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92900000007

第7章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摇篮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人类的活动出现得最早,与埃及、印度、古巴比伦并列为人类远古祖先的最早故乡。

在我国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最早的是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和距今60万年前的“蓝田人”。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距今为四五十万年。1978年在陕西大荔又发现了距今二三十万年的“大荔人”。这些发现,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栖息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仅仅是悠久,还不值得自豪。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进入文明时期是世界人类中最早的,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是人类远古时代物质文明最发达的国家。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北京人”就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使用天然火。虽然这些劳动工具是简陋粗糙的,但它们的出现却是从猿到人的一个巨大转变,标志着人类已经从事有意识的生产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了。火的使用在人类征服自然的“文明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飞跃,它不仅结束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促进人的体质和大脑的发展,而且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取得了一种支配自然力的能力,开始了征服自然界的历史。

大约在五千多年前,我国的原始社会经过了几万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在父系氏族公社以前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弓箭,学会了驯养动物,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掌握了人工栽培农作物的技能,出现了原始农业。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从“龙山文化”反映的情况看,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已成为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再现了石镰、锄头等新型农具,还学会饲养猪、狗、牛、羊以及马和鸡。创陶技术也比过去显著提高,采用了轮制技术,制出了各式各样的精美黑陶。到了氏族公社后期,还出现了金属工具,这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一次伟大创举,标志着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从此,中国的历史开始大踏步地向文明时代迈进了。

我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发达,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制造工具以获取生存资料,而且还体现在他们对祖国山河的开发和创造过程中,“大禹治水”的传说,记叙的就是我们祖先改造祖国河山的第一个大胜仗。相传在尧、舜时代,洪水泛滥,鲧治水9年而不见成效,禹继承父业,率领民众治水,用了13年的时间,终于驯服了洪水。这虽然只是一个历史传说,但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勇于向自然开战的勇气和善于改造山河的智慧。

我国古代还造就了制度文明,在原始社会,我国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3个时期。尧、舜时期“尧舜禅让”的故事,描绘的就是一幅原始大同社会的生活画面。据说,尧年老时,征得四方首领同意,将帝位让给了舜。舜年老时,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而是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禅让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文明制度。

自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逐渐在氏族内部萌芽,出现了富有家族和贫困家族,平等的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不平等的阶级。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有财产变成了私有财产,开始了中国的奴隶制时代。

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一级阶段的发展。夏朝的建立,不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而且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比古罗马和古希腊早一千多年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成为中国社会走向文明的开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出现,我国要比原沙俄和德国早一千七百多年,而美国的统一至多不过三百年。其后,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依次更替。清中期以前,中国始终以繁荣富强而闻名于世。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先行者,它所创造的文明,是举世公认而又令人无限敬仰的。

第二节 伟大的民族大家庭

数千年来,生长在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满腔赤诚,以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也融合成为以爱国主义为精神纽带的统一而牢固的多民族国家。在全国56个民族中,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4%,其他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称为少数民族。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占全国总面积60%的广大地区。少数民族大多同汉族交错分布,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组成一个统一和睦的大家庭。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内部各个民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相互融合的。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组成部分的汉族,也是由于同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才成为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的。

远古时,黄河中下游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居住在这个地区周围的一些部族,都想迁移到这里来。最初迁移来的是南方的蛮族和西方的羌族,羌族的首领叫炎帝。后来,西北方面又来了一个部落,它的首领叫黄帝。起初,蛮族势力很大,企图驱逐羌族。炎黄两族联合起来抵抗,终于打败了蛮族。从此以后,炎黄两族共同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各个分裂割据的政权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在这一段“战国七雄”争霸天下的岁月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并实现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社会大转变。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经过10年激烈的战争,秦国消灭了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在统一的地域里,戎族、狄族、夷族和华夏族进一步融合,形成最初的汉民族。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民族大融合,南北朝时代,原来居住在祖国西部、北部过着游牧生活的一些民族,大量移居黄河流域以后,学会了农业生产。他们同汉族杂居在一起,在经济、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互相影响,其联系日益密切。过去的江南地区,地旷人稀,生产落后于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人民迁移到江南后,把进步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经验也带了过去。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下,江南地区也日益繁荣起来。可以说,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那样的大融合,在我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唐朝,也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唐代先后在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立了黑水都督府;在洱海一带设立姚州都督府。并且相应地任命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领袖担任各级官吏。在青藏高原上,松赞干布同唐朝的文成公主通婚,为汉藏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作出了贡献。这是1300年前,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往来的有力的历史见证。

辽、金、元、清时期,中华各民族之间都发生了程度、规模不同的融合。例如在清朝,清帝国利用强大的兵力,消灭掉东南沿海各自的明朝残余势力,统一了台湾,并先后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和维吾尔贵族的叛乱,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和管理。这样,蒙古、新疆、西藏直接地完全地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中国现在的疆域基本上是那时形成的。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在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史上,尽管民族之间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但总的来看,是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中华民族内部的各族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进步,不断地反抗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组成了日益团结、日益巩固的民族大家庭,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当然,在我国由于汉族的文明发展较早,对于居住边疆和移居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要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汉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丰富自己的生产,促进自己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在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节 瑰丽的文化遗产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有着悠久的物质文明的历史,而且还有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源中心之一。中国的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可与世界任何一个文明古国媲美,堪称人类文化园地中的奇葩。

文字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是众所周知的。在没有文字的野蛮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当缓慢,因为人们无法将自己同大自然搏斗的经验记载下来、传播开去,那些口耳相传的知识保存下来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文字发明之后,人类文明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前几百倍。所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一种。早在6000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原始文字,半坡遗址中出现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就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出现后,在使用中不断发展。距今4000余年前,文字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此外,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书写工具——毛笔,在半坡遗址中也有使用的痕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文化达到较高文明的标志。

从现已发现的大量文物来看,我国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就已经相当可观。这些文物不同程度地记载着我国古文明的进展,以及当时社会的面貌。

我国的文化古籍之丰富是世界所罕见的。就拿《二十四史》来说,它总共3249卷,约4000万字,记叙了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崇十七年止,前后四千多年的编年大事记。明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的《永乐大典》,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的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

在我国文学花园中,有着瑰丽多姿的古代神话,如: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它作为氏族社会的传说,表现了古代人民战胜自然和邪恶的磅礴气势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

我国的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突出地位。古代的文学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描绘祖国的山川风貌,勾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借以寄托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情思。许多作品词语丰富优美,形象栩栩如生,情景引人入胜,其中有些具有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言诗,唐诗,宋词,元典,明清小说,祖国的文学递相继承,像长江大河一样波涌连天地向前发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作品的主要来源,一是朝廷派“行人”到民间“采诗”,二是公卿士大夫给天子的“献诗”。这些诗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结合的形式。《诗经》中的作品按音乐上的不同特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充分展示了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其中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的表达了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激情;有的表示热恋的欢乐、相思的苦楚;有的描写了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诗经》敢于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渊源于中国楚地的民间歌谣,经伟大诗人屈原改制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辞的创造者。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等。《离骚》为其代表作,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也是光辉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闻名中外的“唐诗宋词”,是我们文学史上一大奇峰。唐诗融合了南方绮丽婉转的文风和北方刚健质朴的气质,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时期,我国曾出现过许多伟大作家和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壮丽篇章。

享有世界声誉的“诗圣”李白,怀着对祖国河山、祖国人民的热爱,创作了许多歌颂祖国、鞭策时弊的诗,诗中立意取境,妙语天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寥寥数笔,就把秀丽河山和气势磅礴的瀑布,描写得栩栩如生;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也跃然纸上。伟大爱国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战乱时期。动乱的生活使他更加接近了人民,他除了描绘祖国壮丽河山外,还用自己的诗篇揭露唐王朝统治者腐败、骄奢,抒发了百姓的悲苦、贫困,士兵的哀怨、烦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充满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大忧虑。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情怀,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忧国忧民的意识。

北宋最有成就的词人是苏轼。他的词中处处可见建功立业的爱国主题、富于幻想浪漫精神、豪迈奔放的特殊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名句,被人千古传诵,激励了多少人的爱国豪情。南宋诗人陆游以诗词揭露了入侵者的凶狠和南宋统治者的腐败懦弱,深刻提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其中既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也有激励后来者的呐喊。

我国的古散文有独特的风格,唐宋大家以及明清散文大家,业绩卓著。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尚书》标志着中国早期散文的形成。此后出现了众多的散文名篇,比如《尚书》、《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以及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等。相应地也出现了一批批散文名家,贾谊、司马迁、班固、郦道元、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徐霞客、龚自珍等都有名篇流传于世。正是这些不朽的名篇使中国古代散文在文学史上焕发着奇光异彩。

我国的古典戏剧,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西厢记》、《窦娥冤》和《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三颗夺目的明珠。元杂剧最杰出的作家关汉卿,其活动的时代比世界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要早300多年。他一生写了60多个戏剧本,在我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也闪耀着不灭的光彩。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人民的景仰。明清两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繁荣时代,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巨著,其中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达到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它刚一问世就于1793年传入日本,以后传入英国等国,影响广泛。

中国艺术的历史也很悠久,从绘画艺术来看,起源可追溯到“山顶洞人”生活时代。从半坡遗址出土的大批彩陶看,上面彩绘有人面鱼纹、蛙、羊、鹿等几何或动物形花纹,它们是反映原始人追求形式美的最初体现,堪称原始美术的杰作。到了先秦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大的发展。在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画,画面上线条生动流畅,人物造型也相当准确,这是我国现年代最早的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达到极盛时代,以甘肃的敦煌壁画最为著名。这一时期,出现了戴逵、陆探微、顾恺之、张僧繇等历史上著名的大画家,其中又以东晋顾恺之的绘画成就最大。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奠定了我国传统人物绘画造型的基础。顾恺之还善画山水,所绘《雪霄望五峰图》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先例,故被称为“山水画的祖师”。

五代两宋时,绘画题材更加宽广,绘画技巧也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清明上河图》等杰出的艺术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卷最为辉煌的丹青巨制,全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以其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全景式构图,广阔而详尽地展示出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全图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安排画面结构的高度技巧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杰作。

中国画早被誉为“三大国粹”之一(另有中医、京剧),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花。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河南舞阳湖骨笛的发现,表明中国音乐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又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音乐,同样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音乐佳作如云,至今仍在流传且有代表性的有《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渔樵问答》、《平沙落雁》、《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其中《高山流水》是一首古代琴曲,关于演奏此曲的故事战国时已流行,明清时此曲又经发展,演奏技艺不断丰富。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航行者”号飞船,将琴曲《高山流水》选入飞船上所录27段音乐之一。

在众多的中国古代乐器中,以编钟最为著名。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编钟——曾侯编钟。这套编钟音阶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阶居然和现代国际通用的大调七声音阶音列相同,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比钢琴仅两端各少一组音域。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时,由六位青年男女同时演奏,可以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外国朋友欣赏这套珍贵文物时,赞叹道:“只有在中国能欣赏到两千年前的古乐器演奏的乐曲,这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至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雕塑艺术以及其他工艺美术,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总之,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生动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情绪,体现了当时所达到的智慧和艺术的高峰。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绚丽的光彩,这是值得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

第四节 杰出的科技成就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明创造了很多先进技术。古老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处于光辉鼎盛的时代。杰出的科技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我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刻在兽骨上,后来刻在竹或木片上,读书要翻动刻有文字的骨或木片。有了笔以后,文字写在绢帛上,但造价昂贵,也不易携带。公元205年的东汉时期,蔡伦用树皮#棉麻等原料造出了纸,世界上才有了纸。我国发明造纸术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欧洲人仍然使用价格昂贵的羊皮和质地脆弱的埃及莎草书写字,在书写材料方面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我国的造纸法,在魏晋南北朝时首先传到朝鲜,然后又传到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传到了欧洲和美洲,纸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宝贵贡献。

古代,在辽阔的海洋上,不知有多少船只由于没有指路的仪器而迷失方向。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我们劳动人民就知道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创造了辨别方向的仪器——司南。北宋时,人们会用磁针指南,后来又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的又一特殊贡献。

我国炼丹师很早就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炸药。到了公元900年的北宋年间,炸药已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诺贝尔发明的黄色炸药早800多年。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的又一伟大发明创造。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书籍仅靠手抄流传,不仅速度慢,数量少,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公元11世纪中期,北宋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最早用活字印刷技术印圣经的德国人谷腾堡早四百年。追根溯源,欧洲的印刷术也是由我国传入朝鲜后,再经日本向西传入埃及最后进入欧洲的。

以上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们古代科技进步的标志。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是这样的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我国古代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冶金、农业等科学理论方面,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行列。

早在商朝,中国就掌握了先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在1000℃高温下把铜和锡溶解,再熔铸各种精美的器具。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这架仪器比其他国家早一千多年,波斯到13世纪才出现类似的仪器,欧洲直到8世纪才有纪录地震的仪器。张衡的地动仪是人类科学史上特别是地震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取得最卓越的成就。商周时期,中国人积累了不少天文历法知识,把月亮的一次圆缺算做1个月,大月30天小月19天,一年12个月,这种历法一直延续了三千年。我国在历法上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是独创了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在历法上的运用,使我国古代历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商朝时人们已认识了许多星座,并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日食、月食记录。我国古代的天象记录,不但年代连续,而且丰富。“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勃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已有的彗星观测记载早几百年。《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的关太阳黑子现象,是现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全国13个点上测量了北极高度和日影长短,从实测中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的人。

我国古代数学有着许多伟大成就,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数学家,他们撰写了许多数学著作,成为我国古代丰富文明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文献《尸子》由我国战国时代的尸俊著作。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据推算考证,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现存文献中,它最早应用勾股定理。该书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还载有解决各种面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这比欧洲同类算法早五百多年。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数,比欧洲人早一千一百多年。

我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了几千年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并且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内容全面、系统的医学典籍,它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对两千多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它对国外也产过生较大影响,公元8世纪,日本的医学校就曾以该书作为主要教科书。明朝李时珍编著的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更是我国古代药物学中最辉煌的成就,全书分16部,52卷,60册,共190万字,1110幅挂图。《本草纲目》是对祖国两千多年医药学知识的系统总结,成为国际上医药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而且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重要著作。

我国古代独特而神奇的针灸疗法,在秦汉时期就已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7世纪传入欧洲,至今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从而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科学财富。

明朝以前,我国的航海事业远居世界前列,郑和从公元1405年起,在近30年中,率船队七次经南海诸岛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郑和七次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光辉的一页。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造桥的历史,隋朝建成的赵洲桥,是杰出的工匠李春等人设计制造的。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1991年,赵洲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防止旱涝灾害和便利运输,我国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著名的有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隋代开掘的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等。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见证。

我国古代的制瓷、造船、造纸、印刷、丝织的规模、技术和数量,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中国古代不但涌现出群星灿烂的科学家、发明家,而且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科技著作,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等。这些名著,丰富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宝库,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历史过程中,涌现出不少杰出的科学家。如蒙古族清代数学家明安图,回族明代航海家郑和,蒙古族清代17世纪医学家墨尔根,以及云南“白药”的创始人——彝族,清代医药学家曲焕章……这有力地证明了祖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各族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古老而辉煌的中国古代艺术、科技成就,赢得了世界各民族的敬佩。从唐朝开始,日本派“遣唐使”,朝鲜派工匠,波斯、阿拉伯和东罗马商人到中国学习工业技术和进行贸易。著名的“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织品等运往西亚和欧洲。这一切都对世界各民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那浩若烟海的著作典籍,独放异彩的文学艺术,辉煌卓越的科技成就,群星璀璨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不胜枚举的“世界之最”,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同时激发了科学报国的强烈情感。

【操练】

热爱祖国文字行动

操练目的:通过参与纠正错别字,明确文字规范的重要意义。并了解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种,从而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组织方法:

1.在活动前组织小型辅导课。向学生讲述我国文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说明什么是社会用字及社会用字的意义,什么是不规范文字,其中要重点强调正确使用社会用字是为了维护文字的尊严和形象。社会用字的作用是传递信息,而不是让人欣赏。为了体现热爱祖国文字和对社会的关心,搞一次社会实践,找出本地区或某本书刊中的不规范的社会用字。

2.可以把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当地的街道,检查各事业单位牌匾,商店小铺的招牌,以及广告栏或建筑物上的宣传语等,认真找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错别字等不规范用字,并做好记录。乡村的学校不能到街道上查询,可以找一本盗版的内容健康但不规范字较多的书刊,让同学们从中查找出不规范的用字。

3.将不规范字记录下来后,各组成员要查字典、词典给予纠正,然后汇总。由老师或学生组织写一份小的社会调查报告,可寄到本地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使这个活动同时对社会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在理论战线上

    在理论战线上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它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理论总是在实践经验之后才能形成。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理论恰恰是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理论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本套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我会守护你

    王俊凯我会守护你

    小时候!一个女孩认识了王俊凯。当王俊凯喜欢她的时候。她会答应王俊凯吗?是接受还是背叛!当初的约定会记得吗王俊凯发现自己喜欢上她了。但他不敢面对
  • 守棺人

    守棺人

    传闻得六祖慧能舍利者得天下权势,八方钱财,隐匿在现今社会中沉睡了上千年的‘豺狼虎豹’,因舍利的再度现世早已蠢蠢欲动,二十一世纪里一场不见硝烟的舍利争夺战即将拉开序幕……
  • 栀子花开的旧夏天

    栀子花开的旧夏天

    那年夏天.那些记忆.“我不喜欢你.”“我说我喜欢你你信么.”“对不起,发错了.”“我们是兄妹啊.”真的没感觉吗.你到底喜欢谁?谁不是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现实折磨成一个心机深重的疯子.
  • 火爆男神:活宝萌妻叼回家

    火爆男神:活宝萌妻叼回家

    她死皮赖脸追了他整个青春,他却对她不屑一顾。痛彻心扉后,她决定了,“商言厚,我不要你了!”商言厚嗤之以鼻,不过是个花痴女罢了。但是她走的第一个月,他开始觉得不对劲。走的第二个月,他开始狂躁了。她走的第三个月,额,她还走得了吗?看着面前步步紧逼的人,她高冷抬下巴,“要我留在你身边?你以为你是谁啊!”他扬了扬手中的户口本,邪魅一笑,“今天过后,你就知道我是你的谁!”她挣扎着“商言厚,你懂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他霸道覆上她的唇,呢喃道,“没关系,我不懂,你教我。”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次元千重界

    次元千重界

    次元艾偞源纪3500年,时空穿梭成为可能。官方需要一个机构来主持大局,由此时空管理局应运而生。多重空间的新衰形成无数次元空间轨迹,从而建立总局于科技超发达的米德芝尔达时空。过剩的科技已无法满足大众空虚感,从发展蕴生出魔法与斗气等修炼的兴盛。正所谓有人在,江湖就会有。正邪永远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欢迎来到次元千重的世界遗失古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梁山

    重生梁山

    重生了,穿越了,却来到了梁山。从来没有听说过王伦还有弟弟,不过现在有了,刚来到就要面对林冲上山,熟知水浒的王仁该怎么办?一边是以后的梁山好汉,一边是自己刚来到后的亲哥,他是否能够以一人之力改变这段野史?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人生。PS:本书有部分内容抄袭《水浒》,大家喜欢的投票支持下。
  • 一品女镖师:王爷要入赘

    一品女镖师:王爷要入赘

    宣德十五年冬天,威远镖局来了一个男子,从此把威远镖局扯进了庙堂争斗,江湖恩怨,国仇家恨中。后来江清越痛定思痛,觉得这些麻烦比起周睿安来说不值一提。周睿安深情款款:“清越,如果你是女子,我便迎你进门,许你百年之约,你若是男子,便是世人骂我荒唐也无妨。”江清越不为所动:“我不娶!”周睿安:“我可以入赘,我嫁你!”周睿安向来淡薄名利,可突然开始收集起奇珍异宝来。手下很是费解,周睿安傲然道:“我可是要给自己攒嫁妆的!”
  • 琼宴

    琼宴

    厨房是她的战场,无论中西,只要是美食,她都喜欢。初恋是一道水山楂酱酸甜山药,甜甜的,最后只留下酸酸的味道。从隐世的门派来到尘世中,她一步步,将食材变成佳肴美味。麻婆豆腐:姑凉,做我的人吧。姑凉说:才不要!水晶虾仁:我想,你会有更大的发展的,留在这里...我希望,陪在你身边。姑凉说:我想再看看世界。巧克力慕斯:宝贝,我最爱喜欢你做的牛舌,如果你能吻我,我以后就不吃牛舌了!姑凉说:舌。。。舌。。。舌。。。滚啊!已经完本作品《重生之素手拨星》~