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9800000071

第71章 附录“考察世界与我们生存之谜的一种途径”(1)

孙逊认为都市文化研究的兴起缘于经济发展后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弥补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在理论模式上的不足,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学术自身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孙逊观照都市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认为当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研究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越来越强大,都市文化研究正是要客观地描述这种文化的生成、发展和巨大影响。我国城市文化、城市建筑、城市生活方式日益趋同化,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都市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被凸显出来,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前沿性和世界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孙逊还对这两个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之,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问题和挑战的应对,也是学术发展自身规律之所在。

刘士林从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谈起,追溯了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的背景及近年都市文化研究的成果,阐发了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探讨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本质。孙逊从学科承继的角度指出,都市文化研究源起于都市研究和文化研究,但促使都市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的,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现实社会发展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市文化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和都市文化史研究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刘旭光从符号与媒介角度对都市文化进行定位,认为都市文化的根本特性来自它在文化符号产生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都市文化与非都市文化的根本差异体现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在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内拥有制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权利,都市文化的形态是由媒介决定的。

由于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如何界定作为一门学科的都市文化学,如何思考其理论框架成为有些学者斟酌的问题。刘士林从学科框架的层面将都市、都市文化、都市文化生产与消费模式、都市文学艺术、都市社会视为都市文化学的结构要素。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作了分析与梳理。钱文亮对都市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对都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异同,都市文化研究的中国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性和都市文化的价值设定进行了探讨。

在都市文化的研究中,对研究范式与方法也有所思考。杨剑龙细致阐述了都市文化比较的意义与方法,认为在都市文化的比较中,继承与借鉴文化社会学、文化历史学、文化心理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传播学等已有的文化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使都市文化比较的研究拓展至一个新的境界。

曾军认为当代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有两个基本的范式:一个是人文主义范式,一个是科学主义范式。改革开放新时期,作出积极回应的是人文主义范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刺激了都市文化研究科学主义范式的兴起,这两大范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境。王纪人认为把资本的概念引进城市研究很必要,应充分吸取当代文化研究等新兴学科或“后学科”的研究方法,既要避免传统的机械论和庸俗社会学,也要克服把都市生活领域割裂开来的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重视都市文化的有机性和整体性,倡导有机主义和诸生活领域相互渗透的脉络主义的研究方法。刘士林提出有必要将马克思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思想作为研究都市文化的总方法论,都市社会与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果,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提供了关于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三大分类的理论、生产也是消费的论断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念在当代都市社会研究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吴福辉提出,看都市,是从上到下地考察,还是自下而上地考察,也大不同。过去都市的标本取样,多半偏于精英知识分子的视角,却缺乏自下而上研究都市的眼光,要注意收集研究中下层市民的材料。

虽然专门探讨都市文化研究方法的文章不多,但在具体的研究中,由于都市文化跨学科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以适当的研究方法深入地开展都市文化的研究,对于都市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都市个案、文化现象与比较研究

近年来,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不仅关注学科的理论探究,更注重都市个案与都市文化现象的关注与研究。虽然南京、武汉、沈阳、广州、深圳、昆明等地的城市文化研究也日益兴盛,但上海、北京的都市文化研究最受瞩目。

(一)都市文化个案研究

在都市文化的研究中,对于上海的研究成果最丰,主要集中于上海文化史与上海当代文化两个方面。陈伯海从“酝酿期、生成期、兴盛期、转折期、更新期”五个时期回溯了上海文化的来龙去脉,总结出其文化传统和历史启示,认为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上海文化的盛衰起伏根本上取决于它所凭依的文化生态环境,提出了“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的命题。李楠、刘永昶以媒体为视角,考察了上海文化历史生成的动态过程与复杂因素,从媒体角度梳理了报刊与都市文化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媒体文化、市民文化等因素的微妙作用,努力还原上海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对如何理解与建设都市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如,李楠:《市民文化笼罩下的都市想象——上海小报中的“上海”》,《学术月刊》2004年6期;刘永昶:《〈良友画报〉&上海的都市文化品格》,《出版广角》2007年3期。

包亚明从全球化和地域性的关系切入,探讨了当今上海文化的特质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全球化时代上海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向,认为:“如何在巨型城市或全球城市的语境中理解上海的空间特性,理解上海所体现的全球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与紧张,以及国家与资本的复杂关系,将成为我们关于上海的都市文化研究所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杨剑龙以全球化的眼光,采用文化批评和实证研究并重的方式,梳理了上海城市规划以商业性为原则、西方城市理论为基点、大城市群为趋势等历史特征,同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念,对今天上海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全球化特点提出了对策。蔡德贵以罗马、巴黎等都市为参照,建议以文化打造上海的都市个性,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既兼顾自然景观,又兼顾人文精神,在“思想开放、多元融合、学派纷呈”等方面有所突破,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和文化并重的世界著名都市。姜义华提出上海应该努力构筑与现代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为先进都市文化发展营造广阔的公共空间,优秀的文化人才和高素质市民是先进都市文化发展的主体,体制、机制、法制是先进都市文化创造的保障。孙惠柱以纽约为参照,从市政建设的专门文化区、文化设施的建设、经费政策的倾斜三方面,对上海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褚云茂提出国际大都市文化形象的基本特征为包容性、多样性、创造性,基本元素为制度文化、建筑文化、市民文化、时尚文化、生态文化的元素。

赵炳翔探究上海社区文化新发展的现状,认为加强社区文化组织管理,保证参与度与广泛性,促进共生性和自治性,才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赵炳翔:《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由上海文联组织的《上海文化漫步》自2002年开始编辑出版,分别从电影、音乐、文学、戏剧、美术、摄影、舞蹈、民间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上海年度文化作了全面扫描式的综述与评说,至今已出版了五本。由迟志刚主编、张大成副主编,《2002上海文化漫步》、《2003上海文化漫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4上海文化漫步》、《2005上海文化漫步》、《2006上海文化漫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自2002年始每年举办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对海派文化展开的研讨,已编辑出版了四本会议论文集。《海派文化之我见》、《海派文化纵横谈》、《海派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海派文化与国际影响力》,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都市文化的研究中,北京文化研究成为都市文化研究的又一重镇。顾军、方彪分别探究北京文化的特征,前者将北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都城文化,它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在勇于实践和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等方面,比海洋文化显得迟缓谨慎;后者将北京文化的特征归纳为兼容性、包容性、混溶性、集大成性、正统性、稳定性,是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多元人口、五朝古都的特殊地位所决定。

常书红将北京的文化品格概括为“首善文化”,具体表现为经世性、先导性和包容性,它起源于北京太学(国子监)的建立,至现代大学精神形成而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和升华。常书红:《大学与北京的文化品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阎崇年认为北京文化的历史特点体现在农耕文化和牧猎文化的撞击与融会、京师文化和地区文化的辐辏与辐射、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排斥与吸纳。阎崇年:《北京文化的历史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对于北京文化的研究常常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刘锡诚将厂甸庙会视为北京的文化名片,认为琉璃厂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品市场,其形式本身已成为文化经济生活的传统,形成今天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京城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潜力。刘锡诚:《厂甸庙会——北京的文化名片》,《北京观察》2006年第1期。郑理通过对北京南城古玩市场产生、发展的历程回顾,说明北京文化中心地位的优势及政府主管部门因势利导的工作,对市场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郑理:《城南古玩市场与北京文化中心》,《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方彪认为北京文化史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多元文化在兼容、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方彪:《试论北京文化的嬗变与社区文化的形成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赵世瑜认为在元、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区域体系,形成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形成多向互动,成为京畿地区的文化特色,无论建设“大北京”,还是研究北京文化,都不应脱离对京畿文化的探讨。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郭勉愈以大院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大院内部的生活形态、大院的文化意义,探讨大院文化对当代北京文化的重要影响,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院的变迁。郭勉愈:《大院与北京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刘勇、李春雨敏锐捕捉到了北京“文学讲座”热这一新兴文化现象,剖析了其对形成与提升都市文化品格的重要作用。刘勇、李春雨:《文学文化讲座与北京都市文化品格》,《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历史古都,北京在都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城市保护、规划问题更为突出,这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主题。

(二)都市文化现象研究

当代纷纭的都市文化现象为研究者提供了诸多思考的论题,从审美文化、消费文化、法治文化、传媒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敏锐的批评意识。

姚文放较早涉足都市审美文化研究,瞄准当代都市审美文化重复雷同的弊病,剖析了都市人的病态、逃离、怀旧、寻找等文化心理,援引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探究了政治、市场、技术等权力因素的负面影响,阐明了建设具有民主性、多样性和个性的都市审美文化的观点,耿波基于都市生活方式群落化的特点,论析了都市文化的审美泛化作用,及其对于开辟都市生活世界的自由空间、为人们的都市认同提供形象载体等功能。杨剑龙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都市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继承和发扬关心人与人关系优秀的伦理传统,西方的科学文化、商品文明、法制精神成为中国都市文化传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陈伟、翁晓玲指出都市美学是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和审美形态,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正是都市美学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张涛光提出了衡量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的尺度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城市建设所体现的人文特色、城市建设与自然条件的协调统一、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景观审美标准。 消费文化也成为都市文化研究的热点。包亚明等在都市消费文化研究中较早关注酒吧文化,完成了该领域具有拓荒性的著述。

同类推荐
  • 蝶乡风韵

    蝶乡风韵

    本书以丰富的图文展现了鄞州区高桥镇蕴含的独特人文气质,由二十位鄞州本土作家,从不同的视角打量并记录高桥这块土地,从梁祝故里到名人荟萃,从民间传说到乡土人情,内容丰富翔实,对于了解高桥镇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四美图

    四美图

    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作品,文字清新流畅,其中有对童年、青春的歌颂,有对家乡的怀念,还有对人生的感怀。
热门推荐
  • 空间物资穿越之彪妻

    空间物资穿越之彪妻

    带着大量的各种物资穿越……
  • 戏耍腹黑王子

    戏耍腹黑王子

    我爱你,就算是被诅咒的神,比人类都不如,我还可以继续爱你吗?她的生命在中毒针后一天天缩短,能成为神还是妖,对于本来就是神的他,为了留住她,他隐藏着,他认为爱她有错,她却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彼此的决绝与伤害,都这样了,我还可以爱你吗?
  • 娇妻凶猛:总裁男友是杀手

    娇妻凶猛:总裁男友是杀手

    不受宠的嫡女江若离在家里备受后母和妹妹的折磨,死亡后意外重生。体内拥有华夏第一杀手阿离的全部杀人技能。“我要重新为自己活一次,把欺负我的人全部踩在脚下。”一次出手教训欺负自己的油腻大叔偶遇总裁林又嘉。“嫁给我好吗?”“你准备怎么对我呢?”“想追我?拿出你的实力和宠!”
  • 龙魂之序

    龙魂之序

    生活让他成为了一个独行者这注定了一段辉煌可谁知道……
  •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步步紧逼:总裁莫无赖

    墨弈其人霸道温柔,是无数女人眼里的黄金单身汉,只有江子沫知道,他吖就是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某天,电视台采访影后和她幕后的boss老公“请问江小姐平常在家里喜欢做什么呢?”“运动。”某总裁邪魅一笑,“每天早上,沫沫和我一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江子沫扶额,跳个健美操用得着这么说的这么暧昧吗?
  • 山海扶云

    山海扶云

    “万物皆有灵,或妖或魔,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你又怎知它们没有情?”“我是女娲娘娘座下弟子——易扶云,我活了很久,算是个老爷爷了。自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下妖魔肆虐,异兽横行,我奉女娲娘娘之命,捉拿它们”“你要收我可以,但,我最后一次请求你,我……想去一次西洲”“并非我不爱那女子,只是太爱……她的一生,本不该有我”“怪我没有护她周全,也怪她错付终生”……
  • 夏日之后你好

    夏日之后你好

    就看了一眼,我想那是心动。原来你是17号,原来你也是七班,高二七班;原来你就在对面,我教室的对面;。“周之侯,你好!我也是七班的,只不过和你差了一个级。
  • 恶魔甜心:逗比男神求收养

    恶魔甜心:逗比男神求收养

    某男神邪魅的说:“叶浅浅吃了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人了。”叶浅浅一脸疑问的说:“我是女的,你是不是搞错了。”男神满脸黑线:“难不成你要我去找男的。”叶浅浅说:“你不是性取向有问题吗?”男神说:“你在敢说我性取向有问题,我可是直男。”叶浅浅嘲笑说:“那你怎么对女人没反应。”“因为我只对你有反应。”男神慢慢靠近,叶浅浅一脸惊慌失措说:“你别过来,男女授授不亲。”完上官梓疑跳了跳眉笑眯眯的说:“言希宸你说你喜欢我?”言希宸点了点头说:“嗯嗯。”上官梓疑漫不经心玩着自己做好的水晶指甲问:“那我和你兄弟掉水里救谁?”言希宸毫不犹豫的回答:“救你。”上官梓疑心满意足的说:“看在你这么诚恳地份上,我答应你吧
  • 农门福妻巧当家

    农门福妻巧当家

    一朝穿越,美貌与才华集于一身的现代女性成了古代山野农家妇,还差点儿就要被休掉,虞书那个高兴啊,休得好!谁知到手的休书竟不作数,她得继续跟一群极品奇葩作斗争,这就算了,还总有人冒出来,不是惦记她的钱,就是惦记她的人(相公)!虞书当即举起擀面杖,“敢惦记我东西的,通通打出去!”某男见状,举起长枪站到了虞书背后,“惦记她人的,通通下地狱!”虞书回头,白了某人一眼,“那你先把自己是送下去吧。”
  • 与你相恋的1314天

    与你相恋的1314天

    【不建议看啊啊啊!】 白月银:“领证? ” 星菡甜:“不存在~ ” 白月银:“结婚? ” 星菡甜:“嗤,更不存在~ ” 某天他把她抱起来放到腿上,挑了挑眉: “不存在?”“大月,呸!大哥,我错了~”(1v1超甜哦~大家放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