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0700000005

第5章 随想两则

杜冶秋①

一个以七十高龄为主创班子的剧组,把《钦差大臣》这样一个重磅话剧托举起来并最终推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不说绝后,也是空前的。

而今要出版一本专辑,弄得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似的,我只想写两点,凑个话题。

一是焦晃的感召力从何而来?有感于演员的性格。

二是当今的话剧。

怎么想到这两个题目呢?很简单,因为那一段时间,我经常思考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先谈焦晃。

每当帷幕落下,掌声尽了,后台就有一帮拥趸接踵而来,此情此景,我总会闪回到半个多世纪前随佐临先生去北京看完《万尼亚舅舅》到后台去道贺的情景。那一刻,众人虚席以待,却不见主角金山露面,导演孙维世奔到拐角处轻声埋怨道:“黄先生他们来了,你就不能快点吗?”少顷,金山身着缎袍,手捧一堆棉花,边擦拭边慢条斯理地走了过来,轻轻一声“黄先生”,便坐落下来。那时,我刚入行不久,算是开了眼界,原来功成名就的演员是这个模样的……

焦晃在当今也有这样的声誉。只不过前者孤傲,后者热忱,而台上给人的印象又大不相同,前者亲和柔顺,后者则霸气冲天,两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这个现象耐人寻味。

演员在舞台上要去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而演员自己的性格则必须具备独特性。我思考的就是这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也就是说,演员的性格强烈地影响到他对角色的掌控。

焦晃是这样的演员,他在公众场合总是那样的谦恭,也许他不认为这是虚伪,而是礼貌。而在角色塑造的全过程中,却又那样强势而霸气,似乎要把舞台的空间都据为己有,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不顾对手,相反是要把演员的自信推向极致。对焦晃的性格核心,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明白。但人们应该研究的,不是他的是与非,而是他的成功。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妨再剖析一下他的行为轨迹。

在他从艺的半个多世纪里,始终如一地坚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的“规定情境”、“相互动作”等基本教义,又绝不舍弃被别人戏称为“焦派”的演员气质,他演的角色,都像他,但又都不是他。相反,有些演员力图摆脱自己去塑造角色,玩得挺累,结果弄出个四不象。这戏外之功,值得玩味。

尽人皆知,他知禅悟易、打坐、太极,数十年如一日,宁静时可以听得见银针落地,火爆时可以把电话机摔碎,作为演员性格上的绝对反差,在他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同样累见不鲜。

他的敬业,甚至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比方说他会面对观众突然从台上跑下去,叫侧幕边看戏的人走开,然后再跑回来,这是任何演员不可能产生的行为。耍大牌吗?不,学生时代他就这样,一般演员的性格允许吗?

每场演出他都严阵以待,边化妆边不时地去翻看他那本排演笔记,上面是他抄下来的台词,还有那些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室外传来嬉笑声,他就要出来喊:“轻点!轻点!”斯坦尼说后台就是圣殿,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他会弄得跟真的一样。我与他虽是同窗,但后期很少合作,这次算领教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他演戏有个明显的毛病,也许是太投入或者太追求生活化,导致一些台词的句首和句尾听不清楚,别人提醒再三都不见改正。什么原因呢?弥补掉这点不足不是更好吗?细想想,也不足为怪,他是个极度追求总体形象,而不求尽善尽美的人,否则提醒再三怎么会充耳不闻呢?但你千万别以为他不重细节,你看他上场时摆的那个招势、角度都极为考究,此时常有掌声,但有时也成静态,但他我行我素,招势照摆不误。静止在台上的这个形象,是赫列斯达柯夫还是焦晃?是又不是,不是又是,这就是演员的特殊气质。说到底,还是那非同寻常的演员性格。

总之,想论证一个观念,课堂里只能依托元素的训练将你带入门,排练厅只能帮助你梳理剧本和角色的脉络。怎么把自己蜕变为剧中人——就是依附于演员身上的那个角色,这就要看演员的魅力了!这个魅力的发动机,就是演员独特的性格。这一点,在焦晃身上展露无遗。

照此论理,这次在张先衡、顾永菲这些功成名就的演员身上,同样可以找到依据,之所以要谈谈焦晃,还因为他对《钦差大臣》的推出,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他的成功也应该用文字记载下来。

关于当前话剧。

《钦差大臣》的推出,必然会引生出另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即在中国话剧发源地的上海,当今的话剧情况又如何?

有人说:“你们是不是看不惯眼下话剧市场的现状,有意推出一台经典名剧来宣泄一下?”这肯定是误会了。我们只不过是怀旧而已,但怀旧就必然会产生新与旧的碰撞,这也无须回避。可有些问题,必须站在制高点去看,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史的,这和莎士比亚、莫里哀、果戈理们不同,他们自由自在地荟萃了古典戏剧的精华。我们呢?尤其是“文革”前后,话剧始终摆脱不了政治的阴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半死不活的话剧似乎吃了催化剂,尤其是京、沪两地的话剧,忽然成了“财神爷”。十多年来只报得出《商鞅》、《秀才与刽子手》那么两三台经得起敲打的戏。一夜情、小三上位、中年危机、车震潮流、侠光剑影,加上大量无厘头的搞笑剧,不仅占领市场还大有冒充主流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批老人不识时务地推出经典话剧《钦差大臣》,要说这仅仅是老同学同乐同乐,也未免太欠幽默了吧!

据说母校的老师为适应当今的话剧市场,连选择毕业剧目都没方向了。猛一听,还没弄懂,难道经过经典剧目严格熏陶的毕业生,演不了所谓的“白领戏剧”?原来问题并不在这,而是担忧毕业公演遭冷落,师生们望而却步,悲哀啊!堂堂话剧竟然不意间处在这么一个浑浊的历史瞬间。

我深思良久……

冥冥中想到了同窗家驹老弟,年前他满腔热忱地为了怀这个旧,来到我们身边,而今却静默无言地安眠黄泉。很巧,前不久从视频上听到他儿子小帅在戛纳电影节上的一段话:“就电影这个市场而言,商业片强似一块岩石,艺术片犹如一个鸡蛋,两者相撞,鸡蛋肯定是粉碎的,但你得把鸡蛋拾起来闻闻……”言下之意,碎掉的不一定是臭的。这话说得肯切!在当今商业戏剧强如岩石的环境中,《钦差大臣》幸免于碎,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遗憾的是在当今话剧舞台上,又有几个这样的鸡蛋呢?能让这帮老人永不止息地去扔鸡蛋吗?

说到商业戏剧,也有雅俗高低之分,看过《舞林外传》、《39级台阶》等精心制作的商业戏剧,其展现的表、导演才能,令人称赞,使我们切身感受到,话剧作为高雅艺术,样式的千变万化其严肃本质是不变的。作为话剧人大家都应该有自律的精神,共同维护话剧舞台的圣洁。当年把“寓教于乐”搞成“高台教化”,现在也不能因为商品市场便“走火入魔”,话剧毕竟是可登大雅之堂的,权衡当今的话剧,千古自有评说。

老人版《钦差大臣》远去了,留下这些点滴思考。

①195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在话剧《法西斯细菌》、《战斗的青春》、《吝啬鬼》、《无事生非》、《决裂》、《甲午海战》、《樱桃园》、《南海长城》、《桃花扇》、《商鞅》等中外名剧中担任主要演员。1975年后出任导演,执导话剧《战船台》、《毋忘我》、《天才与疯子》、《白色幽灵》,京剧《刘姥姥与王熙凤》,越剧《瓜园曲》、《杨贵妃》、《林则徐》,沪剧《清风歌》、《爱在澳门》等二十余台大型剧目。其中《毋忘我》、《瓜园曲》获首届及第三届上海戏剧节导演奖。《清风歌》荣获文化部首届“文华奖”。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终结与开端

    终结与开端

    《终结与开端》一书收录了司徒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涉及当代艺术危机、具象表现绘画的基础方法与理论以及中西艺术、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等话题,是作者近三十年思考艺术创作的思想与方法的重要文集。不仅是司徒立对当代艺术危机的应对、现象学在艺术理论书写中的运用以及中、西艺术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话题数十年探索的精华,也是作者直面自己的创作及与教育相关话题的经验谈。在“我的绘画姿态”“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谈教学的一封信”等文章中,作者主张在面对艺术真理性问题已然发生转换的新情况,要以“境域构成”替代“形式构成”,并以“实际经验作为方法论”,对从事美术实践及美术教育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艺术史话(上)

    艺术史话(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70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任务在身请求组队

    任务在身请求组队

    颜盏小名小灯泡,她老爹说,家里就她最亮眼,影响他们夫妻恩爱,就是一个电灯泡。本以为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五讲四美好青年,没想到却是垣青大陆的原生民,老爸老妈你们这带球旅游旅游得有点远啊。
  • 有你才有青春

    有你才有青春

    “喜欢你喜欢的不得了!”余橙郁每天都会对木宬说这句话,木宬每次都只是傲娇的点了点头。直到有一天,木宬QQ99+微信99+电话99+一直在“骚扰”余橙郁,让余橙郁要一直抱着手机,每隔一分钟就要打电话说一次,直到21:57的时候木宬对余橙郁说了这句“喜欢你喜欢的不得了!”。那天刚好是余橙郁的生日。曾经有人问木宬余橙郁是个什么样的人?木宬回答:“我觉得余橙郁是最傻的人。”也是我最爱的人。后来……木宬曾对余橙郁说过:遇见了你我就决定交付我的后半生。爱你不是两三天,也不是四五天,更不是七八天,而是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还有没有天理啊!她居然穿越成寡妇,背了一身债不说,老公的影子都没有。好,你既然不仁,我便不义,不给你多带几顶绿帽子我就不姓红!什么?现在跑出来认她这个妻子了?不好意思请靠边站,姑娘我得挑挑,看谁合我意。是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权利的他?还是邪气痴情的他?还是默默守护的他?还是原装正版的他?
  • 悟空梦

    悟空梦

    我乃花果山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九九八十一变在身!筋斗云在脚!火眼金睛在眼!如意金箍棒在手!举棍问:谁是去来?长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呀?贫僧从西天大雷音而来,去往东土大唐传佛诵经!我在梦中梦,梦在我中我!闭眼一轮回,开眼一乾坤!西游……
  • 四川文学(2015年第6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6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大唐野心家

    大唐野心家

    穿越,本就无辜,当叶清睁开眼,发现自己重生在大唐开元年间,开元盛世,天宝风流,机缘巧合,混入官场的尔虞我诈之中,且看他如何翻云覆雨,依靠智计应对尔虞我诈的阴谋漩涡。战争有铁的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官场的铁则是什么,是阴险狡诈,还是拉拢人心,是算无遗策,还是手眼通天。在叶清的眼里,智计是帷幕下的画笔,权谋便是手中之利剑,心之所向便是剑之所向!鸳鸯梦已碎,国色如惘然。君子有仇怨,十年磨一剑。京宦深似海,古冢累草积。天下皆为棋,谁掷棋子谁为棋!
  • 万界天歌

    万界天歌

    一指山河碎,一掌乾坤灭,一剑斩尽日月星辰,抬手举足间星河崩灭。天骄辈出、强者林立的世界里,少年自太清宗走出,逆冲直上,一路高歌猛进,横推四方敌······
  • 娶妻成瘾:前妻请下嫁

    娶妻成瘾:前妻请下嫁

    一场精心设计的意外,唤醒那些暗藏的记忆。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她发现自己身怀异能。上一世的记忆里,她被夫君无情的背叛;这一世,他们的命运再次交集,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背叛,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婚!面对风云骤变的商场,他终是不忍让她卷入这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里。离婚,只是暂保她安全的契机!谁又规定离婚之后不能再追前妻。“顾太太,我可不可以……”“闭嘴,我和你早就离婚了!”“……”从那之后,她对他避而远之,他对她穷追不舍,要知道这追前妻可比追妻之路艰难多了……(宠文),喜欢的美人们可关注新浪微博:溺水三千回
  • 玲珑骨玉

    玲珑骨玉

    黄帝蚩尤大战,逐鹿郊野初见。你没有名字吗?我给你取一个吧。如果万年后你还记得我,那就来找我好吗?一本现代和远古神话结合的小说,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写而成,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