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0500000002

第2章 认识工业(2)

通过掠夺式的海外贸易,商业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1600年成立时的股金为6873英镑,1617年增加到1620040英镑,到了1708年竟达到了316.3万英镑,并且同时还从印度勒索了600多亿的货物。在1757~1812年间,东印度公司仅从印度榨取的利润收入就高达1亿英镑以上。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对外贸易额增长了6倍,成为当时世界上头号贸易大国。

殖民主义者通过各种方式的海外掠夺,使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在16世纪的近百年内,欧洲的黄金量由550吨猛增到1192吨,白银从7000吨增加到21400吨。如此巨大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大工业的兴起提供了雄厚的资金。

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货币积累,而且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并且这些劳动力还必须是脱离了封建关系的羁绊、有人身自由但同时又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无产者。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这样一批劳动者出现的过程。它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在英国持续了几个世纪。1700~1760年间,国会通过了208项圈地法令,圈占土地31万英亩。1761~1801年又通过了2000个法令,圈占土地达138万英亩。17世纪末,英国全部耕地的1/2还掌握在农民自己手里,1685年有还自耕农16~18万户。到18世纪末,自耕农几乎不存在了。1750年后农村中完全破产和半破产的农民已达300万人。

这些被一下抛出正常生活轨道的人无法立即适应新的环境,社会上充满了乞丐和流浪者。英国资产阶级利用立法将这批无家可归的劳动者赶到现代工场中去,迫使他们习惯于工场生产所需的纪律。于是,近代工人阶级诞生了。

圈地运动不仅为工业资本创造出一大批雇佣劳动者,同时还开发了资本的国内市场。从前,封建社会的小农的生活消费品是在自己家庭范围内生产出来的,现在,由于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这些生活消费品只能通过市场去购买。过去劳动者在家庭中生产纱、麻布、粗毛织品等,现在这些东西都成了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成为商品。国内市场逐渐扩大了。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资本的发展还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地理大发现最直接的后果是大西洋航线的开辟。这条航线引起了一次重大的商业变革,使商业具有了新的规模、新的产品、新的习惯,并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和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过去的东西方贸易主要是欧洲人到东方搜集奇珍异宝,现在则是欧洲资本以其等价交换的方式开始取代超经济的强制,工业兴起的条件更加成熟。

工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需要各种政治条件和广大的市场,同时还需要完善的生产组织。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且已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几易其貌了。生产组织的这种带有变革性的发展是机器大工业兴起前在组织上的准备。

工场手工业出现是这一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它把许多从事不同工作的工匠集中到一个工场中来,扩大了生产规模。这些工人听命于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的工序。过去,一个工人要从事多种多样的操作工序,现在这些工序被不同的人分担了。每个工人只从事生产过程中一种特定的简单的工作。这样,工人们就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掌握整个产品生产的全部技能了。这种分工有助于工人提高技艺,同时也使工人成为附属于手工工场的零件,劳动生产率大大地提高了。

由于细致的分工,每个工人只操作一两件工具,这就使工人有更多的精力来改进工具,从而发明了大量的专门工具、凿具和锤具等。例如单在旧伯明翰就发明出500多种不同的锤,每种锤只适合于一个特殊的生产过程。

工场手工业使生产规模扩大了,那么,怎样才能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地连在一起呢?怎样才能使不同岗位的工人配合得恰到好处呢?这就需要严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

一位西班牙旅行家皮罗·秦弗尔曾描述过当时威尼斯兵工厂的生产状况:“一进大门,在海道的两侧各有一条大路,军工厂就把厂房设在两侧的大路上。厂房的窗户都开着。一艘武装舰船由驳船拖着沿海道进来,人们从窗口向它递送物品,……当舰船到达陆地尽头时,所需要的人员连同补充的桨手都上船了,该船也被完全装备起来了。他们用这种方法在3点到9点之间6小时内装备了十艘全副武装的舰船。”在这里,工人们分门别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条用工人的双手组成的流水作业线。只要轰鸣的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大工业生产便可以进行了。

世界工业的摇篮——纺织业

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无论是社会经济条件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已做好了工业革命的准备,只要有星星之火便可以燃起工业革命的熊熊烈火。这最初的火花是从纺织业迸发出来的。

几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以其毛织品闻名于世。英伦三岛的气候及其高产的种羊为羊毛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除了棉麻加工外,羊毛纺织品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非常繁荣。

加工企业都位于河流两旁,羊毛和毛绒的洗涤以及原料的进一步处理,都依赖水轮的驱动。

当时,人们还不能把短棉花纤维纺织成不断的棉条,因此,把它搀入些亚麻,加工成粗斜纹布。纯棉纺织品那时只有印度人知道如何生产。

印度的纯棉织品由商业公司收购后,运到英国。英国的羊毛制造商把这种海外的竞争看做是对其生存的威胁,并设法于1700年禁止印度棉织品输入英国。因此,英国人把发明适当的加工机器作为目标,并为此而坚持奋斗,直到目标达到为止。

1733年,当时还不到30岁的钟表匠约翰·凯首先发明了提高手工织布生产能力的“飞梭”。自此以后,用手抛掷的织梭可以自动来回工作。这一新装置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织出的布匹面幅长于织工伸开的手臂。在飞梭发明以前,织工得用一只手投掷织梭,用另一只手把它接住。

飞梭发明以后,一个织工所需的纱,需要十几个纺工全力工作才能供应得上。这样就引起了纺纱工的生产能力与织工对纱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只有通过改进纺纱工序才能解决,于是进行了很多种试验以提高纺纱工生产能力。

1751年,伦敦皇家学会悬赏50英镑给予“发明一部最好的,能同时纺6根棉线、亚麻线或黄麻线,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直到13年以后,即1764年,才有了第一个应征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他出示了一种机器,它有8个锭子。哈格里沃斯是一个文盲,夏天当木工、冬天当织工。他为其发明起了个名字,称为“詹尼纺纱机”,詹尼是他女儿的名字(也有说是他妻子的名字)。这台机器还得用手工操作,只能纺纱,生产一种易绕的纬线。尽管如此,毕竟意味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久,理查德·阿克赖特于1769年制造了一种新的纺纱机“机架”,用水轮驱动,经过初步试验阶段后于1771年投产,并成批制造。阿克赖特和哈格里沃斯一样,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以前是个理发师,挨家兜售一种染发剂,是一位具有扎实的经商本领和企业家素质的“好动脑筋的人”。这种机器通过一根纱轴和滚筒,把纱精纺,从而大大改进了绕线工作。由于纱线有较强的拉力,故适合织成线带。英国从此也能生产纯棉织物了。1774年撤销了在这之前一直实施的生产纯棉织物的禁令。

阿克赖特的企业是用贷款在诺丁汉附近的克罗姆福特建立的,它当时已被认为是一家工厂了,纺纱由手工操作转向机纺就随着这家企业的创建而开始了。其粗细均匀的纱线以“水线”之名而闻名遐迩。1771年,阿克赖特制成第一台机器。之后就即刻从事机器的批量制造,1775年继续有所改进。后来,他把专利使用权转让给别的企业家,成为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先驱者。

3年后,技术员塞缪尔·克伦普敦又有新的革新,他改进了哈格里沃斯和阿克赖特的纺机。他把20到50枚纺锤安排在一部进出移动的车上,把两种结构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他把它称为“骡子”,形象地指出它是混种交配的产物。

这样,到18世纪80年代初,纺机的结构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其基本原理成为好几代人的准则,改进的只是驱动的形式。不久,在一些企业中蒸汽机替代了水轮机。对此我们将另加阐述。在这方面,阿克赖特也是创始人。1785年和1790年在他的纺纱厂内安装了两台蒸汽机。同年有8家纺织企业跟着做了。1800年,在棉纺厂已有84台蒸汽机,那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阿克赖特是第一个大工厂主,他的工厂发展成为纺纱厂中的领导企业。

一台精纺机当时比一台脚踏纺车的产量高出30倍以上。手纺女工当时即使竭尽最大努力,也不可能与这些占优势的新纺机进行竞争。没有几年功夫,手工作坊也都使用了这些新机器,变成了工厂。不管是诸如捣毁机器的恐怖行动,还是火烧厂房,对发明者进行威胁,都无法挽救家庭纺纱业的命运。机纺棉纱的产量不断上升,棉纱不是交给家庭织工,就是出口。在国内市场,在居民的各个阶层中,棉纺织品迅速与毛麻织品并驾齐驱。但国外市场对厂主则具有更大的意义。1792年,在欧洲大陆的展览会上价廉的英国机织棉纱首次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控制了许多海外国家的棉织品市场,而且没有竞争敌手,这些国家构成了英国棉织品出口的市场。

过去是棉纱太少,不能满足由于发明飞梭而增长的对棉花的需要。现在正好相反。由于棉纱的供应量增大,织工的步子常常跟不上来。1783年又有了棉花印花机。印花棉布、薄的印花布、斜纹细布、白坯棉布都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这样,1790年以后,手工织布在几十年内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时期。

1785年虽然已发明了机械织机,但在其构成对手工织机的严重威胁之前,还经历了一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获得机械织机专利权的是一个乡村神甫埃德蒙·卡特烈特。他脱去黑袍成为一名工厂主,但他缺乏经商本领。他的织布厂有20几台织机,但如其他新事物一样,还不够成熟,他的企业在几年以后歇业了。直到1804年,卡特烈特才改进了织机,提高了功效,从而能在与手工织机的对抗中生存下来。

纺织机排挤了纺车,这只是把妇女的家庭副业搞垮了。但动力织布机把分散在小作坊中的手工织工排挤掉,其意义却深远得多。因为这样,在整个英国就为男工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1806年,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大型织布厂,机械织布机是蒸汽机驱动的。1818年已经有了15家机织布厂,1833年英国纺织厂有8.5万台机械织布机。同时,在农村及小城镇还有几十万手工织布工人为了糊口,靠劳动工资谋生。不久,机械织布机占领毛织业。由夏普和罗伯茨(1822年和1825年)对卡特烈特织布机的改进,引起了新的投资浪潮。以很多人贫困为代价所获得的机器,在与落后的生产形式之间的不断斗争中取胜,到19世纪中叶以后在英国彻底占据了统治地位。1850年有22.4万台机械织布机。但5年后还有5万名手织工人。

在18世纪90年代,有34万人在新的机械纺纱厂工作。其中男工15万人,女工9万人,童工10万人。棉纱生产集中在迅速涌现出的一些工厂里,首先是在兰开夏郡、诺丁汉郡,特别是在海港利物浦的后方地带以及在曼彻斯特附近、苏格兰的西部地区和港口格拉斯哥附近发展起来。这些地区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工业地区,棉纺业也成了最早的工厂产业。

英国对原棉的需要飞速增长。在纺织机普遍采用后没有几年,原棉的供应就很紧张。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棉花,加工起来很费功夫,那些白色的棉桃得去掉脱籽。在东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种植场,缺乏足够的黑人奴隶劳动力。一个女工脱籽一磅棉花得花上整整一天。美国人伊莱·惠特尼制造成功一种用手工操作的脱籽机,每天可清理50磅棉花。这种棉籽机,被称为轧棉机。在惠特尼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权以前,在短时期内轧棉机就已经成为种植场主普遍拥有的财物。美国南方各州的棉花产量,已经从1791年的19万包达到1803年的4100万包。

这是一次真正巨大的飞跃!

在英国,进口原棉要收进口关税,因为国家要保护本国的羊毛生产和加工业。但棉纺织厂厂主们的影响使得在1789年终于废除了对棉花的进口关税。

棉纺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毛麻制造业以及纺织业中的其他行业和漂染业引起触动。这些行业也进行了技术革新:梳理机、梳毛机、切布机、织袜机等所有的发明和发展,大部分在18世纪的最后30年中迅速次第出现,大大促进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工业部门,即纺织业的生产发展。

同类推荐
  • 决不放弃——航海英雄启示录

    决不放弃——航海英雄启示录

    本书为我们重现了四位航海探险家,包括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库克,书中带领我们同四大航海探险家一起,走上跨越海洋的大胆旅程,分享他们的冒险和知识。
  • 正在消逝的地理

    正在消逝的地理

    本书作者以五年时间走遍书中所述的每一个地方,以片景式的深入描述,带动全景式的扫描,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展现了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独特的地方习俗、民族风俗、建筑、河流等所发生的剧烈变化。
  • 奥秘世界百科:生物天地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生物天地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风云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风云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音乐鉴赏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音乐鉴赏手册

    中国当代歌曲的显著特点,是它紧密配合着、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以至党的各项具体政策。当党的政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时,当歌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时,就留下了经久耐唱的好作品。
热门推荐
  •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书主要内容: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治疗、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妊娠、老年人糖尿病、儿童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与感染。
  • 人妖之战:斩将

    人妖之战:斩将

    2014热门网游《斩将OL》原著。落风岭,古墓冰棺,妖皇圣使千年女妖突然苏醒。四百年前遭受镇压的四大圣使唯有重聚,方能让妖皇重返人间。一个背负血海深仇,却被昆仑拒之门外的少年阴差阳错间搅入其中,又因遭小人陷害背负杀害昆仑青剑的罪名,成为“妖道”,面对诸多纠葛,正与邪到底该如何抉择?道究竟是何物?仙途又在何处?支撑千万修道之人的飞升之梦,背后竟然隐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敬怀王妃要当后

    敬怀王妃要当后

    六角青瓦雕花凉亭下,一个滚圆的小女娃正伸着小胖手抱着栏杆,灵闪的大眼眨也不眨的盯着湖里荷叶间穿梭的金红鲤鱼。小嘴时不时鲤鱼鲤鱼的叫着,十分兴奋。女娃头顶两个小花苞,花苞下系着小巧的金铃,脖间挂着银打百命锁,无一不精细。再往下,小女娃一身嫩绿色的轻柔锦衣上黏满了淤泥,像是刚泥里拔出的莲藕,活脱一个泥娃娃。一串急促的步子渐近,两个穿着得体的中年嬷嬷,簇拥着一袭金丝埋线的白衣美……
  • 兵峰旗帜

    兵峰旗帜

    黑暗时代的魔兽后裔藏匿在深山湖泊中伺机而动,三大陆的联盟军内部却征伐不止!天山外狂风吹不尽的迷雾,地狱的恶魔终将踏入炽热的焦土!
  • 武动天罗

    武动天罗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蝼蚁无罪,其弱有罪。修行即是掠夺,强者方能狭义!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林凡于绝境处获神秘令牌,从此逆天崛起,成就无上王者。寸芒作品,必属精品!作者有数百万字创作经验,请各位放心阅读!
  • 科普乐园·天公也有喜怒哀乐

    科普乐园·天公也有喜怒哀乐

    本书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是气象的基本知识、气象趣闻、气象与生活的关系、气象灾害和预防以及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气象谚语。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易于接受,具有可读性。本书希望少年儿童们通过对气象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把气象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
  •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这是一个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不染一丝物欲,情纯如雪。美丽聪慧的农村少女肖碧云高中期间,爱上了多才多艺、清秀俊逸的城市青年金轲,由于突遭家庭变故,她高考落榜,后移居省城复读,并在金轲全力帮助下,顺利考上大学。在大学里,肖碧云因成绩突出,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她想在出国前和金轲结婚,不料不仅被金轲一口拒绝,连他的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肖碧云一气之下,远渡重洋,并嫁为人妻。等她回来,物是人非。她却突然得知,金轲是官宦权门之后,不仅为她放弃了一切,他的所作所为,也完全是为了她……《爱与不爱》之第一部:《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 超级狂兵

    超级狂兵

    铁血兵王,霸道人生!百战还生的暴力狂人林越,为了对战友的千金一诺,从战火纷飞的前线回到了灯火酒绿的都市中,甘愿栖身一家小小的安保公司,专心调教两个娇滴滴的大侄女,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杀局悄然引发。龙有逆鳞触之即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林越唯有紧握拳头,誓要用双手为她们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
  • 消失的航班

    消失的航班

    漆黑的夜里,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在近万米的高空中,被雷电击中分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