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65400000002

第2章 成全

“一个城市(香港)的陷落,是为了成全一对男女的爱情”,一个叫白流苏的女人便得着了格外的成全。《倾城之恋》,或者许多人把它作悲剧来读,但我觉得它更似一出喜剧。诸种磕碰进退全为了最后的成全。

小说读了N遍。张的小说是常读常新的,因其细节繁复精准。电影是第一次看。1984年的版本,导演许鞍华,周润发饰范柳原——还会有人比他更适合这角色吗?当然没有!他与小说中范柳原的气质尤其契合,倜傥,人前放肆孟浪,人后正经。放荡又孤独。

饰白流苏的演员缪骞人是广东人,正有广东女人的特点,张爱玲在《沉香屑》中有云,“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缪骞人便是这样的薄唇,高眉弓,因削颊而略凸的颧骨,眉目清明,然而剧中她的发型不对。旧上海的白柳苏,破落大家里的六小姐,应当挽一枚低低的发髻,这样才配她“最擅长的低头”,才衬她的月白纱蝉翼旗袍。剧中缪骞人向后梳的西式短发,纹路清晰,锃亮,中性,有点似立志维新的女党人。然而,流苏离异七八年寄居哥嫂家,“这样的家,哪儿肯放我们出去交际?”她又怎么会理这么个新式发型?

缪骞人的脸形线条有点硬,她的清丽原本有棱角,配短发愈明显,也衬得她在剧中时常神色警惕。而白流苏这人物,她替自己的打算都在其下的,面上她是娇脆轮廓,半透明的玉。

浅水湾饭店,他们有若干回进退。流苏此番来港自是心知肚明,却又是自矜的,并不扑上去舍命忘身,这也才是范眼里的真正的中国情调,“永远不会过了时”。

那一座极宽石级,花木萧疏的浅水湾饭店现已荡然无存,如今的浅水湾到处是晒成橄榄色的泳人,举着相机的络绎游客。每回站在浅水湾,再如何努力都不能从眼前这座沙滩找出一点与张作品的瓜葛。小说中,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堵墙,范柳原说,“有一天,什么都坍完了,也许还剩下它”的这堵墙,竟是就坍了。

电影中,香港码头,细雨中范柳原撑伞等流苏,身披黄色风衣。那年代的款式,宽大垫肩,穿不好就虚张声势,发哥的高身量穿起却正好,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发哥气足,再“拗造型”的衣物也能撑满,不用担心衣服欺人。

他穿这么一袭风衣在码头等一个女人前来,在穿绿雨披的她耳边低声说:“你就是医我的药”——这话是张爱玲说的,也可能是胡兰成说的,虽然写作《倾城之恋》是1943年9月,她与胡还不相识,但很快就要相识了。胡兰成便是说此话风格的男人,高级调情是他所长。就在次年,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胡来拜访张,遭拒,胡从门缝里递进一张字条,写明拜访原因及自己住址电话。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去看他,不久就到了。38岁的胡与24岁的张爱玲开始交往。这张纸条可惜未留下记录,虽寥寥几句但可写进中国文学史,正是胡三言两笔的功力让张改了主意吧。如果写得俗,张是不会这么快回应并主动登门的。说到底,那几句即是胜过万言的懂得。

剧中炮火促成了流苏的二婚,未来怎样不知,他们这刻死生契阔。城可倾,情愈坚,俩人并肩在陋巷买小菜。他拖地,她做饭。电影中,周润发在地板上跪下去,在阴影里刷地。他的动作熟稔有力,与其说是剧中“范柳原”这个海归公子哥“各样粗活都来得”的生存弹性,不如说是周润发本人的生计功底——他生在香港南丫岛,当过酒店杂工、邮包搬运工,体力活曾是他命运一部分。

缪骞人在剧中的表现比起周润发实在略逊一筹,妆也浓了点,隔着胶片也感觉她施粉厚了,那年代的妆容趣味,这样一张脂粉工整的脸,如何让范柳原下嘴?

发哥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到位,这角色原本契合他,他虽窘困出身,却有一种贵气佻达,演绎富家子弟毫不露怯。可能正因他有一段窘困日子,见过人生的坏世面,不怕毁坏,贵气角色才演绎得饱满——真正的贵气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从不在乎失掉什么,人生怎样都可以。

现实中,周与缪亦有一段短暂恋情。周润发毫不隐瞒地承认恋上缪骞人,“这女孩子挺好,与她相处后,我才真正领悟缘分的涵义。”可惜,是段露水缘,中途谢贤(谢霆锋之父)对缪骞人展开强攻,斥资20万购买新游艇邀她出海。

倜傥如周润发,也承认,在追女人方面不是四哥(谢贤)的对手——有次台湾音乐人刘家昌在节目中也说到“没有她不能活”的女人甄珍,亦是被谢贤力追,嫁给了谢,以至刘家昌差点不想活,好在他俩后来还是再续前缘。

说回周润发,那时他还未扬名四海,经验也不及谢贤老道。当然缪骞人最终也未与谢贤有果。她和白流苏一样是个明白人,她挑了旅美导演王颖,移居美国,现世安好。

都混得很不坏,剧里剧外主角皆是圆满收场。不过,又有多少人能如他们这般运气?像小说中四奶奶也步流苏之后,与四爷离了,但会不会有流苏这样惊人成就?估计是难了!

那堵墙根下,能等来彼此的有多少?恐怕墙瘫了,塌了,没等着的是多数。所以《倾城之恋》看似荒凉,却满溢着一个女人因祸得福的窃喜和圆满。

同类推荐
  • 时刻攻坚:百日安全生产手记

    时刻攻坚:百日安全生产手记

    直白的语言,简单的思路,朴实的文字,让大众读者看得明白,感受得真切,激发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才是这部作品的初衷所在。
  •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贾平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符号,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贾平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旺盛的创作活力,轰动的社会效应,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他在中国文坛的巨大影响。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和《废都》,不仅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议,而且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和肯定。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热门推荐
  • 赛花铃

    赛花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仙女de睡前故事

    小仙女de睡前故事

    睡不着的夜里。每晚一个故事。一句晚安。一句好梦。
  • 雨中千月

    雨中千月

    在小时候,他们青梅竹马,长大后,他是全才的明星,她是一位样样精通的才女,再一次的邂逅,他们还会认识彼此吗?(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我的暴力妹妹是校花

    我的暴力妹妹是校花

    刚大学毕业的高晓一,时髦的父亲“新婚恋人”佟母突然宣布要结婚,很快出国度蜜月去了,把公司的事情都交给高晓一打理,更没想到佟母的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佟晓晴留在晓一家里糊里糊涂的生活。生为校花的晓晴,在外表下确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用霸道的暴力的手段“虐”高晓一后来发生一段虐心的……
  • 翘班妈咪请回家

    翘班妈咪请回家

    苏小曼这辈子打死都不愿意相信自己可以跟个大神结婚,请注意,是结婚哟!想当初,她追他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就连和她关系最亲密的老闺蜜都不敢相信,就这个白痴二百五可以娶一个,哦,不不,是嫁一个高大帅气外加多金的神,只是,本本还没有揣暖和,就被现实打破了,被逼无奈,只好……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就不会痛得如此彻底。世人常感叹世事无常,生活就是没有剧终的连续剧,演绎这世间百态,好与坏、是与非、得与失、又岂是你能把握?历经俗世沧桑后,突然发现,彼此的梦、彼此的幸福、彼此的承诺已渐行渐远、朦胧飘渺,看着一点点、一步步、一天天的远去,却没了力气、没了勇气、没了欲望去抓住,守护,那最初的一切……那最初的美好,已被情难自己的现实打得粉碎,硬将这物是人非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实是绳,捆绑了翅膀,束缚的又岂是自由。梦和现实,一起,碎了,洒了一地,乱了自己
  • 审判者联盟

    审判者联盟

    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杀手,竟然整容,跟过去的一切说拜拜。偶遇初恋,初恋此时竟然已经是国内的一流歌手,什么?还要我给你当司机?我知道,是我整容了,你认不出我来了。卫城审判者竟然牵扯出了惊天大案,虚无缥缈但却真实存在。随后,侦查,毒品,盗墓,接踵而至。本书更名为《女明星的神级司机》连载于九库网,这里以后不更了。看最块更新,就看http://www.*****.com/?Book/detail/book_id/12645
  • 大唐天子威龙传

    大唐天子威龙传

    隋致唐初的故事,主人公李世民,对中华的贡献
  •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讲述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在1936年到1949年的14年间,盐池县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勤劳朴实的盐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丁奉献、不怕牺牲的延安精神,抗击日寇,歼灭顽敌,开展大生产,踊跃支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宁夏和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