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6700000017

第17章 一根竹竿闯天下(1)

一根竹竿闯天下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如果不是因为突然失明,或许穆孟杰一辈子都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安分农民。如果不是自己苦苦求学和求生备尝的种种艰难,他也许不会萌发为盲人办学的念头。如今,这一切的偶然都指向了同一个必然,那就是孟杰盲人学校不仅办起来了,而且已经培养出了二百四十七位能够靠自己自立于世的盲人毕业生。

二百四十七位!就是二百四十七个家庭,它所关涉的更是成千上万的亲友。十几年,穆孟杰为这么多的家庭和人们解决了多大的一个难题!他又为政府和社会解决了多大的一个难题呀!

人们常说,阅历是一生的财富,苦难是人生的学校。穆孟杰,正是从苦难这所人生的学校里成功地走出来的一位残疾人。

从光明掉进了黑暗

1965年4月18日,穆孟杰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东辛寨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叫穆东修,母亲叫邢冬月,都是健全人。

在孟杰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孟杰排行老六。

或许是因为家族遗传的原因,穆孟杰的大哥穆孟潮在四岁上因为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越来越差。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那年头儿,一份正式的工作月工资才六元钱。为了给长子治好眼睛,父母不惜向亲友们大笔举债,花了几千元的巨款,最终也没能治好他的病。

当孟杰出生的时候,大哥已经失明,成了家里的第一个盲人。这个小男孩儿的出生,给穆家带来了些许的欢喜。但是,家里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更加拮据。面对这六张嗷嗷待哺的小口,父母亲仅仅依靠有限的一点儿工分收入,也只能是喂个囫囵饱。

家里人都特别疼爱孟杰。几个姐姐每天轮流抱着他,逗他玩。

小孟杰从小聪明伶俐,一岁多就很会说话。大人们故意逗他:“你看见树上都有什么呀?”

孩子回答:“树上有各种鸟,有黄色的,有灰色的。”

“它们都在干啥呀?”

“它们在朝我们点头,是在跟我们打招呼哩。”

孩子的回答太有趣了,大人们都忍俊不禁,使劲地亲他:“哎哟,乖宝宝,你真聪明呢!小鸟是在点头打招呼哇。”

孟杰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他知道天是蓝的,土是黑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树叶是绿的,油菜花是金灿灿的,麦子没成熟时是青的,成熟了是一片沉甸甸的金黄色。他看到,春天梨树会开出白色的花,秋天就结满了明黄色的果实;苹果花则是白色带水红色的外晕,成熟的果实泛出诱人的红色……

小孟杰记事很早,几乎刚学会走路就能记事。哥哥和姐姐们带着他玩水,用竹筒装水玩。结果不小心将水弄洒了,孟杰就蹲在地上哭。父母赶紧过来安慰他。他还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都扛着铁锹下地,家里的墙上贴着各种好看的年画和月历……

那时候,母亲白天要到生产队去出工挣工分,晚上回家做饭。等孩子们都吃过饭后,母亲就坐到织布机前开始织布。家里人的衣服、父母下地干活儿的衣服都要用自己织的布来裁制。小孟杰最喜欢躲到织布机下面,看着梭子在母亲手里像小鸟一样纷飞。那些线有红色的、蓝色的、黑色的、褐色的。母亲告诉他,这些红色的线,还可以分为大红、二红等几种。

因为给大哥治病,家里欠下了几千元的债。有好几年,为了还债,家里几乎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孟杰清楚地记得,那些年里,他们家每顿饭吃的都是米糠掺杂着麦麸蒸的馒头,即便是蒸得很烂,吃起来还是扎得牙齿和口腔生疼。父母就这样将大小孩子都拉扯大。

童年时代,孩子们的生活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家里的生活虽然十分清苦,却阻挡不住他们天天快乐活泼地嬉戏、玩闹。

尽管日子艰难,要是能这样一直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穆东修这一家人,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子孙满堂,也是足以让人羡慕的呀。

然而,命运就像一只潜伏在黑暗中的怪兽,随时可能冲出来,吞噬原本平静安谧的生活。

说来蹊跷。大哥穆孟潮是在四岁时失明的。孟杰到了四岁那年,突然就发起了一场高烧,一连烧了四十多天,吃什么药都不顶事。

等到烧终于退下去后,孟杰也开始出现视力下降的征兆。有时他喊头晕,有时又老用小手使劲去搓揉眼睛。父母看见了,总要及时制止他:“孟杰,眼睛不能使劲揉哇!”

他还是不停地揉。

母亲走上来,仔细查看他的双眼。

“孩子他爸,你快来瞧瞧,这孩子的两只眼睛都红红的!咋回事呢?”

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子。大儿子当年眼睛突然失明的经历,让他们至今痛在心头。

他走过来,仔细看看孟杰的眼睛。

“孩儿他妈,不行,我明天得请一天工,带孩子上卫生院瞧瞧。”父亲也放不下心。

大夫检查的结论让他们忐忑不安!

中午回家来,母亲问:“孩儿他爸,医生咋说的?没啥事吧?”

“医生说,孟杰的双眼血供不上,有点儿视网膜萎缩。”

“什么叫视网膜萎缩?该不是同孟潮一样的病吧?”

“不是呢。孟潮当年说是眼底红斑色素变性。孟杰是供血问题。”

“什么叫供血问题?究竟还有没有治呢?”母亲焦灼地问。

“医生也说不好呢。他给开了一点儿药,说是平时要给孩子注意点营养,让供血好一点儿。”父亲的心里感到了一阵悲凉。本来,全家人填饱肚子都成问题了,还能怎么给孩子增加营养呢?

从那儿以后,家里人还是尽力给孟杰加强一点儿营养。母鸡下个蛋,连爷爷奶奶都舍不得吃一口,全都炒熟了给孩子吃。过年过节,家里买点肉或是杀只鸡,也都要把最好的部分留给他吃。

孟杰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着多么可怕的一件大事。小小孩儿的心里没有烦恼。他每天乐呵呵地吃着,吃饱了就跑出门去找小伙伴们玩,“骑马”、过家家、抟泥土、捏泥人、耍小木棍……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他根本不会注意到,父母每次看他时的那种忧郁的目光。他也不会听到,父母的窃窃私语声和母亲低低的啜泣声。

为了给小孟杰治病,父母千方百计去向亲友们借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先后借了上千元。然而,孩子视网膜萎缩的症状并没有缓解。这,令父母除了唉声叹气外束手无策。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恶魔一直不停地在吞噬着孩子脆弱的视力。

渐渐地,春天里,孟杰看不清树上的小花和小鸟;夏天麦子成熟的时候,他看不清地里的麦穗。接着,他连墙壁上贴的月历和年画都看不清了。再后来,到他七岁的时候,他只能大致认出对面的人是谁了。他不敢快跑和使劲跳,害怕会摔倒或撞上人。光明如蚕儿抽丝一般,正在从小孟杰的世界里一点儿一点儿地退去,就像西边快要落山的太阳,正一点儿一点儿地下沉、下沉。黑暗的大幕就将拉满整个的天空。

直到1971年,有一天早晨醒来,孟杰使劲地睁开眼,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衣服。

“妈妈,快来呀!我的眼睛怎么啦?我的眼前咋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了”他惊骇地大声叫喊。

心里早已有了准备的母亲,还是吃了一惊。她知道,“命中注定”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宝宝,来,妈妈帮你穿衣服。”妈妈强忍着泪水,替孩子穿上了衣服。

孟杰像往常一样,刺溜一下滑下床,却看不见地面了。

“妈妈,我看不见了!妈妈,我啥都看不见了!”孩子号啕大哭起来。

可怜的母亲一把将他搂在怀里,紧紧地。一边轻声安慰他:“孩子,没事,有妈呢!妈妈在这里!你不要害怕!”

孩子还在哭。这时,他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看不见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再也看不见小伙伴们,看不见他喜爱的一切一切了!

沉默寡言的父亲扛起铁锹,默默地下地去了。姐姐上学去了。只有那早已失明的大哥静静地挤在弟弟身边。

孟杰知道,自己就要变成同大哥一样的孩子,一个别人眼里的“小瞎子”。大哥自从眼睛瞎了以后,连家门都不敢出。他一直在哭,哭得母亲的心里泛起一层层沉重的悲凉。

“孩子,别害怕,有爹娘呢,还有爷爷奶奶。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就算有一天你的眼睛真的看不见了,我们都养着你。”

“妈妈,那我再也没办法和小伙伴们玩了。”孩子抽噎着说。

“那你就待在家里,跟哥哥玩。”母亲安慰他。家里就要有两个盲人孩子了,想到这儿,母亲的心里犹如吃了大碗的黄连一般,充满了苦涩的滋味。

好容易把孩子哄劝得不再哭了。

孟杰开始学着在黑暗中摸索着洗脸。

姐姐走过来,要帮他洗。

他有点儿不耐烦地说:“不要!”坚持自己洗。

水溅到了领口上,脖子都感觉冰冰的。他又自己挤牙膏,牙膏都挤到了地上,但是,他还是不要姐姐帮忙。这个孩子,从小就要强。

他拿起口杯,学着自己刷牙,水都流到了嘴唇外,但他忍着,硬是不叫唤。

洗漱完了,姐姐拿了条毛巾,帮他把嘴唇边上沾着的牙膏沫子擦去。他还老大不愿意。

“这孩子,你别这样。你就让姐姐帮帮你吧。”母亲有点儿哀婉地说。

吃饭也变成了一大难题。孟杰原先饭吃得挺快的,因为惦记着跑出去找小伙伴玩。现在,他努力地想吃快一点儿。馍馍咬着吃还好办些,那些菜呀,粥什么的,他不是把菜吃到了脸颊上,就是吃到了鼻子里,粥也撒出来了不少。母亲要喂他吃饭,他也不让。真是一个倔强的孩子!

磕磕绊绊地吃完了。桌子上,地面上,到处都撒下了粥和菜。

这是一个盲孩第一次自己吃饭。以后,恐怕他一辈子都要这样全靠自己了。

吃过饭,小孟杰摸索着出门。他还惦记着找小伙伴玩。一路上,他都摸着墙走。

村里人见到他,叫他名字,他就答应一声,眼睛却不转向对方。

别人觉得奇怪,问他:“娃,你怎么啦?是不是眼睛看不见了?”

再仔细去看这孩子,眼睛毫无神采,也没有反应。

“这可怜的孩子,年纪这么小眼睛就瞎了!”有村民同情地叹口气。

“瞧老穆这一家子,养出了两个小瞎子!”也有个别村民幸灾乐祸似的。原先还羡慕人家多子多福,如今看到他家里俩孩子眼都瞎了,似乎找到了某种“心理平衡”。

世上就有这么一种人,明明自己得不到的,看到别人得到,他就各种羡慕忌妒恨。而一旦人家失去了,他就会格外地幸灾乐祸,仿佛能从别人的未能得到或得而复失中寻到了某种心理平衡和心理安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人”之一种。

小伙伴们看到孟杰眼睛看不见了,刚开始时还很好奇,一个劲儿地逗他玩。这个摸一下他的脸,问他:“你猜猜我是谁?”那个触一下他的背,问:“猜猜我是谁?”

“你是铁柱!”

“你是狗蛋!”

“你是二丫!”

孟杰也觉得挺有趣的。

以前,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或是用黑布蒙上眼睛捉人的游戏。现在,再玩这些游戏,都不要躲藏,也不用蒙眼了。

一个上午,大家都在逗孟杰玩。

大家在街上疯跑,追逐。孟杰也想跟着跑,但没跑几步就被绊倒了。他爬起来,摸摸膝盖,接着跑。但是膝盖却有点儿疼,他只好慢慢地走。

不知哪个小伙伴撞到了他。孟杰一下子没站稳,摔倒在地。这下,膝盖磕破了,都流血了。那个小孩儿害怕了,一溜烟跑掉了。

实在疼极了。孟杰强忍着,一瘸一拐地摸回自己家。

刚下工回来的母亲看到了,心疼得不行,赶紧跑上来,给他擦拭伤口,吐了一口唾沫给他“消毒”,然后撕开一张火柴盒的擦纸皮糊在伤口上。这里的乡下人认为,火纸可以消毒止血。

“娃,你怎么摔成这样了?”母亲问。

“有个小朋友把我给撞倒了。”虽然伤口疼得厉害,孟杰却一直都没有哭。

“是谁呀?”

“我也不知道是谁。”孟杰回答。

“娃,你以后不要跑出去玩了,就待在家里,跟你哥哥玩好了。”母亲劝他。

“不!我就要出去跟小伙伴玩。”孩子很固执。

小孩儿的天性大概就是健忘,用大人的话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孟杰的伤口还没好。第二天,他就摸索着一瘸一拐地走出去,继续找小伙伴们玩。

游戏是小孩儿最爱玩的。小伙伴们开始捉弄他,有的打他一下就跑掉了。孟杰大声喊:“谁呀?谁打我?”

没人回答,只听见一群小朋友窃窃的笑语声。

有的孩子抢走了他收集的纸烟盒。他大声追问,却没有人承认。

有一天,在奔跑追逐的嬉戏中,不知是谁投了一块砖头,正好砸到了孟杰的后脑勺儿。

“哎哟!”孟杰一下子蹲在了地下,后脑勺儿血流不止。

他疼得大哭了起来。那个惹祸的孩子却早已逃之夭夭了。

听到孩子的哭声,邻居家一位老奶奶走出来。一看,原来是老穆家的小六。脑袋上都砸个窟窿了,老人家好心地从家里找出一些香灰,撒在伤口上,给他止血,然后扶着他送他回去。

母亲下工回家,看到孩子的头被打破了,问他:“孟杰,是谁欺负你了?”

“我不知道。”伤口的血已经止住,孩子还在抽抽噎噎地哭。

“娘带你去找那个孩子的爹娘告状!谁家的?到底是有人管还是没人管的孩子?”母亲很气愤。

她要领着孩子一家一家去问。孟杰却怎么说都不肯。

“娘,您上门去告状,以后那些小朋友就都不跟我玩了。”

孟杰说的是实话,如果打人的那个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打骂处罚,以后所有的孩子都会嫌弃他,都会不愿跟他玩。

“娃,听娘的话,你以后就别再出去找他们玩了。那都是些没人教没人养的野孩子。”母亲毫无办法,只好这样劝孟杰。

同类推荐
  • 罗生门

    罗生门

    夜幕降临,一位被主人扫地出门的家将来到了罗生门下。生逢乱世,罗生门常年无人修葺,如今早已成为尸体成堆、乌鸦聚集的恐怖之地。家将无家可归,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择手段,可是他又无法下定决心。犹豫之际,家将在门内发现一个正在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家将惊恐不已,细问之下才得知,老太婆此举也是被生活所逼,迫于无奈。家将听后大受触动,最终下定决心,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离罗生门,不知所踪。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描述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面临生死时的抉择,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发人深思。本书收录了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有的作品虽已发表近百年,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反复被世人追捧和传颂。20世纪50年代,《罗生门》由黑泽明搬上电影银幕,同名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赞誉。
  • 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

    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

    《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纪实文集,采取专家自述和纪实的手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不同侧面生动记述和展示了考古科研专家们心怀梦想、不畏艰苦、顽强进取、矢志不渝的远大科学追求和崇高敬业精神。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本书作者系高校教师,本书包含从教多年所撰写的论文及平日所创作之散文、诗歌。专业论文合并为“思”的部分,主要涉及新闻传播学,兼有高校教育方法论的探讨。创作诗文合并为“诗”的部分,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表达自我对生话,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看法。这部书稿,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分门别类的将不同类别的文章串联起来。全书从严谨的理论思考渐渐过渡,到对浓郁醇厚的亲情友情,通过出行远方作者释放自我抖散一地疲惫,在远方回望自我,回望人生。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深刻体会到时空变化带来点点滴滴,从上山下乡的火热年代到新世纪的光怪陆离,作者娓娓道来,似闲庭信步。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 日本社会观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本社会观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综合政治、经济、法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年度报告文集。就日本政治、经济、产业、文化、教育、历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摸索探讨,回顾了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介绍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了目前影响日本发展、影响改善中日关系、日本亟待克服的国际国内问题。
热门推荐
  • 再见易城衍

    再见易城衍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那个时候我以为他是学校的老师,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男生穿这种特别正式的衬衣,除了老师就再也想不出来了。15岁的我还是羞羞涩涩,一个不经意就会脸红的女孩,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会上前打一个招呼亦或者要一个联系方式,更何况那时的我还以为他是老师。这是分别多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他…
  • 仙族世家

    仙族世家

    张扬和张寻是家族的两个弃子,本该过着平凡的生活,哪曾想老爷子不知道哪根经不对,有天居然要自家创建一个家族,于是两个人的家族就成立了。为了让自己这个小家族人丁兴旺,张寻和一个老怪做了交易,以异界道痕为代价,换取天功圣经,为家族招兵买马,一个仙族世家慢慢崛起,令天地震动。“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万中无一,非常适合修炼,我这里有一本经法传授给你,要不要?”“什么?多少钱?不要钱,免费白送。”“别走啊,兄弟,我真不是骗子!!”“哎呀,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你是一个好苗子,我不想伤了你。”…………
  • 随始皇统一全球的日子

    随始皇统一全球的日子

    开局穿越成始皇唯一的朋友,身带抽奖系统,看主角如何随始皇争霸天下
  • 噬若浮华女王逆袭

    噬若浮华女王逆袭

    那玫瑰一样完美无瑕的公主夏蓝羽竟有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替身。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影子不知为你工作,你将会一无所有。夏家的防护网在好,羌笛照样破,妹妹夏蓝羽是夏羌笛唯一的亲人,为了夏蓝羽她牺牲了一切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亲人不在是亲人,羌笛不在是夏羌笛。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傻瓜羌笛只有神也控制不了的羌笛。呵!夏蓝羽,你不是喜欢为你做好一切然后你来享受吗?那我就抢走你的一切,因为这些都是我应得的。呵!你不是喜欢当我的妹妹吗?那我就让你好好享受享受。呵!夏家,你不是喜欢把我当笨蛋一样呼来喝去吗?那我就让这个世界上没有夏家。
  • YG与志龙

    YG与志龙

    “阮凌灵你怎么能这样?!”“呵呵,我不会把他让给你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老公太过分

    总裁老公太过分

    他是不可一世的集团总裁。她是少女情怀的平凡员工。为了反抗被安排的婚姻,他与她签订了“只婚不爱”的协议。日渐相处,她渐渐占据了他被叫做心脏的地方。就在她沉浸在甜蜜的氛围中时,另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种甜蜜的氛围。舆论的压力,恐惧的心理,让她节节败退。他的一个不能说的诺言,让她心如死灰,带着腹中他的种愤然逃离。她逃,他追。可是此刻,已经出现了另一个与他实力旗鼓相当的男人立身于她身前。两个男人的巅峰对决,谁胜谁负?她早已伤痕累累的心又该何去何从?
  • 爱情里的依赖

    爱情里的依赖

    九年前你离开了我,九年后我们再次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河涌动

    心河涌动

    本书是儿童散文集,共分四辑,约155.000字。第一辑《心河涌动》,由雨思、母亲也曾年轻、追思绵绵等篇构成,是以亲情、友情、爱情为题材的情感类文稿;第二辑《走过岁月》,由踩着乡土上路、面对选择、日记、生活就是一篇散文等篇构成,是值得回味的自身生活成长类感悟题材文稿;第三辑《杂言碎语》由踩着乡土上路、面对选择、日记、生活就是一篇散文、我是一株长不高的草等篇构成,是面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性文稿;第四辑《天涯踪迹》篇,是我近年来旅游杂记,属游记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