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96300000017

第17章 教工寝室

想起一位教高中的老友写过一篇回忆文章,讲的是改革开放以前随处可见的“祠堂学校”,深有同感。我年轻时教书所见到的学校,不是祠堂就是砖木结构的旧瓦房。如同穿着敝屣旧衫,蓬头垢面的穷秀才。想来现在的中年人有不少还读过此类学校的。哪里像现在的学校青春焕发,容颜红润,衣衫整洁呵。至于教师,当然也没有几室几厅的家居,都是住教工寝室的。

就说我教书的第一所中学吧,那时还是新建的呢,也不过是建在山坡上相向而立的两排平房,中间的空地就算是“操场”了,竖起一只篮球架就算是篮球场了。这样的篮球场就像是一位独臂英雄,两队学生就在同一只篮下拥来拥去地挤成一堆抢球。那时全国都还没有建房的事儿,教师那三四十元一月的工资也买不起学校近处的瓦房,而且,几乎晚上隔三岔五都有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文化学习,教师也不能回老家。那所中学的校长,家在宁波,夫人在三官堂教书,最多只能每周回家一次。有一位老师是从鄞县樟村调过来的,每月回家一次。另一位是家在宁波百丈街的,也不大回去。于是产生了教工寝室这一事物。一排平房,总共有四间教室,中间夹着三个小间,除了放教具等,就尽量空出来做教工寝室了。校长单间,女教师单间,我和老Z、老Y三个男教师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寝室里,床是双层铺,没有厕所。有一次夜里我到屋外的野地里去小解,竟吓跑了一个偷砖头的人。第二天,校长还把那人扔下的箩筐送到生产队里完璧归赵。寝室靠走廊的一边有学生走动,只好终日挂上窗帘;另一边窗外是野地,也只有挂窗帘。于是,寝室里黑咕隆咚的,我们又懒,弄得臭兮兮的。教育局规定和学生谈话不能在寝室里,办公室又小又嘈杂,我们就常常师生站立在走廊上谈心。走廊上面有房顶庇护,但外边就是泥土地。下雨天,为了避雨,师生就紧紧靠着墙谈话,有时师生的裤脚管都被斜风细雨淋湿了。走廊边寝室里的我们仨,没有隐私。比如,老Z半夜里才回来,我们就知道他一定和那生产大队队长的女儿去谈恋爱了。多年后校庆时碰到他,我们还拿他和夫人的这件事说笑。

我们在业务上属于一所完中管理,党总支、团委也是一样。那所完中在镇上,虽然房子大些,但也是木结构的老宅。前后两进高瓦房是教学楼,中间的许多房间就是教工寝室了,只不过比我们住的寝室大一半,可以带家眷的。房间之间有两条弄堂,地坪是石板。我去参加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夏老师说等学生足球比赛后再进行吧。看我孤零零一个人在那儿溜达,因为我年轻,门卫来吼道:“比赛已经开始了,你为什么还不去!”他把我当成高中生了,还在后边追。我就在教工寝室的弄堂之间和他捉迷藏。到夏老师来叫了,我才得意地望望门卫到教师办公室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我曾短暂工作几个月的一所乡中心小学,也是石板明堂,两厢是教室,木头的屋柱上贴着时代的标语。各班的教室书声琅琅,交互起伏。晚上,教师全都是住校的,先在河边的石板地上弹风琴唱歌;夜深了,回寝室去聊天。寝室在小阁楼上,到墙边得弯着身子,直起身就会碰到斜斜的椽子。那时候,没有电视、收音机。有一夜,夜阑风凉,外边的田野虫声唧唧,干脆把煤油灯灭了,我就和校长、另一位年轻教师躺在阁楼的门板铺上聊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黑灯瞎火地乱侃,从革命烈士到嫦娥奔月,从诗韵到词谱。谁料弄堂对面一间房里,下乡来辅导业务的宁波市教师进修学校的郑、任两位老师也没睡着。郑是一位对古典文学以及书法很有研究的名师,听了我们的讨论,认为这小子可用,后来竟让我当了多年小学函授辅导员。

我在海滨的一所中学教书时,因为上班早下班晚,离家十多里,后来只好住在学校里。这中学的校舍也是木结构的老宅子,看起来还真是原汁原味的民房,看不出是所学校。四围高墙把房顶遮住,进了门才能看见灰瓦顶。整个学校几乎都罩在瓦顶下,像装在一个大罐子里,下雨倒不必走湿路了。北边是宿舍、杂物间和厨房,隔一个小天井,中央是罩在瓦房顶下的四间教室,学生上课光线昏暗。教室间有左右两条甬道,汇入一个较大的客堂,客堂和南边的小天井兼作开会或演出用的小舞台。文娱演出就在这样的“舞台”上进行。没有任务的老师甚至可以在自己的寝室门口掇一把椅子观看。女学生自己排演舞蹈,自己搞道具化妆。大草帽放成一排,纸制的大镰刀一晃一晃,一色的鲜亮服装,演出了青春和自豪。每间教室靠大宅围墙边都隔出一间小间来,作为老师宿舍,每间仅可容一床一桌。往南再隔一个小天井,又是一排房子,那是办公室和教室了。

吃中饭的时候,学生从厨房里拿到自己的饭盒,就到教室里去吃。老师在厨房里围桌而吃,或者到寝室里吃。不是快餐,要付饭票,各吃各的。洗衣服倒好,可以用天水。哪里来?校内北向有水柜两个,龙头一开,水就哗哗而来。今天想来,实在奢侈。我住在北边,寝室门向北,常常有学生走过到墙外的厕所去。晚上在寝室里办公,面对着紧闭的窗。夏天若是开窗,蚊子就扑着灯光飞进来;冬天若是开窗,太冷。睡的是板铺,为了防跳蚤,撒了些药粉,再说那时我抽烟抽得凶,斗室内就乌烟瘴气。但这都不是难处,我就在这斗室内改作业、编讲义、刻钢板。难过的是做完了事情,却还不想睡,那可寂寞了。有一次改完作业无所事事,到天井里抬头看星,写有《赏星》一首,诗曰:

陋室孤窗一灯明,

僻校小院四周静。

时过三五月未上,

闲来仰天数繁星。

特殊年代尚未结束,没有书籍,没有电影,没有演出,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网络、MP3、MP4等玩物。街上的商店早关门,即使开着又怎么样,你有钞票、购货票吗?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我那时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教师,国事、家事、教育事都无处请教,无人可聊,岂不更为寂寞。在此见诗如见心境。

亏得小天井那一头的一位化学老师借了画报和一点小说给我看,印象最深的是《斯巴达克思》和《日日夜夜》,这两本书让我从一片“红海洋”的年代中看到了遥远的异国意大利,遥远的古罗马以及二战时的苏联。让我知道了异国作家乔万尼奥里和西蒙诺夫,让我知道了宁波籍翻译家李俍民,它在文化沙漠中维持了我对于文学的兴趣。化学老师的书法挥洒飘逸,舒展清秀,不知师法哪家,让我暗暗叹佩,只可惜彼洁身自好,终归不大露艺。他大约也对寝室生活的枯燥有同感吧,于是生发同情。

后来在平原上的一所祠堂里,也住过一所中学,教师都住在放神主牌的阁楼上。晚上,或备课,或放收音机,或聊天,都是声音相闻,男女也只隔一层板。那时没有书看,女历史老师隔着板交谈后替我邮购了一本《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一位女生物老师在读一本红黑两色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她们没几年回到“下伸”前城里的高中去了,但两位大姐的爱好后来加深了我对于文史的兴趣。那所祠堂的庭院里树木很多,桂花开放的季节,不用到杭州满觉陇去,空气里都是香的。简朴的寝室常有学生往来,中午歇息片刻,我躺着休息,一位年龄稍长的男学生就常在我床边的写字台上解代数。

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不要说在城区中心的几所中学洋楼高耸,绿树成荫,校内小桥流水,就是我亲见的好多乡镇中学都是校园整洁,花木成荫,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实验室,设施齐全。这一切都足以使从前平瓦房毕业,而今已经人到中年的人们感慨万分。“教工寝室”时代虽然清苦,可老师之间的心心相印,无形的教益也颇多。师生之间的毫无隔阂,关系融洽,学生学习之自觉,难以忘怀。

现在,我的一些年轻朋友乘着自家轿车上下班,都有价以百十万计的宽敞住房,除了一些家在外地的年轻人,谁还住寝室?教工寝室的一页翻过去了,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进步。进步却常常免不了是伴随着怀念的映衬而来的呵!

同类推荐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作为故乡的南太行

    作为故乡的南太行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乡土散文集。作家从北方一座偏僻村庄的起源、清末和抗战年代的诸多蹊跷人事、各种手艺和手艺人,写到个人童年时期的村庄状况、成长经验。其中还涉及一些亲人的现实遭际和命运,并细致状写了村庄独特的地理风物、人情乡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富有诗意。杨献平,河北沙河人,一九七三年生,现任职于四川省作协《星星》诗刊。主要作品有长篇文本《梦想的边疆》,长篇小说《匈奴帝国》,散文集《沙漠之书》《沙漠里的细水微光》《生死故乡》《历史的乡愁》,以及诗集《命中》等。作品多次获奖。
  • 罗阳

    罗阳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用真实感人的细节,艺术地再现了罗阳成长为中国航空事业英雄一生:品学兼优,与人为善的大学;勤奋好学、严谨细致的技术员;稳重踏实,作风正派的组织部长;恪尽职守,做好配合的党委书记。担任沈飞集团公司总经理后,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带领团队,克坚攻难,使之成为一流的企业。同时副线描写和罗阳一样默默坚守在一线的、只干不说的航空人,和罗阳成为英雄的土壤。其中许许多多让人流泪的故事,都能给人实实在在的感动和教育。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最爱读国学系列:宋词三百首

    最爱读国学系列:宋词三百首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热门推荐
  • 三千等待酿成错

    三千等待酿成错

    (此作品内线还没有想细就开了坑实在对不住,由于情节较复杂,暂时停更,决定新开一个细节已经想好的坑,爱你们)
  • 天地天帝

    天地天帝

    天地初开,天帝频繁更迭,各路英豪,争霸于无穷无尽中……一个懵懂少年,历经万劫终成大道,为了拯救苍生,他挥长剑,斩情缘,化干戈,止纷争,最终统御三界十方。他君临天下时,谁敢与之争锋……
  • 从氪金开始修仙

    从氪金开始修仙

    “儿子,我帮你拿了块地。”“快递?顺丰还是圆通?”“什么顺丰圆通,就是一块地……”【检测到固定资产增加,降低氪金值,剩余氪金值:0】【请宿主尽快花钱,获得氪金值。】“老爹,以后你儿子想自己挣钱,别再给我买东西或者打钱了,真的……”王宝仙听到系统提示欲哭无泪地说道,他重生成为首富之子却感受不到有钱人的快乐,因为他的系统必须要挥金花钱才能升级……如何才能快速把钱花出去,在线等,挺急的!
  • 黄泉酒馆记

    黄泉酒馆记

    我开了一间酒馆,在漫天黄沙里,只有一个个故事和一壶壶老酒陪着我醉生梦死,看遍人间百味。一壶酒一盏灯,却是跟着我走过了漫长岁月,记录下了从那远古遗愿到现在的黄泉枯骨。或人或妖或精怪,都在我这里。喝了不少酒,而我的酒馆,也在不少地方开过。或许,你那一天就能看见我的酒馆,上面写着黄泉
  • 护花鬼神在都市之鬼界

    护花鬼神在都市之鬼界

    “煞血鬼神”重生,奇遇神秘老人,被赠神级功法,正当他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时候,老人的一番话将他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灵异事件?恐怖鬼物?在他经历生死,面对鬼物的同时,也有单纯可爱,任性蛮横的校花、倾城倾国的明星,身材火爆的超级名模......被叶晨一个个收入囊中,看叶晨在与死神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时中如何俘获一颗又一颗的芳心......
  • 重生在战国时代的宇智波

    重生在战国时代的宇智波

    当你沉睡时回想过往,种种回忆慢慢涌入脑海中,火影世界的点点滴滴,还有和你并肩作战的队友,他们在望着你看着你!
  • 血染星海

    血染星海

    放弃修行炼道,转型强化大师。凭运气,拼概率,借人品,赌命运。一年内,毁百把名剑,轰动一方。数年后,铸一世劫剑,斩断星海。
  • 混在乱世建王朝

    混在乱世建王朝

    七国并存,数百年争战,一位蜀国皇子因政治因素而发配边疆就封,从而给这个乱世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 开局十倍属性点

    开局十倍属性点

    开局十倍属性点,卫天笑了,笑得很猥琐。“老大,我是隐藏职业,我很强力,我想加入你的公会。”“痴儿,你看见会议大厅里的那群人没有?他们全是隐藏职业。”
  • 潇洒女半仙

    潇洒女半仙

    穿越民国,八卦算命,殷缱缨、殷缡络两姐妹悲喜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