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600000069

第69章 附录陈家琪着述年表(2)

2.《现代人文语境中的“神学大全”》,载《书评周刊》2000年5月9日

3.《陈序经:在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

4.《视域·片断·总体》,载《书屋》2000年第6期

5.《世纪的思想情绪》,载《学海》2000年第3期

6.《理想主义与意识形态》,载《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7期

7.《领受安宁——江国祥的画》,载《南腔北调》2000年7-8月号

8.《“现代性”是一个时代概念吗?》,载《人文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旁听海德格尔案件》,载《开放时代》2000年9月号

10.《常识与实事》,载《南方周末》2000年11月2日

11.《我看李白——致周实、曾月郁》,载《博览群书》2000年第11期

2001年

1.《在学问之外——也谈尼采的微言大义》,载《书屋》2001年第1期

2.《破碎的思想画面》,载《上海文学》2001年第1期

3.《关于精神生态的通讯》,载《东方文化》2001年第1期

4.《知觉与意义——关于现象学与语言问题的读书笔记》,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3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1月

5.《生活中的人与书本里的事》,载《书评周刊》2001年4月5日

6.《我们自己是谁?》,载《启示与理性——从苏格拉底、尼采到施特劳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保守主义的造反派》,载《书评周刊》2001年5月17日

8.《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9.《历史性的永恒问题》,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8期

10.《活着的人们需要再生》(〔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Saramago)《失明症漫记·中译本序》),载《读书》2001年第10期

11.《马克思与犹太人问题》,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2002年

1.《走出庭院:信仰何以成为可能?》,载《上海文学》2002年第1期

2.《必须保卫社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3.《更新阅读经验》,载《粤海风》2002年第4期

4.《人生之心境情调》,载《读书》2002年第9期

2003年

1.《也谈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抵抗怀疑与怀疑中的抵抗》,载《跨文化对话》第11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

3.《有关胡风的三个理论问题》,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4.《这场战争留给我们怎样的思索?》,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5.《也许,这个世界毫无高贵性可言》,载《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03年6月16日

6.《世纪的思想情绪》,载《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6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7.《反驳张祥龙》,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8.《形而上学的巴别塔·再版后记》,载《文景》2003年第10期

9.《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10.《命中注定了的不合时宜》,载《社会科学报》2003年9月25日

11.《博弈论中的生命逻辑》,载《文景》2003年第11期

12.《历史的方向性》,载《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03年10月27日

13.《现象学对我们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5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0月

14.《看什么与怎么看》,载《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2004年

1.《哲学的烦恼与人的问题》,载《新京报·书评》2004年2月13日

2.《介乎真假分歧之间——兼论时代与人的心境情调》,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3.《个人的幸福感与他者的认同》,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5期

4.《重新思量康德哲学的历史意义》,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5.《康德、黑格尔及其它》,载《文景》2004年第1期

6.《流失,是因为潮水般涌来的只有明天》,载《东方艺术》2004年9月号

7.《灵气缭绕中,岁月就这般没入沉寂》,载《文景》2004年第2期

8.《善良意志的强力?》,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20日

9.《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转载

10.《平庸是时代的危险所在——再论尼采的“大政治”的概念》,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9期

11.《“囚徒的困境”与“劫匪的困境”》,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24日

2005年

1.《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2.《理论的还是实践的——学科扫描》,载《社会科学报》2005年1月6日

3.《放大了的实在界》,载《文景》2005年第2期

4.《两代间的认可与包容》,载《文汇报》2005年3月17日

5.《再谈马克思与犹太人问题》,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

6.《极权主义民主的个人主义及其归宿》,载《中国书评》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7.《书城之粹,志在古今》,载《文景》2005年第7期

8.《走过萨特的世纪——纪念萨特诞生一百周年》,载《文景》2005年第8期

9.《犬儒主义者的智慧比拼》,载《文景》2005年第11期

10.《法的精神:启示神学与政治神学》,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1.《快感中的政治纬度》,载《读书》2005年第5期

12.《伦理与政治——从(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说起》,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

13.《在历史的记忆中》,载《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4.《如何使正义感成为立法活动的指南——黑格尔(论英国改革法案)》,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2期

15.《我们是否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智?》,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第12期

16.《胡塞尔:伦理学中的形式本体论》,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七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2月

2006年

1.《栽培生命,自由生长》,载《人民教育》2006年3-4期

2.《金钱的魅力与文化的动力》,载《文景》2006年第5期

3.《如何抵达真正的经验》,载《文景》2006年第6期

4.《和平·真相·正义与和解》,载《读书》2006年第8期

5.《不只是为了记住过去》,载《精神历程:36位中国学人自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6.《压抑与升华》,载《文景》2006年第10期

7.《如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培根与笛卡尔》,载《同济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毛泽东已经远去?》,载《粤海风》2006年第6期

9.《穿过红色岁月的阅读之路——陈家琪访谈》,载《南风窗》2006年第8期

10.《古今中西意,觉道资无穷》,载《文景》2006年第12期

11.《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载《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什么才是“为我所有”的思想?》,载《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2月29日

2007年

1.《2006,一个需要沉下心来想想清楚的年份》,载《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2.《现象学与纯粹哲学》,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3.《如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理解培根与笛卡尔》,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要》2007年第1期

4.《伦理与政治》,载《诗与思——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学林出版社,2007年

5.《哲学意识中的人类命运》,载《文汇报》2007年5月13日

6.《普世伦理就是普遍真理吗?》,载《解放日报》2007年8月6日

7.《重说真理的普遍性与价值的普世性》,载《江苏行政学院》2007年第5期

8.《寻找政治》,载《书城》2007年第11期

9.《外国哲学研究中的两个趋向》,载《社会科学报》2007年11月1日

10.《来的是谁?》,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11月16日

11.《道德重建与普世价值论纲》,载《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008年

1.《在历史的记忆中重新认识自己》,载《书城》2008年第一期

2.《重说真理的普遍性与价值的普世性》,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一期转载

3.《1978:30年前的命运转折》,载《书城》2008年第4期

4.《封闭还是开放,这是一个问题》,载《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3期

5.《什么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

6.《入思方式与话语方式》,载《读书》2008年第5期

7.《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载《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4期转载

8.《受众群体的表演欲望》,载《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5期

9.《在“无事”与“有事”之间》,载《书城》2008年第8期

10.《如何使回忆同时成为思考》,载《书城》2008年第6期

11.《普世价值与当代中国》,载《文景》2008年第6期

12.《三谈马克思与犹太人问题》,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期

13.北京《新京报》开始连载我的《三十年间有与无》

14.《马克思与德意志精神》,载《德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009年

1.《在思想中把握自己的时代》,载《社会科学报》2009年1月15日

2.《关于“普世价值”与“普适价值”》,载《书城》2009年第2期

3.《什么是学术意义上的山寨》,载《社会科学报》2009年2月19日

4.《阿伦特论革命与反革命》,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3期

5.《“五四”之源藏在“辛亥”之前》,载《出版商务周报》2009年4月26日

6.《诚信与社会团结》,载《教育研究与评论》创刊号

7.《“德性”中的“德”与“性”》,载《中国德育》2009年第8期

8.《五十年政治反思中的基本事实》,载《书城》2009年第8期

9.《自我认同的危机与母语的不可替代性》,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4日

10.《什么是学院人文知识分子的“现世性”?》,载《社会科学论坛》第9期

11.《将事件糅进思想》,载《书城》2009年第11期

同类推荐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

    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最后一代传统文人”陈永正教授重磅力作——《“三言”“二拍”的世界》,带你看宋元浮世绘中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的不平凡人生起伏。“三言”“二拍”是流传颇广的五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谈论“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与人物,作者及作品影响力等,将文学鉴赏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解读点评深入浅出,且生动耐读,引导启示读者于细微处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满奇趣,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独特文学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顾、能让人轻松读懂的名家鉴赏辞典。通过对这些故事及人物的解读,探究其中的人生哲理、看透人性百态。既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世之理,又能get古代文人思想之趣!
  •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以徐志摩平生经历为经,以徐志摩的诗文为纬,带领笔下最纯净的自由、爱和美。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剖开诗人矛盾杂糅、繁复瑰丽的内心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坠落中冒险的灵魂,感受他在如火的激情和如水的温柔交织中颠簸挣扎着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美女如云之极品保镖

    美女如云之极品保镖

    这年头当保镖不容易,当一个吃软饭的保镖更不容易,白天站着保护,晚上躺着保护。从小立志做世界上最牛掰软饭男的李二狗,在一次任务中偶然唤醒了小时候的理想,开始了自己的吃软饭生涯。只要锄头挥得好,万里长城一样倒!
  •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

    《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沿新修的青藏铁路进藏,从藏北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然后,从拉萨到达西藏的各个地区,去实地感受西藏的神奇和美丽。请注意,《阅读西藏:注释神奇的土地》分区是按旅行线路划分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行政区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鬼影死神

    网游之鬼影死神

    所有的地球人都因一股神秘的力量,拥有了进入虚空世界的能力。在这里面,人类被称为冒险者,且拥有无限复活的本领,人类自身强大之后,甚至可以同步到现实。屌丝主角司天命因为一场意外,不仅提前进入了虚空,还获得了死神的传承,从此收割灵魂、制造亡灵,低调装x,走向人生巅峰。
  • 魔都夜行者

    魔都夜行者

    穿行在夜晚的魔都,带您感受真实的人间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风玉露又相逢

    金风玉露又相逢

    终于可以远离那个爱不得却又无法远离的男生,这四年里,没了他的搅扰,她一路顺风顺水,事业有成,就在她以为她终于要淡忘了那个赋予她无尽伤痛的人时,他为何又要出现?虽然父母一直都希望夙韫和薄淳能够修成正果,但是夙韫一直坚信完美情人薄淳不会爱上她,但她不想就此远离他,一点点的亲近,以为还能回到从前。然而就在她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终于与他和好如初时,才发现所谓的淡忘不过是自欺欺人......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漂的那些事

    北漂的那些事

    兰州姑娘陈蓉夏从北外毕业后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只身一人留在北京发展。在寻求廉价合租房时却遇到了屌丝男水宝,不通世务,更不懂得照顾女生的水宝与陈蓉夏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同居”生活中不断的上演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为了生存,陈蓉夏应聘了在餐吧晚间唱爵士歌曲的工作,却没想到老板竟然是水宝的父亲水川。而这一切与父亲关系不和的水宝并不知情。陈蓉夏的演唱打动了一位神秘的老板,为了得到陈蓉夏的芳心,老板每天坚持为陈蓉夏送花。发现陈蓉夏居然和水宝在“同居”时,神秘老板不惜以拍艳照、绑架等手段试图“拆散”陈蓉夏和水宝,却棒打鸳鸯,歪打正着,反而促成了陈蓉夏和水宝的一段患难真情,两人最终历经艰险结成伴侣。
  • 仙魔求生路

    仙魔求生路

    人为何而苦,因为有欲!贪一时之欲,便受一世之苦,若苦海行舟,遥遥无期!这句话在人妖仙混杂的半步多尤为贴切!这里欲望纵横,所以苦难满地!而这之中,人苦尤甚!大凡仙都有仙法,妖自有魔道,而人多是碌碌无为,不通法,不懂道,是故欲壑难填,苦难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