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100000025

第25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3)

大宋军队在中原溃退后,“民之从者如归市”,赵构更下诏妥善安置北方侨民。如此循环往复,中原人大都南渡了,传说也就跟着走了。白娘子如何乔迁雷峰塔下?且听下回分解。

三 白娘子乔迁雷峰塔下

在今日河南大学东南、曹门外东北的三教堂南街上,有三间既不飞檐、也无走兽,和寻常民居并无二致的瓦房。

房内正中,供着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堂主固然圣明,但这儿并不是他们的老家——只是清初,因了此处有三棵古槐树,人们借此暗指儒、佛、道融为一堂,在这儿建起煌煌堂庙,名曰“三教堂”矣。

民国初年,这三棵古槐,老犹健在。如今,唯有新瓦房三间,还在坚韧地诉说着民间百姓对其藕断丝连般的怀念。

清代的三教堂已成开封的残梦。如果不是新瓦房破西窗下立的三教堂新牌,那就更没谁知道这儿曾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呜呼休哉(哎呀,好得很呀)”,很是激情地盛赞过的“三槐堂”了。

苏东坡《三槐堂铭》,收在《古文观止》。

苏东坡不是阿谀之辈,他为什么“呜呼休哉”地说“王城(东京)之东,晋公(王祜)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呢?

王祜祖籍山东莘县,以文享名,先仕晋,后仕汉、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他先为监察御史,后以兵部侍郎知制诰,举家迁居东京汴梁。

969年,有人密告魏州(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符彦卿谋叛,赵匡胤就委任王祜权知大名府,前去调查真相。宰相赵普,更以相位相许,意在让他除符(符彦卿)。

王祜到大名府后,明察暗访,数月不得关乎符彦卿谋叛的证言证据。赵匡胤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甚至直谏赵匡胤应该汲取后晋、后汉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惨痛教训。

赵匡胤听完汇报,也没多说什么,就让王祜离京,贬知襄州了。

贬出东京。王祜升迁宰相,当然就此落空。

王祜赴襄州前,在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当不成宰相反而离京很是生气,说出了“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人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这气话不能说不曾深蕴着王祜的自信与远见。

王祜以三槐比拟三公,当无疑问。

所以,苏东坡在《三槐堂铭》中说:“一个新王朝将要兴起,一定要有世代积德的臣子。重重施德却没有享受到善报,他的子孙就能与获致太平的皇帝共享天下大福。王祜文武忠孝,天下人都希望他担当宰相,但因刚毅正直,不为时容。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担任真宗皇帝的宰相,在天下太平之际享受福禄荣耀十八年,这就如同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那儿、明天来取是一个道理。可能取到,也可能取不到。王祜修德修身,向上天索求报偿,他的子孙几十年后拿着契约的一半与对方校验,果然应了他所测定的天意‘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由是,我知道天意果真是可以测定的呀!”

苏东坡没有见过王祜、王旦,但见过王旦的儿子王素。他在仁宗一朝担任皇帝左右官职、在外地担当军事统帅三十多年,尽管官位高,但与他的道德相比,这官位还是低了点。

所以,苏东坡问:难道“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王素的儿子王巩,是苏东坡的好朋友。苏东坡认为王巩继承了王氏家声,于是就写了《三槐堂铭》。

在开封,三槐堂几近销声匿迹。但在苏南、浙北乃至海外,随赵构南渡的三槐堂后代,枝繁叶茂。他们把开封孕育的三槐堂文化带到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美国电脑巨人王安,就是三槐堂后裔。

衣冠世族卷走精英文化

“明日黄花”和“昨日黄花”,哪个对,哪个错?

本来只有“明日黄花”,但不知何年何月,“昨日黄花”来了。

两个汉语成语,而今形成“竞争”势态。甚至有人提出,依从众原则,当立“昨日黄花”,废掉“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源自苏东坡《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诗,写于九月初九重阳节。而重阳,正是赏菊的日子。过了重阳,到了“明日”,花儿谢了,蝶儿见了也会愁。

“昨日”的花儿正开向妙境,怎么能形容过了时的东西呢?

立“昨日”而弃“明日”,当然是从众原则作祟。但苏东坡偏偏是不从众的人,他甚至拿王巩的酒,来为王巩饯行:“问君取酒持劝君,未知客主定何人。府中杯棬强我富,案上苜蓿知吾真……”;“可怜杜老(甫)贫无衣……我今贫与此老同……送君仍令君置酒,如此贫交世安有?”

“乌台诗案”后,为营救苏东坡,曹太后竟至泣下。王巩的《闻见近录》,也曾记下一则从众的案例,且骂得痛快——

苏东坡时在黄州,皇帝迫于舆论压力,意欲起用东坡。这时,王珪对皇帝说:“苏东坡曾作‘此心惟有蛰龙知’。陛下飞龙在天,苏东坡求知蛰龙,他这是什么意思?”

王珪想靠龙乃至皇帝的从众心理,搞出个新“乌台诗案”。多亏章惇插话,说:“龙者,不是专指皇帝呀!”皇帝接下来说:“自古称龙者多了,荀氏八龙,孔明卧龙,他们都是人君吗?”

退朝后,章惇质问王珪:“相公乃覆人家族邪?”

王珪答:“这是舒某人说的呀!”

章惇相讥:“之唾,亦可食乎!”

章惇曾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但在王安石变法中,章惇成为变法派骨干,苏东坡被归为元祐党人。挚友竟也制造了苏东坡后半生的噩梦。

政治斗争残酷,在文质彬彬的北宋亦然。

章惇几起几落,一朝得势,整起人也毫不含糊。但要说积怨之深,章惇哪里比得上“教主”王安石?

可王、苏虽是政敌,却不曾因政见影响惺惺相惜的友谊。

章惇和王安石不一样。因曾经是朋友,关注起东坡就格外细腻,整起来也格外“雅致”。

“苏子瞻(东坡)谪儋州,以瞻与儋字相近也;子由(苏东坡之弟苏辙)谪雷州,以雷字下有田字也。”拿朋友开涮的意见,不仅都出自章惇,章惇甚至在东坡之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传到京师后,觉得自己整天“干革命”累死人,老朋友无事可干太逍遥,就建言把苏东坡贬到更远的地方。

不能说这是章惇“食人之唾”。但他期望其他人都和自己变法的想法一样,无疑也是一种可怕的从众!

徽宗即位后,章惇因先前抛出“轻佻”之说,阻止徽宗当皇帝,被罢相贬流海南。徽宗的所作所为,证明章惇的眼力的确不错。

章惇罢相后,一种传说是苏东坡将被起用。

苏东坡的学生、章惇的儿子章援担心老师上台会报复老父,就哀戚动人地给老师写了封信。东坡阅后,立命从者准备纸墨,作书相答:“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章惇)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徽宗)至仁至信,草木豚鱼可知。建中靖国之意,又恃以安……”

是苏东坡把徽宗看错了,还是“宣和六贼”把徽宗附和坏了?

但无论怎么说,林语堂在他为苏东坡所立的传记中,赞叹这封信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文献”。东坡在此表现的宽容大度与仁爱精神,在古往今来的人物中,实属鲜见。

苏东坡、王安石虽然政见相悖,但他们两人都是君子楷模。《宋史》把章惇归入奸臣里,有些冤枉。他不算坏得流脓,其怒斥王珪“之唾,亦可食乎”,何等气冲霄汉!

止于此,就是变法失败,他也会和王安石一样万世受人敬仰。

如此,大宋不就多了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

章惇就这样完了,王安石、司马光走了,苏东坡没来得及施展政治抱负也死了。徽宗一朝,一下子变成小人之天下。小人、君子与他们的后裔,同在靖康之败中不死即逃,东京汴梁不再是他们的舞台。

王巩,“跌荡傲世。每除官,辄为言者所议,故终不显”。

汴梁三槐堂这个大家族,随赵构南渡——在安徽宿州,在江苏扬州、苏州,在浙江杭州,我们一路走下,不时遇到“三槐堂”王氏后裔,他们开饭店、办书店,甚至开个工厂、办个公司乃至律师事务所,都还喜欢以“三槐”或“三槐堂”冠名。

我们最初还以为“三槐堂”是家药店的名字。多亏河南大学程民生教授相助:“‘三槐堂’是东京的世家大家,而精英文化说到底,是由大家望族传承的。他们南渡后,把中原文化的精髓也带到了南方。”

而宁波那座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天一阁的创办者范钦,也是随赵构南渡后曾任宰相的中原襄阳邓城人范宗尹的后裔……

平民百姓播迁故事传说

不光是精英文化离开了东京、告别了中原。

和“泥马渡康王”渐渐演化为“泥马渡江”这个原产地本在中原的传说似乎成为“江南特产”一样,“白蛇青蛇闹许仙”也由鹤壁的淇水,传到杭州的西湖。

河北磁县台城乡93岁的贾先生在向我们讲完自己货真价实的“泥马渡康王”后,还满面憨厚地补充道:“人家说这故事发生在南方的长江,到底白马在哪里救的康王(赵构),我也说不清!”

而鹤壁,能说清楚吗?

“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多有献送,无盛如此。”《东京梦华录》的一个“无盛如此”,说明北宋时期崔府君在东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崔府君开始是磁州的地方小神,由于晋国公主在东京城北的一座崔府君小庙里祈祷有应,这一“新闻效应”立马让崔府君成为京都神仙。其后,真宗诏赐“护国”,仁宗再封“护国显应公”,崔府君终成国朝大神。

没这些铺垫,“泥马渡康王”的传说不会有皇家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封是“泥马渡康王”传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但如今,提起这个传说,谁会把它和开封联系起来呢?

既然是国朝大神,赵构炮制君权神授,当然要依附崔神仙。崔府君庙在临安的“行政待遇”,在四百多座庙宇中至高无上。每年六月初六崔府君诞辰日,朝廷放假一天,晚上城不闭户。这都是朝廷在鼓动善男信女蜂拥西湖之滨,去奉祭朝拜崔府君。

南宋消亡后,崔府君在杭州的地位每况愈下。后来人们甚至把“显应观”(崔府君庙)改称“白马庙”。解放后,白马庙被紫阳小学“兼并”,庙宇在1958年被拆,如今唯留一很窄、很旧的小巷,还叫白马庙巷。

辉煌近乎复归为零。

与“泥马渡康王”传说渐走式微相反,白娘子与许仙越传越响。

如今,复建倒下的雷峰塔,杭州正借此打造“爱情之都”。

“白娘子与许仙的‘西湖说’,太小资、太市民,借把伞就产生爱情,这不是民间传说产生的方式。”民俗学家马紫晨先生说,“杭州没有金山寺,就把白娘子推到数百里之外的镇江,这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那时交通不便,难道编个简单的故事,还得杭州、镇江两地的人,穿梭来往几次吗?”

镇江的金山上宋代只有龙王庙,杭州雷峰塔起初叫黄妃塔。

而在河南鹤壁城东北淇水之滨的许家沟,至少在北宋嘉祐年间,就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金山嘉祐禅寺”。这儿还有雷峰塔遗址、白蛇洞、青岩绝、许仙家乡许家沟等。

至于水漫金山,淇水则直冲金山嘉祐禅寺而来。据说,该寺最早为法海所建。传说的主要人物与活动地点,则相对集中在几平方公里之内,更合情合理。

“‘鹤壁说’是1994年山西学者孟繁仁先生最早提出的,在学术界很快产生反响。不像‘西湖说’白娘子一借伞,就有爱情了。‘鹤壁说’是白蛇受伤,生命垂危,放牛郎许仙援手相救,白蛇感恩‘闹许仙’。一个‘闹’字,恰好说明它早于‘西湖版’的白蛇、许仙‘互爱’。这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心理。非人爱人,自然是‘闹’了。”马紫晨说,“赵构募兵设大元帅府,是在相州(今安阳),鹤壁那时归相州管,也许是这儿的士兵把它带到杭州的。”

大宋军队中原溃退后,“民之从者如归市”,赵构更下诏妥善安置北方侨民,循环往复,中原人大都南渡了,传说也跟着走了。

“金山嘉祐禅寺者,诚此方古迹之福地也。宋朝创建,大元重修,于至正庚子之年(元末)奉敕乃重修而已矣。”在金人的铁蹄下,金山嘉祐禅寺遭遇毁灭,传说失去完善的载体,它却在西湖之滨蓬勃起来。

如今鹤壁投资六百多万元复建金山嘉祐禅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它磬钟重鸣、佛经再唱。

但白娘子、许仙、小青、法海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白蛇许仙的传说,还能够重归故里吗?

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迁都能像大宋那样,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将旧都独特的社会文明整体复制到新都,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汴京,将之全盘“汴化”。在虚拟的汴京、在汴京气象中,南宋人又过上“丰亨豫大”的奢侈生活,依然如在东京一样醉生梦死。

缘何如此?缘何这般?且听下回分解。

四 丰乐楼再造“汴京气象”

豪华酒店前,再装饰耀眼夺目的彩楼门,吸引顾客的眼球。

客人走在数百米长的酒店走廊里,两边都是装修豪华的包间。特别是到了晚上,灯火通明,把整座酒店照耀得宛如不夜之城。

浓妆艳抹的数百位美眉,聚集在酒店的大厅里,等待喝酒的、吃饭的、听歌的、赌博的等各色客人的召唤,她们个个长得貌比天仙。

如此这般的“五星级豪华酒店”,在这座城市,就有72家。而四星、三星、二星、一星及不上星的街边小店,更是星布全城。这座城市的夜晚,茶坊酒吧、夜市歌厅等,不只是周末,而是每天夜里,都营业到凌晨四五点,才渐次关门歇业。

这座不夜城是哪座城市?赌城拉斯维加斯?香港?澳门?还是哪座新兴的现代化都市?

不,都不是。

这座城市,是公元1000年前后的东京汴梁。

同类推荐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说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应邀为《中国编辑》杂志开设一个栏目,便想到了“秋禾话书”四个字,写了有一年的样子吧,就无疾而终了,想来是因为有个别人看不下去的缘故了。过的坏日子比好日子要多得多的中华民族先贤,所总结出来的众多社会人类学原理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就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有坚持多久,为《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所设的一个栏目也停了,这样陆续陆续发表的篇章,顿时溃不成军,无以整编啦。
  •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赤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和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一大批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向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重温这段历史,总能令人心潮澎湃,读着耳熟能详的一代伟人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李富春、陈毅、聂荣臻、王若飞、李维汉、蔡畅、何长工、徐特立……每每令人肃然起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有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提供了探寻真理、解放思想的途径。它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以及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偶开天眼觑红尘

    偶开天眼觑红尘

    介绍著名学者干春松教授的评论随笔颇受学界文化界的关注,《偶开天眼觑红尘》是干教授的一本评论随笔精选集,文字轻松而富有见识,内容涉及故乡与帝都、人大与北大、亲人与师友、旅行与娱乐、儒学与近代人物,等等。
  •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一心向往娱乐圈的史上最牛公务员宋徽宗赵佶,才艺双绝,爱古玩字画,也爱美人,就是不爱江山。他修“豪宅”陈列爱物,他把理政权杖交与臣子;他与朝臣争宠,也狎小尼姑,当然,少不了与倾国倾城的名妓李师师爱个荡气回肠,数大宋娱乐圈,一哥非他莫属。亡国之君李后主心血之作《江山》是赵佶最爱之物,他曾想将两个半幅的“江”和“山”装裱一处,却发现拼合后的裂痕吻合处下方有一缺口,乃江山之基。不知是否巧合,饶是大宋江山如画、美女如云,也挽不回赵佶国破家亡、被掳金国的结局,大宋的半壁江山和半国美女也落到了金人手中。李后主为宋太祖所囚,宋徽宗为金太宗所囚,两个“文艺皇帝”落得同一个结局,历史惊人相似地画了一个圆。
热门推荐
  • 浊麟十二界

    浊麟十二界

    四年的真情却被她推下山崖。她本是天真可爱,却时时寒气逼人。对人是警惕万分,以为怕,怕自己再次被背叛。她说:“真心待我之人,我便会以真心相待。愿意信任我之人,我便信任与他。”她说:“我的人可没一个不会不成为世界巅峰!”他说:“不就是个小女娃吗,我还真不信了我玩不过她!”一道道的符文到底封印着她多少的秘密,多少故事。组势力,刷等级,收兽兽,炼丹炼器,外加调戏美男子,强者为尊的世界竟然让她过得悠哉游哉。
  • 吸血鬼骑士系列之飘渺扉页

    吸血鬼骑士系列之飘渺扉页

    暂无简介,喜欢此书的可以加我QQ:2366294686
  • 一百二十天

    一百二十天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我不知道我是真的喜欢他,也不知道我是想他还是眷恋他对我的好。
  • 机甲道

    机甲道

    一颗大树,扎根于虚空之中,枝干贯穿洪荒三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皆已改变
  • 水镜录

    水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云时刻

    风云时刻

    一度在职业圈中封神的袁明锋,却两次跌落神坛,第三次重返赛场,风云选手汇集,旧时代的袁明锋凭借自身实力冲击十满贯,九挽狂澜的袁明锋,为了十满贯的职业生涯梦想,义无反顾。
  • 我掀了大佬马甲

    我掀了大佬马甲

    (食用指南:苏文、无男主、雷点多、狗血多、女主渣浪强、走搞笑向、偏小白。经不起严谨逻辑推敲,看文请勿较真)程非君加入快穿大队以后,每去一个世界就发现大佬身上总喜欢披着各种马甲。于是她手痒没忍住……掀马甲一时爽,一直掀一直爽!终有一日,大佬们都出现在她的面前。大佬1:她的人头我要了!大佬2:谁也别跟我抢,我要亲手宰了她!大佬3:呵,她掀了我的马甲,我非杀她不可!……大佬N:怎么?你们的马甲也被她掀了?程非君:掀完就跑真刺激!
  • 深情陆少放肆宠

    深情陆少放肆宠

    “乖,叫老公……”“不要啦……”东凌集团唯一继承人陆少宸车祸失明后,出现一个怪象——整天追在陆少夫人屁股后面,求亲亲抱抱举叫老公……这让无数名媛绅士大跌眼镜。当然陆少夫人免不了招人嫉妒,拥护陆少的名媛淑女们,对这个抢走她们男神的野丫头非常憎恶,天天画个圈圈诅咒陆小夫妻早日离婚。偏偏两人越来越恩爱…… 某天陆少将他的夫人禁锢在怀里,“为什么要嫁给失明的我?” “因为想做你的眼睛。”楚汐画着他的眉眼回答。 “知道为什么我会娶你么?” “为什么?” “因为爱你,想把你一辈子留在我身边。”
  • 异世界从复活开始

    异世界从复活开始

    系统:[心由所愿]升级到十级,可以为所欲为,满足任何愿望,哪怕毁灭整个世界。死亡的背后到底谁是主宰。一步步艰难前行又重头开始。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为何看不到尽头?我只想一直活下去,让你们永远记住我的名字。
  • 武侠诸天圆梦系统

    武侠诸天圆梦系统

    武侠无限流一个扑街写手得到系统行走在武侠诸天,替人圆梦了却遗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