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600000035

第35章 一九九五(2)

所谓的“重建”,实际上指的是:这样一套推理性构成的话语系统是否可在最抽象的意义上认作是与价值剥离了的、中立的、无意义的或只体现为一种可无限探究下去的话语空间呢?西方哲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其最精彩的努力,就在于为我们人类的思想提供了这样一套至少是“貌似”“中立化”的话语空间;大家都用这样一套话语所提供的推理性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理性原则)去思想——为各个阶级,为各种私利,总之为着利益与需要去思想,但这套话语本身的“中立化”又使它自身成为学术的或思想的标准;哲学话语就可以在最中立、最抽象、最思想的意义上视为最纯属推理性构成的一套话语系统。中国传统哲学,第一并不追求思想的纯粹性,第二不再能为我们今人的思想提供这样一套话语系统,对这两点,也应该有个清醒认识。而“文革”的年代,人们之所以失去了推理(理性)的能力,又是因为汉语中当时已找不出任何一个词可以被认为是“中立”的。到今天,我们这块热土上可以说更没有人相信思想的纯粹和独立的学术了;大家有的只是彼此心里都明白的源于最切近日常实践的“心照不宣”;而这种“心照不宣”越是有普遍性,差不多会成为全民族的“共识”,那种在最抽象的意义上推理性构成的话语系统也就越具有实用性——否则就将被淘汰。思想变得越来越生疏,运思者变得越来越古怪,这难道不既是生活的现实,又是思想的现实吗?

思想者不能不思想,但又不能太过严肃地对待思想,这里面确有一种很消极的东西;这种消极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意思或什么都不必去做,而是对“做”的过程的一种警觉。当我写作《沉默的视野》时,就常常回忆起“文革”以来我曾偶尔在各个场合听到的各种各样的消极言论,那种声音总很微弱,比如“文革”开始“破四旧”、“立四新”时,比如“三结合”成立革委会,包括粉碎“四人帮”迎来知识分子真正的春天时。这些话由于太微弱也太消极,加之不可能诉诸报刊,所以总是转瞬即逝,并无人加以理睬。然而今天,我却常常努力回忆着当时的面孔、气氛、语境和姿态,至于具体的结论倒显得微不足道。

结论微不足道,结论的对错就更微不足道了,也许真正的消极就表现在这里,但那种吸引着人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与儒家学说中关于杀身成仁、修齐治平的教诲比较起来,道家的学说无疑要显得消极一些。儒家的学说是说给圣人或想成为圣人的人听的。“文革”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圣人,比如路上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或扶残疾人过了一次马路,就好像具有多么大的意义似的,而现在,则觉得真是平常不过,包括雷锋干的那些事,也无所谓圣人不圣人,让雷锋活到“文革”,一样打倒刘少奇。觉得世上没有圣人了,才看老庄的书,但那种消极是穷尽了、看透了之后的消极,似乎天地自然、人世安宁皆在阴阳五行、八卦爻辞的古老经义之中。而我所谓的消极,恰恰是针对着那种可以穷尽和看透的姿态而来的。

微弱自不必说了,因为对任何时代的人来说,对纯粹思想的追求总是微弱的;更何况现实的苦难使自己不得不有意坚持住一种微弱以抵抗强大;至于消极,倒真可以多说几句。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一、二版序文中,康德多处说他“貌为冷淡之人”,说他研究的成果“仅为消极的,唯在警戒吾人决不可以思辨理性越出经验之限界耳”。从康德开始,精神本体作为“自在之物”是超出那套推理性构成的话语系统之外的,这才给消极的积极意义保留了真正的话语空间。

后来在读书中,曾记录下三位完全不同的西方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诗人)所论及的消极:

一是阿多尔诺(T.W.Adorno)所理解的“消极的辩证法”(negativedialectics),它指的是不再像黑格尔那样靠辩证法来克服片面,而是认为真理的场所与全面(整体性知识)无涉,它指的是个体在“消极”(或理解为否定)中所能达到的真实,而且这种真实只有相对于全体的虚假而言才有意义。

再是哈耶克(F.A.Hayek)所讲的“消极的自由”(negativefreedom),这是1972年当哈耶克在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使用的一个词。他说,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建构是威胁个人自由的主要思想资源,因为它赋予了理性以上帝般的全知全能。他所谓的“知识的僭妄”指的就是社会科学妄称它能揭示社会历史规律,藉此干预并破坏社会中的自发秩序如市场经济。所以哈耶克理解的自由不是指积极参与中获取的权力或表现的能力,而是指退到最后,在市场秩序下对任何个人而言都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这种权利是在消极的固守或维护中体现出来的。

最后是英国诗人济慈(J.Keats)1817年12月27日在一封信中提到的人在某种境况下所具有的“消极的能力”(negativecapability)。这种能力指处在各种不确定的、神秘的和充满疑虑的处境中,当人既无法弄清事实也无法获得清晰概念时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

其实人总得活着。这又使我想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也许人只有在一种“消极的幽默”中才能与现实和解。这种和解仍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命名与解释,而且其所谓的“消极”也是针对着对生命过程的另外的看似更为积极的命名与解释(比如应该怎样、理应怎样、为怎样而奋斗等等)而来的。就生命现象本身而言,其实人都这样活着,差别只在于一种有关“活着”的命名与解释寻求的是对生命过程的支配与影响,即所谓的创造历史或改造世界;于是渐渐有了一套关于“活法”的“说法”(写作形式);而另一微弱而又消极的声音则起警戒作用,不是警戒严肃、热情与理想,而是对表达或体现严肃、热情与理想的写作形式保持警戒,而且这种警戒实际上只具有理论的或学术风格上的意义,所以在这里把“消极的”(negative)理解为“负面的”或“否定的”也许更为恰当。

因其是负面的或否定的,所以才是一种“拒绝”。

因其是负面的或否定的,所以我所理解的“重建”,指的是一种倒退、恢复或还原,即让日常话语日常化,不要在推理中严肃为政治话语;同时也指的是让推理性构成的话语系统学理化,如黑格尔1818年10月22日在柏林大学开讲辞中所说,不要让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

同时给“自在之物”,给信仰,给不可说之神秘保留足够的话语空间,这种拒绝下的重建所需要的,恐怕也就正如济慈所言,是一种在各种不确定的和充满疑虑、甚至根本无法获得清晰概念下的生存能力。

“文革”时最通用的一个口号叫“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是的,在一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受蒙蔽的,但这“蒙蔽”的运作或支配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殊愿望而获得的有效权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却都是在知识、科学、真理、规律、必然的名义下成为正面的或积极的服从的;当我们发现这种服从已经成为思想活动的写作形式,当我们意识到就连拒绝也不得不打着知识、科学、真理、规律、必然的旗号时,什么才是我们所可能发出的微弱而又消极的声音?

如果人不受这种写作形式就受那种写作形式蒙蔽的话,也就谈不上“反戈一击有功”;但在此前提下,什么才是对思想者来说真正具有一种“重建”性的“反戈一击”呢?

原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梦圆大瑶山: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纪实

    梦圆大瑶山: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大纪实

    涔天河水库扩建是在原涔天河水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浩大工程,总投资130亿元,工程从1980年动议申报到2010年开始实施,直至2016年大坝下闸蓄水,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寄托了永州人民一个世纪的梦想,也倾注了共和国总理、国家部委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永州发展的关爱和支持。《梦圆大瑶山》这本书,就是对这一工程的回顾和总结。其策划者、编著者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用真实的故事,感人的事迹,生动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一跨世纪水利工程建设的壮举,堪称潇湘大地水利建设的一曲壮歌。
  • 偶开天眼觑红尘

    偶开天眼觑红尘

    介绍著名学者干春松教授的评论随笔颇受学界文化界的关注,《偶开天眼觑红尘》是干教授的一本评论随笔精选集,文字轻松而富有见识,内容涉及故乡与帝都、人大与北大、亲人与师友、旅行与娱乐、儒学与近代人物,等等。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特别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这本书里,刘墉用23个简短的小故事,娓娓而谈人生中的诸多境遇和情感:谈忧郁、谈悔恨、谈心情、谈逼迫、谈残破、谈我们的苦难;也谈自信、谈理想、谈胆识、谈超越、谈忍耐、谈快乐的人生。如同这本书的书名《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愿每个经历苦难的朋友,都能从哀愁中走出来,把大悲化为大爱;愿每位遭遇灾变的朋友,都能由废墟中站起来,且种出更美丽的花。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热门推荐
  • 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参加高考不容易,考个好成绩更不容易。具有千年历史的高校H大竟然闹鬼,张艾艾从入学开始,就不断有诡异的遭遇发生。她发怒了:“大家都说这里闹鬼,妹纸我偏偏不信,假如真有亡灵,请问约么?”天蒙蒙亮,苏醒在墓穴旁,弦歌千年的墙,只留下斑驳的痛与伤,回望再回望,血与火的战场!在神秘男人楚天的指引下,她最终相信了亡灵世界的存在,与亡灵一起追寻记忆、感受孤独,倾听关于等待的故事。后来,她与楚天相识、相恋,却遭到学弟浩晟的千方阻挠。原来一直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流传于亡灵世界中,这个秘密正与他们三人有关。究竟这个不能说的秘密是什么呢?请在本书中拭目以待!
  • 单亲男女

    单亲男女

    生活在北京的离异女丁楠离婚八年来,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男人和感情,在她身边,也有着形形色色的单亲男女,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形态各异。女主人公最终情归何处?单亲男女们的感情和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 尤卡之巢

    尤卡之巢

    天宇航空首席科学家王李在一次火箭试验爆炸后穿越到了完全生物科技的世界中,他将会经历何种奇妙的成长之旅呢?
  • 异世重生之梦幻人生

    异世重生之梦幻人生

    如果重活一世,能有怎样翻天覆地的造化?一起看下去,你真的满足当下?开发脑洞,锻炼幻想,此文不断更(断更狗头保命)
  • 侠道劫

    侠道劫

    逆天之人,天必灭之。大道无垠,道法自然。
  • 季天

    季天

    小小婴儿失魂被遗弃,与奇魂合体后又得知府搭救,幸得一命,也不知这苦命的孩子,日后会经历什么波澜壮阔的人生。
  • 异界特殊资源交易所

    异界特殊资源交易所

    十年的生命换取一生的富足,灵魂的归属交易超越常人的智慧与力量,温暖的亲情获得隐秘的知识。值不值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庄家是永远不会吃亏的,不是吗(?O?)
  • 挥剑异世

    挥剑异世

    “魔法,能量,我的人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自从太阳之井被摧毁之后就是如此,欢迎来到未来,真遗憾你们无法阻止什么,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了...”“废话好多,我都能背了...啊,出来吧,奥的灰烬...”脚男大吼一声,突然画面一黑...你已与服务器断开连接...“啊,我的凤凰啊!!!”...路人甲“啊,我的大鸟啊!!!”...路人乙“啊,我的7把橙色武器!!!”...路人丙“啊,断网了...”路人丁“啊,...”............
  • 漂流岛

    漂流岛

    总会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最好的答案是:一转身就遇见了你,而你要等的人刚好是我。这里有32个短故事,有一群人一起走过的十年,他们是书里的主人公,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影子。十年经过很多事,喝过很多酒,走过沙滩摆摆手,和过去的岁月两头走。走过经年,捡起内心的破碎,才发现有些故事一上场,就知道了下场。谢谢你走进《漂流岛》,让我们一起聆听岛屿,丰盈岛屿,温暖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