也!”一代豪杰终于赍志以殁。

李定国去世后,部下将领失去了归依的核心。不久,靳统武也病死,刘文秀世子刘震等领兵归附满清。李嗣兴也未能恪遵定国遗教,于康熙元年九月拜表投降满清。西南明军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遂以失败而告终。李定国壮志未酬,后继无人,但西南的百姓却不曾忘记他,川中人民多建祠祭拜,“李晋王”的英名与传奇在滇黔川桂地区代代流传。

有评曰:时间是无情的,任你家财万贯,声名显赫,总会随风流逝,被人忘却;时间又是多情的,因为唯历久弥新,永远被人记住的才是真的英雄。时间带走的是随身聚散的财富声名,留下却是永垂不朽的精神。明清之际各方面人物当中,李定国是最耀眼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他明末是反抗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他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他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时人记载“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后营,纫织为衬甲、快鞋之用,无弃遗者。……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故所至有功”。连满清也不得不承认定国有五伯之假仁假义、王莽之谦恭下士。定国雄才大略,仁者无敌,如果不是孙可望私欲膨胀,排除异己,如果不是郑成功私心自用,错失良机,如果各抗清力量团结一心,如果……也许,真的可以力挽狂澜,驱除鞑虏,恢复山河。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李定国最终还是像他崇拜的文天祥、张世杰、诸葛亮一样,带着无限遗憾,千般不甘,永远的走了。人已逝,业随风,但他矢志抗清的民族气节,穷且益坚的不挠斗志,必将不断激励后世人民为反抗压迫和民族征服而献身。

有诗曰:胡风南渡尽草偃,大义捐嫌王出滇。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板荡膻腥忠贞显,江山代代颂英贤。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

陈友亮

陈友谅(1320年~1363年),元未沔阳人(今属湖北),出身渔家,曾当过县令,后来参加徐寿辉红巾军,在倪文俊部下当簿缘,由于功劳卓著,遂晋升为元帅。文俊自不量力,竟想谋杀寿辉,被友谅发现,于是杀死文俊,并带领弟兄们连克江西、福建等一些地方。

同类推荐
  • 岳飞十讲

    岳飞十讲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爱国民族英雄,是宋朝最光彩夺目的将星,最得军心和民心的统帅。他短暂的一生,一直忠实地履践着背刺“尽忠报国”的誓言。岳飞不贪财,不好色,不迷恋权位,严以待子,正是其爱国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曾瑜先生、符海朝两位先生均是治史严谨的宋史研究专家,以专业手笔,面向大众,以十节深入浅出的讲座,拨开神化与污化的迷雾,探究岳飞身世、性格、从军经历,分析岳飞于北伐中日益成熟的军事战略思想,以及仁义爱物、以人为本的战争观;剖析岳飞冤案形成的内外因素,呈现他与宋高宗、主战派、主和派之间的微妙关系,真实再现岳飞富于传奇而又尽忠报国的一生。两位专家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匡正谬误,推陈出新。
  •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本书以精雕之字词、融情之段落,唯美地描摹了马湘兰的一生。既是她爱恨离别的人生白描,也有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细处侧写。让读者重温秦淮河畔的莺歌燕舞,感受封建娼妓文化的点滴刻录。马湘兰的知性、才情和对爱的执着,势必会感动每一个愿意深度解读她的人。虽时光逝去数百年,然而对爱情和人生的探讨,依旧在这字里行间微微绽露,让人不禁掩卷深思、感怀不已。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热门推荐
  • 傲艳惊鸿

    傲艳惊鸿

    两个人,两柄剑,一段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兵王混都市

    超级兵王混都市

    一个非常出色的Z国军人,一个叫做狼群的特种部队,他是狼群队长,狼群中的狼王,为了国家,他带着两位自己的兄弟踏入了黑道,他的目标只有一个统一Z国的黑道,他带着两位兄弟打下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天狼社,他成为了天狼社的老大,一步一步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出发。黑帮带给他的火拼,政府带给他的打压,他一次又一次的在生死边缘循环,他究竟能否完成自己的任务,他又能在黑道的路上走多远,《超级兵王混都市》兄弟的情义,背叛,死亡。他能否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足球春秋

    足球春秋

    作为人类重要大赛,世界杯与奥运会共享人类体育的盛事与辉煌。本书凝聚着一个四十年球迷对世界杯的迷恋与追忆。惨遭放水、519噩梦、黑色三分钟与梦断金州的的那些悲剧,早已铭心刻骨。贝利、贝肯鲍尔、克鲁伊夫、马拉多纳、普拉蒂尼、罗纳尔多、鲁梅尼格、齐达内、贝克汉姆、C罗、梅西……绿茵场上的绝技,自是没齿难忘。中国足球,何以从梦想一路走向失望,再从悲伤不断演化为恨铁不成钢中的滑稽,总是百思不解。兄弟如何从一个1978年高考的学子,一路变成了2018年走进中南海的球界意见领袖,此中说来话长。四十年的奔忙与悲欢,四十年的往事与回忆,四十年的足球一路相伴。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请别把我带走

    请别把我带走

    这是个很不堪的小说,女主的垃圾经历,狗血剧情
  • 豪门独宠:追爱上上策

    豪门独宠:追爱上上策

    宿醉醒来,宁姜惊恐的看着对面言谨行一身的狼藉,结巴道:我会赔你精神损失费的言谨行冷冷一笑:那就拿你一辈子来赔===宁姜一直觉得自己挺出色的,虽然她家道中落,但她自立自强,积极向上,开朗阳光,坚决拥护组织一切决策,堪称新世纪五好女性。但为毛好女性的她,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呢?不过,后来宁姜发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都被言谨行不动声色的替她解决掉了。宁姜说:好人一生平安。言谨行冷笑:这话留到床上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薄荷味少年:谁是你的微凉青春

    薄荷味少年:谁是你的微凉青春

    那夏微凉。好像遇见你。总期盼换你一个回眸。在你不经意之间,已预谋邂逅。
  • 大漠歌

    大漠歌

    江湖没有一直的强者,大漠没有不变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