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85900000008

第8章 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韩非子(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之后,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而他的同学李斯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韩非子在监狱中被害。

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55篇,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来说明道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许多寓言故事都出自这部书,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韩非子》体现了以法治国的思想,秦王嬴政后来采纳了韩非子的观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的思想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韩国的国土很小,时常受到秦国和楚国的欺侮。韩非子为了振兴韩国,便拜荀子为老师,学习富国强兵之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法术”之说。

有一次,秦王嬴政无意间看到了韩非子的著作,十分赞赏,很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韩非子当年跟从荀子学习的时候,同学中有一个名叫李斯的人,后来成了秦国的宰相。于是,李斯便给秦王献计,说可以派使者通告韩国,如果韩国不交出韩非子,就要对韩国用兵。韩国没有办法,只好派韩非子到秦国进行和谈。秦王嬴政和韩非子一谈,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很赏识他。

嬴政常常跟韩非子研究法术,却引起了李斯的嫉妒,他担心秦王因为韩非子的才华而重用他,便在秦王面前进谗言,说韩非子图谋不轨,于是秦王把韩非子关进了监狱里。可是李斯还是不肯罢休,把放了毒药的饭菜送到牢中。韩非子知道李斯要陷害他,却不得不吃下毒药,含着冤屈死去了。

韩非子虽然死了,他的思想理论却流传了下来。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时代变化了,许多事情就要发生变化,人们应该根据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中,认为必须以法术来治理国家。法术的“法”,就是指法律,也就是具体而公开的条文,是必须让人民普遍知道并彻底了解的;“术”是君主治理政治的手段,是秘密的,不能让手下和人民察觉。只有用法术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叫曾子,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们的小儿子哭着要跟母亲一起去。

为了不让儿子去,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听了这话,儿子高兴地回家了。

等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时,曾子就准备杀猪,妻子着急地说:“我刚才是和儿子说着玩呢,你怎么真的要杀猪啊?”曾子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应该言而有信,对小孩子更不能欺骗,当父母的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榜样来。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了儿子,儿子以后便不会服你的管教了。”妻子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他把猪杀了。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告诉后人,一个人应言而有信,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施教于人。

《韩非子》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叫做“余桃”,是指把自己吃剩的桃子给别人吃的意思。

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弥子瑕的少年,他风度翩翩,很受卫灵公的宠爱。

有一次,弥子瑕在桃园游玩的时候,摘了一个熟透的桃子吃了。想不到这桃子的味道非常好,于是他就把吃剩的一半留着,拿去献给卫灵公。

卫灵公很高兴,对他说:“你一定是舍不得吃,所以特意把它留给我。”并且重重赏了弥子瑕。

几年后,弥子瑕的容貌不再像以前那般美好,卫灵公就渐渐地疏远了他。有一天,卫灵公突然想起弥子瑕赠送余桃的事,就大声骂道:“弥子瑕真是可恶极了,竟然把吃剩的桃子送给我吃!”

同样是弥子瑕所做的一件事,却随着卫灵公感情的变化,由高兴而变为憎恶。韩非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要说服君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君主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并且,还要顾虑到君主会时常改变主意这一点。

《韩非子》共有55篇,包括《孤愤》、《五蠹》、《说难》等,共10多万字,吸收了战国时期的道、儒、墨各家思想,认为“道”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理”是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

韩非子的“法术”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秦王嬴政建立秦朝之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对法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庸(忠恕之道)

    中庸(忠恕之道)

    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注析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庸》。本书按章句解读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让“中庸之道”这门处世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变迁,而再次焕发光彩,成为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

    蔡澜人老心不老,在旅游、主持、写书的同时,他仍然相信未来,仍然充满热情在工作,并教导身边的年轻人苦中作乐才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骂年轻人无知,也别嫌老者固执。一切静观自得,得个笑字。老了也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这是一种闲情,一种境界。
  •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临终前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故园与人生的思考与怀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乡愁是心头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处处亦可为吾乡。在文学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在暮年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注脚,也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归宿。
  • 山生

    山生

    让我们去看一看王彦生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体会什么是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虚荣与快乐,怯弱与坚定,浮华与庄严……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热门推荐
  • 易神

    易神

    天,乃仙神乐土;地,为苍生家园。而在天地之间,有一个蓬洲岛,它绵延九万万里,却少有人知晓。传说,它是天与地的合影,而在这玄妙的异界中,又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谁都不曾想到,自天地成形的九万万年后,这片原本安详平静的异界,突然掀起了轩然大波。万民注视,众神云集。是什么让它突然之间改变原貌,是什么让它突然之间万众瞩目?这场风波之后,天地之间又有了怎样的改变,那个上古之迷将向你揭开怎么样的一段往事?一切都在《易神》中一一展开。
  • 都市极品巫男

    都市极品巫男

    一代舞王重生为弥补遗憾,重读大学,应用风水秘术做设计师,却走上了一条生死设计的爱恨情仇,跌宕起伏的路。
  • 我和我的千年女鬼老婆

    我和我的千年女鬼老婆

    我就一送快递的,被一个女鬼缠上,学道术,除恶鬼,斩群妖,封地魔,这是他的传奇
  • 念世年华

    念世年华

    “我最讨厌你那副拼命博取别人眼光的小丑模样。”“有多远,滚多远。”在经历无数失望与伤痛后,林念选择离开。而林念的离开在陈逸世的心中悄然发生变化。两年后好友柳舒言与肖顺结婚,林念在婚礼上出现,与陈逸世再一次见面......
  • 核动能少年

    核动能少年

    以信念驱动核能,以核能和谐一切黑暗。初中二年级少年觉醒了传说中的和谐之力,下定决心要为正义而战。正义,与爱有关!(本书将大量出现《山海经》、《郁离子》中记载的事物,剧情嘛,参考《三十六计》设计。注意,本书把主角的武力设定得很高,所以本书不是以战斗为主的,喜欢一路打到尽的同学恐怕不适合啃。)
  • 夏之川橙

    夏之川橙

    “夏橙!这辈子我江南川这么有种,怎么就栽在你这了!”“夏橙!我要结婚了,你来吗?”“夏橙!成阳爱的是我!”“夏橙!我怎么就喜欢那么个人渣呢?”人人都叫着夏橙,可只有江南川真正等了夏橙十一年,那个成阳,浪费了夏橙五年青春,可谁说他不爱夏橙呢,他女儿叫“成慕澄啊”
  •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抗战文学新论

    重庆,长江上游美丽的山城,她那宽阔的胸怀,吸纳了抗战的精英和个性凸显的文人。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通过迁都重庆的决定。很快,重庆肩负起了战时首都的重任,历史的选择让重庆从长年位居的边缘迈向了时代的中心,以中华民族抗战首府的地位瞩目于世。
  • 真是见鬼了

    真是见鬼了

    这茫茫世间里,大致分为两种人,一种为努力活下去奋斗,另一种努力和死人奋斗,很不幸,我是第二类。我的原则是:小鬼门前过,从来不放过。厉鬼门前过,不打就是错。鬼王门前过,雷劈成粉沫。女鬼门前过,先看脸再说。小李子,小窦子,收拾起家伙,跟道爷找鬼去!
  • 曾经的星辰

    曾经的星辰

    厌女症s中大佬x乖巧软萌系团子“自信点啊,我身后的位子,只能是你。”初见时她扎着利落的马尾,穿干净的校服,站在那里显得那么纯洁无污闯入他的眼窗。他与她本是二路之人,但命运似乎在把二人不断推进。迷妹1“嗯?那不是辰哥吗?他在追着那个女生跑?”迷妹2“曾冉染呗。”迷妹3“怎么可能,我们阿辰只有被追的份!怎么可能去追谁?”迷妹4“辰哥不是有厌女症吗?”那天,这些话传到正主耳里。当事人冷冷地支着头。
  • 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心理才健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心理才健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本专栏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引导家长科学地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难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有些问题,孩子可能暂时还没遇到,但是以后很可能遇到,家长要未雨绸缪。孩子的某些心理问题是由于家教不当而导致的,本专栏还要引导这些家长更新家教理念,提高家教水平。本专栏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的心理难题进行剖析,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因心而教,这样的家教更有针对性。专栏里有丰富的案例,可读性强,作者还对案例进行了透析,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