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000000062

第62章 当年哈密“十大王”-王昊鹏(2)

谭成林还说,自己的成功,也是因为朋友多,为什么朋友多,因为他讲诚信。比如一口100米深的井,你可以给别人报120米深,这样就能多赚些钱。但是以后用户洗井时,就会按照120米的深度计算,结果就会导致井塌了。正是因为谭成林讲诚信,他打的井从来没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才赢得了人们的认可,以后再有什么活,大家还想着找他干。

“客运大王”托乎提·玉素甫

托乎提今年40多岁,当上哈密“农业十大王”那年,他还不到30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五堡乡的阿合毛拉成为第一个跑乡村短途客运的人。由于当时交通落后,国营班车每天只有一趟,还很破旧,很难满足当地人出行的要求。一些农民有了尝试涉足客运业的想法,托乎提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私人跑客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人们的思想也很保守,有关部门顾虑重重,如果私营线路放开,国营的怎么办?阿合毛拉不断奔走,在哈密交通运输部门的帮助下,向自治区上级部门多次申请并协调,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办成了私营短途运输的手续。”托乎提回忆。

有了阿合毛拉的试水成功,托乎提紧跟其后,他借款、贷款自费买了一辆45座东风大轿车,开始跑客运。

离五堡乡乡政府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水库农场,那里居住的是江苏支边青年,大部分都是汉族居民。每次进城后返回五堡乡,公家的班车就在乡政府停下,休息半个小时候后返回哈密。以前,摩托车也很少,农场居民只能自己想办法,骑自行车、坐毛驴车,甚至步行8公里回家,十分不便。托乎提开始跑车后,每次都将农场居民送到农场。尽管这样增加了成本,耗费了时间,每次回来都是空趟子,但他一直坚持把乘客送回农场,这个做法赢得了农场居民的欢迎,大家都喜欢坐托乎提的车。水库农场有户汉族居民,家中有两个孩子上维吾尔语学校,孩子要到乡里去上学,家长接送不便,托乎提知道这个情况后,连续3年免费接送姐弟俩到五堡乡上学,一直到姐弟俩小学毕业。

1990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托乎提刚睡下没多久,就有人来敲门。原来,有一位村民疾病发作,需要赶紧送往医院。托乎提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上了车,将病人和家属平安送到哈密地区医院,并帮助家属安顿病人住院,没有收病人一分钱。等他赶回五堡时,天都快亮了。

夏天瓜果成熟的时候,五堡乡的农民要到哈密来卖水果,为了让乡亲们早早进城,早一点把东西卖出去,多赚一些钱,托乎提凌晨两三点就从五堡出发,拉着乡亲们和丰收的水果,凌晨四五点就进了友谊路批发市场。卸下第一批货物后,他又赶紧返回,再拉第二批货物。半夜行车要特别注意安全,托乎提开车多年,小心谨慎,从未出过一次事故,乡亲们都很信赖他。晚上没有时间睡觉,他只有在白天送完乘客后,在车里面睡一会儿。

1994年,托乎提不仅又买了一辆中型面包车,还在乡里投资修建了一座市场,解决乡亲们购买日用品困难的情况。随着五堡撤乡建镇,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加快,托乎提再一次抓住了商机,停止了跑客运,政府帮他重新改扩建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原来的土坯房全部换成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子,他开始了自己第二次创业历程。

“经商大王”李宇:第一个承包乡镇门市部

要不是因为电视机的普及,李宇也不会走上经商之路,成为90年代初哈密“农业十大王”里的“经商大王”。

20世纪80年代初,李宇还是沁城乡电影队的一名放映员。那年月,看电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在乡村,电影放映员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改革开放没多久,电视机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1984年,沁城乡城西村成为哈密第一个电视村,家家户户都买了电视机。

“电影队的主要观众就是城西村的人,他们买了电视后,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电影队收入清淡,只好解散,我也就没了工作。当时沁城只有供销社这一个公家的商店,我就承包了一个乡镇门市部,开了一家小商店。”李宇回忆道。

李宇的小商店刚开张时门可罗雀,因为当时人们只信赖公家的商店,像李宇这样自己做生意的人,人们都看不起,连到哈密城里进货时,都要遭受人家冷眼。李宇思考再三,决定只能走低价路线,不管什么商品,定价都要比公家的便宜。这在今天看起来很容易,可在当时却很难。

“不是说便宜就能便宜的,不管是公家商店还是私人商店,政府规定你的利润不能超过13%。我们进货后都要反复计算,才能定价,大多数商品加价都只有分分钱。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降低成本,公家的商店要雇好多人,我的商店只有一两个店员,进货、算账、摆货,什么活我都干,有时候商店忙,打扫卫生都是我。”李宇说。

由于价格比公家的便宜,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李宇却没有满足。他还搞了一次有奖销售活动,这也是哈密唯一一次私人搞的有奖销售。李宇找到公证处,咨询能否搞有奖销售,对方答复说,应该可以。李宇当天就找到印刷厂,花了1000多元印了奖券。谁知第二天公证处又说不能搞。李宇急了,说你们怎么说话不算话呢,昨天都说可以。再三恳求下,公证处终于同意,下不为例。李宇设置的特等奖是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一等奖是一台单缸洗衣机。丰厚的奖品吸引了顾客纷纷前来。李宇的小商店再次名声远扬。

沁城乡离哈密市区很远,进货很不方便,单独雇车拉货又划不来,他就找几个人一起配一车货拉回来。有时候也委托顺路的车带货。有一年春节前,他进了1000多元的货,托别的车带过来,没想到由于道路颠簸,这批货给丢失了。

20世纪90年代初,李宇投资5万多元,扩大商店规模。第二年一盘点,一年时间就赚了六七万。他有些不相信,反复算了几遍,误差只有几十元。1992年,李宇自己买了一辆车进货。有一次去乌鲁木齐办事,在碾子沟客运站,他看到好多人背着大包小包往同一个地方走,他就跟了过去,原来,那些人都是去批发市场进货的。李宇进去一看,这里的商品不仅种类多,价格也比哈密低得多,他立刻进行采购。后来每次去乌鲁木齐进货,他都带个床单,往车厢过道里一坐。采购完立刻回来,根本顾不上多停留。

“在农村开商店,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坑人家一次,人家就把你记下了。我反复给店员讲,不要在秤上、尺子上做手脚。比如说卖布的时候,纤维布有韧性,尺子稍微拉紧点,每匹布就能给顾客短个几厘米。打酒、打酱油的时候,提子一定要提稳,分量一定要打够。你能瞒得了人家这一次,时间久了人家都能看出来。”李宇说。

“种瓜大王”赵玉亭:第一批农民农艺师

提起赵玉亭,哈密市南湖乡农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南湖乡的种瓜能手,他种出的哈密瓜远近闻名,又大又甜又好吃。他不仅自己种哈密瓜,还带领乡亲们种瓜。1984年,赵玉亭被哈密市评为劳动模范,1995年被哈密市人民政府评为“种瓜大王”。2000年被哈密市人民政府聘为农艺师,他是哈密第一批从农民中评聘的农艺师之一。

1959年,赵玉亭从江苏省支边到哈密县南湖公社二道沟大队,在这里一干就是40多年,先后当了24年的生产队长。20世纪60年代,赵玉亭种植的主要是当地传统品种加格达、黑眉毛密极甘、黄可口奇、博斯特皮牙子(纳希干)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种植的哈密瓜红心脆开始出口。

后来他种植新密杂6号(8501),这个品种一直是出口品种,销往日本及东南亚。

赵玉亭种植的哈密瓜为啥能长期出口呢?

赵玉亭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特别聪明,他不仅能吃苦,还善于动脑筋、找窍门。原哈密地区农业局局长郭瑞民与赵玉亭相识多年,他给记者讲述了赵玉亭种哈密瓜的故事:

赵玉亭种哈密瓜,每一个环节都特别细心,哈密瓜保苗特别重要,大南湖风沙大,他专门找了东西放在幼苗旁,减少风沙伤害幼苗。他和当时的大队长算了一笔账,对比黄豆和化肥的价格和效益,决定用黄豆当肥料。他种植了黄豆,把黄豆煮熟后堆积发酵,黄豆里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在施肥的时候,他又不断试验,精心计算,在雄花刚开、雌花含苞时施肥,用小勺一勺一勺放在瓜苗之间的小坑里,小坑的深浅也是他不断摸索计算出来的。

“这么一搞,他的哈密瓜苗不但全部结瓜,而且瓜形整齐度相当高,由于是天然肥料,哈密瓜的口感也很好。后来他种的哈密瓜被定为出口瓜,还获得了大奖。”郭瑞民说。

如今,赵玉亭已经过世,他的几个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依然在南湖乡种植哈密瓜。

除了记者采访到的这六名“大王”,当年获得“十大王”称号的还有回城乡建国村的苏来曼·阿洪扎旦为“畜产品流通大王”、花园乡一村莫和买提·依不拉音为“农产品经销大王”、二堡乡头堡村阿不都·安木都为“种棉大王”、西山乡牧场卡力拜克为“养羊大王”。

虽然没能联系到他们,但他们作为普通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能够迅速抓住机会,成为各个领域的探索者、先行者,凭着勤劳努力、诚实守信,闯出了一片天地,值得后人敬重和效法。

同类推荐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全面分析莎士比亚著作改编后的意义及其影响的书。本书以20世纪以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为经,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和人物形象为纬,对这10部历史剧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变异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和分析。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热门推荐
  • 总裁校草:乖丫头你快回来

    总裁校草:乖丫头你快回来

    十二年前他对她说,”乖丫头,等我回来,我娶你”便踏上了Z国,离开了有女孩的城市。女孩对他说”傻哥哥,我等你回来,我嫁你”可是女孩还没有亲口对男孩说出来便在去机场上送男孩的道路上全家出了车祸出了,他找了他的乖丫头整整十二年,十二年后他回来了,来到了那个曾经有女孩的城市,男孩还在女孩却不知所踪。一场车祸将他们的命运改变,男孩站在为女孩亲自建造的以她名字命名的学院前说“乖丫头,你到底在哪里,对不起,是我把你弄丢了”男孩哭了,那么强势的一个人竟然哭了。女孩你快出现吧,男孩真的爱你
  • 最终进化之旅

    最终进化之旅

    进化,亦或是毁灭……一个引发世界巨变的神秘生物,一个疯狂但伟大的神秘计划,一个迷茫且懵懂无知的少年。末日的乐章已然奏响,人类已经没有救赎可言,唯有进化,征服!或许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 天命崛起

    天命崛起

    一个衰小孩的成长!只是为了证明我们并不是这个社会上的无用之人,当你们还在读书,炫富时,而我们正在拯救世界!
  • 吻上高冷异姓王

    吻上高冷异姓王

    他尊贵如天神,她卑微进泥里。异世轮回,灵魂交换的诅咒。吻上他,才能回归现代。一个是呼风唤雨的高冷世子,一个是受尽屈辱的丑丫鬟。这一吻,该如何动唇——
  • 为情所困:磬少心尖上的宝贝

    为情所困:磬少心尖上的宝贝

    老一辈说爱情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年轻一辈说爱情是一场遇见,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但对他们来说,爱情是原地驻守的在劫难逃。他说,”你只是一个意外,一个错误,但我还是奋不顾身的想要一错再错!”她说,”你承诺的,没有实现的,都可以交给我!”
  • 狼后戏君

    狼后戏君

    他是狼族之王,十年前为躲避灾劫不得已只好藏在人界,却不意与一个人类小女孩结下不解之缘,甚至在回到狼界的十年里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十年后,当他再次来到人界看到心心念念的她时,只一眼就确定了要封她为后的决心。然而他的狼后却丝毫不给他面子,对幻化成人身的他不屑一顾。有没有搞错,他可是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帅哥。最后终于用真心抱得美人归,她却听信谗言给他带球跑。好啊,既然这样,就别怪他要对她“动用私刑”了。
  • 傲娇小妻总裁靠边站

    傲娇小妻总裁靠边站

    第一次遇见,她把他当成了虐狗狂。第二次遇见,她把他当成变态的色狼,第三次遇见,他却成了她求人的对象。他第一次看见她,觉得暴力的女人。第一次看见她,觉得她是个特别的女人。第三次看见她,她已经进入了他的视线,成为了他的猎物。片段一:某女怒:“卧槽,司徒亦辰你的脸是用来垒墙的么?厚的可以!”某男淡定:“不,我的脸是用来勾引你的。”片段二:某女:“亦辰,你愿意做我的太阳么?”某男:“愿意愿意!”“那么请与我保持92955886.7公里!”某男:...――――当火星撞上地球,大灰狼也将小狐狸吃进腹中,他们将展开一段没脸、没皮、没节操的性福生活!――――――小说群:367879924小攻
  • 路人的荣耀

    路人的荣耀

    “读书才有出路,生活必须按部就班,所有人都在走同样的路,凭什么你可以肆意妄为。”苏锦航听到后桀骜的大笑:“以鹿为马,不负昭华,老子苏锦航,外号叫羽皇,路人局里弑神屠魔,职业赛场照样神佛共惧,这一世,快意恩仇,爱恨随意,情深缘浅,游戏人生!”小小的皮一下,以上纯属吹牛逼。
  • 穆斯林的儿女们(修订版)

    穆斯林的儿女们(修订版)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回族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充盈的生命激情和酣畅的抒情笔调描写了穆斯林儿女的爱情故事,在开阔丰富的历史画卷里展现了西部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讲述了穆斯林儿女们在西北高原上的艰苦奋争、风云变幻中的独特遭遇和创造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