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0700000043

第43章 主题笑中含泪,节奏张弛有道(1)

——浅谈上戏《钦差大臣》的成功演绎

杨伟民①

喜剧作为人类认识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古今中外均有其相通之处、共同之点,以类型分可以分出很多,我们比较习惯的基本上是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讽刺和幽默始终应该是各种喜剧永恒不变的基本元素。陈瘦竹先生曾说:“喜剧所产生的笑,是作家对他所描写人物的美学评价。浅薄庸俗的噱头,奇形怪状的体态,虽然可以成为笑料,但是难于显示人物性格而且缺乏社会意义,因此不能构成真正的喜剧性。”“含泪的笑”是果戈理作品独有的特色,《钦差大臣》所展现的喜剧性特征,不同于纯粹生理反应的笑,笑声中包含着理性的顿悟,显露出审美的批判力,是一种饱含喜剧美感的笑。

2009年末上海戏剧学院59届校友排演的《钦差大臣》,不仅让观众发笑,而且还使我们领悟到了某种启示,感受到了某种沉重。这是一场不愧为出色诠释现实主义经典剧目的恢弘演出,既有趣又现实,既犀利又生动。由于它强调喜剧性的彰显,注重剧本深度、广度美的展现,果戈理这部睿智、戏谑、感伤、鲜活,逼迫你思考的快节奏讽刺喜剧得以在中国舞台上大放光彩。

喜剧性首先取决于作家所创剧本的水准;其次取决于演员在演出中所张扬的喜剧精神,它包括精神思想境地、讽刺批判力度、自由狂欢水平等因素;最后还要取决于导演为协调各个艺术环节所把握的舞台节奏。

剧本:高扬审美批判大旗

众所周知,《钦差大臣》的故事情节源自普希金说的一个真实故事。赫列斯达柯夫的原型是19世纪彼得堡记者巴维尔·斯维宁,一个病态的骗子。有意思的是,在《钦差大臣》尚未问世前,1829年5月俄罗斯还曾出现过另一版本的“赫列斯达柯夫”:市政官员乌斯秋日纳在前往彼得堡途中,以一身炫耀的外套、马耳他十字勋章蒙骗过某个市长。可见《钦差大臣》非空穴来风,是有大量事实基础作背景的。

一位名叫赫列斯达柯夫的纨绔子弟,在回乡省亲的路上,因赌博输得精光,无力支付房钱、饭费,赖着不肯离开旅馆。当地市长和众官员纷纷将他误以为是“微服私访”的钦差大臣。为应付“视察”,一个个都将他奉为上宾,极尽贿赂、谄媚之能事;为攀附“重臣”,市长夫人和女儿争相求宠、投其所好。赫列斯达柯夫被追捧得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他边自我吹嘘,边见机渔利;骗取了大笔借款,赢得了市长女儿的芳心……在众人簇拥下,赫列斯达柯夫喜滋滋脱身,扬长而去。事隔不久,邮政局长私拆了他寄往彼得堡的信函,终于真相大白,众人哑场。

《钦差大臣》围绕假钦差身旁发生的一些慌乱事件构架故事,貌似简单,却寓意丰富。它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社会千疮百孔的世情风俗图,揭露了沙俄尼古拉时期官僚阶层千奇百怪的种种丑态,主题直接触及沙俄权力衰退的致命病根。我们不能单单沉迷于入情入理的故事情节,忽略匿影藏形的思想内核:在自我封闭环境中运行的沙皇制度不可能恒久。它是促使赫列斯达柯夫骗财、窃色的外在条件,也是产生官员自欺欺人的内在因素。这部颇具新闻风格的讽刺喜剧,被赫尔岑赞誉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

显而易见,喜剧的深层力度来自背后充满思辨哲理和历史况味的潜台词。全剧以宣布真钦差驾临收尾,形式上好像得出沙皇制度不变的结论,而客观上,其实是赫列斯达柯夫取得胜利。他成了非理性制度下的非理性英雄。从这个角度分析,赫列斯达柯夫似乎不像是个骗子手,而更像诗人。(果戈理在《谎言的舞台》一文中曾提到:

“他生活中最诗意的时刻,几乎就是在吹牛灵感大发之时……”)果戈理在这部作品中,以纯真的勇气揭露政权腐朽,幻想通过理性方式予以改进,内心却又充满矛盾:目睹旧世界的腐败,他有一种出自本能的敌意,而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去深究解决棘手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这或许正是他借用喜剧手法表达的初衷。

1836年4月,《铁差大臣》在彼得堡首演,获得惊人成功,震撼了整个俄罗斯,被视为果戈理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钦差大臣》奉为现实主义戏剧的样板。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代表作《演员创造角色》中,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契诃夫的《海鸥》被并列作为演员创造角色仅有的两部经典性个案教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导演该剧时,注重于突出在市长家里发生的一切,渲染在这座住宅里所弥漫着的、令人窒息的精神情绪所预示着的突如其来结果的事实。今天当我们面对现代社会远没清除的荒淫腐化、投机钻营等恶习,再以这位大师的基本思路上演该剧,仍不失高举审美批判大旗的现实意义。

《钦差大臣》5幕52场的戏,发生在两天内的市长府邸和一家旅店内。故事从俄罗斯某边远小城市长收到一封朋友来信开始,主要事件可以罗列如下:1.钦差大臣即将“微服私访”;2.“钦差大臣”在城里;3.市长召见官员;4.官员逢迎“钦差大臣”;5.“钦差大臣”来到市长家;6.行贿者竞相表现;7.“钦差大臣”求爱;8.钦差大臣不是真的;9.市长后悔;10.真钦差驾到。高潮最后出现在赫列斯达柯夫不是真钦差,以及真钦差的到来。

演员:全力以赴的真诚演绎

回顾历史,果戈理揭露俄罗斯泛滥成灾的官僚主义,曾得到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首肯。奇怪的是,他曾第一个为首演鼓掌,还推荐部长们前去观看。众大臣看完后,迫于压力一个个都假惺惺地笑了、鼓了掌,唯俄罗斯财政部长康克林没作假,称果戈理的戏是浅薄的滑稽戏。尼古拉一世不这样认为,他将果戈理的讽刺对象与现实中的官员对上号、挂上钩,从揭露官场腐败角度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当然,他的这种评价算不上深刻、全面。《钦差大臣》否定专制政权的内在思想,尼古拉一世并未看懂,也不可能了解,只是就事论事看懂了它的表层内容。《钦差大臣》主题鲜明,思想却很隐晦,常人难以察觉其深邃的内涵奥秘。难怪果戈理本人在观剧后,在给友人信中抱怨:“《钦差大臣》上演了,心里却是一片灰暗,很不是滋味。”

《钦差大臣》的喜剧气氛,由众多骗子手共同烘托,是上海戏剧学院这次演出的最大看点、亮点。全体演员无论角色大小,都致力于在舞台上创造生活,致力于最大化诠释人物内在精神,颇见功力。它让观众看清,果戈理嘲讽的不仅是官场,还有城市里以波布钦斯基、陶布钦斯基为代表的搬弄是非、游手好闲的贵族阶层;长于欺骗、贪财图利的商人;对下恣意妄为的公职人员;见风使舵的奥西普和肆无忌惮的警察,甚至连这座城市里的天真市民也统统囊括在内,尽管他们远离喧嚣的大都市,“骑马跑三年也跑不到外国”。

剧中的每个官员、市民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性格特点:法官的疏懒散漫、慈善医院院长的见风使舵、教育局长的见貌变色、邮政局长的临机应变……他们在得知钦差大臣驾到的“不愉快消息”后,无一例外都赶忙自扫门前雪。疏于职守、阿附权贵,是他们的共同点。腐败已经渗透到了小小城市的每个角落。观众不经意会发现,果戈理绝非仅是对贪官污吏予以冷嘲热讽,而是在向整个官僚制度的合理性发起攻击。舞台上活动着的人物几乎皆为乌烟瘴气的社会制度的牺牲品:赫列斯达柯夫的玩世不恭、市长的招权纳贿、慈善医院院长的曲意逢迎、市长夫人的啖名虚荣……黑暗的社会制度催生、孕育了人们萎靡不振的阴暗心理。果戈理在描写荒谬至极的俄罗斯形象的同时,天才地预见了未来社会仍有存在类似体制的可能。观众透过一系列滑稽可笑的人物,仿佛看见了每个人自己的影子。难怪作者在剧本扉页,留下一句发人深省的民谚:“脸丑莫怨镜子歪。”

栩栩如生的众多舞台形象即使在闭幕后,仍然在观众脑海中活蹦乱跳,真实的喜剧效果,凸现了众演员追求喜剧性境界、喜剧精神的成功。人们不禁自问:笑,首先应该笑自己、应该从反省自我开始:那些与现实十分相似的官员是不是“我”?我会去受贿吗?我会这样求爱吗?带着礼品来办事的人是朝我走来吗?面对领导的检查我会汗如雨下吗?盛世太平背后,暗藏的主要腐败是行贿和受贿,城市的每个人都应引以为戒。与其说果戈理在制造笑,还不如说是在挖掘尘世间看不见的泪。

焦晃没有将赫列斯达柯夫简单演成骗子、痞棍,正是为了让观众在笑声中听到作者曾经有过的悲鸣。精彩的表演提升了文化品位、增强了嘲讽力度。第二幕,我们看见头戴崭然黑礼帽、身着艳红燕尾服的赫列斯达柯夫拖着步子进来了,彷徨无力的眼神,围绕着一个“饿”字,一会儿望床,一会儿瞅门,寻觅着、打探着什么。他尽管腿部动作、手部动作、全身动作都显露出“愁肠饥火日相煎”的可怜相,但典型的“彼得堡腔势”永远不变。在小旅馆,他与市长初次对视时,上演了一场微妙的心理拉锯战。前者担心会不会因为欠付房费、饭钱,被投监狱;后者却顾虑招待不周,会不会露出狐狸尾巴。他们各有苦衷、各怀鬼胎地相互试探着。在市长“我的责任就是对旅客和所有的高贵人士表示关心,不让他们感觉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的谦辞之后,赫列斯达柯夫紧接着的回答风马牛不相及:“可是这有什么法子呢?……我没有错……我没有赖帐,又没跑掉。”双方最后的调和建筑在误会、混乱的基础上,让人喷饭。赫列斯达柯夫怎么也没想到结局会是:还清欠款、被奉为上宾;市长也同样洋洋自得:不费吹灰之力收买了一名“朝廷大官”。

这场戏的冲突,是通过人物错综复杂的心理情势展开的,结局意想不到。演员将赫列斯达柯夫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精准、精练,观众在这一形象中看到的只是他单纯、直爽的性格特征,以及欠钱后的内疚心理,没有其他邪念。纵观全剧,我们对赫列斯达柯夫的定位或许会有三种可能:1.从旁人认可“钦差大臣”的程度看,他显然是不折不扣的大骗子;2.从花花公子角度考量,他属于心怀私利、鱼目混珠之流;3.从家庭背景分析,父亲小富,对儿子管教颇严,他是身不由己,顺手牵羊之辈。我们不管观众如何思考,平心而论,有一点无可非议:他是这场闹剧的局外人,尽管这场“事故”由他引发。据果戈理的观点,赫列斯达柯夫并非莽撞的冒险家,也不是自私的骗子手,只是个被误认成大人物的小混混。放荡不羁的他,毫无清醒的生活目标,只会在环境的影响下随波逐流,说话和行动常常出现反射性的不由自主状况。他有时都无法辨别周围发生了什么,只是到了第四幕,才仿佛搞清楚自己被错当成了另外一个人,至于具体误认成了谁,他仍然不甚了了。在“受贿”一场戏中,我们厌恶那些阿谀奉承的众官员,甚至超过了顺水推舟、被动行骗的赫列斯达柯夫,也就可以想象了。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相声

    相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艺术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一个角色的塑造、一首歌曲的演绎、一幅作品的构图、一个画面的捕捉等,往往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有过踌躇,有过烦恼。更有过欢乐,有过向往。学院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书所收文章便是教师们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是建院十年教学工作最生动的佐证。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热门推荐
  • 斗罗之雷神传说

    斗罗之雷神传说

    本书即将完结,各位可以去支持小兵的新书:《从斗罗开始掌控万界》正在火热连载中!
  • 约会大作战之启示录之日

    约会大作战之启示录之日

    天堂战争阿米吉顿传说中的两场超乎想象的巨大战争,几乎摧毁了造物界本身。拜托尔帝国,参加与这两场战争的神级宇宙文明,已经因为这天灾而疲倦。然而,现在两场战争的余波现在已经开始在造物界中显现。其引发了这场冲突的最终落幕《启示录》而这一切的不幸将要极大的影响名为五河士道的少年。抑或在这场浩劫中生存,或者被战火吞噬?他将要如何面对这些改变?
  • 神隐默示录

    神隐默示录

    如果结局无法避免,又怎样抒写过往?神灵低吟地浅唱,将自身的罪孽播洒向了人间。又有什么逃得过毁灭的结局?终焉的彼方你究竟看到了些什么?少年啊,不要迷茫,现在脚下的是命运!
  • 陌生人经济学

    陌生人经济学

    我们在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的时候少不了要跟陌生人打交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面带微笑,说一些让人内心烫贴的话,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帮助,让其成为我们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同时我们也可能从陌生人那里得到不少类似优惠券、最低折扣、升职等好处。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你有成功的念头,你就必须掌握这样十个要义:总是说好话、记住他人的名字、投他人所好、掌握人的从众心理、从不吝啬自己的微笑、真诚待人、善用言论效应、总是热情洋溢、将自己的付出最大化、让感动产生经济效益。
  • 田园风光好

    田园风光好

    这个世上没什么比贫穷更可怕,比饥饿更难捱了,看着眼前面黄肌瘦的老老小小,季秋实在看不下去,终于决定带他们走向温饱的美好生活了。
  • 从未遇见我更好

    从未遇见我更好

    “那个男生好帅啊!”楠竹说。就是这句话才上霍唯一关注他,也打开了她孤独的内心,才有了她与他的一世缠绵。最后竟是那个给过我温柔的他,一次一次的在我心口插剑。无论谁对谁错,结局又如何呢?
  • 师妹是大佬丫

    师妹是大佬丫

    走恶毒女配的路,让女主凄凄惨惨。简介在第一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牛顿

    牛顿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爱戴面具的大魔王

    爱戴面具的大魔王

    一个智商高达160却自动删除记忆的脑域和神秘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