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3000000051

第51章 疼着与醉着:关于小说题材与语言的价值——评“原州区小辑”的小说

钟正平

早在新时期初期,文学就开始关注个人经验的表达了,这是新时期文坛崇尚个性尊重个体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没有个人经验的登堂入室,就不可能有30年来小说创作的乱花迷人景象。我不知道《凡尘的生活》的作者王永玮与其笔下的周凡尘是否一样地经历了那些后大学时代的俗世凡尘的漂荡挣扎,但我本能地感觉到作者对这个群体生存状态、心理轨迹的努力描述和还原。

小说试图把当下社会的一个新型弱势群体的生存窘境老老实实不加粉饰地展示给人看,把曾经是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的青春之梦毁灭了给人看,把后大学时代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暴露给人看。应该说,这是小说选材方面值得肯定的一种努力指向。

小说勾画的这个后大学时代是一幅极其可怕的图景:大学毕业=失业=游荡=打工=挣扎=可能性的沉沦。小说的主人公周凡尘年轻、有文化、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大学毕业后干过信访局秘书、卖过菜、当过私营网吧的网管、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子,最后却差点走到了灵与肉都要沉沦的境地。他的内心的凄楚和挣扎,他无声的呐喊和精神崩溃,他对亲人的绝情忘义,他自戕似的抽烟喝酒关禁闭,都无不凸现出一种当代生活与生存的质感,展示出一种悲剧性的现实遭遇和个人经验。

我虽然无法确定作者究竟是不是亲历过周凡尘们的生活,但我知道我的许多学生都有过周凡尘的经历,我至今还和他们中的一些保持着某种联系,时常隔空交流,送上一些无济于事的语言安慰。我在想,这一定是我们的生活在某些环节出了问题,而且还不是小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们怎么会一夜之间变成了弱势群体?是个人不幸还是社会悲哀?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他们本应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本能地维护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和价值操守,却为什么在现实面前很快的消磨和放弃?“是他放弃了生活还是被生活抛弃了?”周凡尘的困惑事实上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共同困惑。

应该说,这是一篇在叙述方面四平八稳的小说。它的文字还有些学生腔,因而显得文气稚嫩,叙述平稳而略显沉闷,不如《脸面》那么生动细致精到。说实话,在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直到这个文本快要结束的时候,除了陈列于文本里的那些颇具悲剧意味的现实景象之外,我几乎再找不到一种特别的东西留着咀嚼。小说的主人公周凡尘这个形象其实也并没有完全立起来,包括他的暗含寓意的名字,也好像更多的只有观念的意义,没有特别让人心动的地方。这篇小说最出彩的东西是在阅读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的,这就是周凡尘走投无路之际,大学时代的恋人刘思晴发给他的一封请求分手的电子邮件,确切的说是邮件中的一句话:“这几年,我们整天为工作而奔波,顾不上爱了。”“顾不上爱了”,这叹息般的五个字,一下子叫人心疼得想流泪,这是我迄今所读到的最简单、最朴素、最无奈的分手理由,是一个美丽女孩向她的青春和爱作辛酸的告别,是一个女大学生向她的诗意年华作最后的一瞥,无助而绝望。掩卷许久,我都无法把这几个字和它所带给我的疼痛的感觉消解掉。我不知道我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正在或者早已“顾不上爱了”,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刘思晴的这句话,赋予了这个题材以特别的意义,因为正是这封突然而至的电子邮件,使这略显沉闷的叙述顿然熠熠生辉起来;正是这叹息般的五个字,使埋伏于生活深处的人生苦累顿然浮现于眼前。假如作者只满足于对现实生活表象的阐释,而没有一种深切的透视时代病灶的意识,没有对悲剧因素的人性化思考,那么,这个小说文本的意义也就仅仅停留在个案故事的层面上了,不可能有深度的发现,也就不可能产生一定的艺术力量。

其实,小说就是这么个东西,它有时真的不在乎千言万语,即使它的千言万语,有时候也就是为了那么一个点服务的,是为了装饰、点缀、衬托那个点,好比星空夜月,诗家称之为“诗眼”,散文家称之为“文眼”,短篇小说其实也有“文眼”的,这个点或者说这个“文眼”,可以是一句话、一个人物,或者一种感觉和氛围,有时是具体的,有时是抽象的。“先结婚后恋爱”是《李双双小传》的文眼,“气氛即人物”是汪曾祺许多小说精心营构的文眼,就是这个道理。常常在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找不到短篇小说的那个“文眼”,而失去进一步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以语言为工具,它当然是个技术范畴的东西,但在它的语言后面,一定有一个灵魂存在,殷高的《脸面》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说实话,这篇小说写得比《凡尘的生活》要好看多了。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小说,读来让人熏熏欲醉,忍俊不禁。

小说小说,就是往小里说。小,当然包括篇幅的短小、表达的精炼,但也并不是一定就是篇幅小,《脸面》的篇幅其实一点儿也不小,一万多字呢,但它通篇传达出的仍是小的感觉,小人物、小天地、小环境、小情趣、小细节,情感的流露小心翼翼,就连男主人公的眼睛都小得像用“钻子钻出来”的。把这小说往细里读,就觉得小说小得只剩下了一些只言片语:写女主人公闫红蓉的美对男主人公高问里形成的心理压力,使高问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口吃症:“他发现他不能看闫红蓉的眼睛,一旦见她的眼睛舌头上就像绾了个橡皮筋。”所以,“他和闫红蓉说话吝啬得像从口袋里往外掏钱”。写高问里口吃的状态是:“像和面团,揉,搓,压,挤,拉,憋得五官变形错位,白眼仁多,黑眼仁少,听话的人都快崩溃了,恨不能从他口里掏出来。”面对自己心中的女神闫红蓉,高问里的精神往往处在崩溃错乱的状态,他曾经“大结特结”,“羊角风发作了一般翻着眼仁子,直到把闫红蓉吓跑了,他还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写闫红蓉的容貌之美:“闫红蓉是所谓的水花眼,毛茸茸的,眼睑有三层花眼皮:靠近睫毛的一层深刻,另外两层虚掩着,平常只是个印象,抑或一颦一笑才渐次绽开。”高问里发现,“当她勾着头,或者目光虚虚地旁骛着什么出神时,她的脸庞就像‘关闭’着,显得寻常、平庸乃至死气沉沉;一旦给了你正脸儿,眸子笃定地瞅着你了,她的脸庞‘打开’了,生动起来,灼灼地,犹如黑夜里对面射来的汽车灯光”。女人的容貌之美是一个渐次打开的动态过程,这还真是闻所未闻。每每看到闫红蓉的美,高问里就像“把个心在清油里煮着一般”。连酒喝进嘴里的感觉都“俨然噙了一口活蹦乱跳的蚂蚱”。对高问里来说,闫红蓉的美往往是逼人的,有无比巨大的压力:“念书那时节,她就像一盏灯,到哪里,哪里就亮起来。现在,他觉得她像炭火,烤得他热汗泗流。”“和她在一起,内心的烈焰噼噼啪啪在燃烧,三天五夜也不会困倦。”闫红蓉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就会使“他的目光立刻被碰弯了,折向了天空”。闫红蓉的歌声,使“他听到美好处真想叫人捅自己一刀子”。这真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啊!在高问里的心目中,闫红蓉是几近完美的。再来看写高问里的相貌之丑:“脸模子一马平川,像碾子打开过的,没个凸凹、棱角。两个眼窝,绝对是钻子钻出来的,但绝对没有钻孔那般圆溜。”写闫红蓉吓唬偏瘫着的婆婆:“再胡说就不往炕上抱你,叫你数一晚上星星!”写乡村的夜色是“铺排开来”。写高问里酒醉的感觉是“满天的星星被煮在沸水里,跳仗子”,“像所有头一天喝醉酒的人一样,高问里有点儿蔫,有点儿瓷。他感到五脏六腑木木的,像煮熟了挂在体腔内;又像脏腑被悉数摘了去,虚空着。头生疼,一摇动,咣当咣当脑子在颅里响动,是个坏了的鸡蛋”。写乡村夜里狗吠的声音是:“它苍老地叫了一声,就扯出一串咳嗽来。”写高问里眼里的葵花是“这株葵花长得好是轩昂,显出很有学问的样子。傍着它的一株,形容委琐,显然受了那株的欺压”。写高问里性的冲动是:“男人家那点破烂事,现在没治了。不是沾衣欲湿杏花雨那般来得轻微那般可有可无,而是裤子都要撑破了。没办法正是尿尿冲倒墙的年龄么。”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摘引这么多文字,就是想提醒读者别错过欣赏小说里随处可见的这些最有意味的地方,这些生动形象活蹦乱跳的文字,仿佛高问里的心跳,在小说里的每一处地方跃动着,作者的语言天赋是显而易见的。

19世纪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句话:“一条美的河或一棵美的树,纯粹是语言的修饰。”作者就是用如此绵密灵动的文字,为读者描述了一段发生在人的心灵里的故事,撩人心弦的语言把一个并不鲜见的题材渲染得令人目不暇接。作家深厚的生活积淀、敏锐的感受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使这小说文本弥漫着一种浓浓的美学氛围,整个小说都是用真实的细节和生活逻辑串接起来的,这一点很像崇尚细节主义的石舒清。

阅读这篇小说,其实欣赏和品味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美丽文字就可以了,但是我还想强调两点:就一个具体的短篇小说而言,《脸面》这篇小说是在努力把人生中很大很大的两件事,很用心很用心地往小里说的一个成功的范本。哪两件事呢?

一是情感。当然是男女之情了。这是人生中顶顶重要的大事吧?小说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浸透着一个情字,却并没有轰轰烈烈地去讲述,而是把一个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置放在当下农村的现实背景中,通过邻里往来和日常农事劳作,一点一滴又是极其含蓄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闫红蓉守着偏瘫的婆婆,抵御着同村浪荡男子牛五的纠缠,过着丈夫外出打工自己独守空房的寂寞日子。早在中学时代,同学高问里就苦苦地暗恋过她,落下个一见她就口吃的病根,毕业后本可以结束这段单相思,但造化弄人,她偏偏就嫁到高问里的村里来,她也心仪这个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纯洁的老同学。天长日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常接触中,心灵的“越轨”不知不觉间就发生了,但他们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小说对闫红蓉的婚姻生活未作过多的描写,但我们感到,这个美丽的农村少妇,她的爱情和婚姻有点像烙饼,一面甜脆得发黄,一面其实苦涩得焦黑。如果说,《凡尘的生活》中刘思晴的“顾不上爱了”让人心疼,那么,《脸面》中男女主人公的爱又不能,则让人心醉。

二是面子。这也是小说中十分动人的地方。在国人的心目中,面子问题也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嘛。高问里因为相貌的丑陋而极其自卑和自尊,极度的自卑和自尊使他患上了“美女结巴症”,一见闫红蓉就犯病。他爱得那么苦涩又是那么甜美,但他从不妄想,从不轻薄。一方面是因为自卑,一方面也缘于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文化约束力。作者的描写和把握精到而准确,使我感到作者像一位写短篇小说的高手,如果没有多年的沉静观察和细心体悟,对人性细部的分寸把握,是达不到这个火候的。

所以,这是一篇值得一再把玩的小说文本,它给我们一种写作启示:生活中即使再小再小的事,也可以做成很大很大的文章;生活中即使再大再大的事,也可以写成很小很小的小说。关键是看谁写、怎么写了,这大约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两篇小说,正好是一静一动,一凝重一生动,一沉闷一欣悦,一城镇一乡村,却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这也正是西海固小说创作应该始终坚持的一个艺术方向。

《六盘山》2010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黄雀鲊

    黄雀鲊

    本书是作家李金山散文随笔作品的选集。主要收录了他的一些回忆性随笔和文化类散文。李金山的回忆性散文笔意晓畅,通常于一件小的物事,申发出别样的感受,随遇随性之处较为明显。而在文化类散文中,他则做了大量的文史考证,比如有关宋代吃喝风物的文章,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内涵深广而蕴藉。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小全集)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小全集)

    《朱自清小全集: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本书站在现代立场来理解传统文艺,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引人深思的观点。讨论了诗歌的欣赏标准与差异化、传统对于自然与艺术的态度以及人物评论等内容。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
热门推荐
  • 都市神幻录

    都市神幻录

    我本来是想写我们小人物来到大城市打拼的故事,如果用写实的方式叙述我们小人物的故事,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因为小人物间的故事,很平淡,不过细细的体会,也会发现小人物里也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展现给别人看,同时又要引起别人的兴趣,所以我把现代社会加上一些神幻色彩来写这些故事。
  • 一生不可忽视的36个细节

    一生不可忽视的36个细节

    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败局。而注重细节者,则往往在扑朔迷离中见微知著,赢得先机。人生的际遇其实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许就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本书罗列的36个细节,将决定你一生的成功与否。细细品味,为你的成功之路加一个砝码。“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败局。凡事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忽视了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从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约束和培养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争取主动,达到人生理想的彼岸。
  • 我的夫君是狐大仙

    我的夫君是狐大仙

    传言:北朝泱国,和南朝元国交界之处,有一小国,名为珈蓝。传闻,有狐族栖息至此。灵狐修炼,幻化人形,若得精进,或可成仙。珈蓝长老算的天机,有异世神女降临,若得其相助,或可加深灵力修为。意外穿越而来的姜禾樾,稀里糊涂的拜师天一观修仙,因为追妖,又稀里糊涂的遇上另一个自称捉妖的大师白离川。片段一:被人劫杀白离川小心翼翼的询问:“阁下,可是求财?”黑衣客持剑,指着姜禾樾和白离川,冷冷说道:“有人出了钱,要买她的命。”姜禾樾扯了扯白离川的衣服责怪:“都是你,到处惹是生非,现在仇家找上门了。”但是随后觉得不对劲,姜禾樾瞪大了眼睛,黑衣客是在和白离川对话,那要取得就是自己的命。“太不公平了,他也抓妖了,凭什么只抓我不抓他!”白离川:......片段二:小命危险和白离川一起被反绑的姜禾樾,努力缩成一团减少存在感。黑衣客询问可还有遗言,白离川突然大义凛然的说道:“要杀就杀,休得废话。”姜禾樾惊讶的看着白离川,带着动容的眼神,点点头,随后对着黑衣客道:“先杀我队友,谢谢!”白离川:......本文又名:《有妖》女主姜禾樾,男主白离川。
  • 傲世天下决

    傲世天下决

    我傲天下,我怒苍天,一动破乾坤,一武沧海寒,只求成败,不求千古。
  • 吞元噬灵

    吞元噬灵

    在这个充满天地元气的世界,修炼者在修炼之初通过天地元气和自身的灵魂产生共鸣觉醒元灵,元灵种类各异,有兽元灵九尾天狐、火麒麟、金翅大鹏、真龙……有植物元灵混沌青莲、菩提树、血魔树……有器元灵剑、刀、枪、钟、塔……还有各种诡异的特殊元灵,如眼类元灵、元素元灵等等,而我要写的就是这个充满元灵的异世界。元气修炼等级:淬体期、元气期、真元期、元夜期、元丹期、元灵期、元神期、元尊期、元圣期、元祖期……念力修炼等级:一到九阶念力师
  • 七夕一梦

    七夕一梦

    春节回家,见两只喜鹊于一杨树危枝衔枝垒巢,几日时过,仍未稳一枝于其上,但仍未放弃。心甚敬之,其技虽短,精神难攀。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尸仙战记

    尸仙战记

    求仙未半而中道崩殂,被人炼成僵尸是什么感受?且看我令狐骄如何化僵为祖,成就一代“尸仙”!——本文土味开头,致敬经典,望各位捏着鼻子路过!
  •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穿越之庶出小七很妖娆

    我写的第一本书,多多指教,有需改动的地方请留言,谢谢
  • 女人花偷偷开

    女人花偷偷开

    人生就是这样的,在不经意中演绎着精彩和悲欢离合,一切似乎是早已命中注定——前期通过主人公轻松介绍其在飞机上,回想她的一帮铁哥们的大学生活及毕业后通过微信掌握的点滴现状。再推出高中时的男神、女神及他们的坎坷一生。再解惑和治疗人到中年前后的家庭及事业变化所引发的常见的疾病。第二篇推出家庭、环境和时代对下一代的影响,及造成的心理、人格、价值观和性取向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条件太优越和社会最低层的问题可能最多---越往后越有看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