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63200000034

第34章 谁修建了东林寺(1)

在唐时东林寺达到极盛,唐太宗时敕赐增修,并号以“太平兴龙”寺,极具盛名,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极盛时期有殿堂僧舍300余间,寺僧1000多人,藏经1万余册,四周皆为寺田,辖地约2平方公里。历史原因使此寺几经兴废:宋绍兴年间兵毁,明洪武元年复修;清顺治、康熙年又毁,清末复修。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来过东林寺,后偕东林寺僧智恩同渡日本,慧远的功绩和东林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寺慧远为始祖。

东林寺的建筑,纵轴线上有山门、弥勒殿、神运宝殿。神运宝殿两侧有三笑堂、十八高贤影堂。三笑堂后有藏经阁、聪明泉、白莲池、清代文物、碑刻等物。弥勒殿有金面金身的弥勒像和韦驮像。神运宝殿是主殿,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等塑像。五百罗汉堂,东林寺旧称五百罗汉阁,宋开宝九年,北宋消灭南唐,曹翰下江州,调发巨舰十余艘,将东林寺五百铁罗汉置其上,归至颍川。现五百罗汉堂为后来重修,重塑的五百罗汉为泥塑,形态各异,眉目传神。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十八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宗、高僧慧远、梵僧佛陀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东林寺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松树,该树为松类生长速度最慢的罗汉松,相传为慧远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树龄,曾遭火焚,枯而复荣多次,又名“六朝松”,其得名于后人所称道的“莲社独寻千载后,松柏犹吞六朝前”的诗句。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这是什么缘故?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各处溪流支漫,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里梦见佛祖相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当天夜里,雷雨交加,山洪暴涨,溪流化为平地,平地冒出一泉眼,佳木建材从泉眼中涌出,于是在这平坦而又有木材的地方盖起了这座神运殿。

其实这只是人们编造的美丽传说,来增加寺院的神秘感而已。东林寺到底是谁建造的呢?

早先,慧远从师道安时,曾和同学慧永相约,将来同去广东罗浮山建寺传道。慧远为道安所挽留,慧永就先走了。途经浔阳郡,慧永为郡人陶范所留,住在庐山北面陶范为他建造的西林寺中。慧远别师过江后,便拟往罗浮山。途中经过浔阳时,慧远原想约请这位同门弟子一起去罗浮山,结果在慧永的劝说邀请下,慧远在西林寺旁建了一座“龙泉精舍”,住入修行。眼看着慧远的名气越来越大,到龙泉精舍求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三年以后,有一天慧永对江州刺史桓伊说:“慧远弘扬佛法,现在信从他的人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我住的西林寺也没有办法接纳这么多的人,不知您有何高见?”听了慧永这番话,桓伊心领神会,决定要为慧远另造一座寺院。又过了二年,一座崭新的寺院便在西林寺东侧落成了,这就是后来名扬全国的东林寺。

·东林寺“神水”之谜

世间有水能生出木材吗?有水能映出人的聪明才智吗?有水能听懂人语吗?有水能驱使老虎咆哮吗?有!在东林寺就有一股股这样的“神水”。

东林寺三笑堂前有一“出木池”,名字让人觉得怪怪的,为什么叫“出木池”呢?相传慧远兴建神运宝殿时所缺栋梁之材,就是从这池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的。在神运宝殿后,在一丛满目苍翠的修竹的掩映下,一个1米见方的泉池涌出汩汩细泉,晶莹清澈,似一股玉浆在淌泻,又像一串串明珠在滚动,水清甘洌,四季不涸,泉旁的石碑上镌刻着三个刚劲的隶书大字:聪明泉,它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有位荆州刺史殷仲堪,久闻慧远的大名,在东林寺建成后不久便专程来到庐山东林寺拜访慧远法师。慧远与他一起谈论易道,终日不倦。殷仲堪非常敬佩慧远的才学,连声夸道:“远公的学识博大精深,实在是无与伦比。”慧远对殷仲堪的才识也暗暗心折,听了这话,顺手指着松林旁的一处流泉,笑着对他说:“你的辩才就像这流泉一样,泉涌不绝。”后人就将该泉称为“聪明泉”,这泉水映射出慧远大师非凡的才智。唐朝诗人皮日休曾以此为题,作诗道:“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在东林寺文殊阁旁,还有一处“古龙泉”,又名“卓锡泉”。早在东林寺建立以前,古龙泉曾在慧远龙泉精舍处。当初慧远在龙泉精舍修行,觉得离水源太远,非常不便,于是就用手中的卓锡杖敲敲地面,说道:“我如果与这块地方有缘,这块土地就应当出现泉水。”话音刚落,就见清泉汩汩涌起。这年夏天,浔阳一带久早无雨,慧远在泉边诵读《龙王经》,祈请神龙降雨救灾。不一会儿,一条神龙从泉中跃出,顷刻间大雨滂沱,令大旱之年成为丰收之年,这便是“古龙泉”的由来。后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十二叶于泉水中,芙蓉随波转动,一昼夜恰好转动一周,以此分定一天十二时辰,称之为“莲花漏”,可惜这一发明后来失传了。

在关于东林寺的传奇中,最吸引人的还是“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去东林寺的路上,有一条小溪,东晋时流水潺潺,人们在溪上架一石桥,这石桥便成了去东林寺的必经之路,但为什么称为虎溪桥呢?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小溪,如果过了小溪,寺后山林中的老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与慧远谈得投机。慧远为二人送行时不觉过了小溪石桥,后山的老虎就发出警告的吼叫,三人恍然大悟,相视大笑而别。于是人们称小溪为虎溪,石桥为虎溪桥,这个典故就叫做“虎溪三笑”。“虎溪三笑”的故事,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的融洽,为历代名人所欣赏。李白在《别东林寺僧》一诗中就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就源出这则传说,为古刹增添了神秘色彩。宋代石恪作《三笑图》,苏东坡作《三笑图书后》,黄庭坚作《三笑图赞》,后人于是在寺中建了“三笑堂”,一时传为佳话。据学者考证,慧远和陶渊明都是东晋时期的人,陆修静是南北朝时期人,慧远圆寂时,陆修静仅十来岁。宋大明五年即461年,当陆修静到庐山东南瀑布岩下构造精庐、隐居修道时,慧远与陶渊明已去世三四十年了。所以他是不太可能参加“三笑”的。不过这段传说说明了慧远在世之时,儒释道三家开始走向融合。

·庐山何以能与长安并称佛教中心

以东林寺为核心的庐山在东晋与长安齐名,成为当时公认的两大佛教中心,其原因何在呢?这主要还是两地都有杰出的佛学大师,长安有西域僧人鸠摩罗什,庐山则有慧远。

鸠摩罗什,龟兹国人,就是今天新疆疏勒人。自幼聪敏,7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每年讲经说法,西域诸王都云集来闻法,并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踏其登上法座。

鸠摩罗什的名声不仅远播西域,也东传至我国。前秦苻坚久仰他的大名,心中早已有迎请的想法。建元十八年,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临行之前,苻坚在建章宫举行饯别宴,对吕光说西域有一位鸠摩罗什大师,深解佛法,擅长阴阳之理,是后学的宗师。如果吕光战胜龟兹国,要赶快护送他返国。西征大军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很快攻占龟兹并俘获鸠摩罗什。在回师途中,传来苻坚南征东晋失败被杀,前秦土崩瓦解的消息,于是吕光自立为帝,在今天甘肃一带建立西凉。

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后来在后秦统治者的极力帮助下,得以到达长安,被赐予国师待遇,并带领弟子三千人,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由于他久居西凉,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番空前的盛况。统治者的扶持,加上鸠摩罗什本身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长安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是理所当然的。

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在庐山一待就是30年,他专研佛学,对于佛学经典的整理,佛教的传播,佛学、儒学、玄学的融合与交流,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他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白莲社,开创了净土宗一派。

东晋元兴元年即402年,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创立我国最早一个念佛道场,成立白莲社,建坛立誓,求生净土。当时,加入莲社的有123位名士。莲社中供养西方三圣像。慧远令刘遗民作发愿回向文,王乔之等作念佛三昧诗,慧远大师自己作序。年近古稀的慧远法师带领大家举行了佛教弥陀净土宗的仪式,发誓要往生西方弥陀净土世界。从此,庐山东林寺便成为中国佛教弥陀净土宗的祖庭。现在东林寺内的念佛堂,就是当年一百多名僧徒举行弥陀净土立誓盟会的地方,又称“十八高贤影堂”。对于庐山东林寺那一次法会结社的成员,国内学者早有异议。但是,对于庐山东林寺举行的弥陀净土宗创建仪式这一历史事件,国内外学者至今都持肯定的态度。

庐山东林寺成为中国佛教名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白莲社这个佛教团体的高度灵活性和极大的影响力。白莲社实际上是以十八高贤为核心、以一百多位佛学、玄学、儒学的精英为主体的团体。这个团体吸收五湖四海的僧人,其中既有南方人,如吴人道祖、余杭人僧翼、湖南人法安等,也有北方人,如慧远的弟弟慧持、太原人慧彻、关中人昙邕等。白莲社不是一个严格的僧人团体,而是一种松散灵活的佛教组织,既有落发出家、长住东林寺的僧人,如慧要、慧济等;也有居家信佛、界临东林寺的居士,如宗炳、刘遗民、周续之等。以慧远为代表的庐山白莲社以东林寺为据点,与北方长安鸠摩罗什的僧团遥相呼应,成为当时中国佛学研究和佛教活动的南北两大重镇。

东林寺声名远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慧远在庐山期间虽然坚决拒绝出山做官,不介入政事,但是却广泛结交当时政治上的重要人物,也博得了上层统治者的敬重,这为他传播佛教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也保护了佛教。当时,东晋司徒王谧、护军王默都对他表示钦慕,安帝甚至还向他致书问候,就连北方的后秦统治者姚兴也对他大献殷勤,不断赠送食物礼品和佛教法器。慧远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关系也很密切,殷仲堪曾到山上看望过他。后来,图谋夺取王权的桓玄攻打殷仲堪,军经庐山,要慧远出山相见。慧远称疾不出,桓玄只好亲自入山去看他。

·净土宗是怎么“入乡随俗”的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繁衍成许多的流派,这些支派或者因为教义过于深邃,不适合中国实际而自动湮灭;或者由于程序过于繁杂,修行十分困难,而得不到广大信徒的支持而自然淘汰;或者不为统治者支持而被消灭。而创始于东晋的净土宗能够成为一个流传至今、拥有广大信徒的佛学支派,其原因何在呢?这得力于慧远对其教义和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使它更适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正是由于慧远的巨大贡献,所以他才被公认为净土宗的创始人。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思想起源于印度。佛教认为,兜率天是理想的佛国境界,那里有内外两院,内院是菩萨居住的地方,而弥勒生于内院,所以称为弥勒净土;外院是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所以称作弥陀净土。中国人的净土信仰是由慧远师父道安提倡弥勒净土开始的,弥勒净土信仰的核心是发愿死后上升到兜率天内院。

与道安的弥勒净土不同,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倡导的弥陀净土信仰是要上升到兜率天外院,并且不是死后往生,而是希望活着进入佛国。古印度僧人和佛教信徒或削发出家,或禅定修行,或自修罗汉,或他渡菩萨,一切都是为了要超脱转生人世的轮回,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中国人素来崇尚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因此即使是中国的宗教信仰,也贯穿着求生、长生和永生的主线。所以他们希望不仅来世能够脱离苦海,就是今生通过修行也能够进入极乐世界。这是有着时代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

两晋时期,中国社会处在分崩离析、社会动乱的历史阶段,王朝的更替不断,统治集团内部相互争斗,流血事件不断,统治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杀戮与剥削更是严重。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纵使有万贯家资,也是朝不保夕,下层人们更是找不到出路。咏叹生命的短促与人生的失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潮的基调。庐山东林寺的弥陀净土宗从佛教信仰的角度,鼓吹通过修行,今生即能进入净土,给当时的社会提出了一种在生的希望之光中超越尘世、升入佛国的希望。

在方式上,净土宗把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正名为最重要。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所以吸引社会的各个阶层,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于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深山藏古寺”的源头在何处

中国很早就有“深山藏古寺”之说,名山与古寺似乎天生就是相连的,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其实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大多修建在城市或交通要道,据说这样是为了上层人士礼佛,那么什么时候有了“深山藏古寺”的先例呢?源头就在东林寺。

东林寺虽没有耸峙于高山险峰之巅,也没有深藏在幽谷密窟之中,可是也别具一番风光。宋朝诗人陆游在他的《游庐山东林寺记》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来描述东林寺:“正对着香炉峰。峰分一支脉向东而行,自北到西,环合四抱,有如城廓,东林在其中,看风水的人称这种地形为倒挂龙格。”按照陆游的记载,庐山东林寺的地理环境符合风水先生所谓的“倒挂龙格”,是一块风水宝地。实际上坐落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自然环境确实十分优美。

同类推荐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2012地球悬念

    2012地球悬念

    中国第一部洞察世界知名预言真意求解人类命运之书。每一次末日论来临之际,总是人类最脆弱之时。2012年12月21日,日益逼近,关于该期末日论狂潮,是新的热点。2012越来越近。从今天开始,从每一件事开始,从每一个人开始,我们真的可以忽视那些可能发生的巨变吗?
  • 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

    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

    本书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关系中德国的自我认同与中国作为“异在”之间的张力问题,由此梳理出德国文化史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程,即一个“异”与“同”从博弈到融合的历史过程:由17世纪以前在德国文化中作为“异国”的中国,到17世纪作为“异教国”的中国,到18世纪 “异国”和“隐喻”两种中国形象的并存,再到19世纪中国作为“大写的他者”,最后达到20世纪德国对中国认识的“自我化”。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热门推荐
  • 乡村逍遥小神医

    乡村逍遥小神医

    小农民种果园,开工厂,日进斗金,妙手神医,高官达贵跪求上门。
  • 金主快跑妖精来撩

    金主快跑妖精来撩

    [救赎,温暖,放肆,慰藉,校园到都市,恋爱到婚姻]男主:祁肆,女主:苏昭眠禁欲系偏执霸总×可爱系划水妖精苏昭眠:司司(肆肆),不要总是皱着眉毛,皱着眉毛的时候喘息就不好看了。祁肆:好~,我听老婆的。【世界那么浩大,救赎我的唯你,所以你=世界。】
  • 这真不是绿茶系统

    这真不是绿茶系统

    陈辰很烦恼。身份互换后,有很多女生馋他的身子,但他却看不上。他坚信:备胎多了,自己才会越来越帅。备胎多了,自己才会越来越有钱。“只要你追我,你就是我的备胎。”“太垃圾了,你们这些女生怎么连舔都不会舔?”“敢表白我就拉黑你。”陈辰在日记里是这么写的。因为某种原因和有更好的配偶,以及提升自己的魅力值,他开始赚取财富,并且意想不到的成为了名人。——最终,在男同胞们羡慕嫉妒的目光中,陈辰逐渐上瘾,成为了世界上备胎质量最好的绿茶。我虽然是绿茶,但我真的没有绿茶系统。
  • 谔释录

    谔释录

    “我想做人,不想做妖!或者是成为你嘴中所说的什么神仙,”刘白望着被孙悟空称为河妖的沙悟净怒道。“你们打你们的,你们布你们的局!把我牵扯进来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去招惹小三?!”刘白把小三护到身后,而在高空的孙悟空却一脸的失望的望着刘白。他不想做妖,他只想好好过一个属于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当大局展开之时一切都身不由己了。
  • 大清绯闻

    大清绯闻

    一幅诙谐幽默的场面,一段啼笑皆非又如歌如泣的古今奇缘。来清朝不当妃子不当妾,只为闹得康熙父子心生怯,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清宫八卦和康熙家事,仙度瑞拉、火花推荐!内附作者泣血含泪出炉独家番外。
  • 猎爱谋婚

    猎爱谋婚

    情场职场双失意,我一怒之下招惹了这江城最有名的权贵厉三爷。我一直都知道,厉珩其人,薄情寡义。我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奈何厉珩段数太高,玩我就跟猫捉老鼠似得。当我还在纠结他是否爱我时,他却教会我心慈手软绝对成不了大事,只有手握利刃,在敌人还未进攻时便快速出击,才能制胜。“裴欢,玩把刺激的怎么样?”那天,他将我抵制墙角,手指点着我心口的位置,邪肆而乖张。而这一把,直接推我入地狱!
  • 有关我们

    有关我们

    在经历几次恋爱的失败之后,林晨蕊终于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哪种男人,自己该怎样做才能够配上那个耀眼夺目的人。
  • 极品回收系统之叫嚣的废品

    极品回收系统之叫嚣的废品

    故事前提一个孤独的博士,一生奉献给科学直至死创造了一款超级系统成就了一名乞丐正文,你有美女,老子随处可见,你是锻造师,可以打造神器,,老子物品熔炼随机抽取介是神器,你家钱多,老子坐化良田,种物得物,
  • 牧野往事

    牧野往事

    宋代,孤儿陈牧野与未知文明接触的无限往事,世界观宏大,烧脑,偏硬科幻。长篇小说,感谢阅读。
  • 妖孽美男的腹黑女王

    妖孽美男的腹黑女王

    她高傲腹黑不可一世的富家千金,绝美的容颜下隐藏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青梅竹马的保镖也是背叛她的男人,在她已经受伤的心上又插上一刀。他如同妖孽一般的美男子,不单纯的接近却单纯的为她倾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