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200000029

第29章 学院篇(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挥学校联合办学的体制优势,积极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四川东材料科技集团、安县银河建化集团等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实现联合办学。通过联合办学,实现了学院与联合办学董事单位在人才资源、实验室资源、科研资源方面的共享。学院在董事单位聘请了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100名外聘教师,他们对学院的学科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院近1/3的研究生由外聘教师担任导师或副导师,我院有10名青年教师在董事单位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学院与董事单位联合共建的3个实验室也为共同的科学研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通过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共赢,一方面提升了我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院广泛服务董事单位和地方经济建设。2007—2010年我院承担的3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中,50%以上是与董事单位联合申报、合作研究的。

三、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十年艰苦奋斗,我们栉风沐雨,追求卓越,2002—2009年材料学院连续8年在学校的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08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学院荣获四川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面对过往我们荣辱不惊,面向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期待着我们去实现。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育人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坚持联合办学,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四川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前行的道路上,有荆棘、有坦途,有欢笑、有泪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将坚守信念,百折不挠,在新的征程上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用自己的风采续写学校更加绚丽的篇章。

(执笔人:徐光亮,代丽)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十年建设与发展成就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2000年12月组建成立后首批设立的学院之一,在学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秉承了学校“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学院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和实施了学校制定的各项策略和规定,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学院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科建设,生物学科已经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之一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专业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构建了以农学、园艺、动物科学三个农科专业,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制药工程三个工科专业为两翼,涵盖理学、农学与工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多学科办学体系。注重以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注重理学、农学、工学交叉融合、协调发展,注重行业发展需求、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团队建设,努力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2003年“植物学”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被批准为国防基础学科、“植物学”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农学”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和国家级建设的特色专业。“生物学”被学校确定为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的三大支撑学科之一。

(二)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适应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师资队伍

2000年以来,学院教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学历普遍提升,博士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学历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教职工人数从48人增加至98人;研究生学历人数从6人(12.50%)增加至59人(60.20%),其中博士从无到21人(占23.47%);高级职称从30人增加至57人,其中教授从12人增加到21人。

教师在农业、生物行业上影响显著增加,一批专家教授获得了国家、省市的各类专家学者称号,已建设了一批学科团队。十年来,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师2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师3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教师3名、“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师1名、“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教师2名、“市科技杰出贡献奖”教师1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教师2名、“省科普先进个人”称号教师3名,3名教师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专家。构建了“应用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资源生物学”、“辐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植物遗传育种”、“极端环境生物资源”等学科团队。2008年获得“核辐射生物效应与应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现代生物技术”四川省教学团队。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质量第一位,狠抓质量管理和教学规范管理,确保学生规模增长与教学质量提高相统一。制定了“关于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等约20个教学管理文件,修订了5次教学大纲和5次培养方案,完成了7个专业10个年级164班级、3000余门次课程、18万余学时的教学任务,毕业学生3002人,毕业率达94%以上,授位率93%以上。获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36人次、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50余篇。“植物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生,至今招收121名,已毕业67名,1名同学获得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质量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共获得四川省精品课程3门;2008年“农学”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现代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等奖4项、3等奖6项;获得校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学良师2人、校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学院被评为校2007年迎评创优工作先进单位,8名教师受到表彰。

(四)充分发挥生物学应用科研的优势和特色,为生命科学和学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校三大职能,大力组织教师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开展研究,取得突出成绩。2001—2009年,科研项目达264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30项、横向71项),到账科研经费达1886万元(纵向999万元、横向693万元)。2009年纵横向科研项目36项(国家级2项)比2000年8项(无国家项目)增长了3.5倍,科研经费523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约20倍。

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科技奖励31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成果奖励16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学校省部一等及以上政府科技奖励全部为生命学科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含审定农作物新品种)57项,推广应用后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达71.6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发表学术论文921篇,其中重要核心期刊论文205篇、三大检索论文25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申请发明专利15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

(五)以学生为根本,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工作形成实践创新特色

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根本、学风建设为中心、实践创新为特色、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大力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党团组织,加强思想教育。现有学生党支部10个(2个班级支部)、党员381人,十年新发展党员2000余人;各班级建立团支部,每年组织生活120余次、组织生活设计大赛近10次,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三、三制”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近年学生人数1800余人,年均完成奖贷助勤超过2000人次、贫困生超过800人、各类三好学生100余人次、各类特长奖励与优秀奖励超过470余人次。2001年以来,学生科技创新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1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一等奖(金奖)4项。组织社会实践团队30余支共12000多人次,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科技下乡、社区宣讲、爱心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已建成能满足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学院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已形成了课程实验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多环节有机联系的生物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生物学形态实验、生理生化实验、工程技术实验、生物科学模拟实验、综合创新实验等五大实验操作平台;建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物技术孵化器、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辐射与生物学效应研究中心、学校植物类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中心等13个研究性实验室、5个校级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为整体的校内实验实习体系;分别与北京扬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校企、校地合作建立了37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构建完善了社会实践体系。现有校内实验室9000平方米,各类大棚温室1500平方米,实习基地用房4500平方米,校属教学实习基地15km2。实验设备由2000年563台(套)(价值108.0万元),增加到目前2208台(套)(价值1476.5万元),其中10万元设备数由0—24台(套),总价值446.4万元。

(七)加强学术交流、学科交叉和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加强与校内外相关学科的联合与合作。近十年来,先后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50余人次(其中院士5人,国外学者10人),出外考察、学术交流200余人次(其中出国进修学习9人),合作科研70余项。邀请来访专家包括匡廷云院士、施蕴渝院士、胡思得院士、新西兰林肯大学Mike.J.Noonan教授、日本蓝旗株式会社KIKOKU/Yutaka研究员等。学术交流和校内外合作有力地促进了生命学科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学科增长点。

(八)全面参与学校综合改革,学院二级管理思路和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以来,学校全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综合改革、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推行学院二级管理等,对生命学院的管理思路、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院在思路上通过全面参与学校综合改革和积极承担各项目标任务以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制度上认真学习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原则、要求、目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实施方案、制度和政策,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方式上充分调动学院有效资源,组织教师积极承担聘期任务,建设学科团队关键和综合任务,努力完成聘期任务。通过全面参与学校综合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学院2003—2006聘期全面完成任务,2007—2009聘期被评为学校聘期优秀。

(九)加强党建、思想政治与工青妇群团工作,重视综治与安全,注重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对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保障

建院以来,始终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对学科建设龙头和教学科研中心起到了良好保障。加强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工代会与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公开和民主集中制,加强统战工作,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重视综治与安全工作,营造团结、稳定、和谐的良好发展局面。为学院建设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二、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1.注重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建设队伍、教学科研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管理队伍,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发挥学科整体实力,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核心动力。通过引进人才加强队伍,注重大胆使用培养队伍,积极探索新的队伍建设方式,逐渐构建一支专职队伍规模稳定、兼职队伍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2.紧紧依靠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农业与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四川地方经济建设和绵阳科技城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技术成果研究,大力开展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不断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社会服务培养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凝练科研项目、促进成果转化,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发展。

3.充分依托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努力加强生命学科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学院二级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物学科发展的内在关键。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全面建设和发展。

4.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加强教学规范管理,构建和完善教学科研平台体系,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实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学科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推动了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5.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加强区域与产学研联合办学,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培育新的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新的方向和出路。通过与中物院等董事单位的联合与合作,通过生命学科与材料学科、环境学科、信息学科等交叉融合,可在核辐射生物学、核废物与辐射环境生态修改、生物质新型材料、生态环境治理、农产品与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有良好地发展优势和前景。

同类推荐
  • 把爱装进成长的背包

    把爱装进成长的背包

    我很开心,我没有让老妈失望。虽然知道她骗我,让我一个人累了那么久,还整天担心她,但我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她只是希望我能够独立,能够自觉学习。在那么多孤单的日子里,我已经明白了老妈在我心中的位置——她是不可替代的。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盗夜者

    盗夜者

    这是一本充满“远方”与“黑夜”的富有质感的诗集。书中的诗歌大多和黑夜有关,比如,《城市夜景》《暴雨之夜》《雪夜》等。传达着诗人喜欢黑夜,但又更爱光明和希望的情感。
  • 长达一千年的春天

    长达一千年的春天

    本书分为历史篇和地理篇。历史篇收录了《永和九年的那场醉》《宋徽宋的光荣与耻辱》《仕途的孔尚任》《纸天堂》等四篇文章,地理篇收入《旧宫殿》《南方·水印象》《雕版上的德格》等7篇文章。这些文章中,作者跨越时空,从现代人的角度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将一个个宏大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让读者读了之后犹如在跟着作者欣赏了一副色彩艳丽,又含义隽永的大写意画。细腻深刻的导读、旁注和文后总评,更让读者读了之后,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
热门推荐
  • 神奇的楼兰公主

    神奇的楼兰公主

    一个预言家曾经预言;一个美丽的楼兰小国,会在一夜间永远消失。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聪明胆大的楼兰公主。为了振救自己的国家,她学到了惊人的魔法。她除恶扶善振救生灵,正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她带着全城的老百姓,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 九剑邪神

    九剑邪神

    邪神宜正,万恶俱焚,邪神宜邪神仙难逃,———九剑邪神
  • 俊凯之点点星梦

    俊凯之点点星梦

    “你好,这本书是我的,请可以还给我吗?”抬头望去,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俊儿郎,,,“既然是你的书,就还你的吧”因为那一次巧妙的遇见,开往恋爱的火车就已经启动了
  • 梦竹的美好生活

    梦竹的美好生活

    梦竹,一个性情淡漠的女人,回到过去,重生成了某军区大院内的十岁小洋妞。玉石戒指的轮回,附带奇妙的药草空间。梦竹很欢喜啊。神兽说,拥有空间的条件,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梦竹可以接受啊。可是,为嘛还要有命中注定的恋人呢?!****************************************喜欢梦竹的朋友们,请支持《梦竹的美好生活》!!!看孤儿长大的梦竹,在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中,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看内里成熟的梦竹,在天真烂漫的青涩岁月里,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寻寻觅觅的梦竹,能看清楚自己的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吗?
  •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地狱奏鸣曲

    地狱奏鸣曲

    当大地陷入一片黑夜,当世界不在温暖。一首最为温馨的乐曲,却成了收割生命的曲谱。究竟是人类的灭亡的开始,还是下一个希望的始初。暗夜中,是人类爆发璀璨的人性光辉,还是在自私,嫉妒,愤怒残忍之中走向毁灭呢?天知道~~~~
  • 吸星之异界狂飙

    吸星之异界狂飙

    【四组出品,质量保证】屹立巅峰,孤傲群雄,一本吸星决然天下。异界为棋盘,我执棋子。重生纵横不过举手之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以雷霆千钧之势破而后立方乃王道。————————————————————到了异界,主角不牛X,那还看什么?于是,俺的设定很狗血。主角低调地徘徊在牛A与牛C之间,无限接近于牛W与牛Y之间的黄金分割点。—————————————————————PS:汗了,被骂了,补充一点,一切反派都是纸老虎,不管先前如何嚣张都只不过是突出主角的铺垫,字数不多,还没完全展开。
  • 不朽术士

    不朽术士

    术士,是一群研究肉体和灵魂的人!一群追求不朽之人。术士的起源已不可考就,但从人类刚出现那会,术士就伴随着人类而出现,比道家,佛家更加久远。
  • 苏酒娘

    苏酒娘

    穿成弃妇,苏静表示,淡定被赶出娘家——继续淡定有人来抢桃花酒秘方——还是淡定。直到有一天,苏静看着亲手养大的人,穿着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的人吹吹打打,苏静再也不能淡定了。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