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090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传统工艺的传说(2)

元代建都北京后,邱祖从西北辗转到北京,定居白云观,致力于玉器制作。云游四海使邱祖开阔了眼界,他博取众长并运用道长传授的学识治玉,制作出的玉器件件都是精品。邱祖不仅精通治玉,还擅因材施教,传授琢玉技艺。在他的提倡和扶植下,北京有了玉器行业,而白云观就成了邱祖传艺的讲习所。

供春壶和荷莲蛤蟆壶

江苏宜兴有“千年陶都”之称,宜兴紫砂壶更是声名远扬。若问对紫砂壶工艺贡献最大的是谁,当地人会异口同声地公推龚春,并讲述他制作供春壶和荷莲蛤蟆壶的故事。

明朝的时候,宜兴的制陶业已有一定规模。当地有户姓龚的农民,有独生子名龚春。龚春从小就喜欢看邻居老和尚制陶,但是老和尚怕传了手艺,丢了饭碗,不愿传艺于他,于是龚春只好自己钻研。一天夜里,他看到月光照在桃树虬枝节疤上的投影,觉得十分别致,于是受到启发,制成了以桃木节疤为壶身的紫砂壶,自然天成,古朴高雅,开创了紫砂新工艺,人称“供春壶”。当地贪婪的知府要求龚春制壶,从不巴结奉承权贵的龚春破例答应了,最后以知府为原型制作了一把荷莲蛤蟆壶,张着大嘴的蛤蟆酷似知府。这把荷莲蛤蟆壶既是紫砂壶的杰作,又是对贪婪权贵的讽刺。

美人祭

这是关于瓷器名品祭红(又称霁红)的传说。祭红色红且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瓷器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传说明朝的时候,景德镇御器厂接到烧造瓷器的御令,并规定期限内完不成就处死。因为窑温不够,有个老窑工屡烧不成,回家唉声叹气,女儿知道了很为他担心。

第二天晌午时分,老窑工的女儿打扮得齐齐整整,来为父亲送饭。可这时窑里温度仍然烧不上去,大家都愁得吃不下饭。突然,窑工女儿大喊一声,推开众人,纵身跳入窑内。正当大家为此哭喊时,窑温升上去了,瓷器烧得很成功,老窑工的女儿拯救了大家。所以,后人把这种瓷器称为“美人祭”。

花釉陶瓷的传说

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相传以前在磁州窑的彭城镇有一位精通瓷艺的匠人赵大成,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赵德昌不仅善良,还学得好手艺,次子赵德宝则好吃懒做,无心学艺。兄弟分家后,好心的哥哥把好的窑场留给弟弟,自己选了一个较差的窑场,但是他继承了父亲高超的瓷艺,干活又很勤奋,把窑场搞得红红火火。弟弟和弟媳则好吃懒做,把得来的好窑场弄得十分破败。心中嫉妒的弟弟受媳妇的挑唆,夜里到哥哥窑上破坏。他钻进窑坯房找到釉缸,把黄土、砖等杂物倒进缸中,使劲搅拌,以发泄心中的愤懑。结果哥哥反而因此烧出了美丽的花釉。但是,哥哥不明原因,不知如何重复这种意外的成功。后来,弟弟悔悟了,开始努力钻研花釉的制法,经过多次失败,终于为哥哥烧出了五光十色、行云流水、灿烂夺目的窑变花釉。

碗底儿的来历

从前,磁州窑的青花瓷碗深得皇帝的喜爱,但是皇帝嫌碗底烫手,下令十天内烧造不烫手的瓷碗。窑工宛儿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碗加耳就成了罐,加把又成了锅,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宛儿冥思苦想了好几天,困得睡着了,蜡烛烧着了他破棉袄的领子。老母亲过来救火,用脚踩火,可火越踩越大。宛儿惊醒后发现母亲站在一团火中,鞋底都冒烟了,便一把将母亲抱到炕沿上,把母亲的鞋脱了下来。他惊奇地发现鞋底因缀有一块木头垫而没烧着鞋和脚。宛儿受木底鞋启发,连夜烧成一种带垫的不烫手的碗。后来,窑工们嫌实心的碗底儿太笨重,也不雅观,就改成圆环状的碗底儿,碗底儿跟碗体似连非连,更好地起到了隔热效果。

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版本的关于碗底的传说。明朝的时候,燕王路过彭城,看上了亮晶晶不带底的描花碗,但在端起碗时被烫伤了。他下令五天内烧成不烫手的碗。当地手艺最高的“捏碗三”应下了任务。夜里,他看到一弯瓜皮似的月亮衬托着一片隐约的扁球状云,因此受到启发,在碗的下端粘上两绺瓜皮形的泥条,这样端起来就不烫手了。从此,彭城的碗就有底了。后来,窑工把不封闭的两绺泥条变成了圆环形,隔热效果更好了。

蜡染的来历

中国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传唱着关于蜡染起源的古歌《蜡染歌》。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不满于衣服的单一色彩,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漂亮的花卉图案。可是,当时的工艺只能一件一件地手工绘制,她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因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对着满山鲜花发愣,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将她带到百花园,园中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看得入迷,连蜜蜂爬满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花丛中的蜜蜂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她只好把衣裙放入靛蓝染桶中,想重新染一次衣裙以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姑娘又将衣裙放入沸水中以漂清浮色。当她取出衣裙时,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灵机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式各样的白花。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闻声而至,纷纷来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向她学习描花绘图的技艺,并按照此法染出了花样繁多的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

沈绍安创脱胎漆器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福州一名普通的油漆匠沈绍安,在双抛桥附近开了间老铺,以油漆加工为主,兼营漆器、漆碗、神主木牌之类的小商品。由于店中生意十分清淡,沈绍安常常去官家深宅或宫观寺庙做些漆器活。有一次,他在一座古寺做工时,发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朽烂了,但是用漆灰夏布(即麻布)裱褙的底胚却仍完好无损。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受到启发,便先取粘土捏塑成人物、花鸟或器皿的模型,然后用夏布或绸布分层敷漆上裱,待布漆干透后,凿底浸水溶去泥胎,再将坚硬的布质外壳磋磨加工,髹以彩漆,便成了“脱胎漆器”。沈绍安因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脱胎漆器具有体空、质轻、美观、耐用的特点,备受青睐。从此,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陶瓷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以上传说是中国众多工艺传说的代表。在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每一次工艺的发现或发展,都与一个美好的故事相联系,传说随着工艺而流芳百世。这些工艺传说往往蕴涵着巧思、趣味和哲理,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中我们既可发现工艺创造的关键,亦可寻觅到社会变迁的痕迹。

在成书于周代的《易经》中,已有“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乎圣人”的说法,即大量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器,都是圣人发明的,表达了圣人创物、百艺致用的工艺观点。《幼学琼林》是明清之际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开蒙读物,其中对器用、技艺、工艺之美作出了这样的阐释:“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其核心思想亦是强调百艺致用。

民间工艺传说还受到“技进于道”思想的显著影响,认为器的完美并不是终极目的,器必须进乎道,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当然,这也与中国古代工艺的传承形式有关。中国传统的传艺,以师傅带徒弟为基本形式,出于手工行业的保守,师傅往往会保留一些技术性较高的工艺,以保证自己的生计得以延续。因此,工艺传说被上升到行业崇拜的高度,听者的心态不仅是知而信,而且往往带有求艺乞巧、祈求保护、祈祷好运的膜拜心理。工艺传说中创造或改进某种工艺的主人公,往往被当作行业祖师而受到敬拜。

百艺致用、技进平道,可谓是中国道器思想的富有张力的两翼,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说中的工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活地体现了百艺致用、技进乎道的思想,在民间日用的广阔天地里,对中国人传统的器用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巴人寻根

    巴人寻根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历代散文(下)

    历代散文(下)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热门推荐
  • 不速之约,樊花寻爱

    不速之约,樊花寻爱

    故事是《转世的悲之奇幻之旅》下篇一出生就是个孤儿的她,因为照顾自己的哥哥被孤儿院孩子讨厌,她心里把他当做亲哥哥,从小善良的她知道自己能净化所有邪恶东西,每次见到被邪恶之物缠绕的人,都很热心地位别人解除困扰。后来被度过千年孤寂只为主人一个命令的叔叔找到了自己,离开孤儿院才知道自己是个被亲哥哥狠的杀而后快的可怜人,但倔强不容许自己哭泣。叔叔为了不让自己被亲哥哥发现的时候没有能力抵抗,请求俩位一正一邪人物亲自教育她,让她自己选择其中一方,面对光明与黑暗,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与一个早已死去多年只是为了报复而勉强存活下来的灵魂结缘,然而一出生缺少灵魂的她,根本不懂爱,这个缘到底该如何抉择?她的一生到底是为了躲避亲哥哥的仇恨,还是面对不知如何抉择的人生?
  • 帝王颜侧之美人为将

    帝王颜侧之美人为将

    “慕容璃月呢?”夜星耀手中的称杆落地。“我姐姐和三皇子跑了。”此刻,慕容璃月正躺在床上做美梦呢。嫁人?弟弟去。姐姐就负责打江山。
  • 何以窃君心

    何以窃君心

    无才无艺默默无闻私生女,却对康王世子一见倾心。她励志追寻自己的价值,巧用计获得世子的青睐,从此白首不相离。
  • 天下禁忤

    天下禁忤

    自由只存在于规则之中,天下万物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人生百年,力有穷尽之时,不甘死亡,不甘平庸,向往自由,向往天空,向往永恒之人,踏上忤逆上天之路,天地不容之人,被称之为忤者!
  • 降魔曲北帝战歌

    降魔曲北帝战歌

    3200多年前,代天巡守的108位星君厌气不散难修正果,祸乱于世触怒天威。三教圣贤签押降魔榜,将108位祸世魔君封入魇神葫,镇压于混沌天上摩天崖的封魔堂内。历经千年,淬炼神魂!经此大劫,非但未能将其厌气净化。900年前,撕破封印逃脱镇压,其凶煞暴虐之气更胜。900年后,108位魔君再次轮回重现人间,一入世,便血洗神州镇魔四界!一场血腥屠戮过后,镇魔北界只有一名六七岁的女孩,怀抱襁褓中的北界少主逃脱厄运。时光荏苒17年后,一名少年在北马血脉传承人的辅佐下重返北界。手擎惊雷横勇无敌,屠魔济世拯救苍生,以无上神威屠尽妖孽,踏上一条横扫诸魔血染黄沙的逆袭之路。与川蜀唐门的长千金、星宿斗灵战将奎木狼、国之防卫神盾战队等一众盖世豪杰,共同谱写了一曲不朽的北帝战歌!……
  • 定情之吻

    定情之吻

    一个是得了一场病的患者,一个是患者的资助人,两人的命运如同十字一般交织然后分离,最后他们还能回到原点吗?父辈的关系,公司的危机,间谍的出现,这一切的一切把人引入到一个早已布好的阴谋里面。血缘的关系,人心的冷漠,残忍的背叛如同黑夜中的华尔兹一般,上演着优雅而又残酷的旋律。敬请期待《定情之吻》!
  • 若是爱,请别放手

    若是爱,请别放手

    我以为能够与你相识便是我积来的福分,却不曾想我喜欢你时你刚好你也喜欢我。。。如果可以下一次遇见我们再爱一次好吗
  • 木记林好

    木记林好

    青春是什么?远走他乡遇到的温暖却不能持久。闺密反目,爱情失意,一路坎坷,最后还是回到一个人的时光。追随你的道路满是荆棘,你要去的地方很远,我大概跟不上,你在的地方一片漆黑,我在找你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跌跌又撞撞。你有了你的去处和退路。那好,我就继续流浪。顾林浩,如果我知道遇见我是你最大的浩劫,那我穷其一生也不愿与你相遇.
  • 乱语言狐

    乱语言狐

    这是一只穿越到东方小狐仙身上准备打怪升级,励志在西方世界当魔女,称霸一方的热血故事。漂亮姐姐和帅气哥哥太多了!怎么办?小孩子才做选择!“狐狸就是狐狸,勾三搭四。”暴躁小狐,和你唇枪舌战?做梦!打得你六亲不认。为什么动嘴?一架可以解决的事情,实在不行打两架。好不容易来了个杀人不犯法的世界,不杀几个不是对不起这个世界。 【这是玄幻言情!!!就是我放错了分类,哭了】
  • 修仙通行证

    修仙通行证

    少年楚风,获得了可以穿梭在大陆的奇遇,从此万干世界任他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