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92600000002

第2章 教育创新的意义(2)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是创新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从原始社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石器、陶器,到奴隶社会使用铜器、铁器,从封建社会以手工工具操作为主,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化、自动化,这都是生产手段的变革、生产工具的创新。伴随着生产手段和工具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组织物质生产和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也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创新。从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形式,到封建社会的家庭生产和手工业作坊,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再到公司制企业等。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手段和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次进步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回顾我国近50年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也是以经济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为条件和手段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都是我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就科技发展而言,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站在政治和哲学的角度看,同样是创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如果列宁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如果邓小平同志没有创新精神,就不能推翻“两个凡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追求变革、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当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和强大的动力。

就我国来说,当前必须加快创新步伐,全面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和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中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力量,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创新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大问题,成为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这种形势下,倡导创新、坚持创新、实践创新、推动创新,就不仅是科技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在这方面,广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尤其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育界内部,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应自觉地、积极地倡导和实践教育创新。

当然,创新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把发展看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我们只有加强发展的步伐,才能于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实践当中。

很显然,发展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要我们创造性的实践,靠我们的创新。我们要在创新中发展。事实上,我们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

为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加强创新,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具体地说就是,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形势都逼迫我们要创新。

首先,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抓住各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遇,要争取主动发展自己。要做到主动发展自己,就必须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虽然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时刻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剧烈竞争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同时又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是一个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形势。在这样的世界、时代和形势目前,我们决不能盲目自傲,更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创新,加快发展。

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江泽民同志看得很清楚。他早在1999年的新年讲话中,就非常敏锐地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当今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种族、宗教、领土纷争和干涉别国事务等问题而引发的冲突不断发生,国际犯罪、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尚未得到缓解。”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想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创新。要创新、创新,再创新!

其次,我们要迎接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来临所带来的挑战,就必须坚持和实践创新。目前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种革命将使得21世纪成为科学技术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人类的科学技术成就更加辉煌的世纪。人类的物质财富也将得到巨大的增长。

现在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材料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等都不断取得新进展,取得新突破。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类社会不断呈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都在制定本国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发展战略,并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是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江泽民《在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5日第一版)他还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和外籍院士时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8年8月10日第一版)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关键还是要努力实践创新。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才能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再次,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也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实践创新。就经济实力而言,根据世界银行《98/99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进行的排名,我国大陆地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09亿美元列世界第七位,但我国人均GDP仅为732美元,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82位,只相当于瑞士人均GDP的1/60,美国人均GDP的1/40,完全属于低收入国家。就科技实力而言,我国目前的科技竞争力仅排在世界第13位。我们的总体科技实力同印度、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相差不多,也完全属于落后之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唯有加大创新力度,奋力追赶,才能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最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样要求我们加快创新的步伐。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要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必须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从宏观上说,我们既要继续重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同时又要加强和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好上述改革中的矛盾,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关键也在于创新。从微观上看,国有企业的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任何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使其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同样在于创新。面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挑战,我国的国有企业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没有这些创新,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就不可能战胜挑战,就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教育创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一个非常宏伟而又非常激动人心的目标,是一场非常艰巨而又非常光荣的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离不开教育创新。也就是说,教育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在江泽民同志看来,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如此,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就是说,在各种创新实践中,教育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教育创新作为基础,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都会失去知识支撑和人才支撑。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进行教育创新。那么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创新呢?江泽民同志认为,要进行教育创新,首先必须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要进行教育思想上的创新。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没有这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创新和转变,我们就无法深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新时期的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也就是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

在江泽民同志看来,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创新性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的人才基础。为此,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同类推荐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本书作者提出的“全人”的观念,帮助我们反思生命的质素。除了IQ(智商)、EQ(情商)、KQ(学识商数),他提出人还需要GQ(灵性商数),也就是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从而发展一个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圆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思考。
热门推荐
  • 超凡御宠师

    超凡御宠师

    万物皆凡品,只有超凡才是所有生灵的归宿。每个生灵都有自己的超凡之路,登上超凡,才能登上世界之巅。重生归来,少年便要登顶超凡,让着世界再也遮不住他的眼。
  • 千金散尽还妇来

    千金散尽还妇来

    他温文尔雅,富可敌国,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淡然从容。她视财如命,吃和银子是她的人生追求。他们因为一千两银子结缘,他对她情有独钟,让她一步步跳入他温柔的陷阱。而贵为天子的他为爱又太过执着,只能使自己深陷其中,是命还是劫。面对友情,一次次的背叛。她如何抉择。
  • 如果囚鸟会飞

    如果囚鸟会飞

    初次见她,他帮她一次。初次见他,她伤他一生。她的一生用来赎罪,他的一生学着原谅。他说,许染你的心是冷的吗?她苦笑,她是没有心的。一座城市埋葬着万千人的青春,她不过芸芸众生之一而已。
  • 活地狱

    活地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衣民国

    素衣民国

    他年少稳重,无故落得萧瑟,一心平定天下。她素雅宁静,纤手舞文弄墨,只为恩爱不疑。他本想为她撑起一片江山,却终未寻到那双清澈眼眸。她本想为他点上一支守候的红烛,却只能遥望难解的情愁。民国战乱四起,军阀混战,阴谋诡计接踵而至,家国爱恨交织。谁是谁的归人,谁又是谁的过客。千次轮回,百般哀愁,生死可会相托,离合可会飘落?
  • 四 季

    四 季

    【治愈系短篇合集】当地球处在公转与自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四季更替,变的不止是温度、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还有身边的你和眼前的风景。花开花落,人来人往,治愈系一路同行。【治愈系15年暑假特别企划】
  • 霜影画龙

    霜影画龙

    苍生竞浪,巅峰路无情无顾,如若逐流苟且,何妨斩却因果。
  • 腹黑邪王的全能王妃

    腹黑邪王的全能王妃

    她是26世纪的王牌特工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千年,东轩大陆,她被陆家人捡到,本以为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没想到她竟然是四大名门其中慕府的嫡系废材草包六小姐,一次测试中因为毫无灵力而被其它家族嘲笑,她成了慕府的笑话,没人把她放眼里,被庶欺,而自己的娘却郁郁而终,渣爹弃。家人随便把她丢在破屋,让她自生自灭,一次穿越千金逆天归来:天赋逆天,建立宗派“号百兽统万人”萌宠在手天下我有!
  • 尘履仙缘录

    尘履仙缘录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把剑一个江湖,怀书心执长剑行登天之路。
  • 总裁的闪婚贤妻

    总裁的闪婚贤妻

    她爱了他十一年爱得刻骨铭心,可他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吧。为引起他注意她答应与别人在一起,可他好像没有在意。面对另一个宠她爱她深入骨髓极尽偏执的男人,她终究是动心了。她放手了,而他全身被雨淋湿,狼狈的等着她。见到她立马就紧紧的把她抱着,红了眼,头埋在她的颈部,耳边嘶哑的声音传来“求你,别走。”而此时不远处一个男人站在远处静静的看着,楠楠低语“你就是一个不解风情的大笨蛋,我对你的在乎你为什么还是不懂。”面对爱她的两个男人,她究竟该如何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